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在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上,長城汽車首次提出咖啡智能駕駛“331戰略”,并直言要在2021年實現國內首款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
“331戰略”這個名字,乍聽起來頗有軍事意味,卻涵蓋了未來三年汽車長城的精準方法論和目標。包括長城要做到用戶規模行業第一,用戶體驗測評最好,場景功能覆蓋前三等等。,從而打造長城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完整發展版圖。
從最初的獨立發展到現在的強強聯合。人們驚喜地發現,長城汽車正在推進的這條探索智能汽車的道路,與過去幾年大部分傳統汽車企業發展智能技術的道路非常相似。當人們結合長城作為一個產業規模,早已超越百萬級超級玩家的地位,不禁猜測。或許長城在這次大會上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自身的發展規劃,更是對下一階段行業發展的各種猜測和思考后的決定。
01
咖啡的“首秀”
2020年以來,長城汽車陸續發布三大技術平臺,引領未來發展方向。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隨著第三代H6、大狗、坦克300的推出,以及DHT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布,坦克和檸檬兩條技術路線相繼曝光,但“咖啡智能平臺”卻給外界留下了些許神秘和保留。
為了讓輿論更好地了解所有關于“咖啡”的細節。長城用三個清晰的計劃,試圖讓輿論明確這個全新的智能平臺存在的意義和目的。
長城汽車提出以2021年為智能駕駛技術儲備期,年內發布國內首款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國內首款帶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高速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單元;2022年實現全國輔助駕駛用戶最多、全國最大計算平臺自動駕駛、全國首個具備L4能力的復合場景自動駕駛等成果。2023年將推出國內場景最多的L4級自動駕駛。
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右)與著名電影制片人張淼(左)。
為了進一步突出智能平臺的技術地位,Coffee Smart Drive還定義了六個冗余系統的優勢,這個新名詞包括六個獨立的單元:傳感冗余、控制器冗余、制動冗余、架構冗余、電源冗余和轉向冗余。其目的是打造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全冗余量產平臺,實現未來產品的無死角安全覆蓋。
此外,新平臺將配備全球首款可真正量產的車載級高性能、全固態激光雷達,并采用業界最前沿的FLASH技術解決方案,實現0.05度的角度分辨率,可識別安全隱患,避開130米內的障礙物。據了解,這一性能已經超過普通無人車搭載的機械式激光雷達5倍。
未來,后續規劃有序進行后,長城的產品將實現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全覆蓋。搭載該功能的產品不僅可以完成避障變道、多車變道、城市自主變道等功能的開發,還可以在大車行走、錐形避障等多個高難度場景中取得突破,應對更復雜的道路環境。使長城的產品在智能科技體驗水平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讓用戶在駕駛中輕松享受一杯咖啡。
在此基礎上,長城汽車首創了業內唯一的量化用戶體驗測評方法,通過運營成本、認知成本、安全成本、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五個子維度,實現對用戶的細致測評和廣泛調查。通過人工智能算法,主動學習和適應用戶的駕駛習慣和用車場景,感知用戶的用車痛點,從而降低使用成本,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
激光雷達將安裝在最新一代長城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上。
對于長城汽車而言,“咖啡”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新主張,更在于其在智能駕駛領域十余年的積累和沉淀,以及未來積極探索和追求智能技術的決心。
其實早在2009年,長城就已經開展了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究,并在2015年首次展示了L3智能駕駛技術。截至目前,長城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的儲備已經覆蓋底層硬件、中間件、自動駕駛軟件、數據等多個層面。長城智能駕駛負責人張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OS和芯片,目前能做的我們都做了。”
01
強強聯合與長城的“坐村之思”
除了將其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公之于眾,輿論和相關行業可以為長城汽車的發展增添信心。本次大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宣布與高通、華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創新技術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在此次合作開發的基礎上,長城汽車將在2022年推出的高端車型上率先采用性能強大的高通驍龍乘坐平臺,并應用于其智能駕駛系統。長城汽車基于驍龍Ride平臺的全新咖啡智能駕駛系統,將通過其卓越的計算能力和行業領先的能效帶來先進的計算性能。
……長城汽車與高通簽約
在與華為合作后,長城汽車也表示,未來華為將為長城提供基于MDC的高計算能力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并積極配合長城汽車完成智能駕駛所需傳感部件(如激光雷達、攝像頭)的評估和測試。此次與長城汽車合作的是面向L3~L4自動駕駛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華為MDC610。目的是為長城汽車打造行業領先的汽車大腦。
