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賈鳴鏑:重建一個新賽道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20年對大眾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今年,大眾首款基于MEB平臺的產品ID.3終于在歐洲上市。雖然因為軟件問題晚了幾個月,但上市僅兩個月就拿下了當地純電動車領域的銷量冠軍,一舉超過了Model 3。也是在這一年,其面向中國推出的首款產品ID.4也首次亮相。作為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第一,ID.4聚集了大眾太多的期待。眾所周知,中國市場在大眾全球電氣化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25年,新能源汽車30款,150萬輛的銷售目標,中國撐起大眾電動車銷量的“半邊天”。為了實現這一宏偉計劃,大眾今年在中國也有不少大動作。加盟郭萱高科,將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安徽)汽車有限公司,隨著R&D中心的成立和新工廠的開工,大眾在安徽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今天的燃油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怎樣才能引領電動車市場?面對強勢的市場,ID.4能否如預期打動消費者?智能電動車時代,大眾能否延續燃油汽車市場的王者地位?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第一電動網創始人龐毅成近日與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營銷常務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明勇博士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在整個交流過程中,“自信”是賈明勇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近50分鐘的談話中,他十余次強調“上汽大眾是主流品牌”,也正是因為品牌的優勢,賈明勇認為上汽大眾正在重新定義電動車。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大眾要再造一條賽道龐毅城:今天我們有很多話題要談,因為今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首先,年初的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生活、、經濟的方方面面,其次是中美之間的較量,甚至上升到對抗的層面。然后下半年又刮起了一股智能汽車旋風,以特斯拉為代表,包括蔚來、小鵬、理想,在美國資本市場像旋風一樣興起,讓人頭暈目眩。當然,今年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大眾正式宣布在國內推出首款基于MEB平臺的電動車產品,ID.4先從這款產品說起吧。你覺得未來兩到三年在中國會起到什么作用?賈明勇:我覺得這個產品是整個大眾集團純電動產品戰略布局的開始。相比最早在歐洲推出的ID.3,ID.4的定位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再大一點,高一點,也是中國消費者感興趣的產品。而且作為主流合資品牌的標桿純電動產品,整個大眾集團和SAIC都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樣一款產品能夠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這是一款主流的汽車產品。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我們認為,作為消費品,一輛汽車的總成設計標準、基本性能和安全性首先要符合“汽車”的定義。我覺得這也是用戶最看重的一點。這也是為什么人們認為主流品牌電動車的步伐會慢一些,但其實技術儲備早就有了。但是,為了讓用戶在量產后感到放心,我們不得不考慮很多,包括測試標準,不僅要高于國標,還要符合歐標和美標,甚至要比這些標準高出幾倍。所以我們做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測試,最終的指標可能沒有那么驚人,但是這些指標一旦公布出來,其達成率一定很高,萬分之一的失誤都沒有。同時剩余續航時間會更準確,不可能實際用了一半。所以從標準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我們的產品重新定義了純電動汽車。龐義成:我在成的時候……9月份的時候,我問你上汽大眾在大眾中國的電動化戰略中會扮演什么角色?你說我們當然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能否解釋一下為什么上汽大眾能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賈明勇:首先我覺得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因為產品是大眾汽車的全球布局,無論在哪個公司生產,研發標準都是統一的。但是上汽大眾肩負了什么使命呢?是基于我們多年來對中國消費者的了解,以及我們多年來建立的市場基礎、營銷和服務能力,讓用戶體驗到產品本身之外更高效的服務,這也是上汽大眾花費大量精力,一直在布局的。我相信產品上市后,大家應該能體會到我們在新能源產品和銷售模式上的轉變。我覺得不僅僅是在中國的群眾體系中,我指的是整個群眾群體。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電動車,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大眾集團?我們未來會有很多競爭對手,包括特斯拉,造車新勢力等等,因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它的粉絲和客戶感興趣的地方。作為一個主流品牌,我們現在考慮的不是如何領先,因為領先是一個賽跑的過程。我們希望開辟自己的賽道,然后我會在這條賽道上引領一條新的道路。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龐毅城:你想開辟一條大眾賽道。大眾的賽道和特斯拉的賽道有什么區別?賈明勇:我個人理解,特斯拉進入市場以來,就是想自己開辟一條賽道。他說他是一家軟件公司,用軟件定義汽車。那就要堅持自己的軌道。我們是一家汽車公司。我必須提供一個汽車產品,這個產品必須滿足汽車的所有定義,雖然動力系統從燃油變成了純電動。所以在主流合資企業的賽道上,我們現在要帶領大家認識汽車和電動車,我們也會有配套服務和體驗升級。在這方面,我們絕對不會比他們差。龐毅城:我來翻譯一下你的話。大眾的賽道是電動汽車,特斯拉的賽道是軟件定義的汽車,再次,是智能汽車賽道。是這樣嗎?你認為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是什么關系?賈明勇:我們也是智能汽車。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可能從產品定義、研發到安全制造都有不同的關注點。比如智能汽車,可能更注重軟件的迭代和高級的智能,但對我們來說,汽車必須安全第一,不能有故障率。這就是做電腦和做汽車的區別。龐毅城: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賈明勇:在線升級是好的,但是不能影響用戶體驗。這種強制升級不能在使用過程中進行,讓人無法接受。所以我們認為在線升級應該只針對用戶服務界面,這種不在使用時間的在線升級不會影響車的性能。但是像那種基礎功能的升級,應該是出廠前就要做的。既然不會影響使用,為什么要通過升級來實現呢?我不能絕對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但側重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龐毅城:我能聽到整個大眾體系其實對特斯拉現在做的事情是有所保留的。你有自己的見解,認為有更多的方法值得推薦給用戶。賈明昊:是的,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也很優秀。我們也在學習一些做法,但也要保持基礎能力。作為一家汽車公司,我們還是有基本能力的。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2025年,SAIC大眾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將達到9%。