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雷鋒網報道,八月似乎是他的幸運月。
2014年8月,他離開阿里巴巴,出任Xpeng Motors董事長兼CEO,與亨利、何濤再次創業。
6年后的2020年8月27日晚,Xpeng Motors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XPEV”。截至28日上午56: 00,以23美元開盤,上漲56%,市值超過175億美元。
當晚,Xpeng Motors以每股15美元的價格公開發售約9973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高于此前每股11-13美元的區間。
通過此次發行,Xpeng Motors籌集的資金總額約為15億美元,遠高于此前預測的12.71億美元。
根據8月21日更新的招股書,阿里巴巴集團、知名對沖基金Coatue、卡塔爾投資局和小米分別認購了高達2億美元、1億美元、5000萬美元和5000萬美元的ADS。與此同時,投資特斯拉的基金公司Primecap Management Company也認購了1億美元的ADS。
至此,Xpeng Motors成為繼蔚來、理想之后第三家在美國上市的國產造車新勢力,再次坐穩造車新勢力前三的位置。
對于何本人來說,連續創業并成功上市,可以算是他造車路上迄今為止最好的一份成績單。
他肖鵬是誰被“忽悠”去造汽車的
雖然何肖鵬在2014年聯合投資成立了Xpeng Motors,但他直到2017年才開始致力于建造汽車賽道。
當時他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UC瀏覽器的總策劃,也是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2014年6月,UC瀏覽器并入阿里巴巴,成就了當年中國互聯網上最大的并購案。
何還曾在阿里巴巴擔任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游戲總裁、土豆網總裁。
但作為一個產品所有者,何肖鵬一直想做出一個能改變世界的產品。范圍越大,變化越深越好。而汽車的智能化讓他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在阿里任職期間,何肖鵬也曾提出內部造車,但結果無果而終。他也知道造汽車比造移動互聯網難多了。
當時他的顧慮是:首先,用互聯網的思維做硬件很難成功;其次,當時國內沒有團隊在做智能汽車,也沒有人確定當時國外剛剛興起的特斯拉是不是在做智能汽車。
然而一個電話改變了何的人生軌跡,間接造就了國內造車新勢力三劍客集結美股的局面。
2017年2月,何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正當他沉浸在喜悅中的時候,GGV ggv資本管理合伙人、老朋友符績勛打來電話,告訴他汽車賽道已經開始了,如果他不沖進去,賽道窗口可能會在一兩年后關閉。
那一刻,何肖鵬突然有了一種情緒,他將來要做些什么來證明給兒子看。也正是這種讓兒子驕傲的強烈想法,讓何肖鵬真正開始考慮造車。
同年8月,何正式離開阿里巴巴,全職在Xpeng Motors工作。而也因為“忽悠”他的生意,被何稱為“壞蛋”。
小米雷軍是他肖鵬造車路上要感謝的另一個人。
早在Xpeng Motors天使輪的時候,雷軍就以個人名義幫過他;然后雷軍名下的順為資本也參與了Xpeng Motors的A+輪融資,而Xpeng Motors在C+輪的時候,小米是從集團層面投資的。
這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Xpeng汽車的抗風險能力,成為何造車路上的夢想幫手。
全在他肖鵬全在智能汽車
事實上,在何不在的前三年,Xpeng Motors已經以電機、電池、電控、中控大屏、儀表的研發為突破口,開展互聯網汽車核心系統的研發,完成整車研發。
然而,何始終認為,“光靠電動車是沒有未來的”。
全職投資Xpeng Motors后,何曾公開表示,未來智能電動的四大核心要素將是:
首先是全新的互聯網基因,需要互聯網、汽車廠商、技術以及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其次,自主研發互聯網技術,因為所有汽車制造企業都是科技企業。核心不僅是制造,還有軟件和運營能力。
三是用戶參與,其中最核心、最有價值的用戶是主動使用互聯網、自動駕駛的用戶;
第四是對汽車行業心存敬畏。
在當時造車新勢力還“非主流”的時候,這些話可能不會引起太多關注。但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興盛,主機廠的轉型潮,都證明了以上每一點都是基于汽車智能化的核心因素。
