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徐騁志:轉型汽車強國必須跨越的三重門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涉及到汽車行業的主要是兩個重要問題——簡稱“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和“降低進口關稅”——引發行業上下高度關注,許多媒體和專家進行了深入解讀。

  關于習主席這個演講對于汽車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和重要意義,主要在于:一是表明了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將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基本方針,在當今這個全球經濟越來越交融的時代,進一步的對外開放有利于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其次,合資股比和關稅政策的下一步動向,有利于激發外資持續參與到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外資所帶來的無論是更大的生產研發投入、更高品質的新產品投放,還是更多的技術服務合作,都將會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此外,對于普通消費者,短期來說,降低進口關稅則會有機會買到更便宜的進口車,長期而言,則會享受到中國汽車產業持續繁榮的發展成果。

  綜合業界各方的解讀,比較一致的判斷是:進口關稅相關政策的實施,短期內可能會對中國品牌構成一定的壓力,但長期而言,則會促進行業優勝劣汰,有利于倒逼中國品牌加快自身的蛻變成長;對于股比相關政策,則比較復雜,但總體而言是有利于持續吸引外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保持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活力。

  就產業層面而言,這兩項政策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國汽車產業與全球經濟如何更好地融合發展、實現由大到強戰略目標的問題。關于這兩項政策本身,在此我們不想再去做過多贅述,只想就中國汽車如何實現由大到強的戰略轉型談一些個人的思考。

  眾所周知,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大市場,汽車產業體量龐大,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但卻還遠不是汽車強國。守著世界第一汽車大市場,卻不是汽車強國,多少是一件讓中國汽車人感到郁悶的事。

  那么,什么樣才稱得上是汽車強國呢?業內一般認為要掌控以下五個因素:強大的自有汽車品牌,缺一不可。

  回顧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這半個多世紀,盡管走過一些彎路,一代一代的汽車人也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如今,有些早已形成共識,比如必須堅持對外開放,比如必須發展中國品牌。那么,我們目前和汽車強國還有哪些差距?又該如何去迎頭趕上呢?

  對照上面五個衡量因素,很容易清楚我們目前的差距在哪里。產業資本方面,不是問題,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體;生產配套體系方面,也還好,經過這十幾年的超高速發展,我們的很多生產設施、配套體系,已經和外面差距不大;那么,差距大的主要是三方面:品牌、技術和國際化運營能力。這三重門邁不過去,中國就很難成為汽車強國。

『沃爾沃S90運往歐洲』

● 第一重門:品牌

  目前,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大概分為三大類型:傳統汽車陣營中的狹義中國品牌。三者中,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是第一類和第二類中的一些佼佼者。但毋庸諱言,中國汽車品牌目前發展比較好的也都集中在5—20萬以內的價位區間,品牌基礎并不牢固,不管是品牌價值、溢價能力、抗風險能力,都不算高,普遍面臨如何快速做強品牌、乃至實現品牌向上突破的問題。

  如果出現進口豪華車、合資主流產品價格快速下探,則有可能出現行業競爭過度加劇等不利局面,使得中國品牌陣營的品牌價值提升進程放緩,甚至可能會讓一些剛取得一點成績的中國品牌的向上突圍之路因此受阻。所以,如何有效應對由于進口關稅下調帶來的連鎖反應擠壓中國品牌生存空間,需要產業政策制定部門做出充分調研,從而更有步驟、有智慧地出臺相關政策及實施細則。當然,每一個偉大的汽車品牌都不可能是在“襁褓”里長大的,遲早都要面對紅海市場更猛烈的暴風雨的洗禮,只有真正的“與狼共舞”才能變得更加強大。所以,對任何一個中國品牌來說,想方設法加快自身的蛻變發展,才是正道。

● 第二重門:技術

『吉利CMA平臺』

  中國汽車品牌的技術研發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在造型戰略、平臺化戰略,以及一些企業的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成果可謂顯著。直接帶來的就是,在15萬元以內的主流經濟型汽車產品中,中國品牌第一陣營的新產品已經絲毫不遜于合資品牌同級別產品。但對于15萬元甚至是20萬元以上的產品,如果越級對抗合資品牌在20—30萬元以上的主流產品。甚至面對一些進口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時,從技術儲備方面,可能并不占有優勢。