龐毅城:您曾經說過,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said大眾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不會低于燃油車,也就是9%。賈明勇:應該不會低于這個。因為我們相信有一定份額后就不是主流品牌了。所以我們燃油車大概是9%-10%,希望電動車也能在這個水平。龐義成:第……今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總量約為100萬輛,預計明年(2021年)約為150萬輛。如果按照150萬臺計算,明年(2021年)9%的市場份額在13-14萬臺之間。賈明勇:沒那么快。我的意思是整個電動車布局完成后,比如到2025年,我的整個電動車產品布局完成。明年(2021年)我們只有三款車是電動車市場的主要布局。龐毅城:一年投放三款,挺多的。一個是ID.4 X,一個是ID.6,一個是id.3,ID.4 X將于明年(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ID.6是什么時候?賈明勇:ID.6會在第三季度左右投產,ID.3會在明年年底(2021年)投產,上市可能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看什么時候下線。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龐毅城:如果按照你剛才的介紹,2025年準備產品線,那時候會有多少產品?賈明勇:嗯,明年(2021年),除了這三款純電動產品,我們其實還有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帕薩特的PHEV和途觀的PHEV。同時,我們今年還有朗逸純電動和途悅純電動,但這是MQB平臺。接下來我們希望一般的產品還是這些,但是可以轉到純電動平臺。龐毅城:朗逸的純電動是否應該轉投MEB平臺?賈明勇:接下來,我們將基于MEB平臺研究中國消費者需要什么產品。現在ID.4和ID.6是兩款SUV,ID.4是中型SUV,ID.6是大型全尺寸SUV,ID.3是比較個性化的產品。那么我們現在可能缺少的就是一款三廂純電動車。現在我們也在研究如何布局這個市場,尤其是一些網約車和打車市場,這些都是轎車市場的需求。龐毅城:嗯,如果2025年市場份額達到9%,那么我們的銷量應該是45萬到50萬臺。賈明勇:是的。而且,我們現在只說大眾品牌。奧迪也將有一款純電動SUV于2022年初上市,斯柯達也在計劃一款純電動汽車。這三個品牌加在一起,一開始可能有五款產品。龐毅城:所以到2025年,上汽大眾肯定會推出5款以上的純電動產品。賈明勇:應該認為,要成為主流品牌,每個細分市場都應該有主流產品,所以如果在空白市場沒有布局,很難達到主流品牌的市場份額。龐毅城:大概會從15萬這個區間開始,覆蓋50萬甚至更高的區間?賈明勇:如果算上奧迪,會更高。大眾品牌的主力產品可能在15萬到30萬。預計明年(2021年)ID.4 X每月銷量約5000臺。龐毅城:ID.4 X明年(2021年)上市。頻道還用過去的嗎?賈明勇: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我們希望成為一個更具創新性的營銷服務生態系統。原來的渠道是必須存在的,我們有必要把它當成線下離用戶最近最方便的聯系方式。但我們現在研究的是,有這么多線下資源,是否可以通過電商賦能。所以渠道還是那個渠道,只是我們的服務、營銷模式、流程完全不一樣了。前兩天在杭州,我們剛剛揭幕了中國第一個數字城市展廳,叫做ID。X店,也是以后新接觸的客戶。因此,除了傳統的4S商店,我們還將有許多零售模式。龐毅城:您剛才談到了后續產品的研發,比如基于MEB平臺的基因,植入到下一代產品中。這是上汽大眾獨立做的嗎?賈明勇:MEB的R&D是基于大眾集團的全球產品技術,但是上汽大眾的產品必須是我們自己的R&D投資,因為我們對中國消費者差異化的研究在大眾集團非常重要。作為全球三大R&D中心之一,我們將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大量投入。即使是ID.4,我們也安排了很多中國消費者感興趣的配置,所以必須由我們上汽大眾R&D團隊牽頭。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龐毅城:換句話說,這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差異的……ID.4和在歐洲上市的產品。賈明勇:有一些不同。可以說整車的基本性能和安全配置是一模一樣的。你看歐洲的產品,比如它的前保險杠和后保險杠,比較好對付。但是中國的客戶對外觀的審美要求非常高,我們會把它的涂層感,包括鍍鉻和燈的布局,做成中國消費者喜歡的比例。龐毅城:內飾也有區別。賈明勇:有區別。配色選料都是在上海做的。龐毅成:后續基于MEB平臺的落地產品,比如類似朗逸,上汽大眾的這些獨立R&D工作也可以獨立完成吧?2020年對大眾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今年,大眾首款基于MEB平臺的產品ID.3終于在歐洲上市。雖然因為軟件問題晚了幾個月,但上市僅兩個月就拿下了當地純電動車領域的銷量冠軍,一舉超過了Model 3。也是在這一年,其面向中國推出的首款產品ID.4也首次亮相。作為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第一,ID.4聚集了大眾太多的期待。眾所周知,中國市場在大眾全球電氣化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25年,新能源汽車30款,150萬輛的銷售目標,中國撐起大眾電動車銷量的“半邊天”。為了實現這一宏偉計劃,大眾今年在中國也有不少大動作。加盟郭萱高科,將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安徽)汽車有限公司,隨著R&D中心的成立和新工廠的開工,大眾在安徽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今天的燃油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怎樣才能引領電動車市場?面對強勢的市場,ID.4能否如預期打動消費者?智能電動車時代,大眾能否延續燃油汽車市場的王者地位?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第一電動網創始人龐毅成近日與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營銷常務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明勇博士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在整個交流過程中,“自信”是賈明勇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近50分鐘的談話中,他十余次強調“上汽大眾是主流品牌”,也正是因為品牌的優勢,賈明勇認為上汽大眾正在重新定義電動車。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大眾要再造一條賽道龐毅城:今天我們有很多話題要談,因為今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首先,年初的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生活、、經濟的方方面面,其次是中美之間的較量,甚至上升到對抗的層面。然后下半年又刮起了一股智能汽車旋風,以特斯拉為代表,包括蔚來、小鵬、理想,在美國資本市場像旋風一樣興起,讓人頭暈目眩。當然,今年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大眾正式宣布在國內推出首款基于MEB平臺的電動車產品,ID.4先從這款產品說起吧。你覺得未來兩到三年在中國會起到什么作用?賈明勇:我覺得這個產品是整個大眾集團純電動產品戰略布局的開始。相比最早在歐洲推出的ID.3,ID.4的定位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再大一點,高一點,也是中國消費者感興趣的產品。而且作為主流合資品牌的標桿純電動產品,整個大眾集團和SAIC都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樣一款產品能夠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這是一款主流的汽車產品。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我們認為,作為消費品,一輛汽車的總成設計標準、基本性能和安全性首先要符合“汽車”的定義。我覺得這也是用戶最看重的一點。這就是為什么人們認為主的步伐……eam品牌的電動車會慢一些,但其實技術儲備早就有了。