因此,何肖鵬歸隊后的當務之急就是全心全意地組建一支球隊。
他甚至去北美招聘,收獲頗豐。“從(2017年)10月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兩個高級VP和SVP成員加入Xpeng Motors。”
就連特斯拉Autopilot機器學習的前骨干、著名的機器學習專家顧也在2017年成為了Xpeng Motors的將軍。2018年12月,高通自動駕駛前負責人吳新洲加入了Xpeng Motors的硅谷團隊,擔任Xpeng Motors自動駕駛副總裁。
截至今年6月30日,Xpeng Motors的3676名員工中有43%是R&D員工。其自駕團隊已經達到300人。
在All in intelligence的理念下,Xpeng Motors走上了從L2到L3,再到未來自動駕駛的自研智能汽車之路。這也是一條技術難度最大但護城河最深的路。
硬件層面,合作方負責制造硬件,Xpeng Motors負責集成;在核心軟件、軟件架構層次、軟件算法和數據等方面。,Xpeng Motors進行自主研發和部分合作。其最終目標是實現軟硬件數據的集成。
“我覺得做智能出行的人有兩種。第一是依附于別人,第二是做全生態鏈,第一是像安卓,第二是像蘋果,后者一定是智能制造。”
這和特斯拉的發展思路大致相似。然而,何認為特斯拉的路線可能不符合中國的交通狀況。
比如中國對自動泊車的需求很強烈,這是特斯拉不太重視的點。而Xpeng Motors則通過將自動泊車與車機交互、AI語音相結合,解決了用戶的停車痛點。
這一能力也是小鵬第一代G3在2018年上市時的核心亮點之一。當然也包括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X-mart OS和輔助駕駛系統XPILOT,在本地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雖然部分輔助駕駛功能會通過OTA逐步釋放,但此時,小鵬對智能汽車產品的理解已經初具規模。
2018年底至今,Xpeng電機已經進行了八次OTA升級,所有ECU都可以實現OTA。
2020年推出的電動轎跑P7搭載XPILOT2.5系統,高級版XPILOT3.0將于2021年推出。
據Xpeng Motors招股書顯示,目前,Xpeng Motors車主:ACC已行駛2500萬公里,平均利用率66%;LCC/ALC已行駛1110萬公里,平均利用率43%;自動泊車成功率80%,平均利用率46%。
到今年上半年,超過90%的G3買家選擇了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版本,約50%的客戶訂購了支持XPILOT3.0的P7版本。
在更深層次上,Xpeng Motors還開發了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采用中央控制器+域控制器的架構模式。域控制器包括智能驅動域控制器、車身域控制器、電源域控制器等模塊。這些都為Xpeng電機后續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小米雷軍曾經送給何一句話:如何在硬件和軟件服務之間達到藝術的平衡很重要。
何肖鵬和他的團隊試圖在這樣的平衡中實現終極智能汽車。
當工廠不再是一個限制
“新能源汽車不是下一個汽車時代,智能汽車才是未來的分水嶺。智能標簽不僅烙在產品上,還體現在高度智能化的生產流程中。”
但當初,Xpeng Motors因為沒有汽車生產資質,選擇了與海馬汽車合作。直到今年3月,Xpeng汽車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才解決了生產資質的問題。
同時,隨著肇慶工廠主廠房的建成、設備的全面引進和生產的實現,Xpeng Motors對智能汽車的生產有了更好的掌控。
目前,肇慶工廠有600多名員工,其中78%來自主流主機廠,74%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其中百分之九十七的工程師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按照Xpeng Motors的規劃,P7已經在肇慶工廠開始量產。
何在今年6月9日肇慶工廠第一場直播中表示:“Xpeng Motors的智能化包括儀表盤、大屏、系統、總線、電子電氣架構,從數據到軟件安全,除了芯片。我們已經完成了Tier1的許多AB點。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我們為超過一半的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將能夠為小鵬車主提供與市場上常規車型完全不同的智能產品。”
