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戴森造車背后 解讀新手玩家的生存法則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當“沒有噪音,不傷發質”兩個賣點一同出現在一臺吹風機產品的宣傳語中,大概沒有一個精女孩可以抵抗住對它的喜愛,如果有,那一定是因為囊中羞澀。近年來,憑借自身黑科技、簡約設計以及昂貴的售價,戴森如同蘋果公司一樣,收獲了一票粉絲。如今,戴森公司決定將電動車制造提上日程,并且70歲的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嚴肅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在開玩笑。

60秒讀懂全文:

1、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戴森將在2020年生產首款純電動性能跑車,限量10000輛。隨后再將陸續推出兩款價格更加親民的純電動車。2、2018年戴森營業收入為44億英鎊造車相當于要花掉將近兩年的純利潤。3、黑科技是戴森產品最為顯著的標志,產品力是戴森品牌最強有力的價值支撐。但為了與一般品牌相區隔,戴森在定價策略上采取了類似于奢侈品的定價策略——撇脂定價。

●動作頻頻 開啟多維度布局

  2017年,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向全球員工宣布將在電動技術以及車輛設計上投入20億英鎊,預計將于2020年推出電動車,一時引起業界的爭相報道。最大的疑問便是“生產吹風機的企業能生產電動車?”但實際上,戴森的造車布局可以追溯到更早。

  早在1990年,戴森團隊開始研制可用于捕捉柴油尾氣顆粒的氣旋過濾器。到了1993年,戴森團隊研發出了一套柴油廢棄處理系統,但由于當時環境保護問題還沒有被足夠重視,這項發明并沒有引起任何關注,這套處理系統也就夭折了。

  雖然項目擱淺多年,但戴森卻在家電市場中圍繞數碼馬達、電池系統、流體動力學等方面取得不錯成果。直到2013年,造車項目開始啟動,這一時期戴森開始從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阿斯頓·馬丁等車企挖角研發、技術等人才,組成了一個超過400人的研發團隊。

戴森造車大事記年份事件1990年研制可用于捕捉柴油尾氣顆粒的氣旋過濾器1993年研發出柴油廢棄處理系統2013年從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阿斯頓·馬丁等車企挖角研發、技術等人才2015年收購美國固態電池公司Sakit32017年建設全球供應鏈控制中心2017年向全球員工宣布將在電動技術以及車輛設計上投入20億英鎊2018年建設車輛測試軌道2019年聘請英菲尼迪前總裁羅蘭·克魯格(RolandKrueger)執掌汽車業務制表:汽車之家行業團隊  2015年,戴森以9000萬美元的測試軌道,用來評估車輛的性能;2019年1月22日,戴森宣布聘請英菲尼迪前總裁羅蘭·克魯格(Roland Krueger)執掌汽車業務,任命于4月份生效。

  “對克魯格的任命證明我們的電動車項目是認真的。”戴森首席執行官吉姆·羅文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向分析師表示,“我們希望將該項目提升到下一個層次,進入并顛覆另一個行業。”正是這一句肯定,讓業界更加篤定戴森對造車一事的堅持。

  甚至為了拿下電動車增速較塊的一大市場,戴森宣布將總部從英國遷至新加坡。而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戴森將在2020年生產首款純電動性能跑車,限量10000輛。隨后再將陸續推出兩款價格更加親民的純電動車。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不難看出,戴森的造車大計似乎越來越近了。

●造車竟是一場豪?

  關于戴森造車,大可不必為“只聞其聲,未見真身”感到擔憂。畢竟造車是一件“燒錢”的事情,且“沒有200億元,很難造出一輛像樣的車”。如今,國內造車新勢力們異軍突起,無論是蔚來、小鵬、威馬等企業,融資金額早已經超過百億元量級。其中不乏某些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到交付階段,等待著市場上的真正考驗。

  在科技領域中,想要造車的企業不在少數。此前,蘋果公司曾被爆料內部正在進行“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不過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彭博社稱,蘋果已經停止自己研發汽車,整個團隊已經轉向平臺開發。

  其他科技企業更是心照不宣,如谷歌、百度、阿里、騰訊等紛紛研發車載智能網聯技術,并意圖憑此途徑切入汽車市場。此外,即便實力雄厚的華為,也公開表示不會造車。由此可見,即便是科技界老玩家也無法做到精準突破汽車制造行業的門檻。

『戴森家電產品展示圖』

  那么,對于戴森而言,否能認清造車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則顯得十分重要。“投入20億英磅,這是家電制造商戴森目前為止最奢侈的一場豪。”金融時報這樣評價戴森造車,“如果成功,就可以重新定義戴森品牌;如果失敗,會消耗大量資源,甚至有可能讓品牌隕落。”

  根據2018年戴森公布的財報顯示,戴森2018年營業收入為44億英鎊相當于花掉兩年的純利潤,對于仍處于成長型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冒險。

  實際上,更大的壓力不僅僅在于造車階段,后續的研發、生產、營銷布局都需要資金的支撐。即便是特斯拉也長期處于財政虧損狀態,甚至頻繁被曝公司即將走在破產邊緣。

『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

  此外,戴森在造車環節中也承擔著巨大風險,目前,戴森內部還沒有設計出原型車,無論是底盤、電池等都需要從零開始著手。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分析,戴森很有可能如特斯拉一樣,進行獨立研發、生產以及制造。雖然這樣可以獲得大量的主動權,但風險也在增加。

●高性價比時代終結?