但是,為了讓用戶在量產后感到放心,我們不得不考慮很多,包括測試標準,不僅要高于國標,還要符合歐標和美標,甚至要比這些標準高出幾倍。所以我們做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測試,最終的指標可能沒有那么驚人,但是這些指標一旦公布出來,其達成率一定很高,萬分之一的失誤都沒有。同時剩余續航時間會更準確,不可能實際用了一半。所以從標準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我們的產品重新定義了純電動汽車。龐毅城:9月份在成都的時候,我問你上汽大眾在大眾中國的電動化戰略中會扮演什么角色。你說我們當然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能否解釋一下為什么上汽大眾能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賈明勇:首先我覺得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因為產品是大眾汽車的全球布局,無論在哪個公司生產,研發標準都是統一的。但是上汽大眾肩負了什么使命呢?是基于我們多年來對中國消費者的了解,以及我們多年來建立的市場基礎、營銷和服務能力,讓用戶體驗到產品本身之外更高效的服務,這也是上汽大眾花費大量精力,一直在布局的。我相信產品上市后,大家應該能體會到我們在新能源產品和銷售模式上的轉變。我覺得不僅僅是在中國的群眾體系中,我指的是整個群眾群體。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電動車,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大眾集團?我們未來會有很多競爭對手,包括特斯拉,造車新勢力等等,因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它的粉絲和客戶感興趣的地方。作為一個主流品牌,我們現在考慮的不是如何領先,因為領先是一個賽跑的過程。我們希望開辟自己的賽道,然后我會在這條賽道上引領一條新的道路。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龐毅城:你想開辟一條大眾賽道。大眾的賽道和特斯拉的賽道有什么區別?賈明勇:我個人理解,特斯拉進入市場以來,就是想自己開辟一條賽道。他說他是一家軟件公司,用軟件定義汽車。那就要堅持自己的軌道。我們是一家汽車公司。我必須提供一個汽車產品,這個產品必須滿足汽車的所有定義,雖然動力系統從燃油變成了純電動。所以在主流合資企業的賽道上,我們現在要帶領大家認識汽車和電動車,我們也會有配套服務和體驗升級。在這方面,我們絕對不會比他們差。龐毅城:我來翻譯一下你的話。大眾的賽道是電動汽車,特斯拉的賽道是軟件定義的汽車,再次,是智能汽車賽道。是這樣嗎?你認為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是什么關系?賈明勇:我們也是智能汽車。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可能從產品定義、研發到安全制造都有不同的關注點。比如智能汽車,可能更注重軟件的迭代和高級的智能,但對我們來說,汽車必須安全第一,不能有故障率。這就是做電腦和做汽車的區別。龐毅城: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賈明勇:在線升級是好的,但是不能影響用戶體驗。這種強制升級不能在使用過程中進行,讓人無法接受。所以我們認為在線升級應該只針對用戶服務界面,這種不在使用時間的在線升級不會影響車的性能。但是像那種基礎功能的升級,應該是出廠前就要做的。既然不會影響使用,為什么要通過升級來實現呢?我不能絕對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但側重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龐毅城:我能聽到整個大眾體系其實對特斯拉現在做的事情是有所保留的。你有自己的見解,認為有更多的方法值得推薦給用戶。賈明希:是的……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也很優秀。我們也在學習一些做法,但也要保持基礎能力。作為一家汽車公司,我們還是有基本能力的。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2025年,SAIC大眾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將達到9%。龐毅城:您曾經說過,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said大眾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不會低于燃油車,也就是9%。賈明勇:應該不會低于這個。因為我們相信有一定份額后就不是主流品牌了。所以我們燃油車大概是9%-10%,希望電動車也能在這個水平。龐毅成:今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總量約為100萬輛,預測明年(2021年)約為150萬輛。如果按照150萬臺計算,明年(2021年)9%的市場份額在13-14萬臺之間。賈明勇:沒那么快。我的意思是整個電動車布局完成后,比如到2025年,我的整個電動車產品布局完成。明年(2021年)我們只有三款車是電動車市場的主要布局。龐毅城:一年投放三款,挺多的。一個是ID.4 X,一個是ID.6,一個是id.3,ID.4 X將于明年(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ID.6是什么時候?賈明勇:ID.6會在第三季度左右投產,ID.3會在明年年底(2021年)投產,上市可能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看什么時候下線。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龐毅城:如果按照你剛才的介紹,2025年準備產品線,那時候會有多少產品?賈明勇:嗯,明年(2021年),除了這三款純電動產品,我們其實還有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帕薩特的PHEV和途觀的PHEV。同時,我們今年還有朗逸純電動和途悅純電動,但這是MQB平臺。接下來我們希望一般的產品還是這些,但是可以轉到純電動平臺。龐毅城:朗逸的純電動是否應該轉投MEB平臺?賈明勇:接下來,我們將基于MEB平臺研究中國消費者需要什么產品。現在ID.4和ID.6是兩款SUV,ID.4是中型SUV,ID.6是大型全尺寸SUV,ID.3是比較個性化的產品。那么我們現在可能缺少的就是一款三廂純電動車。現在我們也在研究如何布局這個市場,尤其是一些網約車和打車市場,這些都是轎車市場的需求。龐毅城:嗯,如果2025年市場份額達到9%,那么我們的銷量應該是45萬到50萬臺。賈明勇:是的。而且,我們現在只說大眾品牌。奧迪也將有一款純電動SUV于2022年初上市,斯柯達也在計劃一款純電動汽車。這三個品牌加在一起,一開始可能有五款產品。龐毅城:所以到2025年,上汽大眾肯定會推出5款以上的純電動產品。賈明勇:應該認為,要成為主流品牌,每個細分市場都應該有主流產品,所以如果在空白市場沒有布局,很難達到主流品牌的市場份額。龐毅城:大概會從15萬這個區間開始,覆蓋50萬甚至更高的區間?賈明勇:如果算上奧迪,會更高。大眾品牌的主力產品可能在15萬到30萬。預計明年(2021年)ID.4 X每月銷量約5000臺。龐毅城:ID.4 X明年(2021年)上市。頻道還用過去的嗎?賈明勇: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我們希望成為一個更具創新性的營銷服務生態系統。原來的渠道是必須存在的,我們有必要把它當成線下離用戶最近最方便的聯系方式。但我們現在研究的是,有這么多線下資源,是否可以通過電商賦能。所以渠道還是那個渠道,只是我們的服務、營銷模式、流程完全不一樣了。前兩天在杭州,我們剛剛揭幕了中國第一個數字城市展廳,叫做ID。X店,也是以后新接觸的客戶。因此,除了傳統的4S商店,我們還將有許多零售模式。龐毅城:你剛才談到了研發……后續產品的t,比如基于MEB平臺的基因并植入到下一代產品中。這是上汽大眾獨立做的嗎?賈明勇:MEB的R&D是基于大眾集團的全球產品技術,但是上汽大眾的產品必須是我們自己的R&D投資,因為我們對中國消費者差異化的研究在大眾集團非常重要。作為全球三大R&D中心之一,我們將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大量投入。即使是ID.4,我們也安排了很多中國消費者感興趣的配置,所以必須由我們上汽大眾R&D團隊牽頭。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