事實上,這種“強強聯合”的方式,近年來在發展汽車智能化產業領域并不少見。一方面,優質技術供應商的參與可以減少長城汽車在智能數字技術領域的重復投入,加快產品和戰略的推廣效率和落地;另一方面,合作共贏也可以反哺傳統制造企業在面對科技型企業轉型時,檢查特定智能技術儲備過程中的技術盲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城與華為、高通的牽手關系其實并不簡單。這種看似“劃算”的合作方式影響深遠,尤其是長城通過與華為等企業的合作,形成了強大的“坐”思維。業內人士分析,長城和華為的聯手,可以很好地保護他們通過規模化發展已經呈現出的優勢,而未來長城也可以依托規模優勢,形成一種無形的壁壘,來區分后來者。
基于現有的合作,無論是以長城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在各自領域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多元化的合作和分工,將使汽車制造商、傳統零部件制造商、通信和互聯網運營公司以及有資本的初創公司深度介入,在各個參與者之間有效劃分最具優勢和效率的零部件,長城汽車作為整合者將是第一個受益者。
而且合作的模式也有助于長城在未來行業成熟之前提前完成占領和布局。這是因為一旦類似的合作模式深化,在具體的行業、產業模式、商業合作模式上會有新的裂變,進而誕生這樣一個商業模式上的“新物種”。屆時,長城將可以純粹作為領導者參與其中,未來的后來者很可能被未來可能出現的規則所排斥。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長城與相應科技企業的分工,絕不像主機廠與零部件企業的合作。因為在未來會出現的商業模式中,智能汽車會在不區分誰是制造商,誰是服務商的情況下,以一體化的方式發展。也正因為如此,長城的思維決定了它將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參與者,而是一個新行業的引領者。
03
或者打開芯片進行自研
如今,隨著新戰略的發布,以及長城汽車未來智能化規劃的實施目標,人們預見到長城汽車作為自主品牌先鋒的信心。然而,長城汽車當天發布“籃子”計劃時,很少有人關注長城最在意哪個環節。
此前,根據智能市場研究公司yoledédevelopment發布的《2020年自動駕駛傳感器報告》預測,未來15年,用于自動駕駛車輛的傳感器將以5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傳感硬件的總收入將在2032年達到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5億元。不難猜測,在1000億元的市場前景中,長城汽車在產品智能化層面謀劃的不僅僅是短期的變革。
據報道,在這個藍海市場中,由于技術和市場優勢,中國已經失去了R&D的機會和市場份額。10年來,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在內的車載傳感器被國外品牌壟斷多年。這期間,雖然不斷有被稱為“國貨之光”的國產品牌,試圖奪回智能汽車在核心技術上的地位,但收效甚微。
以某相機為首的圖像識別技術供應商為例。2019年年中,牽手全球26家車企45個合作項目,新獲得22款車型超過1600萬訂單,市場滲透率超過70%;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美國一家名為威力登科技的公司占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
然而,雖然高精零部件的產業化發展迫在眉睫,但并沒有成為整車企業目前最為關注的環節。因為對于一個更注重集成優勢的汽車廠來說,擁有最好最可靠的特定功能的輔助設備并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如何選擇一款相對長期穩定的芯片,現在更重要,因為它需要覆蓋整車的全生命周期,甚至在整車廠商生產汽車車型的過程中至少要覆蓋30年。
具體到汽車芯片的全球份額,數據顯示,目前只有不到3%來自中國企業。其余大部分由歐美公司持有,其中歐洲公司約占37%,美國公司約占30%,日本公司約占25%。全球排名前20的汽車半導體企業中,只有一家是中國。
正因如此,長城汽車新戰略發布后不久,就有消息稱長城汽車有了自己研發汽車芯片的計劃。據業內猜測,長城自研芯片的初衷一方面源于長城不希望在技術上被外方“卡住”;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自研芯片可以大大提升長城在智能汽車領域布局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降低其單車成本。其實這種思路也符合長城汽車一直堅持自給自足的發展思路。
據悉,芯片行業一直是一個利潤極其豐厚的行業。根據之前的數據,大部分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單季度的毛利率可以超過48%。正是這種極強的盈利能力,對傳統汽車形成了極大的誘惑。就長城而言,如果能在自研后成功裝車,不僅能增加自身的成本控制,還能增加相應產品的競爭力,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實現一次全產業鏈的絕地超車。
可以看出,長城對于徹底解決智能汽車的問題有著清晰的思路。12月30日,在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上,長城汽車首次提出咖啡智能駕駛“331戰略”,并直言要在2021年實現國內首款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
“331戰略”這個名字,乍聽起來頗有軍事意味,卻涵蓋了未來三年汽車長城的精準方法論和目標。包括長城要做到用戶規模行業第一,用戶體驗測評最好,場景功能覆蓋前三等等。,從而打造長城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完整發展版圖。
從最初的獨立發展到現在的強強聯合。人們驚喜地發現,長城汽車正在推進的這條探索智能汽車的道路,與過去幾年大部分傳統汽車企業發展智能技術的道路非常相似。當人們結合長城作為一個產業規模,早已超越百萬級超級玩家的地位,不禁猜測。或許長城在這次大會上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自身的發展規劃,更是對下一階段行業發展的各種猜測和思考后的決定。
