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安全永遠第一 嵐圖電池安全技術發布會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電動汽車剛剛粉墨登場那幾年,里程焦慮是所有電動車用戶的心頭之患。然而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能量密度的提高暫時緩解了里程焦慮,卻又帶來了消費者對電池安全的質疑。如何提供給消費者安全的動力電池?成了每個電動汽車制造商都急需解決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擁有國家隊與造車新勢力雙重身份的嵐圖汽車,試圖通過一次動力電池眾測挑戰來證明自己。

起名講究一個信達雅

  對于很多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而言,電池技術的通用也是降本增效的一種手段之一。同樣的電芯裝在大小不同的“盒子”里就可以匹配不同的車型,技術本身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在此次的電池技術發布會上,嵐圖就發布了旗下的兩款電池技術:琥珀電池與云母電池。雖然采用的仍然是同一種電芯,但考慮到兩種車型在實際使用時場景的不同,嵐圖的工程師為它們設計了截然不同的隔熱技術。

  所謂的有機硅復合材料其實是硅聚合物與低密度隔熱材料以及阻燃劑的集合體。這其中有機硅聚合物擁有絕佳的絕緣性能,同時兼具耐腐蝕性與隔熱性,所以此前在電氣行業也經常被用于絕緣材料當中。而隔熱材料與阻燃劑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復合材料的隔熱和阻燃性能。

  琥珀電池目前搭載在嵐圖FREE(參數|詢價)純電版車型上,而云母電池則應用在增程版車型上。雖然兩者在結構和材料上有所區別,但其最終達到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保護電芯的安全穩定。嵐圖將這兩項電池技術命名為“三維隔熱墻”,不僅滿足了新國標的“5分鐘不起火”要求,更是達到了30分鐘不起火。甚至在經歷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之后靜止50天,仍然能夠不起火、不爆炸。

遠超國家標準的試驗挑戰

  所謂光說不練假把式,除了發布技術之外,嵐圖也迫不及待的向我們展示了這套電池到底有多“抗造”。在中汽研的電池實驗室里,我們參觀了三項安全測試挑戰:擠壓測試、模擬碰撞測試以及高溫淋水測試。

  擠壓位置位于整車的A柱與B柱之間,大約在駕駛員的軀干部位。位置的選擇也與很多整車碰撞測試當中的側面柱撞項目接近。

  通常來說,一輛汽車發生碰撞首當其沖的是車身防撞結構。在現實事故里,很少出現電池包直接受到擠壓的情況。不過嵐圖的工程師表示為了凸顯出這套電池技術的安全,他們直接舍棄了車身結構,讓電池“直面危險”,以此來檢驗電池本身的安全設計是否滿足他們的設計目標。

  實驗結束后,工作人員對動力電池進行了1小時的靜止觀察,結果依然是無起火、無爆炸。這項“壓力山大”的擠壓測試挑戰宣告成功。

  試驗設備是來自三菱重工的MHI加速臺車,它采用了計算機控制的電動液壓伺服系統,通常是用于測試整車或是座椅等零部件的碰撞測試。此次被用于測試動力電池,模擬的是當車輛面臨追尾或是撞擊時,動力電池能否保證安全無危險。

  試驗結束后動力電池外殼沒有出現破損,也沒有漏液的現象。經過2小時的靜置觀察,也沒有發生起火和爆炸現象,同時測量內部的絕緣電阻不低于100Ω/V。

  第三項高溫淋水試驗相比前兩項就稍微溫和了一些,它主要測試的是動力電池的高壓電接口位置能否在面對高溫高壓水柱時仍然保持安全密封。

  可能大家對10Mpa的概念比較模糊,洗車店里給汽車洗車用的高壓水,壓力一般也只有3Mpa到5Mpa左右。10Mpa的壓力大約相當于在1平方厘米的方塊上站著一位100kg的壯漢,這種壓力如果直接擊中人體恐怕立刻就皮開肉綻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拿水沖擊電池包的金屬外殼,受到沖擊的位置洽洽是動力電池的接口處,這個位置由于需要通過高壓電路與電機等零部件相連接,可以說是整個電池最容易漏水的部分。然而在經歷了3分鐘各種角度的混合噴射之后,動力電池并沒有出現起火以及爆炸的現象,甚至都沒有進水。可以說在密封性方面表現相當優秀了。

電池之外的主被動安全

  除了具有挑戰意味的測試項目之外,此次的電池技術發布會上,嵐圖汽車新能源技術總監黃敏博士還講解了電池包之外的一系列主被動安全技術:云BMS技術和PACK五重安全防護。

  嵐圖的云BMS技術更像是在“單機版”游戲的基礎上增加了“聯網功能”。依托于嵐圖在服務器端部署的云計算技術,云BMS可以監控數百萬輛車的實時電池包數據,并基于海量數據來建立模型,分析駕駛習慣和電池狀態,在電池出現風險之前提前預警。

