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許多朋友開車多年,但在中控屏幕上,除了收音機,就沒碰過其它功能。不是廠商沒做,也不是配置沒有,是因為實在太難使了。不過很多人對此倒沒什么抱怨,四個輪子能轉就行,車機?大不了不用嘛。然而需求總隨時間改變,轉眼間,人們發現物聯網時代已經悄悄騎在臉上了。對那些早已習慣互聯網生活的車主來說,汽車不再只是單純的交通工具,在使用的過程中,它能提供多少直擊“痛點”的服務,開始變得愈發重要。于是,在這個曾經備受冷落的領域,一場有關生態鏈的戰爭,正在打響。
● 引言:三巨頭均已宣戰
就在稍早的9月,騰訊剛剛與廣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會在車聯網、云平臺、大數據和智能生態圈等領域展開合作。緊隨騰訊之后,10月13日,百度也與北汽簽署了類似的戰略合作協議。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BAT互聯網三巨頭先后簽約車企,尋求深度合作。這場由阿里挑起的生態鏈戰爭,騰訊和百度正式宣戰。繼PC電腦、智能手機之后,在物聯網的時代,它們要開始爭奪你汽車上的這塊屏幕了。
● 原因:搶占車機屏幕圖什么?
區別于使用PC電腦的互聯網時代,也不同于一心想要革了PC電腦命的移動互聯時代,物聯網時代,互聯網和硬件企業想要做的是:讓萬物互聯。
相對來說,汽車產業由于可靠性第一的原則,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總是要晚于其它行業2年左右。不過,國內乘用車市場月銷超過200萬臺的體量注定使其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搶灘登陸”的新戰場。事實也證明,從2016年上汽乘用車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開始,家用車車機上的這塊屏幕正逐漸成為物聯網硬件格局中的重要一環。
● 布局:汽車和互聯網企業怎么做?
◆ BAT想要深度,越深越好
其實相比阿里,百度在汽車物聯網領域的布局還要更早一些。百度CarLife緊隨蘋果CarPlay,從2015年開始已經陸續集成到各品牌車型的車機系統當中了。那么,布局最早、覆蓋最廣的百度為什么還要積極尋求和奇瑞/北汽的深度合作?
舉個例子:大量用戶通過車載導航獲得便捷的同時,其位置和行程數據也被上傳到云端,通過線上計算,哪條路的車流量大、可能出現擁堵就一目了然。同時,知道了用戶經常開車做長途或是短途旅行,生態鏈中的保險企業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向你推送保險業務;而華南地區的車主們常走哪條線路游玩兒呢?提供旅游票務的生態鏈企業就可以在熱門線路上多設計整合服務。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而這些有價值的信息都能在向車主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獲得。當然,這也并非是物聯網時代新興的理念,你智能手機上的那些應用,早就在這么做了。
很多時候,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人都覺得車機功能簡單便捷就挺好,導航、音樂再加上語音控制簡直完美,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其實完全滿足使用需求了。但正如我上面說的,當企業做決策的時候,除了用戶的需求,也必然要考慮其利益和未來的發展空間。
配合在線云計算和語音控制系統,阿里巴巴和上汽合作開發的斑馬智行系統在提供加油/停車快捷支付、兼容智能硬件設備和線上購買保險/旅游服務等服務的同時,也完成了良性發展閉環,搶占了市場先機。
◆ “專科生”也參與競爭
不同于BAT三巨頭背靠完整的生態鏈,許多“獨鉆一門”的互聯網/硬件企業也參與到爭奪汽車屏幕的戰爭當中。早在2015年,吉利就開始與科大訊飛合作,一同開發GNETLINK多媒體系統,如今已經到3.0版本了。
此外,剛剛成立2年的威馬汽車選擇和奇虎360在汽車智能聯網安全方面進行合作。據悉,未來威馬汽車將搭載360研發的整車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來保護汽車信息安全。且不說未來二者合作的結果如何,在物聯網時代,汽車和車主的信息安全確實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 海外品牌也得入鄉隨俗
其實不僅是中國品牌,海外品牌這些年也越發重視車機系統的體驗。但不同于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和車企們致力于整合互聯網服務,海外品牌更講究操作方式的升級和對新技術的嘗試。
不過,正如過去的智能手機等很多產品一樣,尤其在車機系統這種講究體驗的環節,海外品牌往往有些“水土不服”。一方面,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有合作關系的國外在線服務供應商沒法進入中國,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的心思細膩,外國人常常Get不到中國人的關注點。
隨著“服務”的權重在消費者心中越來越高,從雪鐵龍開始,想必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與國內互聯網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或是直接采用其整合方案。
