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21,汽車行業開始內卷?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Weilai, Tucki, Great Wall, Tesla, Ai 'an

題圖來自“開放圖庫”。2021年伊始,汽車圈熱鬧非凡,各類企業動作不斷。比亞迪正式發布全新LOGO,特斯拉發布國產Model Y和改款Model 3,Xpeng Motors宣布與DJI孵化的激光雷達公司達成合作。一場新的混戰似乎開始了,這一切都為2020年埋下了伏筆。新能源,智能,優勝劣汰,造車...這些過去五年汽車行業每年必提的關鍵詞,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散發出新的光彩。今年自主品牌聚焦新能源領域,新能源車在車展上取代燃油車,占據了各車企的C位。理想和小鵬先后登陸美股,開啟“股價狂奔”模式。傳統車企坐不住了,藍兔、廣汽蔚來、ARCFOX等新品牌動作頻頻,試圖將未來高端、智能、新能源等關鍵因素“收入囊中”。這一年,智能汽車的趨勢逐漸明朗。造車新勢力不斷加碼智能領域,多次更新自研智能駕駛系統,隨之而來的是其月銷量。今年,整個國內汽車行業加速洗牌。一汽李霞、力帆、眾泰等曾經赫赫有名的老牌車企紛紛離開,而蘋果、阿里巴巴、百度、華為等科技巨頭則試圖擠進這個仍處于轉型關鍵期的行業......一時間,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科技巨頭匯聚一堂,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新能源“起飛”還記得造汽車的PPT嗎?從2014年開始,一批通過特斯拉看到智能電動車未來的“中國極客”成立了自己的電動車品牌。“造車”這個詞意味著巨大的成本投入。這些公司在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試圖依靠各種PPT來獲得資本市場的信任。看到了PPT沒看到實車,被業界戲稱為“PPT造車”。即使若干年后,蔚來、小鵬、理想、威馬等造車新勢力成功推出新車型,市場的不信任依然存在,“PPT造車”的標簽也一直伴隨著我們。2020年情況會有所改變。今年,特斯拉率先開啟“市值狂飆”模式,年中首次超越豐田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車企。這只是開始。其市值在下半年加速增長,現在是豐田、大眾、日產、現代、福特等九大車企的總和。特斯拉唱主角,國產造車新勢力也表現亮眼。蔚來之后,理想和小鵬相繼進入美股市場,開始交付大量新車,受到更多消費者的歡迎。年底,蔚來的月交付量甚至連續兩個月超過5000臺。沒有人懷疑它們是“PPT車”,業界甚至以“電動三杰”為新稱號。與上一年相比,新造車勢力的情況大不相同。一方面是到了新車量產交付和市場檢驗的階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今年新能源市場中,個人消費占比從兩年前的20%提升至近70%,非限購城市購買占比達到60%。整體來看,受年初疫情影響,2020年前11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同比下降3%左右。相比之下,新能源市場僅萎縮0.1%。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春生認為,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元年,“整個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也曾表示,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的分水嶺。從今年舉辦的幾大車展情況來看,w……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其展位C基本都變成了新能源車。即使國內補貼即將再次大幅下降,新能源的趨勢也是不可阻擋的。智能“敲門”的浪潮和新能源一樣,智能的浪潮也正在到來。從發展階段來看,2020年汽車智能化的趨勢非常明確,但與同期新能源市場相比,仍略顯“稚嫩”。年初,長安汽車董事長朱榮華親自坐鎮,現場展示L3級自動駕駛“肌肉”,“只等法規開放”;同年底,長城汽車發布了咖啡智能駕駛系統,樹立了“2021年實現國內首款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的大旗。按照各家車企之前的發展規劃,2020年應該是實現L3自動駕駛量產的時間節點。