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Waymo CEO:無人車商業化之難堪比發火箭,但堅信能成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對于已經從軍11年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來說,2020年絕對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在過去的一年里,谷歌的掌上明珠Waymo不再關閉。他們完成了32億美元的外部融資,并引入了幾個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他們還正式向公眾開放了Waymo One,并移除了駕駛座上的安全員。

即便如此,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部署仍然緩慢而磕磕絆絆,成本高昂。

“自動駕駛汽車真的很磨人。”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要我說,這家伙比把火箭送上軌道還難,因為從安全性來說,我們得不斷重復測試才能放心。”

事實上,前幾年的自駕江湖已經死灰復燃:野心相對樂觀,但現實通常悲觀。

2018年3月,Waymo信心滿滿。“未來兩年,我們將有20,000輛捷豹I-pace納入車隊,每天為用戶提供100萬次自駕旅行。”

兩個月后,Waymo又加碼,稱從2018年底開始,他的團隊將再增加6.2萬輛Pacifica自動駕駛汽車。

兩年過去了,這8.2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在哪里?Waymo官方的自動駕駛汽車數量仍然只有600輛。

作為汽車行業的元老,克拉夫茨克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精益生產”的概念,后來帶領現代汽車美國分公司強勢崛起。

Krafcik也承認,他和他的同事在汽車行業已經呆了很長時間,來判斷Waymo的增長率。

“在2015年,我們真的認為自動駕駛服務可以在2020年大規模普及,這在當時并不瘋狂。”克拉夫茨克解釋道。當時他想,“只要能搞個樣機,幾年后就能量產了。”

“這種想法不能說是無知,但確實是缺乏信息和經驗。過去五年的經歷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謙虛。”

快速擴張

作為谷歌的子項目,Waymo的前身于2009年正式上線。

2015年,他們首次展示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為這個火熱的新行業點燃了第一把火。

看到Waymo的強勁勢頭,擔心出租車帝國被新勢力瓦解的優步也開始涉足自動駕駛業務。他們甚至每月花費2000萬美元在自主開發的系統上。

時任優步CEO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也放出豪言,稱2020年將部署1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

“對優步來說,這場自動駕駛之戰是該公司必須面對的。”2016年5月,優步首席產品官警告卡蘭尼克。“要么我們再次享受增長曲線,要么我們不得不關閉。”

2015年脫離隱身模式后,Waymo前兩年只有3輛測試車,但2017年激增至100輛。經過又一年的測試,Waymo自信地開始在鳳凰城招攬客戶。

2018年底,Waymo One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正式落地。

減速

克拉夫茨克指出,這種明顯的放緩趨勢可能難以打破。

對此,他還對比了太空競賽,說蘇聯和美國用了差不多10年把火箭送上軌道,然后又用了10年繞月飛行。

“沒有人能打破這個時間循環。”他解釋道。“如果你想完成如此規模和數量的業務,你必須投入如此多的時間。”

除了特斯拉繼續給出各種不切實際的自動駕駛“白條”,大家都接受了全自動駕駛變慢的現實。

貝恩咨詢公司在2018年表示,Robotaxi的時代“指日可待”,并預測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占據30%的市場份額。

現在,他們已經把這個數字調整回4%-9%。

貝恩公司合伙人馬克·戈特弗里德森(Mark Gottfredson)表示:“在這個時間點上,現實喚醒了狂熱的炒作。”

向四面八方出擊

在Waymo步伐放緩的時候,其他公司也沒有閑著。Zoox和Cruise已經開發出真正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兩款車都取消了方向盤和踏板,外觀比Waymo基于Pacifica的magic change的自動駕駛汽車更具未來感。

Zoox高管甚至將自己的機型描述為第一代iPhone,這是一款軟件和硬件垂直集成的革命性產品。

不過Krafcik指出,在定制車型方面,Waymo已經在螢火蟲上嘗試過了,要知道那是在2013年(4年后Waymo放棄了這款可愛的車)。

這……xperience告訴Waymo,他們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Driver上,也就是像Android這樣的操作系統,未來會出現在不同類型的車輛上。

“我們期望能夠在道路上駕駛各種車輛,無論是公交車、卡車還是普通乘用車。”克拉夫茨克指出。“我們不想被束縛在某一種模式上。”

未來,Waymo將獲得多種收入渠道,如出租車服務、貨物配送和許可費。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大家也歡迎Waymo的新戰略。僅去年一年,他們就交了三個新朋友:沃爾沃、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戴姆勒。

