自動駕駛領域充滿未知和挑戰,有企業表示,即使投入十年時間、幾百億資金,也無法確定何時能取得回報。于是,在等待自動駕駛關鍵技術成熟的檔口,智能座艙熱度上升,市場內暗流涌動。如果說2020年的CES展會是未來智能座艙技術和落地產品風向標也不足為過,全球各大OEM廠商、零部件供應商和跨界玩家都在展會上“鋪墊”未來智能座艙整體解決方案以及體驗升級。
30秒快速get本文關鍵信息: ★車載顯示屏將從小型的平面矩形屏逐步向大型曲面屏轉變,康寧的高性能大猩猩冷彎玻璃首次在廣汽Aion LX(參數|詢價)上應用。此外,大陸、博世將顯示屏進行了技術升級,未來更多顯示功能的實現將由域控制器融合在一起。 ★人機交互時,用戶更希望車輛具備“懂我”的能力。奔馳VISION AVTR概念車、寶馬i International EASE自然交互概念座艙以及大陸、法雷奧演示的座艙技術展現了未來“人性化”的人機交互。 ★真正“完美”的座艙將為乘客在移動過程中提供一個無感舒適的“第三空間”。寶馬展示的“城市套房”、麥格納全新的座艙構想,以及豐田紡織移動空間概念模型為駕乘者提供工作、娛樂等全新體驗。
如何給智能座艙定義?目前業內沒有統一的說法。在羅蘭貝格發布的《智能座艙發展趨勢白皮書》中指出,智能座艙主要涵蓋座艙內飾和座艙電子領域的創新與聯動,是擁抱汽車行業發展新興技術趨勢,從消費者應用場景角度出發而構建的人機交互體系。
相比無人駕駛時代的到來,智能座艙技術實現難度相對較低,不管是整合了多塊屏幕的一字屏設計,還是結合了視覺和語音的智能化交互技術,成果易為駕乘者所感知。在2020年CES展會上,各大企業紛紛摩拳擦掌,試圖占領智能座艙生態圈內的優勢領地。
■顯示屏有新玩法,更多功能通過域控制器融合
從眾多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展示的智能駕艙解決方案來看,有一個共同點,即多屏化。偉世通座艙顯示屏全球產品總監松本太旨在媒體對話中表示:“在車載顯示屏上,從2018年到2023年,復合增長率將為16%,預計2020年市場空間將接近百億美元。同時,車載顯示屏的市場趨勢將從小型的平面矩形屏逐步向大型曲面屏轉變。”難得的是,之前尚處于概念期的大尺寸車規級曲面屏已實現商業化落地,如康寧在本屆展會上宣布,其用冷彎技術打造的高性能大猩猩玻璃AutoGrade首次在廣汽Aion LX上應用。
『康寧高性能大猩猩玻璃AutoGrade首次在廣汽Aion LX上應用』
車載顯示屏的應用也絕不僅此而已,大陸集團展示了下一代3D光場顯示技術,首次把這項技術作為人機交互的關鍵元素應用于駕駛艙中控臺,并有望首次實現4K分辨率版本。所有車內乘客無需佩戴特殊眼鏡或頭戴跟蹤攝像頭就能享受到3D體驗。通過三維高亮顯示、圖像增強及復雜的照明效果可以更便捷地得到信息。
『大陸集團3D光場顯示技術』
除了車載顯示屏的技術升級,博世在展會上首發一款透明液晶顯示屏應用于虛擬遮陽板上。相比起傳統遮陽板而言,這塊顯示屏搭載了人工智能技術,一舉解決了刺眼陽光和遮擋視線的矛盾。該產品通過連接車內監控攝像頭監測駕駛員的視線位置,并運用智能算法分析位置信息,以及根據陽光或其它光源透過擋風玻璃射入駕駛員眼睛的路徑,調暗顯示屏上的相應部分,其余部分將繼續保持透明,不會妨礙駕駛員觀察路況。
『博世的透明液晶顯示屏應用于虛擬遮陽板』
將來,新車上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屏幕,功能也會愈加豐富,這些功能的實現都基于域控制器技術。傳統座艙域是由幾個分散子系統或單獨模塊組成,每個系統像“孤島”一般,這種架構無法支持多屏聯動、多屏駕駛等復雜電子座艙功能,因此催生出座艙域控制器這種域集中式的計算平臺。
本屆展會,曾于2018年在梅塞德斯-奔馳A級車型上首次推出第一代SmartCore座艙域控制器的偉世通,此次又帶來了產品升級。全新一代SmartCore搭載了騰訊車聯TAI汽車智能系統,是全球首款使用第三代高通驍龍汽車座艙平臺的座艙域控制器,已在廣汽Aion LX上實現量產。該系統能在多個顯示域實現人機交互無縫連接,包括全數字儀表、信息娛樂、后座信息娛樂、環視攝像頭,以及車內感知,包括駕駛員監控和面部識別。升級后的SmartCore技術在管理系統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用戶體驗,并提供高效方案,降低車重,減少功耗。
