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按鍵還是大屏?智能座艙新時代,仙豆智能“勇于做減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據雷鋒網報道。com,2012年,特斯拉Model S首次將大屏幕應用到汽車上——開啟了一場汽車顯示屏的革命。

如今,大單屏、雙屏、多屏、頂屏等創新型車載顯示器百花齊放。而且隨著計算芯片、智能語音、手勢交互、AR HUD技術的逐漸成熟,智能駕駛艙已經從概念變成了實踐。

換句話說,曾經布滿按鍵的汽車中控臺,已經開始被大屏取代;過去單一的按鍵和旋鈕操作,現在正在進化為語音+手勢+觸摸甚至眼神的多模態交互。

那么,未來的汽車真的只剩下屏幕了嗎?物理按鍵和大屏是天生沖突的嗎?用戶需要什么樣的交互體驗?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近日,智能公開課以“消失的按鍵,進攻大屏”為主題,邀請了行業專家暢談智能駕駛艙時代的交互,包括同濟大學人車關系實驗室研究與項目負責人龔在彥、小米人工智能部設計總監、竇憲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余等。

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按:圖片從左至右分別是龔在炎、和余。

同濟大學人車關系實驗室研究和項目負責人龔再彥。

龔在炎表示,汽車智能駕駛艙的開發會經歷功能羅列、多感官交互、信任建立、無感交流的過程。因此,智能駕駛艙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1.0-3.0時代。

1.0時代。從2000年到2012年,這一時期智能駕駛艙的發展主要是實現更多的功能和擴展功能。也是在這個階段,汽車開始有了彩色顯示屏。

2.0時代。從2012年到2018年,除了傳統的按鍵,更大的觸摸屏開始出現在車內,甚至多模態交互的程度,比如語音交互。

3.0時代。智能駕駛艙應該能夠實現更好的直觀交互,人工智能系統應該在很大程度上理解和預測用戶的想法,而不需要用戶一步步操作。

但龔在炎認為,手機將無法滿足和引領智能車體驗的3.0時代,因為要完全打通手機和車機的生態是非常困難的,基于手機的解決方案缺乏沉浸感,場景定義不夠深入。

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在致力于打造智能駕駛艙,也確實做出了創造性的成果,但龔在彥認為,光有創意是不夠的,還需要紀律,需要科學系統的設計原則來指導相關創新。

所以在龔在炎看來,更多更大的屏幕確實是一個智能駕駛艙短期內的發展趨勢。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僅僅在信息和內容的呈現上滿足用戶的體驗已經不可能,更重要的是室內氛圍的設計和營造。

小米人工智能部設計總監劉晶

正如在手機領域,手機交互的本質是輸入和輸出,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是讓輸入更高效、更自然;讓輸出內容更豐富,更容易理解。雖然由于場景不同,手機和車機有一些區別,但手機行業過去十年的經驗值得車廠借鑒。

劉晶認為,智能駕駛艙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計算能力不容易被“看見”,但交互能力不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語音,觸摸、手勢、眼球追蹤等多模態交互方式也逐漸被搭載在公交車上。但劉晶認為,汽車語音交互的識別率、響應速度、語義理解、線下服務、使用指導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和細化,主動交互能力有待加強。

他說,許多汽車還沒有達到智能的水平——語音控制開關燈等功能不算“智能”。智能汽車應該有更高的理解能力,能為用戶提供更復雜的輔助,但在整車上逐漸智能化。

但是現在,隨著用戶需求的激增,各種交互功能堆積如山,HMI的設計也變得復雜起來。

至于車內是否需要實體按鍵的問題,劉晶的看法是,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交互方式的多樣化和智能化,但考慮到人們習慣的延續性,還是有必要保留少數實體按鍵。

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于季良

余也認為,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用戶將逐漸依賴包括觸摸和語音在內的多模態交互,這也意味著HMI設計面臨巨大挑戰。比如如何用語音、眼球追蹤、人臉追蹤、觸摸、手勢、AR虛擬現實技術來代替原來最快、最直接、最簡單的按鍵。