龐毅城:換句話說,這個ID.4和歐洲上市的產品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賈明勇:有一些不同。可以說整車的基本性能和安全配置是一模一樣的。你看歐洲的產品,比如它的前保險杠和后保險杠,比較好對付。但是中國的客戶對外觀的審美要求非常高,我們會把它的涂層感,包括鍍鉻和燈的布局,做成中國消費者喜歡的比例。龐毅城:內飾也有區別。賈明勇:有區別。配色選料都是在上海做的。龐毅成:后續基于MEB平臺的落地產品,比如類似朗逸,上汽大眾的這些獨立R&D工作也可以獨立完成吧?賈明勇:對,一般來說,大家能直接接觸和感受到的東西,比如車身、內飾等等,我們都是帶頭的。我再給你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現在擁有的ID.4 X車身,車頂有一條流線型的拼色條,像一條表帶。有幾種顏色可供選擇,可以搭配車身顏色。但這是歐洲甚至其他企業都沒有的,給我們客戶的感覺是我的車比較有個性,這也是我們自己給研發下的定義。龐毅城:好的,你對這個產品2021年的銷量有什么預期?賈明勇:明年(2021年),如果能在一季度推出,還有三個季度左右。現在計劃5萬到6萬臺,一個季度2萬臺,一個月5000到6000臺的銷量。龐毅城:你覺得這是更低的目標還是更高的目標?賈明勇:我覺得是一個比較理性的目標,不太高也不太低。因為ID.3在歐洲上市后銷量非常好,超過了特斯拉,所以大家還是很認可的。然后我們的品牌基礎,客戶基礎,運營能力,還有產品本身的特點,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做到這一點的。龐毅城:說到ID.3,我還想問一下為什么在歐洲突然崛起,Model 3突然沒落?賈明勇:這是兩條不同的跑道,或者說這條跑道更受客戶認可。之前我開玩笑說,我覺得客戶其實更期待主流汽車廠商的新能源產品。在前幾年的窗口期,我們確實沒有任何專門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因為我們還在準備階段,但當我們的產品真正上市時,客戶仍然相信,或者仍然能夠體驗到,主流汽車廠商提供的電動車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希望通過這次的ID.4 X,可以重新定義中國市場電動車的基本要素。龐毅城:ID.4 X上市后有沒有可能爆發,比如銷量很快就能達到一萬臺?賈明勇:這是我的預期,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首先,整個新能源市場的比例和份額每年還是穩定的。目前還沒說有一天會爆發式增長。再加上相應的政策紅利下降,新能源產品純粹成為了用戶的需求,所以整個細分市場的總量還是穩定的。龐毅成:目前20多萬臺區間的產品,月銷量可以達到1萬臺以上。除了Model 3,比亞迪韓也達到了。為什么覺得明年(2021年)ID.4 X沒有機會沖刺月銷量1萬臺?賈明勇: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價格區間在25-30萬之間,基本沒有產品布局。這個我……也是我們的觀點。現在用戶要么買便宜的電動車,要么買貴的,我就更有追求了。如果我要體現綠色出行,就必須真正體現在主流價位段。我之前說過,整個新能源市場每年的比重和份額還是比較穩定的,仍然沒有突然爆發的機會。龐毅城:有沒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極端,不僅5000臺沒賣出去,甚至2000臺都沒賣出去?賈明勇: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也不能說沒有,但是概率不大。因為首先我們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品牌基礎還在,其次渠道網絡也是現成的。我們真的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是客戶沒有理由不去嘗試的選擇。如果抓不住主流客戶,那就做不了主流品牌。未來十年,我們將在年輕化的趨勢下穩步發展。龐毅城: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當然,我們同意SAIC大眾在過去中國汽車市場的黃金十年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你是主流品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未來十年,你剛才說電動車市場增長緩慢,但是按照政府的規劃,2025年中國將有500萬輛電動車,是今年的5倍,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0%,絕對屬于爆發式增長的范疇。那么到2030年,保守估計電動車可以占到50%的市場,大概是1300-1500萬輛,所以未來十年電動車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變量,比如用戶心智和行為的變化,品牌認知度的變化,賽道切換。當這些變量同時發生的時候,你覺得上汽大眾能處理好這個關系,在新的賽道上繼續成為主流品牌嗎?賈明勇:我覺得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么做的問題,因為我們作為主流品牌沒有選擇。我只能想著如何繼續引領市場。從產品選擇、產品定義、R&D和制造,到營銷領域和銷售模式,都要考慮如何做到這一點。但我們還是實事求是地看待整個市場的發展。目前電動車整體市場份額還是比較低的。即使增長到30%-50%,它的整體市場仍然只有1000多萬,我們會占其中的100多萬。這種數量上的挑戰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實現的。為什么現在的銷量這么低?我覺得不是客戶真的少,而是選擇真的不夠多。目前主流汽車廠商還沒有大面積進入,都屬于初期產品布局。好的產品不夠多,生產比例不夠。所以特斯拉和新勢力拉了第一波電動車消費者。但主流汽車廠投入巨資后,客戶會有很多選擇。那時候會有很多轉型,整個市場會在那時候發展起來。用戶的消費習慣也在培養中。其實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在用電動車,但是現在還是有幾個方面會引起焦慮,不僅是里程焦慮,還有充電焦慮。如果我們更好地解決這些痛點,就會有更多的客戶感興趣。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傳統廠商的優勢,我們在這方面花了很多精力。通過接下來的無憂充電以及公樁和私樁的結合,我們的服務一步到位。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0