一些人解讀道,Waymo的四面出擊意味著他們對Robotaxi的態度已經淡化,因為該服務大規模部署的成本太高。

不過克拉夫茨克直接回應說,這個結論完全是無稽之談。“一些報道稱,Waymo駕駛員系統的光學硬件成本高達25萬美元,這絕對是錯誤的。”

信心

關于Waymo的運營成本,Krafcik不愿意細說。對于各方的質疑,克拉夫茨克強調,Waymo背后有大量知名風險投資人,這些老江湖不會無緣無故撒錢。

“我們很少談論那32億美元的融資,但對于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記錄。顯然,我們的投資者對Waymo司機充滿信心,非常看好它能解鎖的金礦。”

除了鳳凰之外,Krafcik沒有透露Waymo One的下一步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測試車已經跑遍了舊金山的大街小巷(圣誕節沒完沒了),但完全無人駕駛、真正對公眾開放恐怕還需要很多年。

即便如此,Krafcik看起來還是挺淡定的,因為在他看來,自動駕駛的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從長遠來看,他仍然堅信自動駕駛技術將顛覆人們的出行習慣,并預測新生兒沒必要考駕照。

“這波新生嬰兒肯定不需要駕照。我有100%的信心這么說。”克拉夫茨克說。“當他們想旅行時,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打Waymo無人駕駛汽車。”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對于已經從軍11年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來說,2020年絕對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在過去的一年里,谷歌的掌上明珠Waymo不再關閉。他們完成了32億美元的外部融資,并引入了幾個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他們還正式向公眾開放了Waymo One,并移除了駕駛座上的安全員。

即便如此,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部署仍然緩慢而磕磕絆絆,成本高昂。

“自動駕駛汽車真的很磨人。”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要我說,這家伙比把火箭送上軌道還難,因為從安全性來說,我們得不斷重復測試才能放心。”

事實上,前幾年的自駕江湖已經死灰復燃:野心相對樂觀,但現實通常悲觀。

2018年3月,Waymo信心滿滿。“未來兩年,我們將有20,000輛捷豹I-pace納入車隊,每天為用戶提供100萬次自駕旅行。”

兩個月后,Waymo又加碼,稱從2018年底開始,他的團隊將再增加6.2萬輛Pacifica自動駕駛汽車。

兩年過去了,這8.2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在哪里?Waymo官方的自動駕駛汽車數量仍然只有600輛。

作為汽車行業的元老,克拉夫茨克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精益生產”的概念,后來帶領現代汽車美國分公司強勢崛起。

Krafcik也承認,他和他的同事在汽車行業已經呆了很長時間,來判斷Waymo的增長率。

“在2015年,我們真的認為自動駕駛服務可以在2020年大規模普及,這在當時并不瘋狂。”克拉夫茨克解釋道。當時他想,“只要能搞個樣機,幾年后就能量產了。”

“這種想法不能說是無知,但確實是缺乏信息和經驗。過去五年的經歷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謙虛。”

快速擴張

作為谷歌的子項目,Waymo的前身于2009年正式上線。

2015年,他們展示了……d首次自主駕駛技術,為這個火熱的新行業點燃了第一把火。

看到Waymo的強勁勢頭,擔心出租車帝國被新勢力瓦解的優步也開始涉足自動駕駛業務。他們甚至每月花費2000萬美元在自主開發的系統上。

時任優步CEO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也放出豪言,稱2020年將部署1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

“對優步來說,這場自動駕駛之戰是該公司必須面對的。”2016年5月,優步首席產品官警告卡蘭尼克。“要么我們再次享受增長曲線,要么我們不得不關閉。”

2015年脫離隱身模式后,Waymo前兩年只有3輛測試車,但2017年激增至100輛。經過又一年的測試,Waymo自信地開始在鳳凰城招攬客戶。

2018年底,Waymo One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正式落地。

減速

克拉夫茨克指出,這種明顯的放緩趨勢可能難以打破。

對此,他還對比了太空競賽,說蘇聯和美國用了差不多10年把火箭送上軌道,然后又用了10年繞月飛行。

“沒有人能打破這個時間循環。”他解釋道。“如果你想完成如此規模和數量的業務,你必須投入如此多的時間。”