雖然芯片的性能已經有所提高,可以承載更多的功能,但于說,最好還是給用戶提供適當的服務。因此,竇憲的計劃是“勇于做減法”,為用戶提供一個易于使用的界面。

如何化繁為簡,是對車輛和機器交互和設計能力的極大考驗。竇憲開創了“服務即桌面”的產品理念,通過小窗口、多任務、快速訪問,為用戶提供易用的交互體驗,輕松實現盲操。同時也減少了繁瑣的交互步驟,減少了對屏幕和按鍵的依賴。

那么,未來智能駕駛艙中的物理按鍵是否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汽車大屏?對于這個問題,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他解釋說,面對汽車智能化、自動化的到來,汽車本身從交通工具變成了出行服務工具,車內大屏幕承載了更多的信息交換功能;而且車內的大屏幕可以完美的掩蓋一些品牌的內飾設計和做工的不足。

雷鋒總結。com

其實在這次公開課之前,竇憲已經給227名學生做過一次小測驗,其中只有20.9%的人認為不需要實體按鍵,也就是說,目前,還是有少數人認為未來根本不需要實體按鍵。

板載顯示大屏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但短時間內物理按鍵是必須的。看似“按鍵”與“大屏”之爭,其實是用戶交互體驗升級之爭。但無論如何,所有的交互設計都要符合人類的第一原則——將需求還原到其根本本質,進入人的內心。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據雷鋒網報道。com,2012年,特斯拉Model S首次將大屏幕應用到汽車上——開啟了一場汽車顯示屏的革命。

如今,大單屏、雙屏、多屏、頂屏等創新型車載顯示器百花齊放。而且隨著計算芯片、智能語音、手勢交互、AR HUD技術的逐漸成熟,智能駕駛艙已經從概念變成了實踐。

換句話說,曾經布滿按鍵的汽車中控臺,已經開始被大屏取代;過去單一的按鍵和旋鈕操作,現在正在進化為語音+手勢+觸摸甚至眼神的多模態交互。

那么,未來的汽車真的只剩下屏幕了嗎?物理按鍵和大屏是天生沖突的嗎?用戶需要什么樣的交互體驗?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近日,智能公開課以“消失的按鍵,進攻大屏”為主題,邀請了行業專家暢談智能駕駛艙時代的交互,包括同濟大學人車關系實驗室研究與項目負責人龔在彥、小米人工智能部設計總監、竇憲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余等。

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按:圖片從左至右分別是龔在炎、和余。

同濟大學人車關系實驗室研究和項目負責人龔再彥。

龔在炎表示,汽車智能駕駛艙的開發會經歷功能羅列、多感官交互、信任建立、無感交流的過程。因此,智能駕駛艙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1.0-3.0時代。

1.0時代。從2000年到2012年,這一時期智能駕駛艙的發展主要是實現更多的功能和擴展功能。也是在這個階段,汽車開始有了彩色顯示屏。

2.0時代。從2012年到2018年,除了傳統的按鍵,更大的觸摸屏開始出現在車內,甚至多模態交互的程度,比如語音交互。

3.0時代。智能駕駛艙應該能夠實現更好的直觀交互,人工智能系統應該在很大程度上理解和預測用戶的想法,而不需要用戶一步步操作。

但龔在炎認為,手機將無法滿足和引領智能車體驗的3.0時代,因為要完全打通手機和車機的生態是非常困難的,基于手機的解決方案缺乏沉浸感,場景定義不夠深入。

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在致力于打造智能駕駛艙,也確實做出了創造性的成果,但龔在彥認為,光有創意是不夠的,還需要紀律,需要科學系統的設計原則來指導相關創新。

所以在龔在炎看來,更多更大的屏幕確實是一個智能駕駛艙短期內的發展趨勢。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僅僅在信息和內容的呈現上滿足用戶的體驗已經不可能,更重要的是室內氛圍的設計和營造。

小米人工智能部設計總監劉晶

正如在手機領域,手機交互的本質是輸入和輸出,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是讓輸入更高效、更自然;讓輸出內容更豐富,更容易理解。雖然由于場景不同,手機和車機有一些區別,但手機行業過去十年的經驗值得車廠借鑒。