龐毅城:能解決充電效率的問題嗎?賈明勇:我覺得這個是未來必須要解決的。這只是速度的問題。龐毅城:核心方法是什么?是不是要建一個屬于上汽大眾的充電網絡?賈明勇:其實這不應該是一個品牌的專屬網絡,而必須是由一個能夠為整個市場的電動車客戶提供服務的品牌來主導。龐毅城:我舉個例子,比如公共充電車位被燃油車占用的問題怎么解決?賈明勇:說實話,這個問題我解決不了。我只能說我能為電動車客戶提供足夠多的充電樁。龐義成:你答應給我使用權,但是當我去……,發現因為車位被別的車占了,根本充不了電。賈明勇:這是我們的鋪樁策略。如果你所在的小區特別擁擠,真的沒有空車位,別說堆了,連自行車都沒地方放。所以我們會選擇,比如你工作的地方,或者你家附近經常去的停車場,或者商場。我們會有一些對應的非私有樁,但也是非純公有樁的充電機會。但這需要和很多相關的設施提供商,包括充電服務提供商進行討論。就算最后真的不行,我也會在加油站門口。如果你開車到這里來,我會為你收費,這是沒問題的。龐毅城:還會有收費小哥提供服務。賈明勇:這不是主流,但肯定是突發事件。這種應急預案肯定會有。龐毅城:回到剛才的問題,未來十年市場空間很大,你對你的公司充滿信心。你如何看待特斯拉、蔚來、理想和小鵬?未來十年他們的表現會是怎樣的?賈明勇:我還是很期待他們的表現,因為說實話,他們為整個汽車行業和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有促進作用。但我也對我們的產品和性能有信心。龐毅城:如果這個市場從100萬發展到1000萬,過程中會有一些競爭。這個競爭可能是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之間的,也可能是上汽大眾和蔚來之間的,也可能是通用和更多公司之間的。上汽大眾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獨立公司,背后有兩大股東,一個是SAIC集團,一個是大眾集團。這兩大股東目前的電氣化和智能化戰略非常積極主動。在這個過程中,上汽大眾應該更依賴大眾的產品技術還是SAIC?賈明勇: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因為我們這么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歷史上,大眾集團、美系、日系的競爭從未停止過,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畢竟大眾集團是品牌的擁有者,所以基本的產品布局和技術特點主要來自大眾集團。事實上,SAIC集團在整個汽車后市場的布局非常豐富,兩大股東各有優勢。我相信這也是上汽大眾能這么堅定的走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雙方股東都利用了各自在合資公司的優勢,肯定比別人更有優勢。所以我覺得我們一方面有產品,一方面有運營,這是我們獨有的優勢。我們只是先把工作做好。龐毅成:從未來十年的角度來看,你認為上汽大眾的企業發展愿景是什么?賈明勇:我們希望成為未來最值得信賴的企業,能夠給客戶帶來好的產品和安全體驗。而且我們畢竟是合資企業,也希望成為整個合資企業中的標桿。龐毅城:什么樣的標桿?賈明勇:很多方面,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服務體驗,還有我們的運營效率。龐毅成:運營效率是指營業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長率。賈明勇:是的,我們希望成為合資企業各方面的標桿。這是我們的追求。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1