  不可否認,黑科技是戴森產品最為顯著的標志,產品力是戴森品牌最強有力的價值支撐。但為了與一般品牌相區隔,戴森在定價策略上采取了類似于奢侈品的定價策略——撇脂定價。

  具體理解為,即在產品剛剛進入市場時將價格定位在較高水平,在競爭者研制出相似的產品以前,盡快的收回投資,并且取得相當的利潤。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再逐步降低價格使新產品進入彈性大的市場。

  戴森之所以采用這樣的定價方法,背后具備兩個重要前提:產品力強,特定的目標群眾。因此,從戴森的成功路徑來看,即便跨界至造車領域,也不可能采用“價廉物美”的銷售方式。畢竟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人們開始更加喜歡極致的產品,而不僅僅是性價比高的產品。

  甚至,在當下中國汽車市場也逐漸凸顯出這一發展趨勢,由造車新勢力品牌率先發起“自我革命”,謀求品牌價值和產品品質的提升和飛躍。如蔚來汽車、車和家、前途以及拜騰等,其車型產品定位中高端,并且讓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同時,還可享受用車后各項服務。在這一品牌定調的基礎之下,或許意味著一個新時代即將開啟。

●編輯點評:

  隨著傳統汽車企業以及造車新勢力們紛紛入局的新能源汽車,這個市場早已不再是藍海。即使戴森牌電動車能夠順利誕生,作為新手玩家仍要面臨保證供應體系運轉、生產線優化設計和質量把控等門檻,尤其還要等待市場以及消費者對其產品的真實反饋。當然,電動車市場的巨大發展前景無可厚非,不過,戴森試圖想要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顯然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造車之路道阻且長。

標簽:特斯拉Model X 2023款 700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2023款 664km Plaid版 三電機全輪驅動Model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戴眼鏡就能修車 寶馬將推智能維修眼鏡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車輛在越來越先進、性能越來越強大的同時車內的各種系統也愈發復雜這導致了對于車輛維修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也令很多喜歡自己動手DIY、但又缺乏足夠專業知識的車主面對自己的愛車時束手無策

1900/1/1 0:00:00
戴上就能增加20馬力 《頭文字D》版腕表

不論是大馬力的GTR還是重操控的FC都敵不過下山的AE86然而再快的86也追不上奔馳里的夏樹《頭文字D》不僅是一部劇更是我們青春的回憶。最近有人要把這份回憶戴到手上了

1900/1/1 0:00:00
戴森造車終止 英國回收780萬英鎊撥款

據外媒報道稱在戴森宣稱終止其電動車造車計劃后原本給戴森的財政撥款已還給英國政府。據了解在2016年時想要踏入汽車制造行業的戴森獲得了一筆780萬英鎊汽車產業的發展。盡管英國政府對戴森造車抱有美好的預期但作為一個外行戴森造車計劃并不像想象當中那么簡單

1900/1/1 0:00:00
戴姆勒中國研發技術中心開幕暨科技日

10月20日戴姆勒戴姆勒中國研發技術中心開幕正式投入運營。同時也被定義為科技日。新的研發中心投資超過11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達55萬平方米將促成梅賽德斯奔馳全新戰略計劃由“電動為先”加速到“全面電動”。同時將更加注重中國客戶需求比如前不久發布的高德定制導航等等。

1900/1/1 0:00:00
戴姆勒支付15億美元達成排放和解協議

關于汽車行業備受關注的“排放門”事件又有了進的進展。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地方法院批準了戴姆勒與美國司法部、加利福尼亞州空氣資源委員會此前達成的和解協議。根據協議戴姆勒將支付15億美元以了結美國政府對其25萬輛汽車柴油污染的調查

1900/1/1 0:00:00
戴姆勒再縮成本 奔馳將“認領”60億歐

據德國經理雜志將于今年5月份升任戴姆勒集團CEO而本次縮減成本計劃就出自于他。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康林松早在今年2月戴姆勒方面就曾表示由于受到貿易戰、電動汽車開發成本上升和行業低迷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戴姆勒將采取成本節約措施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