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工信部:征求新能源車安全體系建設意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工信部發文,將公開征求對《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建議,該舉措是為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壓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加快構建系統、科學、規范的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在2021年11月20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征求意見”字樣。

  2.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qiche@miit.gov.cn;或者通過傳真方式將意見發送至:010-66013726。

●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為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加快構建系統、科學、規范的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保障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切實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助力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2035年遠景目標。

  二、健全安全管理機制

  強化組織保障。企業應當明確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的負責部門以及相關負責人,由該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本企業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業應當健全涵蓋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行監測、售后服務、應急響應和事故處理等各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企業相關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

  三、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規范產品安全性設計。企業應當制定產品安全性設計規范,并根據已銷售車輛暴露的安全問題持續修訂完善。安全性設計規范應細分為整車級、系統級、零部件級,包含但不限于整車功能安全、動力電池安全、使用操控安全、充換電安全、消防安全以及故障預警功能等。

  供應商提出明確的產品安全指標要求,制定供應商能力審核及質量體系評價制度,定期開展供應商評估并形成報告。對于因產品質量引起召回的情況,應及時對相應供應商進行重新評估。鼓勵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開放與產品安全、質量分析等相關的必要數據協議。

  嚴格生產質量管控。企業應當建立完備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合理設置安全質量監控節點,積極提高在線檢測能力。產品下線時要100%進行整車絕緣測試、充放電測試、淋雨測試等項目,按照標準要求開展涉水抽檢、路試抽檢,并出具檢測合格證明,檢測數據存檔期限不低于產品預期生命周期。

  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水平。企業應當與動力電池供應商積極開展設計協同,持續優化整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熱管理策略,明確動力電池使用安全邊界,提高動力電池在碰撞、振動、擠壓、充放電異常等狀態下的安全防護能力。研究應用熱失控實時監測預警裝置和早期抑制及滅火措施。

  四、發揮企業監測平臺效能

  要求上傳監測數據,確保上傳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監測數據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境內存儲,如需向境外提供,應當通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建立隱患車輛排查機制。企業應當及時跟蹤和確認長時間離線車輛的安全狀態,并記錄離線原因;對于大面積聚集停放的車輛應開展專項排查,并進行妥善處理;對于存在批次性安全問題的車型,應立即主動召回。

  強化運行數據分析挖掘。企業應當加強對車輛運行數據的分析挖掘,持續優化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安全性能,并積極應用先進安全預法,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篩查和預警能力。

  五、提高售后服務能力

  加強售后服務網點建設。企業應當根據市場規模、使用場景等情況合理布局售后服務網點和動力電池回收網點。完善售后服務網點新能源汽車專用檢測工具與設備,合理供應并妥善管理專用備件,提升服務人員安全服務意識以及新能源汽車檢測、維修、保養、召回實施和應急處理等技能,確保各服務網點具有必要的售后服務能力、安全防護和應急處理能力。

  優化維護保養服務。企業應當細化產品維護保養項目,提供維護保養手冊并及時通知用戶進行維護保養。在維修保養時加強關鍵零部件的質量檢測,結合車輛使用年限、行駛里程、故障報警信息等開展安全隱患抽樣檢測,及時發現產品安全隱患并妥善處理,對存在同一質量缺陷的同類產品要主動召回。

  引導消費者合理使用車輛。企業應當提供駕乘操作規范手冊,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的用車養車習慣,指導消費者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或安全事故進行妥善處理。企業應當建立完善客戶檔案制度,確保及時精準確定缺陷汽車產品范圍。

  六、做好事故響應處置

  提供應急響應服務。企業應當建立完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法和預案,建立7×24小時事故應急響應通道,并明確告知消費者應急報式,確保可及時、準確接收用戶報警信息,并進行記錄和妥善處理,積極降低事故損失。

  深化事故調查分析。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事故調查分析制度,車輛發生起火燃燒、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時,應積極配合相關管理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深入研判事故原因,并按照相關要求提交車輛事故數據、事故分析報告。

  開展問題分析改進。對于單車型或同產品技術平臺重復出現的同類事故,企業應當重點管控并開展深度調查和原因分析。因設計或系統性原因導致的車輛事故,應對相應車型采取改進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因操作不當導致的車輛事故,應制定專項培訓計劃,并在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予以培訓。

  七、保障措施

  ,并在每年12月31日前將評估報告提交至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備案。

  加強監督檢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工作機制,實施常態化監督檢查,對于安全體系缺失、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拒不配合事故調查的企業,視問題性質、嚴重程度采取約談、公開通報、責令限期改正,暫停或取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等措施。

