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富士康,造車的野心不小!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一位“退休”一年多的行業大咖重回人們的視線。他加入了我們最熟悉的蘋果手機供應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鴻海集團的官方網站是這樣介紹的:“MIH聯盟繼續發展壯大。除了相關廠商的參與,管理層也新增了部隊!”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MIH聯盟于1月14日正式宣布,邀請曾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NIO任職,擁有豐富汽車行業經驗的鄭賢聰先生加入團隊。未來,他將負責MIH聯盟規劃、硬件部門和平臺規范定義。同時,鴻海科技集團首席技術官韋禮安先生運營MIH軟件平臺。兩位業內資深合作伙伴的加入將為MIH聯盟注入豐富的車輛和技術行業經驗,并塑造未來MIH聯盟的文化、價值觀和競爭力。而“鄭道JC @速度、激情、黑夜紐約”的微博主鄭賢聰先生,自2018年7月20日起,再未更新微博。直到這個時候,我加入了MIH聯盟,回到了最精彩的時刻。供應鏈是最重要的。事實上,2019年8月14日,他宣布將從蔚來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的位置上“退休”。鄭賢聰繼續擔任李斌的私人顧問,在供應鏈和合作伙伴關系方面支持蔚來,并擔任蔚來驅動技術的董事長。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被稱為“采購教父”的鄭賢聰能量很大,FCA的掌舵人馬爾喬內也是花了大價錢挖過來的。2007年,鄭賢聰加入菲亞特,擔任菲亞特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兼菲亞特集團全球采購中心中國區首席代表。2010年,鄭賢聰成為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現在,輪到郭臺銘先生挖杰克了(鄭賢聰喜歡別人這樣稱呼他)。從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判斷出國海鴻泰對供應鏈的重視。我們需要找一個高手來解決造車問題。郭臺銘的眼光可謂精準。目前鄭賢聰負責的MIH聯盟是鴻海集團打造的開放平臺計劃。MIH開放平臺是為了解決傳統汽車行業三大痛點,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資金不足。開放平臺還計劃邀請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共同打造電動汽車的硬件、軟件和生態系統。簡單地說,這個計劃類似于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建造的MEB平臺。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開放平臺是極其昂貴的。正如大眾去年宣布的,在電氣化、混合動力總成和數字技術等重點投資領域,未來5年的總投資約為7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75億元)。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另外,根據麥肯錫的估算,一個車企要想在“新四化”的各個方面取得明顯的成績,需要在10年內投入5000億元左右,其中僅電動汽車的投入就有近3000億元。鴻海能做到多大,或者說想做到多大,還是未知數。但是,造車的決心是肯定的。一句話,雄心勃勃!就在不久前,鴻海集團還與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為汽車廠商和出行行業提供代工生產服務,并為汽車廠商提供電動車技術方面的咨詢服務。這是鴻海與汽車制造商的第二家合資企業。事實上,早在2020年2月,鴻海與省的宇龍汽車就成立了合資公司,鴻海和宇龍汽車分別持股51%和49%,基于富士康的整車技術開發汽車相關業務。根據其電動汽車計劃,將在兩年內推出新的電動汽車產品,2025年至2027年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0%。那么,鴻海和吉利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業內分析認為,鴻海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可能會整合兩家公司的優勢,設計一個基于富士康整車技術的新平臺。雙方將進行技術和硬件的整合。我們知道,去年吉利宣布推出基于CMA平臺的開放架構——Vast SEA,內容包括:全面覆蓋A~E級車甚至輕型商用車;包括前驅、后驅、四驅模式;單、雙和三電機配置和擴展程序選項;3秒內0-100km/h加速;FOTA模式。另一方面,鴻海可能憑借其制造能力提供零部件。從雙方的合作來看,鴻海致力于成為顛覆汽車制造業的公司,因為通過軟硬件技術的整合,有望加速向電動汽車和智能出行市場滲透。MIH平臺那么,鴻海的MIH平臺是什么樣的呢?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在10月的“鴻海科技日”上,鴻海介紹了其“3+3”發展戰略。其中,三個目標是電動汽車、數字健康和機器人。這三個主題是電動汽車軟件開放平臺、硬件開放平臺和關鍵部件。鴻海與宇龍汽車聯合開發的MIH平臺號稱集中了模塊柔性、輕量化一體成型、強大的EEA架構和自動駕駛平臺四大特點,MIH EV開放平臺則是用軟件形成的。鴻華先進科技(鴻海與宇龍合資)副董事長左子升也表示,“MIH軟硬件平臺的所有開發成果,包括規格、參數、軟件等,都將向合作伙伴開放。在MIH的基礎上,車廠可以用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時間開發出所需的車型,無論是轎車、SUV還是MPV。如果你是開發ADAS的Tier 1(供應商),你可以用MIH的參數和軟件來練習他的感知、定位、決策等軟硬件。”如前所述,MIH平臺要解決傳統車企研發的三個主要問題:巨大的R&D投入、技術和產品開發時間長、資金有限。跟隨蘋果教父喬布斯多年、為蘋果開發了許多核心軟件的鴻海首席技術官韋禮安表示,“新平臺將通過軟件定義、軟硬分層、開放生態三大特性,解決現階段電動汽車的開發痛點。”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他進一步解釋:未來汽車會通過“軟件定義”不斷更新升級;“軟硬分離分層”架構縮短了傳統冗長的開發周期;最重要的是將平臺的關鍵技術和工具開放給開發者,大大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鴻海MIH平臺的目標和雄心是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安卓系統。