龐毅城:如果2030年中國的電動車市場真的達到1300萬輛,屆時上汽大眾的電動車銷量也將突破100萬輛,那么2030年燃油車的保有量除了EV和PHEV之外會很少嗎?賈明勇:我覺得這也是和整體市場同步的。剛才你說如果到2030年燃油車的市場份額是整體市場的50%,那么我們也應該是50%,所以不能逆勢而為。也就是說,比如我們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是一百萬輛,那么燃油車就應該有一百萬輛,也就是五五開。可能我們在傳統車型上有更大的優勢,可能是60%到40%的概率,燃油車可以達到120萬臺。龐毅城:我們知道Diss推動的變革步伐在大眾總部遇到了一些困難,這說明變革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而且……e永遠是各種變化。你是否考慮過SAIC大眾在過去30年中已經形成了這種可靠的專業形象,而你將在未來十年賦予它新的品質?賈明勇:會有新的特色,但是會保持原有的特色,因為大眾的品牌價值肯定是有的。“可靠”這件事不能對公眾發布,這是他的生命線。首先,新的特點是更年輕,并采取更積極的態度來滿足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的客戶需求。該標簽必須在該產品上重新貼牌。所以ID.4 X大家應該都有一種感覺,它的顏色、材質、營銷服務都符合年輕化的趨勢。但是歐洲可能不需要這個,因為歐洲消費者的平均年齡比我大20歲,所以他們的產品不需要這個標簽,但是我們的客戶需要。龐毅城:年輕人除了酷和好玩,往往還有叛逆精神,往往愿意和傳統做一定程度的割裂。這是否意味著你也應該與過去的傳統劃清界限?賈明勇:我覺得年輕不是簡單的叛逆。他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被上一輩人接受。所以你說的叛逆,可能是針對老年人的。那我們就從年輕人的角度考慮他們的需求吧。現在,更重要的可能不是反對你應該有的傳統的東西,而是表現出他喜歡什么,敢說什么。我們認為社交對年輕人來說其實更重要。他們有一個分享和發表意見的平臺,所以我們的汽車未來也會有一個互聯系統,我們也會在年輕人的社交需求方面做出努力。就像我們這次請張雨綺做代言人一樣,我們其實是希望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我們希望找到年輕人感興趣的點,然后產生共鳴。龐毅城:年輕人信奉的價值觀也是你關心的嗎?賈明勇:肯定是,而且現在我們覺得青春的定義不僅僅是年齡的問題,更是一種心態。就像你一樣,你老了,但還年輕。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營銷團隊能保持這樣一顆年輕的心態,多和年輕人交流。包括《王者榮耀》的冠名,和一些年輕人感興趣的網劇合作,希望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龐義成:你在上汽大眾工作了22年,從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高水平職業經理人。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見證了上汽大眾的騰飛。未來十年,你覺得上汽大眾能走得更遠嗎?比如我想從9%跳到15%。賈明勇:對于企業來說,穩定的經營很重要,除非你的企業有非常大的變化,比如從三個品牌變成五個品牌,這是應該有的。但是因為我們公司比較大,整個決策流程和預算機制決定了它必須穩健發展,沒有大起大落的空間。而達到這個規模之后,它的盈虧平衡點就會變得非常高。所以這個規劃和規模最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龐毅城:在穩定的基礎上,引入一些年輕一代的元素。賈明勇:沒錯,或者說如果我現在不引入這些年輕的因素,我是穩不下來的。(本文根據采訪整理。)賈明勇:對,一般來說,大家能直接接觸和感受到的東西,比如車身、內飾等等,我們都是帶頭的。我再給你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現在擁有的ID.4 X車身,車頂有一條流線型的拼色條,像一條表帶。有幾種顏色可供選擇,可以搭配車身顏色。但這是歐洲甚至其他企業都沒有的,給我們客戶的感覺是我的車比較有個性,這也是我們自己給研發下的定義。龐毅城:好的,你對這個產品2021年的銷量有什么預期?賈明勇:明年(2021年),如果能在一季度推出,還有三個季度左右。現在計劃5萬到6萬臺,一個季度2萬臺,一個月5000到6000臺的銷量。龐毅城:你覺得這是更低的目標還是更高的目標?賈明勇:我覺得是一個比較理性的目標,不太高也不太低。因為ID.3在歐洲上市后銷量很好,超過了特斯拉,大家還是很認可它的mu……。然后我們的品牌基礎,客戶基礎,運營能力,還有產品本身的特點,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做到這一點的。龐毅城:說到ID.3,我還想問一下為什么在歐洲突然崛起,Model 3突然沒落?賈明勇:這是兩條不同的跑道,或者說這條跑道更受客戶認可。之前我開玩笑說,我覺得客戶其實更期待主流汽車廠商的新能源產品。在前幾年的窗口期,我們確實沒有任何專門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因為我們還在準備階段,但當我們的產品真正上市時,客戶仍然相信,或者仍然能夠體驗到,主流汽車廠商提供的電動車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希望通過這次的ID.4 X,可以重新定義中國市場電動車的基本要素。龐毅城:ID.4 X上市后有沒有可能爆發,比如銷量很快就能達到一萬臺?賈明勇:這是我的預期,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首先,整個新能源市場的比例和份額每年還是穩定的。目前還沒說有一天會爆發式增長。再加上相應的政策紅利下降,新能源產品純粹成為了用戶的需求,所以整個細分市場的總量還是穩定的。龐毅成:目前20多萬臺區間的產品,月銷量可以達到1萬臺以上。除了Model 3,比亞迪韓也達到了。為什么覺得明年(2021年)ID.4 X沒有機會沖刺月銷量1萬臺?賈明勇: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價格區間在25-30萬之間,基本沒有產品布局。這也是我們的觀點。現在用戶要么買便宜的電動車,要么買貴的,我就更有追求了。如果我要體現綠色出行,就必須真正體現在主流價位段。我之前說過,整個新能源市場每年的比重和份額還是比較穩定的,仍然沒有突然爆發的機會。龐毅城:有沒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極端,不僅5000臺沒賣出去,甚至2000臺都沒賣出去?賈明勇: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也不能說沒有,但是概率不大。因為首先我們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品牌基礎還在,其次渠道網絡也是現成的。我們真的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是客戶沒有理由不去嘗試的選擇。如果抓不住主流客戶,那就做不了主流品牌。未來十年,我們將在年輕化的趨勢下穩步發展。龐毅城: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當然,我們同意SAIC大眾在過去中國汽車市場的黃金十年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你是主流品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未來十年,你剛才說電動車市場增長緩慢,但是按照政府的規劃,2025年中國將有500萬輛電動車,是今年的5倍,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0%,絕對屬于爆發式增長的范疇。那么到2030年,保守估計電動車可以占到50%的市場,大概是1300-1500萬輛,所以未來十年電動車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變量,比如用戶心智和行為的變化,品牌認知度的變化,賽道切換。當這些變量同時發生的時候,你覺得上汽大眾能處理好這個關系,在新的賽道上繼續成為主流品牌嗎?賈明勇:我覺得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么做的問題,因為我們作為主流品牌沒有選擇。我只能想著如何繼續引領市場。從產品選擇、產品定義、R&D和制造,到營銷領域和銷售模式,都要考慮如何做到這一點。但我們還是實事求是地看待整個市場的發展。目前電動車整體市場份額還是比較低的。即使增長到30%-50%,它的整體市場仍然只有1000多萬,我們會占其中的100多萬。這種數量上的挑戰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實現的。為什么現在的銷量這么低?我不認為顧客真的很少,但是真的不夠……選擇。目前主流汽車廠商還沒有大面積進入,都屬于初期產品布局。好的產品不夠多,生產比例不夠。所以特斯拉和新勢力拉了第一波電動車消費者。但主流汽車廠投入巨資后,客戶會有很多選擇。那時候會有很多轉型,整個市場會在那時候發展起來。用戶的消費習慣也在培養中。其實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在用電動車,但是現在還是有幾個方面會引起焦慮,不僅是里程焦慮,還有充電焦慮。如果我們更好地解決這些痛點,就會有更多的客戶感興趣。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傳統廠商的優勢,我們在這方面花了很多精力。通過接下來的無憂充電以及公樁和私樁的結合,我們的服務一步到位。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0