佛吉亞在智能座艙上也頗有建樹,包含先進的前排座椅運動學、可調節頭枕、座椅或顯示器的車載攝像頭、直觀的人機界面和可調節的環境照明、聲音和屏幕動畫。此次展示的座艙域控制器能應用特殊設計的算法,協調聲音、照明、通風系統、座椅震動系統及高清顯示器,為駕乘者帶來增強型、愉悅舒適的4D觀影體驗。
■不要求高智商,需要更“懂我”
目前車內交互的手段,早已從僅有“物理按鍵交互”,發展至“觸屏交互”、“語音交互”、“手勢交互”并存階段。尤其是隨著自動駕駛對車內視覺的感知要求,基于視覺的駕駛員監控技術在車艙內也更加快速地落地。
在去年舉辦的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佛吉亞中國區戰略和發展副總裁李京誠提出,智能座艙的智能就是人工智能,即人、車交互之間形成的類似于人人交互的簡單、流暢、相互理解的過程;德賽西威CEO高大鵬則認為,人機交互時,并不需要體現機器的“高智商”,而是更希望車輛具備“懂我”的能力即可。好的智能座艙能夠體現車廠的品牌價值和內涵,同時也能夠讓它的用戶使用座艙的時間越來越多。
從參展企業所展示的智能座艙趨勢來看,與上述專家們的看法不謀而合。奔馳首發VISION AVTR概念車,在座艙中展望了人機交互的未來。這款車表達了一種“由內而外”的設計理念,意在汽車與駕駛員的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具有“情感”的整體。當駕駛員坐在車內時,該車會檢測到駕駛員及乘客的脈搏,還可以通過探測乘客的呼吸來監測他們的健康情況。
『奔馳VISION AVTR概念車』
無獨有偶,寶馬帶來的i International EASE自然交互概念座艙,可提供多模式交互、視線追蹤系統。
『寶馬i International EASE自然交互概念座艙』
除了車企,大陸集團展示了一款面向無人駕駛汽車的一體式人機交互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體驗。乘客將在一塊大顯示屏上看到完整的行駛信息,實時掌握車輛行駛狀態和行程中的事件。最重要的是,大陸集團的一體式人機界面能夠幫助接駁車探測到周邊的行人,然后及時響應并進行交互。例如,帶有信息圖表的外部顯示屏會顯示傳感器探測到的信息,車輛會向被探測到的行人發出提示音,提醒他們盡快離開車輛的行進路線。
『大陸集團展示一體式人機交互解決方案』
在法雷奧的試乘試駕環節,汽車之家編輯體驗了演示車的低能耗智能座艙。每個人對環境的感知都有略微差異,即便是在同一輛車內,乘客也會產生“溫差矛盾”。法雷奧Smart Cocoon 4.0通過雷達收集不同位置乘客呼吸時的細微變化改為可分區控制的熱泵,不僅可以滿足座艙內不同成員的溫度需求,空調利用效率也更高。
『法雷奧Smart Cocoon 4.0』
■重塑座艙,樂享“第三空間”
消費者對于汽車的認知逐漸從“單一的交通工具”向“移動空間”轉變,而座艙則是實現空間塑造的核心載體。真正“完美”的座艙將為乘客在移動過程中提供一個無感舒適的“第三空間”。在本次展會上可以看到各企業對未來智能座艙的展望,雖然大部分只處于概念期,但不妨礙我們對于未來出行的憧憬。
寶馬推出了BMW i3 Urban Suite特別版車型,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城市套房”,其最大的亮點在于其豪華的內飾設計,相較于普通版車型,新車將副駕駛后方座位設置為寬大的“女王副駕”,取消副駕駛和主駕駛后方的座椅,并在副駕位置設置了一個腿拖。同時,乘客座位的左邊為大面積的桌板,配備臺燈和杯架。車頂吸頂式折疊屏幕可以向下翻轉,在旅途中提供影音娛樂功能等。這樣一輛i3變成了一個可移動的高舒適性娛樂、辦公空間。