目前,小鵬肇慶工廠的年產能為10萬輛,2021年推出的第三款車型產品也將在這里生產。
由此可見,Xpeng Motors的自研路線無疑是其在智能電動車軟件和制造方面最強大的軟硬件臂膀。
隨著“智能”標簽的穩固和汽車銷量的提升,Xpeng Motors的“中國特斯拉”智能汽車之路將走得更遠。
摘要
在上市現場,何也再次表示,未來有三個要素將推動ITS的發展。
首先是能源的變化,從汽油機到電動機,電動車的制造、生產、研發更簡單;
其次,軟件和數據兩大引擎會改變每個人的出行;第三,從輪式交通工具、固定翼到步行交通工具,未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而All in智能Xpeng汽車將繼續上路。
(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雷鋒網
數據參考源:
https://mp.weixin.qq.com/s/2z-中國5_txbIqvAXvhQ
https://mp.weixin.qq.com/s/2z-中國5_txbIqvAXvhQ
https://mp.weixin.qq.com/s/Rtuz-aEzKksN-S0EDhezyQ
https://finance . Sina . cn/2020-06-11/detail-iirczymk 6355503 . d . html?from=wap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據雷鋒網報道,八月似乎是他的幸運月。
2014年8月,他離開阿里巴巴,出任Xpeng Motors董事長兼CEO,與亨利、何濤再次創業。
6年后的2020年8月27日晚,Xpeng Motors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XPEV”。截至28日上午56: 00,以23美元開盤,上漲56%,市值超過175億美元。
當晚,Xpeng Motors以每股15美元的價格公開發售約9973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高于此前每股11-13美元的區間。
通過此次發行,Xpeng Motors籌集的資金總額約為15億美元,遠高于此前預測的12.71億美元。
根據8月21日更新的招股書,阿里巴巴集團、知名對沖基金Coatue、卡塔爾投資局和小米分別認購了高達2億美元、1億美元、5000萬美元和5000萬美元的ADS。與此同時,投資特斯拉的基金公司Primecap Management Company也認購了1億美元的ADS。
至此,Xpeng Motors成為繼蔚來、理想之后第三家在美國上市的國產造車新勢力,再次坐穩造車新勢力前三的位置。
對于何本人來說,連續創業并成功上市,可以算是他造車路上迄今為止最好的一份成績單。
他肖鵬是誰被“忽悠”去造汽車的
雖然何肖鵬在2014年聯合投資成立了Xpeng Motors,但他直到2017年才開始致力于建造汽車賽道。
當時他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UC瀏覽器的總策劃,也是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2014年6月,UC瀏覽器并入阿里巴巴,成就了當年中國互聯網上最大的并購案。
何還曾在阿里巴巴擔任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游戲總裁、土豆網總裁。
但作為一個產品所有者,何肖鵬一直想做出一個能改變世界的產品。范圍越大,變化越深越好。而汽車的智能化讓他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在阿里任職期間,何肖鵬也曾提出內部造車,但結果無果而終。他也知道造汽車比造移動互聯網難多了。
當時他的顧慮是:首先,用互聯網的思維做硬件很難成功;其次,當時國內沒有團隊在做智能汽車,也沒有人確定當時國外剛剛興起的特斯拉是不是在做智能汽車。
然而一個電話改變了何的人生軌跡,間接造就了國內造車新勢力三劍客集結美股的局面。
2017年2月,何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正當他沉浸在喜悅中的時候,GGV ggv資本管理合伙人、老朋友符績勛打來電話,告訴他汽車賽道已經開始了,如果他不沖進去,賽道窗口可能會在一兩年后關閉。
那一刻,何肖鵬突然有了一種情緒,他將來要做些什么來證明給兒子看。也正是這種讓兒子驕傲的強烈想法,讓何肖鵬真正開始考慮造車。
