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外媒報道稱,現代集團內部高管對是否與蘋果合作代工生產汽車意見不一。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是代工,另一種觀點認為現代只是蘋果汽車的代工廠商,無助于現代打造更高端的汽車形象。近代史上沒有貼牌生產的先例,甚至認為雙方合作前景黯淡。據外網綜合信息,雖然現代和蘋果早在2018年就就合作生產汽車的問題進行過談判,但由于現代不愿與外界合作,合作并不順利。直到2020年下半年,蘋果造了一輛車,放在桌子上,蘋果和現代的聯系才浮出水面。到現在為止,雙方的談判已經兩年多了,但是還在起步階段,沒有透露任何合作細節。信息還僅限于內部人士,可見雙方合作并不順利。但按照蘋果以往的風格,通常會要求潛在合作伙伴對計劃或產品嚴格保密。雖然現代汽車以不愿與外部企業合作而聞名,但即使是發動機、變速箱甚至鋼鐵材料,也必須由自己的產業鏈提供。但有消息人士稱“現代汽車集團已臨時決定與起亞和蘋果合作”,這進一步讓外界相信現代和蘋果達成了階段性協議。就在外界以為現代集團即將代工蘋果的時候,外媒曝光了一位現代高管的匿名言論,“我們正在糾結怎么做,是否對我們有利。我們不是一家給別人代工汽車的公司,和蘋果合作不一定有好結果。對此,有業內人士評價道:“眾所周知,蘋果是一種基于銷售硬件,用操作系統構建軟件生態系統,用硬件直接從消費者身上賺錢,再從App應用軟件開發者身上抽成的商業模式。在車上,也更不容易與之背道而馳。現代本身就是汽車大廠,這就像蘋果找三星代工手機,骨子里不一致。“作為韓國汽車工業的集大成者,現代一直積極擁抱高科技,可以說是最愿意與科技公司合作的汽車巨頭之一。例如,現代汽車目前正在與百度和英偉達合作測試自動駕駛項目,同時與克羅地亞汽車制造商Rimac合作開發電動汽車,與優步的競爭對手Grab和Ola在出行服務方面合作...這種對與科技公司合作的開放態度顯然是蘋果所需要的。雖然有業內人士認為代工生產會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但現代汽車可能恰恰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來提高銷量。現代汽車集團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為103.9萬億韓元,凈收入下降34%至2.11萬億韓元,營業利潤降至2.78萬億韓元,第四季度占比為1.37萬億韓元。同時,現代不得不面對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和匯率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現代汽車制定了2021年416萬輛的銷售目標,比2020年374萬輛的既定銷量高出11%。對于現代來說,可能急需一個新的增長點。
此外,現代汽車集團作為一家大型家族式跨國企業,特點顯著,在鄭義宣接手之前,企業中的所有關鍵職位都由該集團掌管,因此鄭義宣很難發揮自己的能力。韓國媒體對比了鄭義宣和鄭夢九的商業理念,發現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細節和用人。鄭夢九喜歡用自己的親信,看重執行力;另一方面,鄭義宣擅長引進外國人才,創造開放和融合的文化。它不僅聘用了前奧迪設計總監彼得·希瑞爾,還首次任命來自寶馬高性能部門的非韓國人阿爾伯特·比爾曼(Albert beermann)擔任R&D部門的管理職位。
一位接近現代汽車的人士曾對一位汽車預言家說,“鄭義宣的戰略可以概括為盈利、電氣化和全球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鄭義宣制定了到2025年推出38輛新能源汽車的計劃。根據計劃,現代汽車集團將以車輛銷售為核心,將目前的業務結構劃分為“智能移動出行設備”和“智能移動出行服務”,并將投入100萬億韓元。計劃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池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動汽車市場排名前三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在這個過程中,蘋果汽車的生產可能會成為實現目標的一大跳板。1月30日,外媒報道稱,現代集團內部高管對是否與蘋果合作代工生產汽車意見不一。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是代工,另一種觀點認為現代只是蘋果汽車的代工廠商,無助于現代打造更高端的汽車形象。近代史上沒有貼牌生產的先例,甚至認為雙方合作前景黯淡。據外網綜合信息,雖然現代和蘋果早在2018年就就合作生產汽車的問題進行過談判,但由于現代不愿與外界合作,合作并不順利。直到2020年下半年,蘋果造了一輛車,放在桌子上,蘋果和現代的聯系才浮出水面。到現在為止,雙方的談判已經兩年多了,但是還在起步階段,沒有透露任何合作細節。信息還僅限于內部人士,可見雙方合作并不順利。但按照蘋果以往的風格,通常會要求潛在合作伙伴對計劃或產品嚴格保密。雖然現代汽車以不愿與外部企業合作而聞名,但即使是發動機、變速箱甚至鋼鐵材料,也必須由自己的產業鏈提供。