暫且不說國內關于L3自動駕駛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僅從系統功能來看,車企的自動駕駛仍屬于L2+范疇。從消費者的習慣來看,智能逐漸成為買車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所以L3以下的智能駕駛系統基本已經成為2020年新車的標配,L3自動駕駛將成為2021年車企的方向。從行業宏觀來看,智能化正在悄然重塑汽車產業鏈,“軟件定義汽車”在行業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未來智能汽車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軟件的競爭。”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鄧志東說。車企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趨勢,并做出了改變。一些車企選擇與其他公司聯合開發軟件,如廣汽與中科創達成立智能汽車軟件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有的車企內部設立軟件部門,如長城設立一級部門“數字中心”,推進集團數字化業務;也有車企直接選擇成立子公司,如SAIC成立“零束”軟件分公司;也有很多車企選擇與國內Tier1合作,雙方共同定義軟件架構,完成“軟件定義汽車”的項目。淘汰賽加速,混戰模式開啟行業劇變。跟不上變化的企業只會被淘汰。2020年,自主品牌如一汽李霞、力帆、眾泰、華晨等曾經很出名的……再也沒能熬過這個冬天。對于傳統車企來說,無論是新能源還是智能,都是對其原有模式的巨大顛覆。這意味著企業過去長期積累的資源、固定的組織模式、對行業的思考方式等諸多方面都要改變。組織架構是第一步。麥肯錫全球管理合伙人彭波評價說,傳統車企繁雜的程序和僵化的“部門墻”是“車企高層無奈”的存在。面對新業務、新技術、新模式,車企只能為此增加新的部門,組織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固有體制下,新部門的創造力也大打折扣。在思維模式上,高度重視安全的傳統車企暫時無法適應新車“用戶驅動產品,交付流程快速迭代”的發展思路。為了更靈活地面對轉型,一些傳統車企在2020年加快了新品牌的建立,基本圍繞“高端、智能、新能源”三大要素。廣州車展期間,成立三年的廣汽新能源宣布更名為“廣汽愛安”品牌獨立運營,并推出純電動SUV“愛安Y”。內部代號為“L”和“SL”的SAIC和長城項目也相繼公布,轉型為“智能汽車”和“沙龍之星”。另一部分有新品牌的車企,2020年的動作突然多了起來。年中,東風發布了藍兔汽車的品牌logo和中文名稱,并在年底迅速發布了首款中大型智能電動SUV“藍兔自由俠”。廣汽蔚來在打造首個公開BOM清單、首個智能出行“meme team”和首個公開承諾火燒車賠付的車企的同時,帶來了全新的007S汽車系列。在如今的智能電動車行業,傳統車企的熱情似乎比新勢力還要高。長城汽車數字化首席執行官李鵬認為,汽車的智能化才剛剛開始。他高喊“浪潮來了,我們這一代人要投身游戲”,可見他轉型的決心。此外,科技巨頭們也蠢蠢欲動。雖然華為、小米等公司都親口否認造車,但都在試圖通過與車企的合作,逐步滲透到行業中。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對造車的態度尚不明朗,蘋果已經宣布將提前兩年開始造車。多種玩家進入游戲,智能汽車即將開啟“混戰模式”。結語回顧2020年,即使是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國的汽車產業依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中國這片獨特的土壤上,出現了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傳統車企和科技公司也在嘗試進入游戲。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場屬于中國的智能汽車混戰將形成良性循環,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革。未來五年是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關鍵五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2021年的戰局應該會更加精彩。Weilai, Tucki, Great Wall, Tesla, Ai 'an