據悉,到目前為止,MIH聯盟已經有201家廠商(合作伙伴)加入。此外,鴻海首款開發者工具平臺“EV Kit”將于本月發售,2月開放預訂,4月開始發貨。“EV Kit”將為聯盟系統開發者線控驅動提供整車平臺,并開放自主開發的CAN總線協議。在硬件方面,鴻海憑借其制造能力(成型、金工、框架表面處理、玻璃、顯示器、電線、連接器、攝像頭)以及子公司、關聯公司的專業能力,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鴻海的上市子公司,包括群創光電(顯示器)、業成集團(玻璃)、2038.HK(模組)、鴻騰精密(6088.HK)(車載通訊終端、電子駕駛艙及連接器和電線)、工業富聯[601138。CH](精密金屬零件),可提供組件和模塊。箭在弦上,鴻海造車相當認真,準備好了。初心?野心?郭臺銘控股的鴻海集團是全球3C代工領域規模最大、發展最快、評級最高的國際集團。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全球口碑最好的15大電子公司之一,成為全球唯一連續6年躋身《商業周刊》IT100強的公司。而記者在“蘋果造車,富士康代工?”丨丨c元還探討了鴻海集團為蘋果代工的可能性。盡管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5年前曾嘲諷道,“與手機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車非常復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說‘給我造輛車’。”但是,誰也不能忽視鴻海的制造能力。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最近,富士康也對奄奄一息的拜騰施以援手,共同加速拜騰首款機型M-Byte的量產制造,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的量產。事實上,拜騰的前身是富士康曾經投資的和諧富騰,是鴻海造車的“初心”。先梳理一下脈絡,知道郭臺銘很早就開始在汽車領域探索了。早在2013年,郭臺銘就與馬斯克進行了會談,并獲得了特斯拉Model S內飾板的訂單,成為特斯拉供應鏈的一員。2014年3月,BAIC宣布將加入富士康的分時租賃領域。雙方從開始談合作,只用了四個月。在切入出行領域后,富士康將注意力轉向了車輛R&D和生產項目。2015年3月23日,富士康與和諧汽車、騰訊在鄭州簽署《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戰略框架協議》,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騰訊控股、富士康、和諧汽車按3: 3: 4的比例出資。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雖然富士康最終退出,成為“和諧騰”,并且經過多輪融資,拜騰累計融資84億元,一度被業界譽為“造車四大新勢力”之一,但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一次,拜騰起死回生、鄭賢聰加盟鴻海等一系列動作,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鴻海和郭臺銘不屈的心。此前,韋禮安在12月16日的大渡山跨領域創新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軟件和開放是鴻海集團MIH電動車平臺的核心價值觀,未來將鎖定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應用。此外,MIH的全球合作伙伴還包括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微軟、聯發科、高通、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羅馬、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所以鴻海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鄭賢聰加入鴻海是郭臺銘的希望。雖然我們不確定鴻海未來是否會為蘋果代工……re,可以肯定的是造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舞臺搭好了,就看怎么唱了。文/王曉曦近日,一位“退休”一年多的行業大咖重回人們的視線。他加入了我們最熟悉的蘋果手機供應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鴻海集團的官方網站是這樣介紹的:“MIH聯盟繼續發展壯大。除了相關廠商的參與,管理層也新增了部隊!”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MIH聯盟于1月14日正式宣布,邀請曾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NIO任職,擁有豐富汽車行業經驗的鄭賢聰先生加入團隊。未來,他將負責MIH聯盟規劃、硬件部門和平臺規范定義。同時,鴻海科技集團首席技術官韋禮安先生運營MIH軟件平臺。兩位業內資深合作伙伴的加入將為MIH聯盟注入豐富的車輛和技術行業經驗,并塑造未來MIH聯盟的文化、價值觀和競爭力。而“鄭道JC @速度、激情、黑夜紐約”的微博主鄭賢聰先生,自2018年7月20日起,再未更新微博。直到這個時候,我加入了MIH聯盟,回到了最精彩的時刻。供應鏈是最重要的。事實上,2019年8月14日,他宣布將從蔚來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的位置上“退休”。鄭賢聰繼續擔任李斌的私人顧問,在供應鏈和合作伙伴關系方面支持蔚來,并擔任蔚來驅動技術的董事長。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被稱為“采購教父”的鄭賢聰能量很大,FCA的掌舵人馬爾喬內也是花了大價錢挖過來的。2007年,鄭賢聰加入菲亞特,擔任菲亞特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兼菲亞特集團全球采購中心中國區首席代表。2010年,鄭賢聰成為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現在,輪到郭臺銘先生挖杰克了(鄭賢聰喜歡別人這樣稱呼他)。從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判斷出國海鴻泰對供應鏈的重視。我們需要找一個高手來解決造車問題。郭臺銘的眼光可謂精準。目前鄭賢聰負責的MIH聯盟是鴻海集團打造的開放平臺計劃。MIH開放平臺是為了解決傳統汽車行業三大痛點,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資金不足。開放平臺還計劃邀請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共同打造電動汽車的硬件、軟件和生態系統。