  做好協同配合。各地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協同配合,按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等有關要求,配合做好對本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 補充附件:新能源汽車安全監測平臺規范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作為車輛安全的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平臺,對本企業生產銷售的所有新能源汽車進行安全運行狀態監測。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平臺可以自建或租用第三方平臺,應滿足以下性能、功能規范,并制定完善運行管理規范。

  一、平臺性能規范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平臺應滿足以下性能規范。

  接入監測平臺。

  數據存儲

  a、平臺閑置容量應至少能滿足未來6個月的存儲需求,并具有容量預警機制和彈性擴容能力;

  b、具有車輛全生命周期運行數據存儲能力;

  c、滿足數據安全要求,具備數據備份、數據恢復能力。

  數據計算

  a、具有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分析計算能力,實時計算響應速度延遲低于10分鐘;

  b、平臺計算能力應滿足平臺功能穩定高效運行,并且系統負載低于60%。

  數據檢索

  a、平臺可快速查詢檢索,訪問平臺頁面響應時間小于 5 秒,復雜統計類關鍵數據響應平均時間小于10秒, 大量數據(如運行區域)漸進顯示小于1分鐘。

  b、具有數據檢索導出功能,任意20輛車任意3個月內的運行數據導出時間應小于1小時。

  穩定性及安全性

  a、平臺具備較高穩定性,全年宕機時間不超過500分鐘。

  b、平臺應具有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具備完整的安全訪問日志記錄、預警、審計功能和相應的處理機制。

  二、平臺功能規范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平臺應滿足以下功能規范。

  實時監測

  a、車輛運行數據應嚴格按照《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并確保上傳數據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b、可實時查看監測車輛運行數據。

  數據核查

  a、具備數據有效性、數據清洗核查功能;

  b、可輸出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核查評估報告,包括未傳輸、缺失、中斷等異常情況。

  故障報警

  a、平臺應合理設置三級故障報警功能以及自動化處理功能;

  b、平臺應具備完整的報警信息顯示、查詢、響應功能;

  c、平臺應具備報警數據統計分析功能。

  隱患排查

  a、平臺應具備安全隱患車輛排查功能,并具備隱患車輛查詢、統計、導出功能;

  b、安全隱患車輛包含但不限于長時間離線車輛、大面積聚集停放車輛、頻繁報警車輛等。

  安全預警

  a、平臺應具備監測大數據分析挖掘能力,對運行車輛進行安全預警。

  b、平臺應對安全預警的結果進行分級處理,具備完整的預警響應策略及處置功能。

  車輛檔案

  a、平臺應具備全生命周期車輛檔案管理、查詢及導出功能;

  b、車輛檔案應包含但不限于生產銷售記錄、系統監測記錄、故障報警記錄、預警分析結果、產品維修及事故處理情況等。

  三、平臺運行管理規范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平臺應滿足以下運行管理規范。

  人員組織保障包括平臺人力資源支持、組織架構及職責分工以及在質量管理體系及售后服務體系中的作用等。

  運行管理制度包括監測工作流程、7×24小時監測值班制度、數據安全管理制度、數據備份制度、平臺定期巡檢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對車輛故障及運行情況分析總結的制度以及系統運行狀況記錄和日志歸檔制度等。

  隱患排查機制包括基于平臺監測數據和售后反饋信息開展車輛運行安全隱患排查的制度。

  應急響應機制包括應急工作小組及相關職責,產品監測狀態異常、發生安全事故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機制和應急預案。

  

標簽: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E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工信部:制修訂100余項智能汽車相關標準

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并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該文件指出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1900/1/1 0:00:00
工信部:支持創建無錫車聯網先導區

無錫市或將成為車聯網發展和應用的領先城市。5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要求把無錫創建車聯網先導區通過不斷豐富應用場景、完善商業模式為車聯網在全國范圍內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1900/1/1 0:00:00
工信部:正研制2021年新能源積分比例

1月29日工信部信軟司副司長董大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研究制定2021年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積分比例進一步完善充電、停車、通行等使用環節的鼓勵政策。預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2019年有望能夠突破150萬輛

1900/1/1 0:00:00
工信部:暫停未報送自查結果企業合格證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暫停未報送企業準入條件保持情況自查結果的企業合格證的通知》。其中提到將暫停474家未按時報送企業準入條件保持情況自查結果的企業合格證不過官方并未公布這474家企業的具體名單

1900/1/1 0:00:00
工信部:在有條件地區加快甲醇汽車推廣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生態文明建設必然要求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1900/1/1 0:00:00
工信部:應建立智能汽車網絡安全制度

10月28日工信部發布公開征求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管理條例》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車輛產品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車聯網卡安全管理、軟件升級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機制落實安全保障措施明確責任部門和負責人落實安全保護責任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