同年8月,何正式離開阿里巴巴,全職在Xpeng Motors工作。而也因為“忽悠”他的生意,被何稱為“壞蛋”。
小米雷軍是他肖鵬造車路上要感謝的另一個人。
早在Xpeng Motors天使輪的時候,雷軍就以個人名義幫過他;然后雷軍名下的順為資本也參與了Xpeng Motors的A+輪融資,而Xpeng Motors在C+輪的時候,小米是從集團層面投資的。
這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Xpeng汽車的抗風險能力,成為何造車路上的夢想幫手。
全在他肖鵬全在智能汽車
事實上,在何不在的前三年,Xpeng Motors已經以電機、電池、電控、中控大屏、儀表的研發為突破口,開展互聯網汽車核心系統的研發,完成整車研發。
然而,何始終認為,“光靠電動車是沒有未來的”。
全職投資Xpeng Motors后,何曾公開表示,未來智能電動的四大核心要素將是:
首先是全新的互聯網基因,需要互聯網、汽車廠商、技術以及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其次,自主研發互聯網技術,因為所有汽車制造企業都是科技企業。核心不僅是制造,還有軟件和運營能力。
三是用戶參與,其中最核心、最有價值的用戶是主動使用互聯網、自動駕駛的用戶;
第四是對汽車行業心存敬畏。
在當時造車新勢力還“非主流”的時候,這些話可能不會引起太多關注。但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興盛,主機廠的轉型潮,都證明了以上每一點都是基于汽車智能化的核心因素。
因此,何肖鵬歸隊后的當務之急就是全心全意地組建一支球隊。
他甚至去北美招聘,收獲頗豐。“從(2017年)10月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兩個高級VP和SVP成員加入Xpeng Motors。”
就連特斯拉Autopilot機器學習的前骨干、著名的機器學習專家顧也在2017年成為了Xpeng Motors的將軍。2018年12月,高通自動駕駛前負責人吳新洲加入了Xpeng Motors的硅谷團隊,擔任Xpeng Motors自動駕駛副總裁。
截至今年6月30日,Xpeng Motors的3676名員工中有43%是R&D員工。其自駕團隊已經達到300人。
在All in intelligence的理念下,Xpeng Motors走上了從L2到L3,再到未來自動駕駛的自研智能汽車之路。這也是一條技術難度最大但護城河最深的路。
硬件層面,合作方負責制造硬件,Xpeng Motors負責集成;在核心軟件、軟件架構層次、軟件算法和數據等方面。,Xpeng Motors進行自主研發和部分合作。其最終目標是實現軟硬件數據的集成。
“我覺得做智能出行的人有兩種。第一是依附于別人,第二是做全生態鏈,第一是像安卓,第二是像蘋果,后者一定是智能制造。”
這和特斯拉的發展思路大致相似。然而,何認為特斯拉的路線可能不符合中國的交通狀況。
比如中國對自動泊車的需求很強烈,這是特斯拉不太重視的點。而Xpeng Motors則通過將自動泊車與車機交互、AI語音相結合,解決了用戶的停車痛點。
這一能力也是小鵬第一代G3在2018年上市時的核心亮點之一。當然也包括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X-mart OS和輔助駕駛系統XPILOT,在本地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雖然部分輔助駕駛功能會通過OTA逐步釋放,但此時,小鵬對智能汽車產品的理解已經初具規模。
2018年底至今,Xpeng電機已經進行了八次OTA升級,所有ECU都可以實現OTA。
2020年推出的電動轎跑P7搭載XPILOT2.5系統,高級版XPILOT3.0將于2021年推出。
據Xpeng Motors招股書顯示,目前,Xpeng Motors車主:ACC已行駛2500萬公里,平均利用率66%;LCC/ALC已行駛1110萬公里,平均利用率43%;自動泊車成功率80%,平均利用率46%。
到今年上半年,超過90%的G3買家選擇了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版本,約50%的客戶訂購了支持XPILOT3.0的P7版本。
在更深層次上,Xpeng Motors還開發了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采用中央控制器+域控制器的架構模式。域控制器包括智能驅動域控制器、車身域控制器、電源域控制器等模塊。這些都為Xpeng電機后續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小米雷軍曾經送給何一句話:如何在硬件和軟件服務之間達到藝術的平衡很重要。