劉晶認為,智能駕駛艙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計算能力不容易被“看見”,但交互能力不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語音,觸摸、手勢、眼球追蹤等多模態交互方式也逐漸被搭載在公交車上。但劉晶認為,汽車語音交互的識別率、響應速度、語義理解、線下服務、使用指導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和細化,主動交互能力有待加強。

他說,許多汽車還沒有達到智能的水平——語音控制開關燈等功能不算“智能”。智能汽車應該有更高的理解能力,能為用戶提供更復雜的輔助,但在整車上逐漸智能化。

但是現在,隨著用戶需求的激增,各種交互功能堆積如山,HMI的設計也變得復雜起來。

至于車內是否需要實體按鍵的問題,劉晶的看法是,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交互方式的多樣化和智能化,但考慮到人們習慣的延續性,還是有必要保留少數實體按鍵。

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于季良

余也認為,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用戶將逐漸依賴包括觸摸和語音在內的多模態交互,這也意味著HMI設計面臨巨大挑戰。比如如何用語音、眼球追蹤、人臉追蹤、觸摸、手勢、AR虛擬現實技術來代替原來最快、最直接、最簡單的按鍵。

雖然芯片的性能已經有所提高,可以承載更多的功能,但于說,最好還是給用戶提供適當的服務。因此,竇憲的計劃是“勇于做減法”,為用戶提供一個易于使用的界面。

如何化繁為簡,是對車輛和機器交互和設計能力的極大考驗。竇憲開創了“服務即桌面”的產品理念,通過小窗口、多任務、快速訪問,為用戶提供易用的交互體驗,輕松實現盲操。同時也減少了繁瑣的交互步驟,減少了對屏幕和按鍵的依賴。

那么,未來智能駕駛艙中的物理按鍵是否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汽車大屏?對于這個問題,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他解釋說,面對汽車智能化、自動化的到來,汽車本身從交通工具變成了出行服務工具,車內大屏幕承載了更多的信息交換功能;而且車內的大屏幕可以完美的掩蓋一些品牌的內飾設計和做工的不足。

雷鋒總結。com

其實在這次公開課之前,竇憲已經給227名學生做過一次小測驗,其中只有20.9%的人認為不需要實體按鍵,也就是說,目前,還是有少數人認為未來根本不需要實體按鍵。

板載顯示大屏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但短時間內物理按鍵是必須的。看似“按鍵”與“大屏”之爭,其實是用戶交互體驗升級之爭。但無論如何,所有的交互設計都要符合人類的第一原則——將需求還原到其根本本質,進入人的內心。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標簽:理念特斯拉Model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載人飛行汽車已上天,打“飛的”不再是夢想?

作者程瀟熠編輯周游無人駕駛尚未實現,載人飛行汽車已率先“上天”。

1900/1/1 0:00:00
合作自研兩條腿走路,蔚來自動駕駛研發拼圖已初顯

最近股價水漲船高的蔚來,一只腳顯然已經跨進了資金的安全區。而似乎剛剛才喘上一口氣的李斌,隨即又開啟了自動駕駛研發的下一程。

1900/1/1 0:00:00
需求不振 中石化上半年凈虧損228億元

8月30日,我們從中石化發布的財報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Group)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1

1900/1/1 0:00:00
長安汽車上半年凈利潤26.02億扭虧為盈,但長安福特虧了11.4億

來源:長安福特官方作者吳曉宇編輯周游在經歷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半年后,長安汽車扭虧為盈。8月30日下午,長安汽車披露2020年半年報。

1900/1/1 0:00:00
特斯拉CEO馬斯克本周將前往德國 柏林超級工廠是此行重點

TechWeb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繼去年11月份在柏林的一次頒獎典禮上,宣布歐洲的超級工廠將建在德國柏林之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本周將再次前往德國,

1900/1/1 0:00:00
北汽藍谷“怎么辦”

上半年,疫情給國內上市車企帶來的業績影響,無疑是嚴重的,而對北汽藍谷來說,這出其不意的一拳,在補貼退坡后期,尤為沉重。這家曾經力壓特斯拉和比亞迪的電動車制造商,手中還有何底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