『BMW i3 Urban Suite特別版車型的內飾空間』
除了車企,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提出了全新的座艙構想。從運送貨物、在長途汽車旅行中交流互動,到在共享出行的行程中提供移動會議空間等場景,麥格納正開發可重新組合的座椅解決方案。麥格納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令世界矚目,麥格納盡管會從相對成熟的西方市場借鑒經驗,但是在一些重要并且基本的原則方面,則必須考慮中國特色。
『在篝火聚會模式下,電動調節可重構座椅』
再看汽車內飾供應商,豐田紡織展示了一款升級版MOOX空間概念模型,主要針對L4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它根據不同的使用用途對座椅、內飾等進行了更換,搭載能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的暢想空間系統。此外,該概念模型中還將搭載能夠檢測乘客的生物體征以及推斷睡意、情緒變化的五感體驗,以改變乘客身心狀態的多模式控制系統,為乘客提供全新的駕乘體驗。
『升級版MOOX空間概念模型』
■編輯有話說:
就整個汽車產業鏈而言,智能座艙的行業熱度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其產業鏈將變得愈加復雜,更多玩家將在這個生態中分得一杯羹。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座艙的很多核心技術并不在Tier1的優勢領域內,如芯片、軟件算法、操作系統等。因此,未來會看到企業間更多的戰略合作與跨界抱團,智能座艙也會以更多的創新形式與用戶見面。
標簽:奔馳奔馳A級 2023款 A 180 L 2023款 A 180 L 運動轎車 2023款 A 200 L 運動轎車動感型
1月11日2021年北美消費電子展正式開幕以色列汽車零部件供應商Mobileye帶來了與英特爾合作開發的硅光子激光雷達芯片由該技術生產的激光雷達傳感器將在2025年搭載在Mobileye自動駕駛車隊當中
1900/1/1 0:00:00當地時間1月12日在2021年北美消費電子展。ArcherAviation將受益于FCA的低成本供應鏈先進的復合材料功能以及工程和設計經驗
1900/1/1 0:00:00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到2020年車內硬件價值的占比將從以前的85下降到40軟件價值占比提升至40車內提供的內容占20。可以說汽車已經真正進入軟件硬件并駕齊驅的時代“軟件定義汽車”將是車企和科技公司共同努力的方向
1900/1/1 0:00:001月7日消息在CES2020上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元戎啟行宣布推出全新自動駕駛計算平臺DeepRouteTite。該計算平臺基于車規級處理器平臺英偉達Xavier打造并植入L4級自動駕駛所需的算法整體功耗降到了45瓦成本和體積也大幅縮小
1900/1/1 0:00:00日前在2020CES電子展上小牛電動發布了首款三輪電動摩托車TQi以及小牛電動首款跨騎電動摩托車RQi兩款車均支持5G通訊續航里程分別為200km和130km。其中三輪電動摩托車TQi具備智能輔助駕駛能力新車預計會在2020年下半年正式發售
1900/1/1 0:00:001月7日2020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現代汽車如約而至。活動現場現代汽車對外發布了發布PAV、PBV兩款概念車以及結合這兩款概念車可實現的未來出行愿景。現代汽車希望通過三者的結合加快企業向智能移動解決方案提供商過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