但有消息人士稱“現代汽車集團已臨時決定與起亞和蘋果合作”,這進一步讓外界相信現代和蘋果達成了階段性協議。就在外界以為現代集團即將代工蘋果的時候,外媒曝光了一位現代高管的匿名言論,“我們正在糾結怎么做,是否對我們有利。我們不是一家給別人代工汽車的公司,和蘋果合作不一定有好結果。對此,有業內人士評價道:“眾所周知,蘋果是一種基于銷售硬件,用操作系統構建軟件生態系統,用硬件直接從消費者身上賺錢,再從App應用軟件開發者身上抽成的商業模式。在車上,也更不容易與之背道而馳。現代本身就是汽車大廠,這就像蘋果找三星代工手機,骨子里不一致。“作為韓國汽車工業的集大成者,現代一直積極擁抱高科技,可以說是最愿意與科技公司合作的汽車巨頭之一。例如,現代汽車目前正在與百度和英偉達合作測試自動駕駛項目,同時與克羅地亞汽車制造商Rimac合作開發電動汽車,與優步的競爭對手Grab和Ola在出行服務方面合作...這種對與科技公司合作的開放態度顯然是蘋果所需要的。雖然有業內人士認為代工生產會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但現代汽車可能恰恰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來提高銷量。現代汽車集團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為103.9萬億韓元,凈收入下降34%至2.11萬億韓元,營業利潤降至2.78萬億韓元,第四季度占比為1.37萬億韓元。同時,現代不得不面對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和匯率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在這……語境,現代汽車制定了2021年416萬輛的銷量目標,比2020年374萬輛的既定銷量高出11%。對于現代來說,可能急需一個新的增長點。
此外,現代汽車集團作為一家大型家族式跨國企業,特點顯著,在鄭義宣接手之前,企業中的所有關鍵職位都由該集團掌管,因此鄭義宣很難發揮自己的能力。韓國媒體對比了鄭義宣和鄭夢九的商業理念,發現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細節和用人。鄭夢九喜歡用自己的親信,看重執行力;另一方面,鄭義宣擅長引進外國人才,創造開放和融合的文化。它不僅聘用了前奧迪設計總監彼得·希瑞爾,還首次任命來自寶馬高性能部門的非韓國人阿爾伯特·比爾曼(Albert beermann)擔任R&D部門的管理職位。
一位接近現代汽車的人士曾對一位汽車預言家說,“鄭義宣的戰略可以概括為盈利、電氣化和全球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鄭義宣制定了到2025年推出38輛新能源汽車的計劃。根據計劃,現代汽車集團將以車輛銷售為核心,將目前的業務結構劃分為“智能移動出行設備”和“智能移動出行服務”,并將投入100萬億韓元。計劃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池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動汽車市場排名前三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在這個過程中,蘋果汽車的生產可能會成為實現目標的一大跳板。
2月1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麥格納衛藍新能源汽車技術(鎮江)有限公司擬就BE21純電動汽車產品平臺的平臺架構、底盤技術等相關知識產權,
1900/1/1 0:00:002月1日據媒體報道,特斯拉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其在2020年實現盈利。這是特斯拉首次實現全年盈利,但盈利的原因并不是車輛銷售,而是出售碳排放額度。
1900/1/1 0:00:00目前來看,蘋果想要在韓國汽車界里找到一家“富士康”,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近日,路透社的一條消息顯示,由于雙方都想握緊主權,蘋果和現代汽車集團的合作陷入了分歧。“起亞品牌就像富士康一樣。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特斯拉獲得華爾街1200美元的目標股價,這是一個月來第四次創歷史新高。該公司已經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制造商。
1900/1/1 0:00:00特斯拉“甩鍋”反被懟的劇情,引來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圍觀。
1900/1/1 0:00:00近日,邦老師從外媒渠道獲悉,大眾集團基于MEB平臺的優勢,其純電車整車制造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據悉包括德國累斯頓的小型工廠在內,大眾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擁有5座MEB工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