『WEY Pi4平臺』

  目前汽車“四化”潮流帶來的智能化、電動化等新技術,中國品牌在技術方面也需要快速提升,以應對變化更快的新技術競爭賽道。對于一直在自主投入做研發的狹義中國品牌,尤其是較為領先的幾家企業,這個問題相對還容易找到解決方案,對于習慣了合資與中國“兩條腿走路”的大集團來說,則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過去 “市場換技術”沒達成的技術目標,在新一輪的與跨國公司博弈進程中,中方能否在與外資的協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術學習和獲取的主動權?恐怕依舊沒那么簡單。結合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產業技術環境,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的一些配套政策時,針對“技術解決方案”進行更深入的調研和論證,以更好地保障中方在技術研發方面能夠通過合資切實獲益。另一方面,對于過去“兩條腿走路”自主這條腿比較弱的大集團來說,則是確實要給自己加點壓力了,畢竟只有這條腿才是自己的腿,尤其在外資股比突破限制之后,否則就真的“產品賣得再多都是別人的榮耀了”。

● 第三重門:國際化

  中國汽車已經進入高速增長之后的“緩增長”新常態階段。過去國內市場的高增長,讓很多汽車企業沒有精力深耕海外市場,但隨著國內市場的增速放緩和競爭加劇,國際化運營再度成為擺在中國品牌面前的一個新課題。這個問題并不只是中國品牌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洪流中,提升品牌國際化運營綜合能力,最終建立品牌的全球化影響力,是很多中國汽車品牌的重要戰略課題。

  如果說十年前中國汽車的出口還主要聚焦于非洲、中東、南美、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那么,一些企業新一輪的國際化發展目標已經把進軍歐美發達國家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當然,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加上每家企業自身的背景和品牌戰略不同,國際化并不是一個輕松話題,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和考量。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降低關稅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也會讓中國汽車品牌更直接地面對與跨國公司的正面競爭,從而有效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并間接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最后,我們想說從第一汽車大國邁向世界汽車強國,跨越這“三重門”的過程必然是艱難的。但留給中國汽車發展的戰略機遇窗口期,時間已經不多了。

詳情點擊這里查看

標簽:沃爾沃沃爾沃S90 2023款 B5 智逸豪華版 2023款 B5 智遠豪華版 2023款 B5 智雅豪華版別克世紀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徐和誼:要保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定力

日前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合肥舉辦本屆論壇以“先手”為主題。這一概念來自于圍棋在對弈中爭得先手往往意味著棋局的優勢乃至勝勢。對汽車競爭來說如何掌握先手擁有先手思維同樣決定勝敗。在一代又一代汽車人的接力中整個中國汽車產業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蛻變著

1900/1/1 0:00:00
徐和誼: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兩大焦點

從2009年的“十城千輛工程”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推行十年間已累計發放超千億元資金。巨額投入也換來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從0到300萬”、“全球產銷第一”的成績

1900/1/1 0:00:00
徐和誼:北汽7月底在京停產自主燃油車

7月20日北汽集團在京舉辦“再度晉級2018《財富》世界500強新聞發布會”會后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與出席媒體分享了不少北汽集團的最新動態和干貨其中較為重磅的是他提到“7月31日前北汽自主品牌在北京地區全面停止傳統燃油車的生產”

1900/1/1 0:00:00
徐長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洞察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正全面市場化進軍。中國、歐洲為代表的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正不斷提高

1900/1/1 0:00:00
徐長明:中國消費者更愿為自動駕駛買單

有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明顯高過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并且愿意為自動駕駛支付更高的費用。其背后是數字經濟在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獨角獸公司的布局

1900/1/1 0:00:00
徐長明:只有20%電動車是用戶自愿購買

我國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450萬輛占全球50以上產銷量也是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2019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這背后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推進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