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研究院公布了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8萬輛,同比增長15.6%和19.3%。其中,占銷量主體的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7.9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9%和24.2%。在整個汽車行業錯綜復雜的形勢下,新能源汽車要在2020年實現第一次增長實屬不易。
然而,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份豪華純電動車投保數量的清單。
當然,我在這個榜單上看到的不是7月份豪華純電動汽車中銷量最多的特斯拉Model 3,也不是排名第二的蔚來ES6,更不是排名第三的小鵬P7,而是排名倒數第二的保時捷純電動轎跑tay can——其實風險是32。
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的發布代表著品牌電氣化轉型的首次落地。去年9月,發布會后4小時就收獲了3萬份訂單,讓人覺得Taycan的入駐是如此的驚艷。如今,極少的保險風險意味著Taycan在保時捷品牌電氣化轉型的道路上“任重道遠”。
目前保時捷Taycan的入駐,更像是為品牌的電氣化轉型賺了一把哭。
一手拿棍子,一手拿喇叭。
目前,保時捷Taycan已經推出了四款車型,分別是Turbo、Turbo S、4S和Base(基礎版)。以Taycan為品牌轉型的號角,保時捷不想錯過電動車市場。然而,從Turbo到4S再到Base,保時捷Taycan的市場定價一再下降。可以看出,像保時捷這樣的豪華品牌已經開始盡可能的降低車型價格,以提高品牌銷量和市場份額。
入門車型(114.8萬)和第四款車型基礎版(88.8萬)的推出,意味著Taycan已經真正與特斯拉Model S(75.7萬)相遇,盡管在保時捷Taycan全球首發上市前,保時捷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嚴曾表示,不想將保時捷產品與特斯拉進行比較。
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汽車,Taycan是保時捷全面電動化的基石。在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興豪華品牌對傳統汽車的沖擊下,Taycan對保時捷電氣化轉型的重要性無需贅述。無論是潛在對手還是近距離遭遇,Model S都成了Taycan無法回避的后半句。
那么,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兩者,雖然Model S的銷量數據并不漂亮。
首先,Taycan的設計延續了保時捷車型的一貫風格。運動、流暢的車身線條、標志性的車頭和車尾造型、車內五大屏幕的組合,提升了Taycan的科技感...畢竟有百年品牌沉淀和造車工藝積累,Taycan在設計、技術等方面都有相對優勢,再加上品牌價值,短時間內完全不是特斯拉能比的。
Model S比前者更實用。能量回收系統的設計使得Model S在行駛過程中幾乎不需要踩剎車,而Taycan采用了類似燃油車的設計。如果你松開油門踏板,你不會自動減速。如果你想減速,你必須踩剎車。保時捷正在開發的電動汽車平臺有三個:J1、PPE和SPE。Taycan用的J1是最老的平臺。Model S在續航方面也是壓倒性優勢。
同時,保時捷Taycan雖然是全球首款支持800V超快充電的電動車,但搭載的是800V架構。大功率DC快充情況下,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70kW。理論上最快5分鐘可充至100km,15分鐘可充至80%。但是,由于國內充電設施和條件的限制,短期內不會實現……想要更短的充電時間。
其他方面,兩款車差別不大,性能、充電、技術都很難比較。但從車型價格和產品定位來看,其實Taycan和Model S真的不是對手,只是由于特斯拉在純電動車市場的寡頭壟斷地位,如今市場上的新型勢力只有兩種:一種是特斯拉,一種是“掛”特斯拉。
Taycan也在這波浪潮下“拿起”大棒,準備隨時“吊死”特斯拉。
交個朋友
去年保時捷在華銷量僅增長8%,近10年來首次低于兩位數,也低于國際市場10%的增速。如今國內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度與日俱增,保時捷自然渴望作為純電動車為Taycan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
然而,Taycan的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從7月份投保車輛數來看,特斯拉Model 3銷量最多,實際投保11479輛,蔚來ES6排名第二,售出2614輛,小鵬P7實際上線1723輛,排名第三。Taycan車輛只有32輛,仿佛和一群豪華純電動車不在一個維度。
“純電動跑車還是純跑車?”事實上,在保時捷推出Taycan之后,這種說法從未消失過。保時捷作為燃油車時代的跑車之王,擁有龐大的品牌粉絲,很多人把911當做自己的夢想座駕。我以為總會有一些忠實的粉絲愿意為logo買單,但事實并非如此。
根據保時捷汽車2019年度財報,該品牌2019年在全球市場的新車交付量和營業收入方面實現了增長。去年全球累計交付量達28.08萬輛,同比增長10%;總收入261億歐元,自行車價格達到9.29萬歐元(奔馳5.17萬歐元),較2018年的237億歐元增長10.1%。其中,扣除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4%,至42億歐元,扣除因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產生的5億歐元支出后,凈利潤為37億歐元。
從財報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保時捷品牌的高溢價,還可以看到各國日益嚴格的汽車排放政策。排放問題帶來的額外費用也是很多內燃機車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傳統轎車主導的產品結構難以適應未來汽車發展潛力。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全面轉型,汽車也在向數字化、智能化、互聯化、電動化的移動新概念轉變。
基于這些變化,保時捷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車輛電氣化實驗。早在第一代卡宴就開始了對混合動力的研究。目前,插電式混動版Panamera的銷售比例逐漸普及,證明電氣化之路初見成效。
不僅僅是混動研究,保時捷在四年前就公布了首款純電動汽車概念車Mission E。直到現在,Mission E還在保時捷全球官網展出。加上將于2019年底上市的Taycan、下一個十年初上市的電動Macan以及tay can cross turismo(tay can的衍生車型),保時捷的純電動汽車陣營也已初具規模。
與此同時,保時捷計劃在2022年前向電氣化領域投資超過60億歐元,用于開發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到2023年,保時捷將在新產品和智能研發方面投資約150億歐元,到2025年,超過50%的保時捷新車將是電動汽車。
?
