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公司官員
作者|武笑羽
編輯|旅行
今年下半年以來,理想和小鵬相繼上市,與蔚來汽車一起組織了美股的“三國殺”。國內方面,科技創新板面臨“新舊勢力”夾擊,IPO競爭同樣激烈。
今年6月17日,吉利汽車首次正式披露將回歸a股,瞄準科技創新板,有望成為“科技創新板上市第一車”。僅僅兩個月后,威馬年內登陸科技創新板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后有消息人士證實,威馬汽車有望在9月初完成D輪融資,9月底開始申報科技創新板,力爭2021年1-2月登陸科技創新板,有望成為“科技創新板新能源第一股”。
相比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獨立一哥”吉利汽車顯然動作更快,還是先吃科技創新板的紅利。
8月28日,據浙江證監局官網消息,CICC與華泰聯合進行的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已于日前完成,將適時正式提交科技創新板招股說明書。
吉利和威馬的愛恨情仇不止于此。2019年9月,因商業秘密糾紛,吉利對威馬提起訴訟,索賠高達21億元,這是中國最大的商業糾紛案。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的多位高管,包括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都曾在吉利工作過。今年2月,吉利撤回了對威馬的部分訴訟,但針對竊取商業機密的訴訟仍將繼續。
如今“新仇舊恨”疊加。科技創新板IPO競爭的背后,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都有各自的焦慮和野心。
兩人都盯上了“有錢工廠”
兩人都盯上了“有錢工廠”
2019年7月22日,科技創新板開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漲幅達到140%。如今一年過去了,科技創新板的“造富神話”仍未停止。
據價值線研究院統計,科技創新板上市一周年,從最初的25家到140家,融資2000億元,總市值已經超過3.3萬億元,產生了數百位億萬富翁,其中有4位身價超過100億元。
科創板自誕生之日起,就對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青睞有加。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技創新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顯示,科技創新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
汽車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資本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順利登陸科創板,意味著快速獲得便捷的融資來源,搶占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保證后續的產品研發、產能爬坡、營銷推廣,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
此外,獵鷹創投創始人、追夢創富CEO李源豐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登陸科技創新板相當于獲得了高科技車企的國家認證,可以享受特斯拉暴漲帶來的股價聯動,甚至市盈率超過特斯拉。”
先搶占科技創新板,威馬和吉利各有各的算盤。
根據威馬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其銷量為6,342輛,排名……g新車銷量榜第三,但與冠軍蔚來的14072輛和亞軍李的9665輛相比,差距不小。
新造的汽車被公認為“碎鈔機”。即使被稱為“最摳門的創始人”,李想旗下的李也未能逃脫虧損的泥潭。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李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和24.38億元。蔚來汽車財報顯示,其2019年全年凈虧損114.13億元;2020年一季度凈虧損16.92億元。
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營收數據,但今年年初,威馬汽車取消了2019年所有員工的年終獎。當時威馬回復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稱“取消年終獎是因為沒有完成公司的目標,不僅是銷量,還有其他考核指標。”
“造車新勢力在搞資本游戲。誰先上市誰先活。”全聯車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這樣判斷。美團CEO王興發布了2020年的預測,稱“只有三種新勢力能活下去”。
科技創新板可以給威馬汽車帶來高估值,在新生力量的“大逃殺”中帶來更強的競爭力。有消息人士在接受《財經》采訪時透露,D輪融資完成后,威馬估值有望超過300億元,IPO預期估值有望超過600億元。
來源:威馬汽車官方
另一方面,雖然資金相對充裕,但吉利汽車的情況卻難言樂觀。
2019年起,吉利汽車告別了過去四年凈利潤持續高企的野蠻生長期,開始“慢下來慢跑”。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收368.19億元,同比下降22.6%;凈利潤23億元,同比下降43%。同時,吉利汽車將全年銷量目標從141萬輛下調至132萬輛,降幅為6%。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2020年將是集團歷史上最困難的一年。”
吉利汽車正在尋求技術轉型,但大象轉身并不容易。以新能源汽車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吉利汽車當年銷售新能源和電動汽車11.3萬輛,僅占全年總銷量的8.3%左右。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和電動汽車車型(包括雷克薩斯)銷量為2.92萬輛,同比大幅下降約49%。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華銷量為4.6萬輛,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同期,國內造車新勢力龍頭蔚來汽車銷量14169輛,同比增長87.9%,新舊勢力交鋒激烈。
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幾何來源:吉利官方
吉利汽車向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坦言:“為國內a股開辟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于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增強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新四化’等未來戰略發展。”
吉利汽車方面表示,科技創新板上市募集資金約40%將投入新車產品研發項目,約15%將投入新能源、車聯網、智能駕駛等前瞻性技術研發項目,約30%將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以改善集團財務及現金流狀況。
科技哪個更強?