簡單地說,這個計劃類似于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建造的MEB平臺。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開放平臺是極其昂貴的。正如大眾去年宣布的,在電氣化、混合動力總成和數字技術等重點投資領域,未來5年的總投資約為7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75億元)。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另外,根據麥肯錫的估算,一個車企要想在“新四化”的各個方面取得明顯的成績,需要在10年內投入5000億元左右,其中僅電動汽車的投入就有近3000億元。鴻海能做到多大,或者說想做到多大,還是未知數。但是,造車的決心是肯定的。一句話,雄心勃勃!就在不久前,鴻海集團還與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為汽車廠商和出行行業提供代工生產服務,并為汽車廠商提供電動車技術方面的咨詢服務。這是鴻海與汽車制造商的第二家合資企業。事實上,早在2020年2月,鴻海與省的宇龍汽車就成立了合資公司,鴻海和宇龍汽車分別持股51%和49%,基于富士康的整車技術開發汽車相關業務。根據其電動汽車計劃,將在兩年內推出新的電動汽車產品,2025年至2027年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0%。那么,鴻海和吉利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業內分析認為,鴻海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可能會整合兩家公司的優勢,設計一個基于富士康整車技術的新平臺。雙方將進行技術和硬件的整合。我們知道,去年吉利宣布推出基于CMA平臺的開放架構——Vast SEA,內容包括:全面覆蓋A~E級車甚至輕型商用車;包括前驅、后驅、四驅模式;單、雙和三電機配置和擴展程序選項;3秒內0-100km/h加速;FOTA模式。另一方面,鴻海可能憑借其制造能力提供零部件。從雙方的合作來看,鴻海致力于成為顛覆汽車制造業的公司,因為通過軟硬件技術的整合,有望加速向電動汽車和智能出行市場滲透。MIH平臺那么,鴻海的MIH平臺是什么樣的呢?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在10月的“鴻海科技日”上,鴻海介紹了其“3+3”發展戰略。其中,三個目標是電動汽車、數字健康和機器人。這三個主題是電動汽車軟件開放平臺、硬件開放平臺和關鍵部件。鴻海與宇龍汽車聯合開發的MIH平臺號稱集中了模塊柔性、輕量化一體成型、強大的EEA架構和自動駕駛平臺四大特點,MIH EV開放平臺則是用軟件形成的。鴻華先進科技(鴻海與宇龍合資)副董事長左子升也表示,“MIH軟硬件平臺的所有開發成果,包括規格、參數、軟件等,都將向合作伙伴開放。在MIH的基礎上,車廠可以用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時間開發出所需的車型,無論是轎車、SUV還是MPV。如果你是開發ADAS的Tier 1(供應商),你可以用MIH的參數和軟件來練習他的感知、定位、決策等軟硬件。”如前所述,MIH平臺要解決傳統車企研發的三個主要問題:巨大的R&D投入、技術和產品開發時間長、資金有限。跟隨蘋果教父喬布斯多年、為蘋果開發了許多核心軟件的鴻海首席技術官韋禮安表示,“新平臺將通過軟件定義、軟硬分層、開放生態三大特性,解決現階段電動汽車的開發痛點。”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他進一步解釋:未來汽車會通過“軟件定義”不斷更新升級;“軟硬分離分層”架構縮短了傳統冗長的開發周期;最重要的是將平臺的關鍵技術和工具開放給開發者,大大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鴻海MIH平臺的目標和雄心是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安卓系統。據悉,到目前為止,MIH聯盟已經有201家廠商(合作伙伴)加入。此外,鴻海首款開發者工具平臺“EV Kit”將于本月發售,2月開放預訂,4月開始發貨。“EV Kit”將為聯盟系統開發者線控驅動提供整車平臺,并開放自主開發的CAN總線協議。在硬件方面,鴻海憑借其制造能力(成型、金工、框架表面處理、玻璃、顯示器、電線、連接器、攝像頭)以及子公司、關聯公司的專業能力,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鴻海的上市子公司,包括群創光電(顯示器)、業成集團(玻璃)、2038.HK(模組)、鴻騰精密(6088.HK)(車載通訊終端、電子駕駛艙及連接器和電線)、工業富聯[601138。CH](精密金屬零件),可提供組件和模塊。箭在弦上,鴻海造車相當認真,準備好了。初心?野心?郭臺銘控股的鴻海集團是全球3C代工領域規模最大、發展最快、評級最高的國際集團。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全球口碑最好的15大電子公司之一,成為全球唯一連續6年躋身《商業周刊》IT100強的公司。而記者在“蘋果造車,富士康代工?”丨丨c元還探討了鴻海集團為蘋果代工的可能性。盡管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5年前曾嘲諷道,“與手機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車非常復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說‘給我造輛車’。”但是,誰也不能忽視鴻海的制造能力。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最近,富士康也對奄奄一息的拜騰施以援手,共同加速拜騰首款機型M-Byte的量產制造,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的量產。事實上,拜騰的前身是富士康曾經投資的和諧富騰,是鴻海造車的“初心”。先梳理一下脈絡,知道郭臺銘很早就開始在汽車領域探索了。早在2013年,郭臺銘就與馬斯克進行了會談,并獲得了特斯拉Model S內飾板的訂單,成為特斯拉供應鏈的一員。2014年3月,BAIC宣布將加入富士康的分時租賃領域。雙方從開始談合作,只用了四個月。在切入出行領域后,富士康將注意力轉向了車輛R&D和生產項目。2015年3月23日,富士康與和諧汽車、騰訊在鄭州簽署《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戰略框架協議》,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騰訊控股、富士康、和諧汽車按3: 3: 4的比例出資。

