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調查報告 | 2021新能源車私人消費將繼續提升,新勢力車企備受期待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遠超行業此前的預測。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2020年1-11月,我國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達到63.3萬輛,同比增加21.8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71.5%,而兩年前僅為20%。

那么,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原因是什么?2021年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會上新臺階嗎?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圍繞上述問題,Gaspar發起了一項在線調查,吸引了2000多人參與,其中近70%的參與者是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車企或供應商。

多種因素共同推動新能源向私人市場突破。

針對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的突破,與會者將“政策驅動私人消費”、“使用成本更低”、“成為家用第二代步車”列為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其中“政策驅動私人消費”位列第一。調查數據顯示,28%的參與者認為,政策驅動的私人消費是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眾所周知,自2019年下半年補貼大幅下降后,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陷入負增長。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的突然爆發,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雪上加霜。綜合考慮下,2020年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原定2020年底前退出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延長兩年,同時也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延長兩年。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購置稅優惠延長兩年,相當于給了消費者一個總額約1000億元的大紅包。

在中央的總基調下,為了促進地方汽車市場的發展,地方政府也爭相推出一攬子穩增長促銷售的政策措施。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2020年底前,上海將對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用戶給予5000元的充電費用補貼;2020年,北京將一次性為“無車家庭”發放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廣州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輛1萬元的綜合補貼。深圳放寬個人新能源汽車申請條件,新購純電動小客車補貼2萬元/輛,新購插電式混合動力小客車補貼1萬元/輛。

可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推動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此外,中汽協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指出,新能源乘用車私人消費占比的大幅提升,離不開政策引導、使用便利性提升、產品結構豐富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

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私人消費的比重將會繼續增加。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積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市場已經打開,相應地,私人消費的比重將不斷提高。”葉圣基也說。這一觀點在調查數據中也得到了印證。調查結果顯示,80%的參與者認為,在私人市場取得突破后,2021年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那么,在參與本次調查的2000多名投票者中,有45%的人表示,如果有新的購買或換購需求,會直接購買新能源汽車;不過,37%的人表示會與燃油車進行綜合比較后再決定是否購買新能源車,另有18%的參與者表示不會購買。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那么,新能源汽車要想贏得更多私人消費者的購買,有哪些方面亟待改進?調查結果顯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整個產業鏈中亟待改善的重點之一。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在我國由來已久。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然在阻礙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2020年全年,國內充電基礎設施新增46.2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同比增長12.4%。但車載充電設施增幅仍然不高,同比下降24.3%。截至2020年12月,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68.1萬輛,同比增長37.9%。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492萬輛。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目前車樁比大約是3: 1。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目前,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還有很大差距,但一個好的趨勢是,2020年充電樁將納入“新基礎設施”板塊,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初步形成從國家到地方的政策支持體系,日臻完善。

此外,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徐長明也指出,普通消費者要想自愿大批量購買新能源汽車,還需要整個產業鏈繼續加大力度。第一,政策要有連續性,第二,成本要降低。

據了解,2021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將出臺更多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年初開始實施,地方對私人消費的補貼仍在繼續。日前,深圳率先明確,將繼續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公交車,直至今年6月底。北京等地也公布了最新的小客車指標管理辦法,繼續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給予大力支持。同時,進入后補貼時代后,“雙積分”政策也在加速推進。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曲表示,“雙積分”政策已經成為繼財政補貼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此外,考慮到兩年后補貼政策最終將完全退出,新能源車企的成本降低也需要提上日程,包括通過輕量化、低阻力、電驅動高效化、空調熱管理等方式降低電池成本,降低百公里功耗。

新車爆發將刺激市場需求增長,造車新勢力被業界寄予厚望。

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的突破具有歷史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增速較2019年由負轉正。對于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趨勢,31%的參與者認為增速在10%-20%之間。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中汽協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2630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同比增長40%。中信證券研究報告甚至指出,行業增長趨勢明確,更多具有消費吸引力的爆款逐步推出,將刺激市場需求。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10萬輛,同比增長54%。