科技哪個更強?
“新勢力不能一直叫新勢力,它會變,舊勢力會智能化。最后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還得是一條賽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表示。
在首都賽車場同臺競技,率先登陸科技創新板,贏得“整車第一股”的稱號,對車企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李源豐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第一份額相當于行業第一。在如今買頭部資產的習慣下,毫無疑問可以享受更高的市盈率,得到更重投資者的加持。對比美股的蔚來、理想、小鵬,蔚來率先登陸美股,市場默認行業第一。”
另外,能夠整車上市的公司數量有限,一定要抓住機會。科技創新板汽車生態上市即將進入第二階段,即核心技術供應商上市,如專注智能駕駛芯片的黑芝麻智能科技、專注激光雷達的速騰聚創等。
顧名思義,科技創新板的“板”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6月8日,吉利汽車首次提及“科技4.0”,轉型為框架車。其中,CMA架構被吉利視為“造車”時代的“核心武器”。截至目前,CMA架構已孕育出沃爾沃、領克、北極星、吉利等四大品牌近20款產品。此外,今年下半年,純電動專屬架構PMA架構將正式上市,基于該架構的車型將在領克上市。
來源:吉利汽車官方
智能汽車浪潮將至,自動駕駛成為吉利押寶的方向。自2020年起,沃爾沃、北極星、Link和Waymo達成全球獨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智能網聯方面,吉利的GKUI紀可智能生態系統已搭載22款車型,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
電氣化方面,吉利汽車有48V,高壓混動,純電動,車身控制,高壓m……或控制、燃料電池系統控制和軟件開發能力,并在新能源領域擁有300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在共享方面,吉利擁有新能源網約車B2C平臺曹操出行、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并通過收購李泰飛車、與戴姆勒聯合投資Volocopter,全面布局城市低空出行。
相比較而言,威馬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轉型比傳統主機廠更徹底。
威馬汽車確立的“三步走戰略”如下:第一步,做智能電動車的普及;第二步,成長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做智慧出行服務商。技術研發方面,威馬汽車在5G、自動駕駛、V2G反向充電等領域均有布局;在旅行領域,威馬對外界表示,“旅行業務和‘客戶服務’平臺正在成為威馬的營收助推力。”
然而,即使成功登陸科技創新板,之后的路也并不平坦。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對于科技公司來說,科創板上市可能存在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同時,在慢牛行情下,科創板上市并不絕對代表高估值和高回報。“業績差的話,會直接影響公司股價,后期會有破發的風險。”
無論是科技、資本還是市場份額的競爭,登陸科技創新板后,“新舊勢力”的廝殺和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未來汽車日報
資料來源:公司官員
作者|武笑羽
編輯|旅行
今年下半年以來,理想和小鵬相繼上市,與蔚來汽車一起組織了美股的“三國殺”。國內方面,科技創新板面臨“新舊勢力”夾擊,IPO競爭同樣激烈。
今年6月17日,吉利汽車首次正式披露將回歸a股,瞄準科技創新板,有望成為“科技創新板上市第一車”。僅僅兩個月后,威馬年內登陸科技創新板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后有消息人士證實,威馬汽車有望在9月初完成D輪融資,9月底開始申報科技創新板,力爭2021年1-2月登陸科技創新板,有望成為“科技創新板新能源第一股”。
相比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獨立一哥”吉利汽車顯然動作更快,還是先吃科技創新板的紅利。
8月28日,據浙江證監局官網消息,CICC與華泰聯合進行的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已于日前完成,將適時正式提交科技創新板招股說明書。
吉利和威馬的愛恨情仇不止于此。2019年9月,因商業秘密糾紛,吉利對威馬提起訴訟,索賠高達21億元,這是中國最大的商業糾紛案。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的多位高管,包括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都曾在吉利工作過。今年2月,吉利撤回了對威馬的部分訴訟,但針對竊取商業機密的訴訟仍將繼續。
如今“新仇舊恨”疊加。科技創新板IPO競爭的背后,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都有各自的焦慮和野心。
兩人都盯上了“有錢工廠”
兩人都盯上了“有錢工廠”
2019年7月22日,科技創新板開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漲幅達到140%。如今一年過去了,科技創新板的“造富神話”仍未停止。