除了特斯拉繼續給出各種不切實際的自動駕駛“白條”,大家都接受了全自動駕駛變慢的現實。

貝恩咨詢公司在2018年表示,Robotaxi的時代“指日可待”,并預測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占據30%的市場份額。

現在,他們已經把這個數字調整回4%-9%。

貝恩公司合伙人馬克·戈特弗里德森(Mark Gottfredson)表示:“在這個時間點上,現實喚醒了狂熱的炒作。”

向四面八方出擊

在Waymo步伐放緩的時候,其他公司也沒有閑著。Zoox和Cruise已經開發出真正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兩款車都取消了方向盤和踏板,外觀比Waymo基于Pacifica的magic change的自動駕駛汽車更具未來感。

Zoox高管甚至將自己的機型描述為第一代iPhone,這是一款軟件和硬件垂直集成的革命性產品。

不過Krafcik指出,在定制車型方面,Waymo已經在螢火蟲上嘗試過了,要知道那是在2013年(4年后Waymo放棄了這款可愛的車)。

這段經歷告訴Waymo,他們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Driver上,也就是像Android這樣的操作系統,未來會出現在不同類型的車輛上。

“我們期望能夠在道路上駕駛各種車輛,無論是公交車、卡車還是普通乘用車。”克拉夫茨克指出。“我們不想被束縛在某一種模式上。”

未來,Waymo將獲得多種收入渠道,如出租車服務、貨物配送和許可費。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大家也歡迎Waymo的新戰略。僅去年一年,他們就交了三個新朋友:沃爾沃、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戴姆勒。

一些人解讀道,Waymo的四面出擊意味著他們對Robotaxi的態度已經淡化,因為該服務大規模部署的成本太高。

不過克拉夫茨克直接回應說,這個結論完全是無稽之談。“一些報道稱,Waymo駕駛員系統的光學硬件成本高達25萬美元,這絕對是錯誤的。”

信心

關于Waymo的運營成本,Krafcik不愿意細說。對于各方的質疑,克拉夫茨克強調,Waymo背后有大量知名風險投資人,這些老江湖不會無緣無故撒錢。

“我們很少談論那32億美元的融資,但對于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記錄。顯然,我們的投資者對Waymo司機充滿信心,非常看好它能解鎖的金礦。”

除了菲尼克斯,克拉夫茨克沒有透露Waymo One的下一步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測試車已經跑遍了舊金山的大街小巷(圣誕節沒完沒了),但完全無人駕駛、真正對公眾開放恐怕還需要很多年。

即便如此,Krafcik看起來還是挺淡定的,因為在他看來,自動駕駛的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從長遠來看,他仍然堅信自動駕駛技術將顛覆人們的出行習慣,并預測新生兒沒必要考駕照。

“這一波新生嬰兒肯定不需要司機……icense。我有100%的信心這么說。”克拉夫茨克說當他們想旅行時,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打Waymo無人駕駛汽車。“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標簽:世紀捷豹特斯拉沃爾沃現代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保值率不輸BBA 蔚來如何給二手車兜底?

蔚來汽車揭開最后一塊商業版圖。1月3日,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總裁秦力洪同時現身上海中心大廈,發布蔚來汽車官方二手車業務體系。李斌介紹,針對二手車服務,蔚來計劃五年投入30億元。

1900/1/1 0:00:00
宏光MINIEV年度銷量12.8萬輛

2020年,宏光MINIEV自7月上市以來全年銷量累計127651輛,成為銷量第一的民族新能源汽車其中12月銷量35388輛,突破歷史新高。

1900/1/1 0:00:00
特斯拉充電樁起底:費用高于第三方運營商 “鲇魚效應”如何攪動產業鏈?

種種跡象表明,特斯拉國產化正在加速運行。

1900/1/1 0:00:00
湖南一電池工廠爆炸 系寧德時代孫公司

1月7日18時12分左右,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老廠車間發生爆炸起火。事故發生后,相關負責人趕赴現場處置。

1900/1/1 0:00:00
Model 3車窗玻璃出現自發性破碎問題

日前,據外媒報道,有美國車主反映了Model3參數詢價車窗玻璃發生破碎的問題。

1900/1/1 0:00:00
559 公里人工零干預,特斯拉 FSD 美國經驗可否復制到中國?

去年10月,特斯拉開始向部分客戶推送FSDBeta版軟件供測試使用。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對FSD軟件進行了革命性的改寫,最新版的FSD可以完成90的非干預駕駛。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