事實上,2021年初,特斯拉Model Y、蔚來ET7等重磅新能源汽車的相繼發布拉開了新能源汽車大戰的序幕。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包括傳統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德系、日系、美系品牌在內的眾多品牌都將在2021年推出新能源汽車,如日產Ariya、福特野馬Mach-E、奔馳EQS、大眾ID 4、小鵬全新車、恒馳1等。

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不斷豐富,無疑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增長和數量。同時可以預見,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終端——競爭銷售將更加激烈,而在這個過程中,造車新勢力將被賦予更多期待。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當被問及哪個品牌更看好市場表現時,半數參與者投票支持造車新勢力。從能真實反映銷售情況的保額來看,2020年新造車企業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機動車強制保險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新電企投保車輛首次突破2萬輛,達到21015輛,同比增長224.21%,高于整體新能源市場。1-11月累計保額達到12.5萬輛,同比增長117.77%,占新能源市場總銷量的13.86%。可見,以良好的產品和服務造車的新生力量,已經逐漸成長為新能源市場銷售貢獻的重要來源之一。

2020年,在疫情籠罩下的淘汰賽中,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代表的新型造車企業。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對他們來說,2021年仍將是一場生死時速的淘汰賽。新的一年,新勢力會給市場和消費者帶來怎樣的驚喜和顛覆,我們拭目以待。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遠超行業此前的預測。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2020年1-11月,我國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達到63.3萬輛,同比增加21.8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71.5%,而兩年前僅為20%。

那么,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原因是什么?2021年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會上新臺階嗎?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圍繞上述問題,Gaspar發起了一項在線調查,吸引了2000多人參與,其中近70%的參與者是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車企或供應商。

多種因素共同推動新能源向私人市場突破。

針對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的突破,與會者將“政策驅動私人消費”、“使用成本更低”、“成為家用第二代步車”列為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其中“政策驅動私人消費”位列第一。調查數據顯示,28%的參與者認為,政策驅動的私人消費是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19年下半年補貼大幅下降以來,美國開始陷入負增長。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的突然爆發,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雪上加霜。綜合考慮下,2020年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原定2020年底前退出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延長兩年,同時也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延長兩年。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購置稅優惠延長兩年,相當于給了消費者一個總額約1000億元的大紅包。

在中央的總基調下,為了促進地方汽車市場的發展,地方政府也爭相推出一攬子穩增長促銷售的政策措施。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2020年底前,上海將對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用戶給予5000元的充電費用補貼;2020年,北京將一次性為“無車家庭”發放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廣州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輛1萬元的綜合補貼。深圳放寬個人新能源汽車申請條件,新購純電動小客車補貼2萬元/輛,新購插電式混合動力小客車補貼1萬元/輛。

可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推動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此外,中汽協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指出,新能源乘用車私人消費占比的大幅提升,離不開政策引導、使用便利性提升、產品結構豐富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

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私人消費的比重將會繼續增加。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積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市場已經打開,相應地,私人消費的比重將不斷提高。”葉圣基也說。這一觀點在調查數據中也得到了印證。調查結果顯示,80%的參與者認為,在私人市場取得突破后,2021年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那么,在參與本次調查的2000多名投票者中,有45%的人表示,如果有新的購買或換購需求,會直接購買新能源汽車;不過,37%的人表示會與燃油車進行綜合比較后再決定是否購買新能源車,另有18%的參與者表示不會購買。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那么,新能源汽車要想贏得更多私人消費者的購買,有哪些方面亟待改進?調查結果顯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整個產業鏈中亟待改善的重點之一。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在我國由來已久。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然在阻礙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2020年全年,國內充電基礎設施新增46.2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同比增長12.4%。但車載充電設施增幅仍然不高,同比下降24.3%。截至2020年12月,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68.1萬輛,同比增長37.9%。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492萬輛。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目前車樁比大約是3: 1。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目前,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還有很大差距,但一個好的趨勢是,2020年充電樁將納入“新基礎設施”板塊,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初步形成從國家到地方的政策支持體系,日臻完善。