雖然目前Taycan的銷量慘淡,與其說是為保時捷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不如說更像是為品牌的電動化轉型賺了一把哭,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買電動車的主要目的基本上是通勤、代步或者占號。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主要以入門級緊湊型車和入門級SUV車型為主,價格大多在40萬左右。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蔚來ES6、小鵬P7、特斯拉Model 3等豪華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相對火爆了。
從喧囂到平靜,豪華電動車市場并沒有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應有的強大。當我們用6缸、8缸、10缸甚至12缸來定義傳統能源的時候,這才是豪華車應該有的樣子。百萬元定位的純電動車,無論是續航還是加速,都和20萬元左右的車型沒有區別,甚至更低。背后是純電動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背后技術的沉淀不足。如何定義百萬豪華純電動車?這就需要下一代Model S和下一代Taycan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
不過,保時捷電氣化轉型的好消息是,至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已經選擇保時捷Taycan作為他的出行工具。
文/黎思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近日,中國汽車研究院公布了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8萬輛,同比增長15.6%和19.3%。其中,占銷量主體的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7.9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9%和24.2%。在……下整個汽車行業形勢復雜,新能源汽車要在2020年實現首次增長并不容易。
然而,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份豪華純電動車投保數量的清單。
當然,我在這個榜單上看到的不是7月份豪華純電動汽車中銷量最多的特斯拉Model 3,也不是排名第二的蔚來ES6,更不是排名第三的小鵬P7,而是排名倒數第二的保時捷純電動轎跑tay can——其實風險是32。
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的發布代表著品牌電氣化轉型的首次落地。去年9月,發布會后4小時就收獲了3萬份訂單,讓人覺得Taycan的入駐是如此的驚艷。如今,極少的保險風險意味著Taycan在保時捷品牌電氣化轉型的道路上“任重道遠”。
目前保時捷Taycan的入駐,更像是為品牌的電氣化轉型賺了一把哭。
一手拿棍子,一手拿喇叭。
目前,保時捷Taycan已經推出了四款車型,分別是Turbo、Turbo S、4S和Base(基礎版)。以Taycan為品牌轉型的號角,保時捷不想錯過電動車市場。然而,從Turbo到4S再到Base,保時捷Taycan的市場定價一再下降。可以看出,像保時捷這樣的豪華品牌已經開始盡可能的降低車型價格,以提高品牌銷量和市場份額。
入門車型(114.8萬)和第四款車型基礎版(88.8萬)的推出,意味著Taycan已經真正與特斯拉Model S(75.7萬)相遇,盡管在保時捷Taycan全球首發上市前,保時捷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嚴曾表示,不想將保時捷產品與特斯拉進行比較。
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汽車,Taycan是保時捷全面電動化的基石。在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興豪華品牌對傳統汽車的沖擊下,Taycan對保時捷電氣化轉型的重要性無需贅述。無論是潛在對手還是近距離遭遇,Model S都成了Taycan無法回避的后半句。
那么,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兩者,雖然Model S的銷量數據并不漂亮。
首先,Taycan的設計延續了保時捷車型的一貫風格。運動、流暢的車身線條、標志性的車頭和車尾造型、車內五大屏幕的組合,提升了Taycan的科技感...畢竟有百年品牌沉淀和造車工藝積累,Taycan在設計、技術等方面都有相對優勢,再加上品牌價值,短時間內完全不是特斯拉能比的。
Model S比前者更實用。能量回收系統的設計使得Model S在行駛過程中幾乎不需要踩剎車,而Taycan采用了類似燃油車的設計。如果你松開油門踏板,你不會自動減速。如果你想減速,你必須踩剎車。保時捷正在開發的電動汽車平臺有三個:J1、PPE和SPE。Taycan用的J1是最老的平臺。Model S在續航方面也是壓倒性優勢。
同時,保時捷Taycan雖然是全球首款支持800V超快充電的電動車,但搭載的是800V架構。大功率DC快充情況下,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70kW。理論上最快5分鐘可充至100km,15分鐘可充至80%。但由于國內充電設施和條件的限制,想要更短的充電時間,短時間內不會實現。
其他方面,兩款車差別不大,性能、充電、技術都很難比較。但從車型價格和產品定位來看,其實Taycan和Model S真的不是對手,只是因為特斯拉在純電動車市場的寡頭壟斷地位,如今市場上的新型勢力只有兩種:一種是Te……一個和另一個是“掛”特斯拉。
Taycan也在這波浪潮下“拿起”大棒,準備隨時“吊死”特斯拉。
交個朋友
去年保時捷在華銷量僅增長8%,近10年來首次低于兩位數,也低于國際市場10%的增速。如今國內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度與日俱增,保時捷自然渴望作為純電動車為Taycan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