Tesla, Weilai, Volkswagen, Dongfeng, Hechuang

雖然富士康最終退出,成為“和諧騰”,并且經過多輪融資,拜騰累計融資84億元,一度被業界譽為“造車四大新勢力”之一,但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一次,拜騰起死回生、鄭賢聰加盟鴻海等一系列動作,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鴻海和郭臺銘不屈的心。此前,韋禮安在12月16日的大渡山跨領域創新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軟件和開放是鴻海集團MIH電動車平臺的核心價值觀,未來將鎖定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應用。此外,MIH的全球合作伙伴還包括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微軟、聯發科、高通、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羅馬、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所以鴻海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鄭賢聰加入鴻海是郭臺銘的希望。雖然我們不確定鴻海未來是否會為蘋果代工……re,可以肯定的是造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舞臺搭好了,就看怎么唱了。文/王曉曦

標簽:特斯拉蔚來大眾東風合創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12月上險量排行:Model 3年度上險破13萬,理想ONE持續刷新記錄

根據交強險上險量數據,2020年12月國產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為226609輛,同比增長16591,環比增長273。

1900/1/1 0:00:00
嵐圖汽車:相比于銷量,我們更注重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品質

嵐圖汽車,這個來自東風集團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誕生不過半年時間,卻時常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

1900/1/1 0:00:00
首批中國制造特斯拉Model Y開始交付

據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1月18日,首批中國制造ModelY正式于上海、杭州、南京、蘇州、武漢、合肥、溫州、無錫、常州以及寧波等城市同時開始交付。

1900/1/1 0:00:00
2021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技術裝備展覽會

2021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技術裝備展覽會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NewEnergyAutoPartsandTechnicalEqui

1900/1/1 0:00:00
2021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技術裝備展覽會

2021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技術裝備展覽會ChinaShanghaiInternationalNewEnergyAutoPartsandTechnicalEqui

1900/1/1 0:00:00
減排KPI和管理層薪資掛鉤,車企電氣化動真格了?

“電動車全面替代燃油車的時機已成熟。”1月16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下了大膽的判斷。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