01
咖啡的“首秀”
2020年以來,長城汽車陸續發布三大技術平臺,引領未來發展方向。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隨著第三代H6、大狗、坦克300的推出,以及DHT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布,坦克和檸檬兩條技術路線相繼曝光,但“咖啡智能平臺”卻給外界留下了些許神秘和保留。
為了讓輿論更好地了解所有關于“咖啡”的細節。長城用三個清晰的計劃,試圖讓輿論明確這個全新的智能平臺存在的意義和目的。
長城汽車提出以2021年為智能駕駛技術儲備期,年內發布國內首款全車冗余的L3級自動駕駛、國內首款帶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高速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單元;2022年實現全國輔助駕駛用戶最多、全國最大計算平臺自動駕駛、全國首個具備L4能力的復合場景自動駕駛等成果。2023年將推出國內場景最多的L4級自動駕駛。
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右)與著名電影制片人張淼(左)。
為了進一步突出智能平臺的技術地位,Coffee Smart Drive還定義了六個冗余系統的優勢,這個新名詞包括六個獨立的單元:傳感冗余、控制器冗余、制動冗余、架構冗余、電源冗余和轉向冗余。其目的是打造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全冗余量產平臺,實現未來產品的無死角安全覆蓋。
此外,新平臺將配備全球首款可真正量產的車載級高性能、全固態激光雷達,并采用業界最前沿的FLASH技術解決方案,實現0.05度的角度分辨率,可識別安全隱患,避開130米內的障礙物。據了解,這一性能已經超過普通無人車搭載的機械式激光雷達5倍。
未來,后續規劃有序進行后,長城的產品將實現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全覆蓋。搭載該功能的產品不僅可以完成避障變道、多車變道、城市自主變道等功能的開發,還可以在大車行走、錐形避障等多個高難度場景中取得突破,應對更復雜的道路環境。使長城的產品在智能科技體驗水平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讓用戶在駕駛中輕松享受一杯咖啡。
在此基礎上,長城汽車首創了業內唯一的量化用戶體驗測評方法,通過運營成本、認知成本、安全成本、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五個子維度,實現對用戶的細致測評和廣泛調查。通過人工智能算法,主動學習和適應用戶的駕駛習慣和用車場景,感知用戶的用車痛點,從而降低使用成本,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
激光雷達將安裝在最新一代長城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上。
對于長城汽車而言,“咖啡”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新主張,更在于其在智能駕駛領域十余年的積累和沉淀,以及未來積極探索和追求智能技術的決心。
其實早在2009年,長城就已經開展了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究,并在2015年首次展示了L3智能駕駛技術。截至目前,長城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的儲備已經覆蓋底層硬件、中間件、自動駕駛軟件、數據等多個層面。長城智能駕駛負責人張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OS和芯片,目前能做的我們都做了。”
01
強強聯合與長城的“坐村之思”
除了將其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公之于眾,輿論和相關行業可以為長城汽車的發展增添信心。本次大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宣布與高通、華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創新技術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在此次合作開發的基礎上,長城汽車將在2022年推出的高端車型上率先采用性能強大的高通驍龍乘坐平臺,并應用于其智能駕駛系統。長城汽車基于驍龍Ride平臺的全新咖啡智能駕駛系統,將通過其卓越的計算能力和行業領先的能效帶來先進的計算性能。
……長城汽車與高通簽約
在與華為合作后,長城汽車也表示,未來華為將為長城提供基于MDC的高計算能力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并積極配合長城汽車完成智能駕駛所需傳感部件(如激光雷達、攝像頭)的評估和測試。此次與長城汽車合作的是面向L3~L4自動駕駛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華為MDC610。目的是為長城汽車打造行業領先的汽車大腦。
事實上,這種“強強聯合”的方式,近年來在發展汽車智能化產業領域并不少見。一方面,優質技術供應商的參與可以減少長城汽車在智能數字技術領域的重復投入,加快產品和戰略的推廣效率和落地;另一方面,合作共贏也可以反哺傳統制造企業在面對科技型企業轉型時,檢查特定智能技術儲備過程中的技術盲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城與華為、高通的牽手關系其實并不簡單。這種看似“劃算”的合作方式影響深遠,尤其是長城通過與華為等企業的合作,形成了強大的“坐”思維。業內人士分析,長城和華為的聯手,可以很好地保護他們通過規模化發展已經呈現出的優勢,而未來長城也可以依托規模優勢,形成一種無形的壁壘,來區分后來者。