此外,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徐長明也指出,普通消費者要想自愿大批量購買新能源汽車,還需要整個產業鏈繼續加大力度。第一,政策要有連續性,第二,成本要降低。

據了解,2021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將出臺更多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年初開始實施,地方對私人消費的補貼仍在繼續。日前,深圳率先明確,將繼續對私人購買新能源公交車進行補貼,直至今年6月底。北京等地也公布了最新的小客車指標管理辦法,繼續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給予大力支持。同時,進入后補貼時代后,“雙積分”政策也在加速推進。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曲表示,“雙積分”政策已經成為繼財政補貼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此外,考慮到兩年后補貼政策最終將完全退出,新能源車企的成本降低也需要提上日程,包括通過輕量化、低阻力、電驅動高效化、空調熱管理等方式降低電池成本,降低百公里功耗。

新車爆發將刺激市場需求增長,造車新勢力被業界寄予厚望。

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的突破具有歷史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增速較2019年由負轉正。對于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趨勢,31%的參與者認為增速在10%-20%之間。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中汽協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2630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同比增長40%。中信證券研究報告甚至指出,行業增長趨勢明確,更多具有消費吸引力的爆款逐步推出,將刺激市場需求。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10萬輛,同比增長54%。

事實上,2021年初,特斯拉Model Y、蔚來ET7等重磅新能源汽車的相繼發布拉開了新能源汽車大戰的序幕。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包括傳統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德系、日系、美系品牌在內的眾多品牌都將在2021年推出新能源汽車,如日產Ariya、福特野馬Mach-E、奔馳EQS、大眾ID 4、小鵬全新車、恒馳1等。

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不斷豐富,無疑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增長和數量。同時可以預見,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終端——競爭銷售將更加激烈,而在這個過程中,造車新勢力將被賦予更多期待。

Beijing, Weilai, Tuck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當被問及哪個品牌更看好市場表現時,半數參與者投票支持造車新勢力。從能真實反映銷售情況的保額來看,2020年新造車企業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機動車強制保險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新電企投保車輛首次突破2萬輛,達到21015輛,同比增長224.21%,高于整體新能源市場。1-11月累計保額達到12.5萬輛,同比增長117.77%,占新能源市場總銷量的13.86%。可見,以良好的產品和服務造車的新生力量,已經逐漸成長為新能源市場銷售貢獻的重要來源之一。

2020年,在疫情籠罩下的淘汰賽中,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代表的新型造車企業。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對他們來說,2021年仍將是一場生死時速的淘汰賽。新的一年,新勢力會給市場和消費者帶來怎樣的驚喜和顛覆,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北京蔚來小鵬奔馳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捷豹路虎三季報營收達60億英鎊,中國市場貢獻顯著銷量同比增19.1%

藍鯨汽車1月30日訊,捷豹路虎公布了202021財年第三季度(2020年10月至12月)業績:報告期內,該公司全球銷量達到128469臺,其中中國市場銷量明顯提升,實現同比增長191。

1900/1/1 0:00:00
威馬汽車完成科創板上市指導,即將登陸科創板

近日,上海證監局公告稱,威馬汽車具備輔導驗收及科創板上市申請條件。

1900/1/1 0:00:00
布局充電業務 寶能汽車注冊成立新公司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近日,寶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廣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彥明,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1900/1/1 0:00:00
于南京成立研發運營機構,文遠知行無人巴士再下一城

新智駕按,文遠知行昨日宣布落地南京,建立全資控股的研發運營機構文遠蘇行,并正式在江蘇南京生態科技島開展自動駕駛微循環小巴(MiniRobobus)的常態化測試。

1900/1/1 0:00:00
威馬搶灘科創板第一股,分析人士:威馬開啟快速發展之路

1月30日,上海證監局公告稱,威馬汽車具備輔導驗收及科創板上市申請條件。前一天,中信建投披露了威馬汽車輔導工作報告。

1900/1/1 0:00:00
圍攻特斯拉,朱江回應:福特國產「電動野馬」不會降價

來源:福特中國官方作者吳曉宇編輯王妍2021年開年,新能源市場就上演了一出群雄逐鹿的盛況。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