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歐投資全面協定終于正式簽署。協議的簽署意味著雙方的市場準入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制造業將首當其沖。所以,我期待,業內外人士一直比較關注的汽車合資企業股份開放的進程會加快!此前,中國市政府已有股比放開的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和新能源車的外資股比限制。借著這股東風,特斯拉馬不停蹄地在上海建廠,現在車已經賣得很好了;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兩個以上合資企業限制。寶馬會抓住這個機會,提前做足功課,簽署協議將在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等待那一刻的到來;此前,大眾率先突破限制,成立了第三家合資企業江淮大眾。去年,它走得更遠。通過深化與整個江淮集團的合作,江淮大眾的實際股比提升至80%以上。
在其余的合資股比調整中,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北京奔馳對外資來說最為迫切。
自一汽大眾成立以來,股份比例為一汽60%,大眾40%(其中大眾20%,大眾中國10%,奧迪10%)。此前雙方達成協議,將外資股比提高至49%,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質性操作。毫無疑問,這引起了大眾的不滿,尤其是奧迪。
于是,在重壓之下,奧迪在四年前開始加快尋找新合作伙伴的步伐。2020年底,SAIC奧迪項目各環節談判終于完成。此前,其與一汽達成協議,組建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
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外資將一汽-大眾的股比提高到49%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一汽-奧迪的合資項目很有可能由外資控股。
上海大眾成立較早,中方占50% (SAIC占40%,中汽占10%),外方占50%。本世紀初,中國汽車公司因經營不善被SAIC拒絕,SAIC趁機拿下其10%的股權。外方方面,為了推動SAIC-奧迪項目,外方將50%中的1%給了奧迪,從而形成了中方(SAIC)50%,外方(大眾38%,大眾中國10%,奧迪1%,斯柯達1%)50%的格局。
接下來,上海大眾的股權會有怎樣的變化?有兩種可能:一是外方在上海大眾中增加股比;第二,在新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外方將持有股份。
根據我的預判,原合資公司股比不變,外方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占有較大份額。這種安排很容易被中方接受。
接下來是北京奔馳。現在北京奔馳是北汽集團的“頂梁柱”。據說外方提出像寶馬一樣提高股比,北汽集團沒有同意。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在新形勢下,不可能一成不變,這不是BAIC能決定的。關鍵是怎么改。我猜測一種可能是奔馳在中國另找合作伙伴,成立由其控股的新合資公司。我相信,只要它伸出橄欖枝,人就不會少;另一種可能是BAIC妥協,北京奔馳現有股份比例不變,轉而組建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讓外方持有較大股份。
總之,不可能什么都不變。簽署《中歐投資全面協定》的主要動機是看中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想賺更多的錢。怎么可能阻止他們增加收入?所以大眾和奔馳都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至于另外兩家歐洲車企,標致雪鐵龍和菲亞特,他們對調整合資公司的股比興趣不大,當務之急是解決生存問題。
在幾家歐洲合資公司股比調整加速的同時,我估計日韓合資公司外方也會有所動作。南北豐田(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兩家本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北京現代的股比調整也將開始。
他們在利益面前怎么可能無動于衷?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歐投資全面協定終于正式簽署。協議的簽署意味著雙方的市場準入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制造業將首當其沖。所以,我期待,業內外人士一直比較關注的汽車合資企業股份開放的進程會加快!此前,中國市政府已有股比放開的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和新能源車的外資股比限制。借著這股東風,特斯拉馬不停蹄地在上海建廠,現在車已經賣得很好了;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兩個以上合資企業限制。寶馬會抓住這個機會,提前做足功課,簽署協議將在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等待那一刻的到來;此前,大眾率先突破限制,成立了第三家合資企業江淮大眾。去年,它走得更遠。通過深化與整個江淮集團的合作,江淮大眾的實際股比提升至80%以上。
在其余的合資股比調整中,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北京奔馳對外資來說最為迫切。
自一汽大眾成立以來,股份比例為一汽60%,大眾40%(其中大眾20%,大眾中國10%,奧迪10%)。此前雙方達成協議,將外資股比提高至49%,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質性操作。毫無疑問,這引起了大眾的不滿,尤其是奧迪。
于是,在重壓之下,奧迪在四年前開始加快尋找新合作伙伴的步伐。2020年底,SAIC奧迪項目各環節談判終于完成。此前,其與一汽達成協議,組建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
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外資將一汽-大眾的股比提高到49%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一汽-奧迪的合資項目很有可能由外資控股。
上海大眾成立較早,中方占50% (SAIC占40%,中汽占10%),外方占50%。本世紀初,中國汽車公司因經營不善被SAIC拒絕,SAIC趁機拿下其10%的股權。外方方面,為了推動SAIC-奧迪項目,外方將50%中的1%給了奧迪,從而形成了中方(SAIC)50%,外方(大眾38%,大眾中國10%,奧迪1%,斯柯達1%)50%的格局。
接下來,上海大眾的股權會有怎樣的變化?有兩種可能:一是外方在上海大眾中增加股比;第二,在新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外方將持有股份。
根據我的預判,原合資公司股比不變,外方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占有較大份額。這種安排很容易被中方接受。
接下來是北京奔馳。現在北京奔馳是北汽集團的“頂梁柱”。據說外方提出像寶馬一樣提高股比,北汽集團沒有同意。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在新形勢下,不可能一成不變,這不是BAIC能決定的。關鍵是怎么改。我猜測一種可能是奔馳在中國另找合作伙伴,成立由其控股的新合資公司。我相信,只要它伸出橄欖枝,人就不會少;另一種可能是BAIC妥協,北京奔馳現有股份比例不變,轉而組建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讓外方持有較大股份。
總之,不可能什么都不變。簽署《中歐投資全面協定》的主要動機是看中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想賺更多的錢。怎么可能阻止他們增加收入?所以大眾和奔馳都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至于另外兩家歐洲車企,標致雪鐵龍和菲亞特,他們對調整合資公司的股比興趣不大,當務之急是解決生存問題。
在幾家歐洲合資公司股比調整加速的同時,我估計日韓合資公司外方也會有所動作。南北豐田(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兩家本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北京現代的股比調整也將開始。
他們在利益面前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過去,人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樣的一款車才可以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車,也許是品牌底蘊、也許是歷史、也許是技術水準。當外界消極的聲音過多時,品牌與產品原本的優勢都將被掩蓋。
1900/1/1 0:00:0012月30日,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長城汽車首次提出了咖啡智駕“331戰略”,并直言要在2021年實現中國首個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
1900/1/1 0:00:00作為2021年開年汽車行業的首個盛事,2021(第三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網聯車展)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海口市人民政府特別支持,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2020年12月31日,戴姆勒卡車北美公司同意了一項300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以解決對其延遲召回的調查,
1900/1/1 0:00:00今日,有市場消息稱,蔚來汽車已經包下寧德時代一條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磷酸鐵鋰版本正在測試準備中。對此,蔚來方面并未否認,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不予置評。寧德時代方面則表示,不能代客戶回答。
1900/1/1 0:00:00新年伊始,汽車媒體圈傳來一則重磅消息。2021年1月5日,寰球汽車宣布,知名汽車跨界人士孫勇即日起正式加盟,出任該集團副董事長兼汽車商報執行總編輯,分管相關采編、品牌活動和巡展業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