何肖鵬和他的團隊試圖在這樣的平衡中實現終極智能汽車。
當工廠不再是一個限制
“新能源汽車不是下一個汽車時代,智能汽車才是未來的分水嶺。智能標簽不僅烙在產品上,還體現在高度智能化的生產流程中。”
但當初,Xpeng Motors因為沒有汽車生產資質,選擇了與海馬汽車合作。直到今年3月,Xpeng汽車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才解決了生產資質的問題。
同時,隨著肇慶工廠主廠房的建成、設備的全面引進和生產的實現,Xpeng Motors對智能汽車的生產有了更好的掌控。
目前,肇慶工廠有600多名員工,其中78%來自主流主機廠,74%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其中百分之九十七的工程師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按照Xpeng Motors的規劃,P7已經在肇慶工廠開始量產。
何在今年6月9日肇慶工廠第一場直播中表示:“Xpeng Motors的智能化包括儀表盤、大屏、系統、總線、電子電氣架構,從數據到軟件安全,除了芯片。我們已經完成了Tier1的許多AB點。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我們為超過一半的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將能夠為小鵬車主提供與市場上常規車型完全不同的智能產品。”
目前,小鵬肇慶工廠的年產能為10萬輛,2021年推出的第三款車型產品也將在這里生產。
由此可見,Xpeng Motors的自研路線無疑是其在智能電動車軟件和制造方面最強大的軟硬件臂膀。
隨著“智能”標簽的穩固和汽車銷量的提升,Xpeng Motors的“中國特斯拉”智能汽車之路將走得更遠。
摘要
在上市現場,何也再次表示,未來有三個要素將推動ITS的發展。
首先是能源的變化,從汽油機到電動機,電動車的制造、生產、研發更簡單;
其次,軟件和數據兩大引擎會改變每個人的出行;
第三,從輪式交通工具、固定翼到步行交通工具,未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而All in智能Xpeng汽車將繼續上路。
(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雷鋒網
數據參考源:
https://mp.weixin.qq.com/s/2z-中國5_txbIqvAXvhQ
https://mp.weixin.qq.com/s/2z-中國5_txbIqvAXvhQ
https://mp.weixin.qq.com/s/Rtuz-aEzKksN-S0EDhezyQ
https://finance . Sina . cn/2020-06-11/detail-iirczymk 6355503 . d . html?from=wap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1月至7月,全國累計完成交通投資17957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半年加快34個百分點。
1900/1/1 0:00:00“對于特斯拉、Uber和Lyft來說,Robotaxi市場之爭關乎生死存亡。”Mobileye首席執行官阿姆農沙舒亞曾堅定的表示。
1900/1/1 0:00:00一季度汽車產量同比下滑45,進入4月后產量實現恢復性增長,6月汽車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5疫情暴發以來,重慶強化對汽車企業復工復產的供應鏈支持,車企也應勢而動紛紛推出新款高端車型,
1900/1/1 0:00:00作者王妍編輯周游隨著造車業務開始有實質性的進展,恒大新能源汽車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1900/1/1 0:00:00騰訊汽車訊據媒體報道,特斯拉正在上海超級工廠準備投產ModelY,為此該工廠大規模招聘近900個制造業崗位。
1900/1/1 0:00:008月27日晚間,江鈴汽車發布2020年半年報。財報顯示,江鈴汽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07億元,同比上升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億元,同比上升25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