然而,Taycan的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從7月份投保車輛數來看,特斯拉Model 3銷量最多,實際投保11479輛,蔚來ES6排名第二,售出2614輛,小鵬P7實際上線1723輛,排名第三。Taycan車輛只有32輛,仿佛和一群豪華純電動車不在一個維度。
“純電動跑車還是純跑車?”事實上,在保時捷推出Taycan之后,這種說法從未消失過。保時捷作為燃油車時代的跑車之王,擁有龐大的品牌粉絲,很多人把911當做自己的夢想座駕。我以為總會有一些忠實的粉絲愿意為logo買單,但事實并非如此。
根據保時捷汽車2019年度財報,該品牌2019年在全球市場的新車交付量和營業收入方面實現了增長。去年全球累計交付量達28.08萬輛,同比增長10%;總收入261億歐元,自行車價格達到9.29萬歐元(奔馳5.17萬歐元),較2018年的237億歐元增長10.1%。其中,扣除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4%,至42億歐元,扣除因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產生的5億歐元支出后,凈利潤為37億歐元。
從財報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保時捷品牌的高溢價,還可以看到各國日益嚴格的汽車排放政策。排放問題帶來的額外費用也是很多內燃機車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傳統轎車主導的產品結構難以適應未來汽車發展潛力。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全面轉型,汽車也在向數字化、智能化、互聯化、電動化的移動新概念轉變。
基于這些變化,保時捷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車輛電氣化實驗。早在第一代卡宴就開始了對混合動力的研究。目前,插電式混動版Panamera的銷售比例逐漸普及,證明電氣化之路初見成效。
不僅僅是混動研究,保時捷在四年前就公布了首款純電動汽車概念車Mission E。直到現在,Mission E還在保時捷全球官網展出。加上將于2019年底上市的Taycan、下一個十年初上市的電動Macan以及tay can cross turismo(tay can的衍生車型),保時捷的純電動汽車陣營也已初具規模。
與此同時,保時捷計劃在2022年前向電氣化領域投資超過60億歐元,用于開發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到2023年,保時捷將在新產品和智能研發方面投資約150億歐元,到2025年,超過50%的保時捷新車將是電動汽車。
?
雖然目前Taycan的銷量慘淡,與其說是為保時捷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不如說更像是為品牌的電動化轉型賺了一把哭,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買電動車的主要目的基本上是通勤、代步或者占號。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主要以入門級緊湊型車和入門級SUV車型為主,價格大多在40萬左右。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蔚來ES6、小鵬P7、特斯拉Model 3等豪華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相對火爆了。
從喧囂到平靜,豪華電動車市場并沒有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應有的強大。當我們用6缸、8缸、10缸甚至12缸來定義傳統能源的時候,這才是豪華車應該有的樣子。百萬元定位的純電動車,無論是續航還是加速,都和20萬元左右的車型沒有區別,甚至更低。背后是純電動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背后技術的沉淀不足。如何定義百萬豪華純電動車?這就需要下一代Model S和下一代Taycan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
不過,保時捷電氣化轉型的好消息是,至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已經選擇保時捷Taycan作為他的出行工具。
文/黎思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8月7日,小鵬汽車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提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
1900/1/1 0:00:00針對昨日下午比亞迪漢EVlt
1900/1/1 0:00:008月20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事件又有新的進展。
1900/1/1 0:00:008月19日,在上海金橋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的“穹頂”演播室中,通用汽車中國通過一場“技術展望日”連結上海與底特律,短短90分鐘時間里,沒有任何拖沓,正式公布了通用汽車為中國量身定制的電氣化發展規劃。
1900/1/1 0:00:008月24日消息,馭勢科技與CMAL正式攜手探索無人駕駛在廠區物流的應用。同時,由馭勢科技研發的完全無人駕駛物流車已在CMAL基地內完成運營測試。
1900/1/1 0:00:008月24日,據媒體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將在2021年初啟動ModelY車型生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