  比如說,大多數車輛的單電芯電壓通常在3V左右,但某一輛車的某個電芯突然發生電壓異常的高或者異常的低,這個時候往往距離電池真正發生問題還有一些時間,但是由于云BMW可以拿海量車型的數據做比對,所以可以更早的發現異常,為用戶提供在線診斷或是提前預警,防范于未然。

  除了主動安全之外,為了保證動力電池的萬無一失,車身的被動安全設計也同樣是重中之重。嵐圖把一整套安全防護設計命名為PACK五重安全防護。

  關于車身結構,這款車也有很多的亮點設計。在此之前我的同事汪淼已經制作過圖文內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閱讀。

《支持EV和增程式 嵐圖首款車型技術解讀》

未來戰略提前曝光

  光講解已經實裝的技術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發布會,尤其是對于現在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來說,發布會上畫餅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了。黃敏博士同樣也透露了一些嵐圖未來的電池技術戰略,當然從他透露的消息來看,這些東西并非是那種“紙上談兵”完全不著邊際的東西,反而是有了不少眉目,甚至說如果市場允許很快就可以實現商業化的產品。

  據傳聞,這款高鎳軟包電池技術很可能是來自于孚能科技。這家公司此前以獲得了戴姆勒170GWh的大訂單而聞名,甚至被冠以“中國軟包電池之王”的稱號。

  相比已經非常有譜的高鎳軟包電池,固態電池技術一直是業界的熱門話題。對于這項看上去還有點遙遠的技術,嵐圖也已經有了眉目。據悉這項技術目前難點已經基本被攻破了,最大的阻礙反而是市場的需求和供應商的部署。不過,嵐圖表示固態電池也已經被列入了他們的商品化開發日程,有了日程,相信剩下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而在充電技術方面,嵐圖汽車的大功率快充技術也已經研發完成,擇日就要進行量產。這項技術將提供20分鐘補充60%電量的能力,對于嵐圖Free純電動車型的中遠距離行駛是一個好消息。此外他們也正在同步研發第二代超級快充技術,這項技術不僅需要充電設備具有相當高的充電功率,同時也對整車的電子電氣架構提出了一些硬性要求。

  對于嵐圖,或者說它背后的東風汽車來說。這種”量產一代,試制一代,預研一代”的軍備研發思路大概是刻在DNA里的常規操作了。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思路,才讓嵐圖的未來規劃看上去既超前又靠譜。

寫在最后

  電氣化時代的汽車戰爭其實就是電池技術的戰爭,電池技術的進步速度也要遠比內燃機時代的技術迭代快上數倍。在高歌猛進之余,嵐圖沒有忘記自己背后的東風集團以及數十年的造車積淀。安全,仍然是這家脫胎于傳統企業的新勢力非常看中的一環,也是嵐圖認為自己能夠勝出的關鍵。畢竟安全是一切美好的基礎。

  只不過,安全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隱形特征,它不像是0-100km/h加速那么直觀,也不像駕駛輔助功能那么易感知。或許對于現在的嵐圖來說,需要留給市場和受眾一些時間來仔細體會吧。

標簽: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E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安全智能是首要 聊聊法雷奧創新產品

隨著當下電氣化與智能化的高速發展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如激光雷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及智能座艙都是發展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點針對以上問題作為行業先驅的法雷奧在CES2022上帶來了一系列的新產品力爭為未來的智慧出行保駕護航

1900/1/1 0:00:00
安全至上 第四屆世界智能安全大會開幕

近日由FISITA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AutomotiveInnovation》、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及汽車振動噪聲與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第四屆世界智能安全大會ISC2022”在北京開幕

1900/1/1 0:00:00
安全與經濟性俱佳 解讀長安智電iDD技術

隨著此前政策的利好新能源技術可謂百花齊放但里程焦慮、充電效率以及電池安全仍然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日前長安汽車在全球伙伴大會上特別發布了長安智電iDD電混技術此項技術可謂集安全和經濟性于一身那么廢話不多說咱們趕緊來看看該技術能否解決新能源汽車的痛點

1900/1/1 0:00:00
安全隱患?大眾暫時關閉大功率充電站

近年來大眾汽車不僅加快了推進電氣化產品落地的腳步同時也在積極布局大功率充電樁不過最近大眾的超級充電樁因為“潛在的安全問題”迫使大部分大功率150kW350kW充電站暫時停止了服務

1900/1/1 0:00:00
安全意識不足 Uber自動駕駛車禍判決

11月19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召開會議正式公布Uber全球首例自動駕駛測試致死事故判決。此次車禍主要原因在人而非技術

1900/1/1 0:00:00
安全續航兼顧 蜂巢能源發布龍鱗甲電池

日前以“乘蜂馭未來”為主題的蜂巢能源第三屆電池日在常州舉行。在活動現場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代表蜂巢能源發布了全新一代高安全動力電池系統化解決方案龍鱗甲電池。據官方介紹該命名思路一方面取龍鱗甲堅固無比之意另一方面也是集大成之意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