基于現有的合作,無論是以長城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在各自領域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多元化的合作和分工,將使汽車制造商、傳統零部件制造商、通信和互聯網運營公司以及有資本的初創公司深度介入,在各個參與者之間有效劃分最具優勢和效率的零部件,長城汽車作為整合者將是第一個受益者。
而且合作的模式也有助于長城在未來行業成熟之前提前完成占領和布局。這是因為一旦類似的合作模式深化,在具體的行業、產業模式、商業合作模式上會有新的裂變,進而誕生這樣一個商業模式上的“新物種”。屆時,長城將可以純粹作為領導者參與其中,未來的后來者很可能被未來可能出現的規則所排斥。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長城與相應科技企業的分工,絕不像主機廠與零部件企業的合作。因為在未來會出現的商業模式中,智能汽車會在不區分誰是制造商,誰是服務商的情況下,以一體化的方式發展。也正因為如此,長城的思維決定了它將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參與者,而是一個新行業的引領者。
03
或者打開芯片進行自研
如今,隨著新戰略的發布,以及長城汽車未來智能化規劃的實施目標,人們預見到長城汽車作為自主品牌先鋒的信心。然而,長城汽車當天發布“籃子”計劃時,很少有人關注長城最在意哪個環節。
此前,根據智能市場研究公司yoledédevelopment發布的《2020年自動駕駛傳感器報告》預測,未來15年,用于自動駕駛車輛的傳感器將以5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傳感硬件的總收入將在2032年達到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5億元。不難猜測,在1000億元的市場前景中,長城汽車在產品智能化層面謀劃的不僅僅是短期的變革。
據報道,在這個藍海市場中,由于技術和市場優勢,中國已經失去了R&D的機會和市場份額。10年來,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在內的車載傳感器被國外品牌壟斷多年。這期間,雖然不斷有被稱為“國貨之光”的國產品牌,試圖奪回智能汽車在核心技術上的地位,但收效甚微。
以某相機為首的圖像識別技術供應商為例。2019年年中,牽手全球26家車企45個合作項目,新獲得22款車型超過1600萬訂單,市場滲透率超過70%;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美國一家名為威力登科技的公司占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
然而,雖然高精零部件的產業化發展迫在眉睫,但并沒有成為整車企業目前最為關注的環節。因為對于一個更注重集成優勢的汽車廠來說,擁有最好最可靠的特定功能的輔助設備并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如何選擇一款相對長期穩定的芯片,現在更重要,因為它需要覆蓋整車的全生命周期,甚至在整車廠商生產汽車車型的過程中至少要覆蓋30年。
具體到汽車芯片的全球份額,數據顯示,目前只有不到3%來自中國企業。其余大部分由歐美公司持有,其中歐洲公司約占37%,美國公司約占30%,日本公司約占25%。全球排名前20的汽車半導體企業中,只有一家是中國。
正因如此,長城汽車新戰略發布后不久,就有消息稱長城汽車有了自己研發汽車芯片的計劃。據業內猜測,長城自研芯片的初衷一方面源于長城不希望在技術上被外方“卡住”;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自研芯片可以大大提升長城在智能汽車領域布局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降低其單車成本。其實這種思路也符合長城汽車一直堅持自給自足的發展思路。
據悉,芯片行業一直是一個利潤極其豐厚的行業。根據之前的數據,大部分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單季度的毛利率可以超過48%。正是這種極強的盈利能力,對傳統汽車形成了極大的誘惑。就長城而言,如果能在自研后成功裝車,不僅能增加自身的成本控制,還能增加相應產品的競爭力,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實現一次全產業鏈的絕地超車。
可以看出,長城對于徹底解決智能汽車的問題有著清晰的思路。
蓋世汽車訊根據《歐洲汽車新聞》的估算,2020年前三季度,Stellantis由于在歐洲市場銷量大跌,在中國市場銷量疲軟,在全球只能排名第六(根據FCA和PSA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銷量)。
1900/1/1 0:00:00文章開篇,還是想鄭重吐槽:這個元旦假期,特斯拉并不想讓中國汽車行業相關從業者有一絲的清閑時光。而在講出這番略帶抱怨的話語后,還是想為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的表現點一個贊。
1900/1/1 0:00:00過去,人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樣的一款車才可以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車,也許是品牌底蘊、也許是歷史、也許是技術水準。當外界消極的聲音過多時,品牌與產品原本的優勢都將被掩蓋。
1900/1/1 0:00:00作為2021年開年汽車行業的首個盛事,2021(第三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網聯車展)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海口市人民政府特別支持,
1900/1/1 0:00:00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歐投資協定終于正式簽署。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2020年12月31日,戴姆勒卡車北美公司同意了一項300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以解決對其延遲召回的調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