龐毅城:能解決充電效率的問題嗎?賈明勇:我覺得這個是未來必須要解決的。這只是速度的問題。龐毅城:核心方法是什么?是不是要建一個屬于上汽大眾的充電網絡?賈明勇:其實這不應該是一個品牌的專屬網絡,而必須是由一個能夠為整個市場的電動車客戶提供服務的品牌來主導。龐毅城:我舉個例子,比如公共充電車位被燃油車占用的問題怎么解決?賈明勇:說實話,這個問題我解決不了。我只能說我能為電動車客戶提供足夠多的充電樁。龐義成:你答應給我使用權,但是我去了之后發現根本充不了電,因為車位被別的車占了。賈明勇:這是我們的鋪樁策略。如果你所在的小區特別擁擠,真的沒有空車位,別說堆了,連自行車都沒地方放。所以我們會選擇,比如你工作的地方,或者你家附近經常去的停車場,或者商場。我們會有一些對應的非私有樁,但也是非純公有樁的充電機會。但這需要和很多相關的設施提供商,包括充電服務提供商進行討論。就算最后真的不行,我也會在加油站門口。如果你開車到這里來,我會為你收費,這是沒問題的。龐毅城:還會有收費小哥提供服務。賈明勇:這不是主流,但肯定是突發事件。這種應急預案肯定會有。龐毅城:回到剛才的問題,未來十年市場空間很大,你對你的公司充滿信心。你如何看待特斯拉、蔚來、理想和小鵬?未來十年他們的表現會是怎樣的?賈明勇:我還是很期待他們的表現,因為說實話,他們為整個汽車行業和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有促進作用。但我也對我們的產品和性能有信心。龐毅城:如果這個市場從100萬發展到1000萬,過程中會有一些競爭。這個競爭可能是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之間的,也可能是上汽大眾和蔚來之間的,也可能是通用和更多公司之間的。上汽大眾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獨立公司,背后有兩大股東,一個是SAIC集團,一個是大眾集團。這兩大股東目前的電氣化和智能化戰略非常積極主動。在這個過程中,上汽大眾應該更依賴大眾的產品技術還是SAIC?賈明勇: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因為我們這么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歷史上,大眾集團、美系、日系的競爭從未停止過,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畢竟大眾集團是品牌的擁有者,所以基本的產品布局和技術特點主要來自大眾集團。事實上,SAIC集團在整個汽車后市場的布局非常豐富,兩大股東各有優勢。我相信這也是上汽大眾能這么堅定的走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雙方股東都利用了各自在合資公司的優勢,肯定比別人更有優勢。因此,我認為……一方面有產品,一方面有運營,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只是先把工作做好。龐毅成:從未來十年的角度來看,你認為上汽大眾的企業發展愿景是什么?賈明勇:我們希望成為未來最值得信賴的企業,能夠給客戶帶來好的產品和安全體驗。而且我們畢竟是合資企業,也希望成為整個合資企業中的標桿。龐毅城:什么樣的標桿?賈明勇:很多方面,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服務體驗,還有我們的運營效率。龐毅成:運營效率是指營業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長率。賈明勇:是的,我們希望成為合資企業各方面的標桿。這是我們的追求。