題圖來自“開放圖庫”。2021年伊始,汽車圈熱鬧非凡,各類企業動作不斷。比亞迪正式發布全新LOGO,特斯拉發布國產Model Y和改款Model 3,Xpeng Motors宣布與DJI孵化的激光雷達公司達成合作。新的m……ee好像已經開始了,這一切都為2020年埋下了伏筆。新能源,智能,優勝劣汰,造車...這些過去五年汽車行業每年必提的關鍵詞,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散發出新的光彩。今年自主品牌聚焦新能源領域,新能源車在車展上取代燃油車,占據了各車企的C位。理想和小鵬先后登陸美股,開啟“股價狂奔”模式。傳統車企坐不住了,藍兔、廣汽蔚來、ARCFOX等新品牌動作頻頻,試圖將未來高端、智能、新能源等關鍵因素“收入囊中”。這一年,智能汽車的趨勢逐漸明朗。造車新勢力不斷加碼智能領域,多次更新自研智能駕駛系統,隨之而來的是其月銷量。今年,整個國內汽車行業加速洗牌。一汽李霞、力帆、眾泰等曾經赫赫有名的老牌車企紛紛離開,而蘋果、阿里巴巴、百度、華為等科技巨頭則試圖擠進這個仍處于轉型關鍵期的行業......一時間,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科技巨頭匯聚一堂,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新能源“起飛”還記得造汽車的PPT嗎?從2014年開始,一批通過特斯拉看到智能電動車未來的“中國極客”成立了自己的電動車品牌。“造車”這個詞意味著巨大的成本投入。這些公司在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試圖依靠各種PPT來獲得資本市場的信任。看到了PPT沒看到實車,被業界戲稱為“PPT造車”。即使若干年后,蔚來、小鵬、理想、威馬等造車新勢力成功推出新車型,市場的不信任依然存在,“PPT造車”的標簽也一直伴隨著我們。2020年情況會有所改變。今年,特斯拉率先開啟“市值狂飆”模式,年中首次超越豐田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車企。這只是開始。其市值在下半年加速增長,現在是豐田、大眾、日產、現代、福特等九大車企的總和。特斯拉唱主角,國產造車新勢力也表現亮眼。蔚來之后,理想和小鵬相繼進入美股市場,開始交付大量新車,受到更多消費者的歡迎。年底,蔚來的月交付量甚至連續兩個月超過5000臺。沒有人懷疑它們是“PPT車”,業界甚至以“電動三杰”為新稱號。與上一年相比,新造車勢力的情況大不相同。一方面是到了新車量產交付和市場檢驗的階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今年新能源市場中,個人消費占比從兩年前的20%提升至近70%,非限購城市購買占比達到60%。整體來看,受年初疫情影響,2020年前11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同比下降3%左右。相比之下,新能源市場僅萎縮0.1%。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春生認為,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元年,“整個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也曾表示,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的分水嶺。從今年舉辦的幾大車展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其展位C基本都變成了新能源車。即使國內補貼即將再次大幅下降,新能源的趨勢也是不可阻擋的。智能“敲門”的浪潮和新能源一樣,智能的浪潮也正在到來。從發展階段來看,2020年汽車智能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但與同年代的新能源市場相比……d,還是略顯“不成熟”。年初,長安汽車董事長朱榮華親自坐鎮,現場展示L3級自動駕駛“肌肉”,“只等法規開放”;同年底,長城汽車發布了咖啡智能駕駛系統,樹立了“2021年實現國內首款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的大旗。按照各家車企之前的發展規劃,2020年應該是實現L3自動駕駛量產的時間節點。暫且不說國內關于L3自動駕駛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僅從系統功能來看,車企的自動駕駛仍屬于L2+范疇。從消費者的習慣來看,智能逐漸成為買車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所以L3以下的智能駕駛系統基本已經成為2020年新車的標配,L3自動駕駛將成為2021年車企的方向。從行業宏觀來看,智能化正在悄然重塑汽車產業鏈,“軟件定義汽車”在行業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未來智能汽車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軟件的競爭。”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鄧志東說。車企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趨勢,并做出了改變。一些車企選擇與其他公司聯合開發軟件,如廣汽與中科創達成立智能汽車軟件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有的車企內部設立軟件部門,如長城設立一級部門“數字中心”,推進集團數字化業務;也有車企直接選擇成立子公司,如SAIC成立“零束”軟件分公司;也有很多車企選擇與國內Tier1合作,雙方共同定義軟件架構,完成“軟件定義汽車”的項目。淘汰賽加速,混戰模式開啟行業劇變。跟不上變化的企業只會被淘汰。2020年,自主品牌如一汽李霞、力帆、眾泰、華晨等曾經很出名的……再也沒能熬過這個冬天。對于傳統車企來說,無論是新能源還是智能,都是對其原有模式的巨大顛覆。這意味著企業過去長期積累的資源、固定的組織模式、對行業的思考方式等諸多方面都要改變。組織架構是第一步。麥肯錫全球管理合伙人彭波評價說,傳統車企繁雜的程序和僵化的“部門墻”是“車企高層無奈”的存在。面對新業務、新技術、新模式,車企只能為此增加新的部門,組織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固有體制下,新部門的創造力也大打折扣。在思維模式上,高度重視安全的傳統車企暫時無法適應新車“用戶驅動產品,交付流程快速迭代”的發展思路。為了更靈活地面對轉型,一些傳統車企在2020年加快了新品牌的建立,基本圍繞“高端、智能、新能源”三大要素。廣州車展期間,成立三年的廣汽新能源宣布更名為“廣汽愛安”品牌獨立運營,并推出純電動SUV“愛安Y”。內部代號為“L”和“SL”的SAIC和長城項目也相繼公布,轉型為“智能汽車”和“沙龍之星”。另一部分有新品牌的車企,2020年的動作突然多了起來。年中,東風發布了藍兔汽車的品牌logo和中文名稱,并在年底迅速發布了首款中大型智能電動SUV“藍兔自由俠”。廣汽蔚來在打造首個公開BOM清單、首個智能出行“meme team”和首個公開承諾火了就賠的車企的同時,帶來了全新的007S汽車系列。在如今的智能電動車行業,傳統車企的熱情似乎比新勢力還要高。長城汽車數字化首席執行官李鵬認為,汽車的智能化才剛剛開始。他高喊“浪潮來了,我們這一代人要投身游戲”,可見他轉型的決心。此外,科技巨頭們也蠢蠢欲動。雖然華為、小米等公司都親口否認造車,但都在試圖通過與車企的合作,逐步滲透到行業中。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對造車的態度尚不明朗,蘋果已經宣布將提前兩年開始造車。多種玩家進入游戲,智能汽車即將開啟“混戰模式”。結語回顧2020年,即使是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國的汽車產業依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中國這片獨特的土壤上,出現了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傳統車企和科技公司也在嘗試進入游戲。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場屬于中國的智能汽車混戰將形成良性循環,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革。未來五年是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關鍵五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2021年的戰局應該會更加精彩。

