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一汽李霞發布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由“天津一汽李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鐵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變更為“中國武鐵”。
緊接著,1月8日,為中鐵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簽署議案的機構發布了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的公告。至此,持續數年的一汽李霞資產重組事件正式落下帷幕,一汽李霞這個名字也將走入歷史。
至于一汽李霞變更中國武鐵,其實早在2019年12月,一汽李霞就發布公告稱,一汽李霞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有限公司將控股股權無償劃轉至中鐵物資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劃轉后武鐵將成為一汽李霞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SASAC。
一個
一汽李霞資產重組的曲折之路。
回顧一汽李霞資產重組的過程,不難發現一汽李霞走到這一步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并不意味著一汽李霞過去不輝煌。1986年,第一輛紅色兩廂車在天津汽車廠由CKD(進口零件組裝)下線。時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試駕后說:“我們自己生產的車,華夏德利,叫李霞!“李霞因為親民的形象,性價比高,成為當時很多城市打車的首選。2004年,李霞品牌宣布其第100萬輛汽車下線,李霞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個躋身百萬俱樂部的自主汽車品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天津李霞成立于1999年,2002年與一汽重組。作為股東,一汽集團持有一汽李霞50.98%的股份。進入2010年,一汽李霞轉而進攻轎車市場。在其他競爭品牌強勢的情況下,一汽李霞由于品牌弱、產品滯后、渠道弱,銷量直線下降。作為一汽集團旗下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一汽李霞的主要盈利來自于一汽豐田的自制股份,而一汽李霞的主營業務處于虧損狀態。財報顯示,一汽李霞2014年至2018年累計虧損超過75億元,2019年虧損達14.81億元,同比暴跌4068.32%。
由于虧損嚴重,去年4月,一汽李霞被深交所作出“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一汽李霞變更為*ST李霞。事實上,這已經不是一汽李霞第一次“戴帽”了。2013-2014年期間,一汽李霞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導致公司首次“戴帽”。
一汽李霞也做了很多“保殼”的嘗試。2015年12月,一汽李霞以28億元向控股股東一汽出售動力總成資產和R&D資產。2016年作價25.6億元,轉讓天津一汽15%股權。兩年后的2018年3月,一汽李霞開始籌劃轉讓所持一汽豐田股份,一汽李霞也剝離了不良資產。同年9月,一汽李霞將子公司一汽華力以“1元”的價格出售給拜騰汽車,1元只是象征性的價格,凈資產-11.84億元,負債8億元,薪酬5462萬元。同年11月,一汽李霞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將其持有的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15%的股權出售給控股股東第一汽車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一汽李霞與南汽博駿重組,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一汽李霞,以部分資產和負債出資5.05億元,持有合資公司19.9%的股權;南京博駿以現金出資20.34億元,持有合資公司80.1%的股權。2020年3月,一汽李霞宣布企業名稱和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天津博駿汽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黃錫明。可惜好景不長。僅在變更半年后,*ST李霞宣布,根據其股東會決議,天津博駿自2020年8月1日起停產停業(為期三個月),一汽李霞退出博駿汽車。
二
告別汽車行業,有序退出市場
如今看一汽李霞的“保殼”史,更像是一汽李霞的奮斗史。如果一汽李霞的資產變動延續之前的慣性思維,似乎這次變動也是一汽李霞“保殼”的一個注腳。然而,引起業界關注的是,一汽李霞此次的重組和變革與以往有著質的不同。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汽車預言家》采訪時表示,盡管一汽李霞此前經歷了多次重組,但其主營業務仍圍繞汽車業務展開。這一次,一汽李霞變更中國武鐵后,主營業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根據公告內容,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再是汽車,而是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主業的物資供應鏈管理,以及軌道運營維護技術服務、鐵路建設等工程物資制造和綜合服務,涵蓋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維護的所有環節和物資單元。圍繞石油、鐵路、鐵路移動設備材料、工程建筑材料等領域。,為軌道交通行業及相關市場提供物資供應、生產協調、質量監督、招標代理、運營維護等一體化綜合服務。
此外,針對普遍認為一汽李霞已經完全進入歷史的觀點,崔東樹給出了自己的解讀。在他看來,一汽李霞之所以發生資產變動,是國家在有序退出,是有序退出的決定產生了連鎖反應,這只是市場的正常表現。1月7日,一汽李霞發布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由“天津一汽李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鐵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變更為“中國武鐵”。
緊接著,1月8日,為中鐵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簽署議案的機構發布了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的公告。至此,持續數年的一汽李霞資產重組事件正式落下帷幕,一汽李霞這個名字也將走入歷史。
