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完全取代燃油汽車的時機已經成熟。”1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判斷。
在他看來,隨著近年來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的成熟,電動汽車在加速、噪音、能耗、維護便利性、智能化、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經全面超越燃油汽車。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文件的規劃,他預測2021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元年。
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前提之一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對綠色發展的需求。中國已經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達到峰值,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歐盟、日本等經濟體正在加快碳減排,美國也在計劃重返《巴黎協定》。
碳中和意味著科技產業和經濟結構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能源基金會CEO、中國區總裁鄒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深度低碳電力體系,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將一次性能源轉化為綠色低碳的電能;第二,終端用戶全部電氣化,使用“綠色電力”,整個能源系統和全社會的碳排放將完全碳中和。
因此,鄒驥認為,交通電氣化將在碳中和中發揮主導作用。全球禁止銷售燃油車法令的頒布也證明了這一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25個國家和城市制定了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日本政府2020年12月宣布,日本將于2035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英國將在2020年兩次推進“禁燒令”,最終定于2030年全面禁燒;海南省也將在2030年禁止銷售燃油車,成為全國首個“禁燃”省份。
由于“禁燒”的壓力,很多地方的電動車銷量和普及率都大幅提升。據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2020年,歐洲電動汽車年銷量將超過120萬輛,同比翻番。根據華創證券的數據,目前德國、英國、法國是歐洲新能源汽車最大的三個消費國,2020年市場份額合計56%。
大勢之下,吃光了燃油車時代紅利的巨頭們不得不行動了。
1月16日,寶馬集團董事長戚普策在電動汽車百人論壇委員會上發表視頻演講,承諾寶馬集團將全力支持中國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
資料來源:百人會
他表示,寶馬計劃在2021年銷售10萬輛純電動汽車;到2030年,每輛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至少減少三分之一,起步水平為每輛車平均減少52噸碳排放。同時,寶馬將同意所有電池供應商在電池生產中僅使用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僅這項承諾就將減少1000萬噸二氧化碳."Chipzer還表示,可持續目標的完成情況將與寶馬決策管理層的薪酬直接掛鉤。
和寶馬一樣,都是德國燃油車巨頭,大眾對此也有明確的規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此前表示,奧迪公司計劃到2050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這個時間表比中國的碳中和計劃提前了10年。
雖然目的相同,但是每個車企的電動化路線和策略都不一樣。
喊著“完全替代燃油車”口號的比亞迪,走的是純電動和混動雙線并舉的道路。2020年起,比亞迪首次推出“刀鋒電池”,搭載該電池的比亞迪韓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累計銷量突破4萬輛;后來又推出了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緊湊型車。在動力缺失的狀態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油電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200公里。
來源:比亞迪官方
日本燃油車巨頭豐田也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盡管豐田汽車公司總裁豐田章男認為日本禁燃的時間表過于倉促,但在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道路上,豐田已經涉足混合動力、氫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等領域。
除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氫能也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熱門發展方向。
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看來,氫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效率高、零排放等特點,而燃料電池汽車可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工業以及更高效的儲能領域,可推動汽車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可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想象空間還是很大的,但是不同階段的改革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在鄒驥看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標實現后,電動汽車的更大天地將會出現。“十年之內,提高燃油車的排放標準仍然是主力,電動汽車還在準備階段。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開足馬力,全面領先。”“電動汽車完全取代燃油汽車的時機已經成熟。”1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判斷。
在他看來,隨著近年來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的成熟,電動汽車在加速、噪音、能耗、維護便利性、智能化、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經全面超越燃油汽車。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文件的規劃,他預測2021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元年。
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前提之一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對綠色發展的需求。中國已經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達到峰值,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歐盟、日本等經濟體正在加快碳減排,美國也在計劃重返《巴黎協定》。
碳中和意味著科技產業和經濟結構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能源基金會CEO、中國區總裁鄒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深度低碳電力體系,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將一次性能源轉化為綠色低碳的電能;第二,終端用戶全部電氣化,使用“綠色電力”,整個能源系統和全社會的碳排放將完全碳中和。
因此,鄒驥認為,交通電氣化將在碳中和中發揮主導作用。全球禁止銷售燃油車法令的頒布也證明了這一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25個國家和城市制定了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日本政府2020年12月宣布,日本將于2035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英國將在2020年兩次推進“禁燒令”,最終定于2030年全面禁燒;海南省也將在2030年禁止銷售燃油車,成為全國首個“禁燃”省份。
由于“禁燒”的壓力,很多地方的電動車銷量和普及率都大幅提升。據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2020年,歐洲電動汽車年銷量將超過120萬輛,同比翻番。根據華創證券的數據,目前德國、英國、法國是歐洲新能源汽車最大的三個消費國,2020年市場份額合計56%。
大勢之下,吃光了燃油車時代紅利的巨頭們不得不行動了。
1月16日,寶馬集團董事長戚普策在電動汽車百人論壇委員會上發表視頻演講,承諾寶馬集團將全力支持中國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
資料來源:百人會
他表示,寶馬計劃在2021年銷售10萬輛純電動汽車;到2030年,每輛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至少減少三分之一,起步水平為每輛車平均減少52噸碳排放。同時,寶馬將同意所有電池供應商在電池生產中僅使用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僅這項承諾就將減少1000萬噸二氧化碳."Chipzer還表示,可持續目標的完成情況將與寶馬決策管理層的薪酬直接掛鉤。
和寶馬一樣,都是德國燃油車巨頭,大眾對此也有明確的規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此前表示,奧迪公司計劃到2050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這個時間表比中國的碳中和計劃提前了10年。
雖然目的相同,但是每個車企的電動化路線和策略都不一樣。
喊著“完全替代燃油車”口號的比亞迪,走的是純電動和混動雙線并舉的道路。2020年起,比亞迪首次推出“刀鋒電池”,搭載該電池的比亞迪韓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累計銷量突破4萬輛;后來又推出了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緊湊型車。在動力缺失的狀態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油電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200公里。
來源:比亞迪官方
日本燃油車巨頭豐田也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盡管豐田汽車公司總裁豐田章男認為日本禁燃的時間表過于倉促,但在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道路上,豐田已經涉足混合動力、氫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等領域。
除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氫能也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熱門發展方向。
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看來,氫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效率高、零排放等特點,而燃料電池汽車可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工業以及更高效的儲能領域,可推動汽車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可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想象空間還是很大的,但是不同階段的改革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在鄒驥看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標實現后,電動汽車的更大天地將會出現。“十年之內,提高燃油車的排放標準仍然是主力,電動汽車還在準備階段。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開足馬力,全面領先。”
近日,一位“榮休”了一年多的業界大咖,重新回到人們視線中。他加盟了我們最熟悉的蘋果手機供應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
1900/1/1 0:00:002021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技術裝備展覽會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NewEnergyAutoPartsandTechnicalEqui
1900/1/1 0:00:002021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技術裝備展覽會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NewEnergyAutoPartsandTechnicalEqui
1900/1/1 0:00:00近日,北汽藍谷公布了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的銷量成績,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2020全年累計銷量25914輛,與去年的150601輛相比下降82
1900/1/1 0:00:002020年是兵荒馬亂的一年,這一年因為突然而至的疫情,看見滿城凋敝、也看盡生離死別,但同時我們演繹著生命的韌性。車企概莫如是。本就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的中國車市傳遞給車企的壓力同樣陡增。
1900/1/1 0:00:00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汽車行業更是經歷了大規模停產停售,導致汽車銷量急劇下降。不過下半年,全球汽車行業開始逐漸復蘇,銷量出現反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