Volkswagen, Tesla, LaVida, Weilai, Audi1

龐毅城:如果2030年中國的電動車市場真的達到1300萬輛,屆時上汽大眾的電動車銷量也將突破100萬輛,那么2030年燃油車的保有量除了EV和PHEV之外會很少嗎?賈明勇:我覺得這也是和整體市場同步的。剛才你說如果到2030年燃油車的市場份額是整體市場的50%,那么我們也應該是50%,所以不能逆勢而為。也就是說,比如我們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是一百萬輛,那么燃油車就應該有一百萬輛,也就是五五開。可能我們在傳統車型上有更大的優勢,可能是60%到40%的概率,燃油車可以達到120萬臺。龐毅城:我們知道Diss推動的變革步伐在大眾總部遇到了一些困難,這說明變革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革。你是否考慮過SAIC大眾在過去30年中已經形成了這種可靠的專業形象,而你將在未來十年賦予它新的品質?賈明勇:會有新的特色,但是會保持原有的特色,因為大眾的品牌價值肯定是有的。“可靠”這件事不能對公眾發布,這是他的生命線。首先,新的特點是更年輕,并采取更積極的態度來滿足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的客戶需求。該標簽必須在該產品上重新貼牌。所以ID.4 X大家應該都有一種感覺,它的顏色、材質、營銷服務都符合年輕化的趨勢。但是歐洲可能不需要這個,因為歐洲消費者的平均年齡比我大20歲,所以他們的產品不需要這個標簽,但是我們的客戶需要。龐毅城:年輕人除了酷和好玩,往往還有叛逆精神,往往愿意和傳統做一定程度的割裂。這是否意味著你也應該與過去的傳統劃清界限?賈明勇:我覺得年輕不是簡單的叛逆。他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被上一輩人接受。所以你說的叛逆,可能是針對老年人的。那我們就從年輕人的角度考慮他們的需求吧。現在,更重要的可能不是反對你應該有的傳統的東西,而是展示他喜歡什么,敢說什么。我們認為社交對年輕人來說其實更重要。他們有一個分享和發表意見的平臺,所以我們的汽車未來也會有一個互聯系統,我們也會在年輕人的社交需求方面做出努力。就像我們這次請張雨綺做代言人一樣,我們其實是希望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我們希望找到年輕人感興趣的點,然后產生共鳴。龐毅城:年輕人信奉的價值觀也是你關心的嗎?賈明勇:肯定是,而且現在我們覺得青春的定義不僅僅是年齡的問題,更是一種心態。就像你一樣,你老了,但還年輕。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營銷團隊能保持這樣一顆年輕的心態,多和年輕人交流。包括《王者榮耀》的冠名,和一些年輕人感興趣的網劇合作,希望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龐義成:你在上汽大眾工作了22年,從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高水平職業經理人。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見證了上汽大眾的騰飛。未來十年,你覺得上汽大眾能走得更遠嗎?比如我想從9%……跳o 15%。賈明勇:對于企業來說,穩定的經營很重要,除非你的企業有非常大的變化,比如從三個品牌變成五個品牌,這是應該有的。但是因為我們公司比較大,整個決策流程和預算機制決定了它必須穩健發展,沒有大起大落的空間。而達到這個規模之后,它的盈虧平衡點就會變得非常高。所以這個規劃和規模最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龐毅城:在穩定的基礎上,引入一些年輕一代的元素。賈明勇:沒錯,或者說如果我現在不引入這些年輕的因素,我是穩不下來的。(本文根據采訪整理。)

標簽:大眾特斯拉朗逸蔚來奧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2021汽車“缺芯”蔓延:又有車企被迫減產,德經濟部長施壓臺積電

1月23日,據外媒BusinessKorea報道,通用汽車(GM)韓國分公司近日表示,計劃暫停員工周末的加班安排,以削減汽車產量。

1900/1/1 0:00:00
蔚來之后,合肥計劃20億元投資零跑汽車

36氪從接近零跑汽車高層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公司正以超220億人民幣估值進行PreIPO輪融資,合肥市已明確表達投資意向,投資金額在20億元左右。這將是蔚來之后,合肥市引入的第二家新造車項目。

1900/1/1 0:00:00
德國監管機構調查特斯拉觸控屏失靈問題

蓋世汽車訊據一家德國紙媒報道,德國機動車管理局KBA正在調查與特斯拉汽車觸摸顯示屏相關的安全風險。

1900/1/1 0:00:00
能量回收讀懂你心意 奔馳EQA技術解析

最近幾年,電氣化對汽車行業的沖擊有目共睹,在大趨勢推動下,傳統車企紛紛謀求轉型。作為汽車發明者,梅賽德斯奔馳自然不甘落后,傾力打造出EQ純電動子品牌。

1900/1/1 0:00:00
【國際快訊】德國敦促中國幫助緩解缺芯問題;特斯拉起訴工程師竊取軟件;大眾集團2020年利潤幾乎減半

德國敦促中國幫助緩解汽車芯片短缺德國經濟部長PeterAltmaier致信中國地區政府部門,希望地區政府說服臺積電等企業幫助解決芯片供應問題。

1900/1/1 0:00:00
投資10億元 寧德時代成立全資子公司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近日,寧德蕉城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安國平。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