● 現實:并非都能成功
在這場殘酷的爭奪戰中,并非都是贏家。百度、騰訊和阿里都曾嘗試開發物聯網硬件的底層系統,但騰訊的TecentOS和百度的百度云OS如今均已宣布停運,只有AliOS作為斑馬智行和部分智能設備的底層系統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同樣的,對標百度CarLife的騰訊駕趣WeDrive也在3.0版本之后停運。
而下面提到的這位,多少有些悲壯的味道,那就是樂視。在過去幾年,賈躍亭曾無數次提到“生態”這個詞。的確,在內容和內容分發平臺上,樂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成規模的生態體系。而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上,樂視也曾發布過LeUI Auto操作系統,并與北汽、眾泰等車企接觸合作。
然而,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看到了,在推出概念車并且工廠接近投產的情況下,樂視LeSEE超級汽車和樂視所投資的Faraday Future由于資金鏈困難,在2017年雙雙陷入泥潭,險些胎死腹中。賈躍亭本人也遭遇財產凍結,并辭任樂視網董事長,造車之路不可謂不曲折。
● 未來:愿景和擔憂
除了針對車主提供更全面的服務,車企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如果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上看,對“出行”還有更大意義。
這也就是近年來經常被提到的“城市智慧出行”,當然了,目前這還是車主用戶、車企和互聯網企業所期望的一個美好愿景。
但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行為數據被記錄和上傳,車主的隱私和信息安全如何保證?在物聯網汽車的規劃上,我們也看到了未來可能會引入駕駛行為監督取證系統,在方便了交通監管和責任判定的同時,這又是否違背了人權,可能讓車主感覺處于時時刻刻被監控的狀態?還有線上支付的安全性等,這些問題都是車企和互聯網企業需要多加思考斟酌的地方。
● 結語
不管我們愿不愿承認,隨著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和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曾經僅圍繞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三大件建立評價的時代正在漸行漸遠。對于早已習慣了互聯網生活的用戶來說,“體驗”和“服務”兩個詞的權重正在越來越高,未來,它們也將逐漸成為對汽車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對消費者而言,盡管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亟待解決,但在大量車企/互聯網企業參與到車機系統服務的激烈競爭中之后,不管是體驗上的迅速提升還是各種優惠補貼,獲益的終歸還會是消費者本身。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面對車市的壓力許多廠家都宣布旗下車型進行“官降”。進入2016年“官降”這一勢頭也沒有停止近日觀致宣布正式下調旗下觀致3轎車、觀致3五門版以及觀致3都市SUV全系車型的官方指導售價下調幅度最高達26萬元
1900/1/1 0:00:00中國汽車市場中有個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就是近幾年時間涌現了大量的7座SUV車型并且在剛剛結束的2017上海車展上又有多款7座SUV新車亮相與上市7座SUV市場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過具體來看我們會注意到其中的很多7座SUV整車尺寸并不算大但仍然提供了7座布局
1900/1/1 0:00:00由寶馬X6參數詢價刮起來的轎跑SUV之風近幾年在整個汽車行業當中愈演愈烈近幾個月隨著領克05、傳祺GS4COUPE、奧迪Q3轎跑的上市以及即將首發的大眾探岳X等車型這類轎跑型SUV又大量出現在我們面前
1900/1/1 0:00:002018年7月6日美國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的決定于7月6日開始正式生效。而我國對原產于美國的545項共計34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措施已于北京時間6日12時開始正式實施。而這545項商品中就包括進口汽車
1900/1/1 0:00:00時下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鐘情于“品牌體驗中心”的打造長城汽車也不例外。6月30日長城汽車首家品牌體驗中心在北京順義開門營業
1900/1/1 0:00:00隨著馮興亞、王曉秋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這兩家中國頂尖的汽車集團終于正式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被銷量“煩”了快一整年的中國汽車產業終于被振奮了一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