標簽:蔚來小鵬長城特斯拉埃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特斯拉Model Y降價沖擊波:北京直營店天天客流爆滿 BBA最受傷

1月5日,特斯拉國產ModelY調價第五天。這一天,北京的氣溫低至零下14度,但依然難掩國產ModelY的火熱場面。而最受傷的,是與ModelY同級別的德系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奧迪。

1900/1/1 0:00:00
特斯拉與松下達成新電池定價協議!將應用于旗下車型

日前,特斯拉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已與電池長期合作伙伴松下簽署了2021年定價協議。此舉是為了確保能夠獲得電池芯的大規模供應,從而為其擴張目標提供支撐。

1900/1/1 0:00:00
通用將在墨西哥為本田生產電動車,新車搭載Ultium電池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兩位消息人士透露,通用汽車計劃四年內為本田汽車生產兩款電動跨界車:在通用墨西哥工廠生產一款本田品牌的汽車,在通用田納西州工廠生產一款謳歌品牌的汽車,

1900/1/1 0:00:00
FCA將在印度投資2.5億美元,生產多款Jeep車型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FCA將投資25億美元,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在印度推出四款Jeep車型,提升在印度市場的影響力。

1900/1/1 0:00:00
蔚來2020全年交付43728臺,較2019年增長112.6%

藍鯨汽車1月3日訊,蔚來今日公布2020年12月及全年交付數:12月共交付新車7007臺,環比增長324;同比增長1210。

1900/1/1 0:00:00
二手車業務發布,蔚來全生命周期服務終閉環

2021年的第一天,一款“橫空出世”的國產版ModelY,再次引爆了中國車市。向來偏愛SUV車型的中國人,對于這款30萬級別ModelY的熱情,甚至一度引發了其官網的短暫崩潰。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