至于一汽李霞變更中國武鐵,其實早在2019年12月,一汽李霞就發布公告稱,一汽李霞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有限公司將控股股權無償劃轉至中鐵物資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劃轉后武鐵將成為一汽李霞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SASAC。
一個
一汽李霞資產重組的曲折之路。
回顧一汽李霞資產重組的過程,不難發現一汽李霞走到這一步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并不意味著一汽李霞過去不輝煌。1986年,第一輛紅色兩廂車在天津汽車廠由CKD(進口零件組裝)下線。時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試駕后說:“我們自己生產的車,華夏德利,叫李霞!“李霞因為親民的形象,性價比高,成為當時很多城市打車的首選。2004年,李霞品牌宣布其第100萬輛汽車下線,李霞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個躋身百萬俱樂部的自主汽車品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天津李霞成立于1999年,2002年與一汽重組。作為股東,一汽集團持有一汽李霞50.98%的股份。進入2010年,一汽李霞轉而進攻轎車市場。在其他競爭品牌強勢的情況下,一汽李霞由于品牌弱、產品滯后、渠道弱,銷量直線下降。作為一汽集團旗下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一汽李霞的主要盈利來自于一汽豐田的自制股份,而一汽李霞的主營業務處于虧損狀態。財報顯示,一汽李霞2014年至2018年累計虧損超過75億元,2019年虧損達14.81億元,同比暴跌4068.32%。
由于虧損嚴重,去年4月,一汽李霞被深交所作出“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一汽李霞變更為*ST李霞。事實上,這已經不是一汽李霞第一次“戴帽”了。2013-2014年期間,一汽李霞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導致公司首次“戴帽”。
一汽李霞也做了很多“保殼”的嘗試。2015年12月,一汽李霞以28億元向控股股東一汽出售動力總成資產和R&D資產。2016年作價25.6億元,轉讓天津一汽15%股權。兩年后的2018年3月,一汽李霞開始籌劃轉讓所持一汽豐田股份,一汽李霞也剝離了不良資產。同年9月,一汽李霞將子公司一汽華力以“1元”的價格出售給拜騰汽車,1元只是象征性的價格,凈資產-11.84億元,負債8億元,薪酬5462萬元。同年11月,一汽李霞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將其持有的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15%的股權出售給控股股東第一汽車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一汽李霞與南汽博駿重組,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一汽李霞,以部分資產和負債出資5.05億元,持有合資公司19.9%的股權;南京博駿以現金出資20.34億元,持有合資公司80.1%的股權。2020年3月,一汽李霞宣布企業名稱和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天津博駿汽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黃錫明。可惜好景不長。僅在變更半年后,*ST李霞宣布,根據其股東會決議,天津博駿自2020年8月1日起停產停業(為期三個月),一汽李霞退出博駿汽車。
二
告別汽車行業,有序退出市場
如今看一汽李霞的“保殼”史,更像是一汽李霞的奮斗史。如果一汽李霞的資產變動延續之前的慣性思維,似乎這次變動也是一汽李霞“保殼”的一個注腳。然而,引起業界關注的是,一汽李霞此次的重組和變革與以往有著質的不同。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汽車預言家》采訪時表示,盡管一汽李霞此前經歷了多次重組,但其主營業務仍圍繞汽車業務展開。這一次,一汽李霞變更中國武鐵后,主營業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根據公告內容,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再是汽車,而是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主業的物資供應鏈管理,以及軌道運營維護技術服務、鐵路建設等工程物資制造和綜合服務,涵蓋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維護的所有環節和物資單元。圍繞石油、鐵路、鐵路移動設備材料、工程建筑材料等領域。,為軌道交通行業及相關市場提供物資供應、生產協調、質量監督、招標代理、運營維護等一體化綜合服務。
此外,針對普遍認為一汽李霞已經完全進入歷史的觀點,崔東樹給出了自己的解讀。在他看來,一汽李霞之所以發生資產變動,是國家在有序退出,是有序退出的決定產生了連鎖反應,這只是市場的正常表現。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2020年,法國新車注冊量超過英國,成為歐洲新車銷量第二大市場。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有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在中國尋找設計總監,這是該公司在上海或北京建立“功能完整”的設計工作室努力的一部分,該工作室旨在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品味設計車輛。
1900/1/1 0:00:001月7日,一汽夏利發布一則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公司擬將名稱由“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相應變更為“中國鐵物”。
1900/1/1 0:00:00終于官宣了2021年1月1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成為百度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
1900/1/1 0:00:002020年,美國輕型車(包括轎車和輕型卡車)總銷量同比下降14,至1460萬輛,這是自2012年1449萬輛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結束了美國車市連續5年銷量突破1700萬輛的記錄。
1900/1/1 0:00:00頭圖來源蔚來官方NIODay第四年,蔚來再次把新品發布會辦成了“演唱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