據價值線研究院統計,科技創新板上市一周年,從最初的25家到140家,融資2000億元,總市值已經超過3.3萬億元,產生了數百位億萬富翁,其中有4位身價超過100億元。
科創板自誕生之日起,就對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青睞有加。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技創新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顯示,科技創新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
汽車是一門技術-……這是一個緊張的行業,資本在其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順利登陸科創板,意味著快速獲得便捷的融資來源,搶占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保證后續的產品研發、產能爬坡、營銷推廣,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
此外,獵鷹創投創始人、追夢創富CEO李源豐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登陸科技創新板相當于獲得了高科技車企的國家認證,可以享受特斯拉暴漲帶來的股價聯動,甚至市盈率超過特斯拉。”
先搶占科技創新板,威馬和吉利各有各的算盤。
威馬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其銷量為6342輛,位列新車銷量榜第三,但與冠軍蔚來的14072輛和亞軍李的9665輛相比,差距不小。
新造的汽車被公認為“碎鈔機”。即使被稱為“最摳門的創始人”,李想旗下的李也未能逃脫虧損的泥潭。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李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和24.38億元。蔚來汽車財報顯示,其2019年全年凈虧損114.13億元;2020年一季度凈虧損16.92億元。
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營收數據,但今年年初,威馬汽車取消了2019年所有員工的年終獎。當時威馬回復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稱“取消年終獎是因為沒有完成公司的目標,不僅是銷量,還有其他考核指標。”
“造車新勢力在搞資本游戲。誰先上市誰先活。”全聯車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這樣判斷。美團CEO王興發布了2020年的預測,稱“只有三種新勢力能活下去”。
科技創新板可以給威馬汽車帶來高估值,在新生力量的“大逃殺”中帶來更強的競爭力。有消息人士在接受《財經》采訪時透露,D輪融資完成后,威馬估值有望超過300億元,IPO預期估值有望超過600億元。
來源:威馬汽車官方
另一方面,雖然資金相對充裕,但吉利汽車的情況卻難言樂觀。
2019年起,吉利汽車告別了過去四年凈利潤持續高企的野蠻生長期,開始“慢下來慢跑”。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收368.19億元,同比下降22.6%;凈利潤23億元,同比下降43%。同時,吉利汽車將全年銷量目標從141萬輛下調至132萬輛,降幅為6%。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2020年將是集團歷史上最困難的一年。”
吉利汽車正在尋求技術轉型,但大象轉身并不容易。以新能源汽車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吉利汽車當年銷售新能源和電動汽車11.3萬輛,僅占全年總銷量的8.3%左右。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和電動汽車車型(包括雷克薩斯)銷量為2.92萬輛,同比大幅下降約49%。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華銷量為4.6萬輛,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同期,國內造車新勢力龍頭蔚來汽車銷量14169輛,同比增長87.9%,新舊勢力交鋒激烈。
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幾何來源:吉利官方
吉利汽車向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坦言:“為國內a股開辟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于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增強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新四化’等未來戰略發展。”
吉利汽車方面表示,科技創新板上市募集資金約40%將投入新車產品研發項目,約15%將投入新能源、車聯網、智能駕駛等前瞻性技術研發項目,約30%將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以改善集團財務及現金流狀況。
科技哪個更強?
科技哪個更強?
“新勢力不能一直叫新勢力,它會變,舊勢力會智能化。最后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還得是一條賽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表示。
在首都賽車場同臺競技,率先登陸科技創新板,贏得“整車第一股”的稱號,對車企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李源豐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第一份額相當于行業第一。在如今買頭部資產的習慣下,毫無疑問可以享受更高的市盈率,得到更重投資者的加持。對比美股的蔚來、理想、小鵬,蔚來率先登陸美股,市場默認行業第一。”
另外,能夠整車上市的公司數量有限,一定要抓住機會。科技創新板汽車生態上市即將進入第二階段,即核心技術供應商上市,如專注智能駕駛芯片的黑芝麻智能科技、專注激光雷達的速騰聚創等。
顧名思義,科技創新板的“板”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6月8日,吉利汽車首次提及“科技4.0”,轉型為框架車。其中,CMA架構被吉利視為“造車”時代的“核心武器”。截至目前,CMA架構已孕育出沃爾沃、領克、北極星、吉利等四大品牌近20款產品。此外,今年下半年,純電動專屬架構PMA架構將正式上市,基于該架構的車型將在領克上市。
來源:吉利汽車官方
智能汽車浪潮將至,自動駕駛成為吉利押寶的方向。自2020年起,沃爾沃、北極星、Link和Waymo達成全球獨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智能網聯方面,吉利的GKUI紀可智能生態系統已搭載22款車型,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
電氣化方面,吉利汽車有48V,高壓混動,純電動,車身控制,高壓m……或控制、燃料電池系統控制和軟件開發能力,并在新能源領域擁有300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在共享方面,吉利擁有新能源網約車B2C平臺曹操出行、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并通過收購李泰飛車、與戴姆勒聯合投資Volocopter,全面布局城市低空出行。
相比較而言,威馬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轉型比傳統主機廠更徹底。
威馬汽車確立的“三步走戰略”如下:第一步,做智能電動車的普及;第二步,成長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做智慧出行服務商。技術研發方面,威馬汽車在5G、自動駕駛、V2G反向充電等領域均有布局;在旅行領域,威馬對外界表示,“旅行業務和‘客戶服務’平臺正在成為威馬的營收助推力。”
然而,即使成功登陸科技創新板,之后的路也并不平坦。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對于科技公司來說,科創板上市可能存在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同時,在慢牛行情下,科創板上市并不絕對代表高估值和高回報。“業績差的話,會直接影響公司股價,后期會有破發的風險。”
無論是科技、資本還是市場份額的競爭,登陸科技創新板后,“新舊勢力”的廝殺和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未來汽車日報
卡門簡報整理武竹昕頭條長安汽車扭虧為盈,靠寧德時代股票獲利8月30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務報告。
1900/1/1 0:00:00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深度聚焦政策、標準引領下的產業熱點議題開展全方位解析研討,
1900/1/1 0:00:008月27日,小鵬在紐交所上市,新造車“三小巨頭”終于隔空擊掌。作為創始人,除了互聯網背景相同,李斌、李想、何小鵬仨人風格迥異。
1900/1/1 0:00:008月31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報道,作為“刀片電池”生產基地的比亞迪寧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主要生產廠房4號棟和5號棟均已封頂,預計在10月15日前實現“刀片電池”生產線設備進場安裝,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作者蘇鵬編輯李歡歡備受中國消費者追捧的特斯拉,在歐洲市場似乎并不受歡迎。
1900/1/1 0:00:00文王藝瑾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滴滴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美團打車、高德打車等聚合平臺,曹操出行、首汽約車等出行平臺也都有各自獨特且難以撼動的地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