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勢力:代工是不可能代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代工的!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如果不做,就盡力而為!“這是許家印教授的座右銘,他也真的這么說了,至少在造車這件事上。雖然恒大進軍汽車行業已經不是什么秘密,當大家還在猜測恒大進軍汽車行業的方式時,恒馳汽車誕生了,老子想造車,也是自己造的。恒馳汽車一口氣發布6款概念車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相比之下,恒馳“秒造”的兩大生產基地才是造鈔能力的完美體現。特斯拉用10個月完成了臨港超級工廠的建設,用了一年時間交付新車,這在傳統汽車行業一直被稱為奇跡。恒馳這邊,去年剛剛傳出要造汽車。今年上海生產基地和廣州生產基地都已經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效率驚人。似乎可以肯定,超越特斯拉臨港超級工廠將成為新的奇跡。自建工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對于一些“害羞”的造車新勢力來說,代工才是現實的選擇,至少在創業初期是這樣。為什么要代工?融資是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生存的手段。融資要求造車新勢力需要通過發布新車、建廠、交付新車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任何一步掉鏈子,資金鏈斷了,自然就難以為繼。等等,不是說建廠也是吸引投資人眼球的一種方式嗎?那為什么大家在品牌建立初期扎堆選擇代工的方式呢?這里要說的是建廠需要面對的幾大問題。分別是資質,資金,利用率。資質是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準入證。要想正常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需要具備以下兩個資質:一是國家發改委的許可,業內稱為大資質:在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在兩年內建廠,三年內開始銷售車輛。二是工信部認可,業內稱之為“小資質”:產品投放市場前,還需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嗯,資質辦了,錢也不多。根據小鵬此前公布的肇慶工廠100億元投資,大概推斷是不可能花幾十億的。工廠建好了一切就好了?不,我們還需要考慮產能利用率的問題。一個汽車廠一年可以生產10-20萬輛新車,多則幾千萬輛。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月銷量,產能利用率能達到50%就該開香檳慶祝了。按照行業80%產能利用率的盈虧平衡點,新勢力在品牌建立初期建廠,不僅有利于融資,還會燒錢。代工忠誠度——蔚來我們先來看一組銷售數據。2020年7月,蔚來共交付新車3533輛,同比增長322.1%,今年前7個月共交付新車17702輛。從銷量來看,蔚來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的“頭把交椅”是當之無愧的,蔚來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對品控也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會是擁有自己工廠最迫切的一個。然而,現實總是與需求背道而馳。蔚來是第一個提出自己建廠想法的新車公司。蔚來也和上海、北京、湖州等地有過傳聞要在當地建廠,最后都不了了之。距離最近的上海嘉定工廠甚至陸續完成了框架協議和選址。后來就沒什么前途了。所以蔚來可能不會主動選擇和江淮保持合作代工的模式,只是機緣巧合,他被“選擇”了這種方式。當發現這條路確實可行時,李斌松了口氣,大膽地說,后續的生產制造基地……也可以采用這種制造合作模式,通過合作來規劃產能。不過在我看來,蔚來放棄建廠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除非天上掉下來一大筆錢免費建廠,否則真的沒必要硬著頭皮去做。放棄工廠后,蔚來可以把更多的錢花在銷售、運營和研發上,否則蔚來怎么能如此高效地保持每年一款新車的節奏?兩條腿走路更穩?既然靠貼牌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那就單腿走路吧。為什么非要自己建廠,說兩條腿走路更穩?蘋果不能也靠富士康代工嗎?汽車不同于很多快速消費品,生產體系更大更復雜。自建工廠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效率、成本和質量,這是除了技術和產品之外最重要的競爭因素。其實說白了,我們可以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進退可控。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透露將在全球建設10座以上的超級工廠,但當時特斯拉Model 3還沒有創造銷售傳奇,大家對這樣宏大的愿景似乎都不可思議。但隨著耗資20億美元的Gigafactory 3在短短一年內建成,并迅速實現產能爬坡,正向一期25萬輛/年的產能邁進。在德國工廠快速敲定并需要上馬后,沒有人會懷疑馬斯克的野心和特斯拉的技術能力。如果沒有馬斯克自己建廠的計劃,即使Model 3普及,產量也無法快速跟上,更談不上創造傳奇,特斯拉也無法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但是,個人認為,并不存在兩條腿更穩的說法。前期大量投資建廠,導致燒錢無錢研發。如果拿不到錢,只能宣告失敗。拜騰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從品牌外觀到第一輛概念車的出現,一切都很順利。為此,戴雷找到了100多億元建工廠。工廠建成了,連資質許可的錢都給不了。總是只有一種模式,投資人自然沒有耐心。再加上各種內部問題,這個擁有超級豪華陣容的新車公司基本宣告胎死腹中。兩條腿走路,先學會一條腿穩穩地走比較靠譜。“娃子”穩步發展——小鵬其實早在2017年就在Xpeng Motors開工建設肇慶工廠。但何肖鵬巧妙的采用了先代工的方式量產小鵬G3,并找到海馬合作,當時銷量下滑嚴重,產能利用率極低。海馬自然沒有理由拒絕。小鵬G3在2019年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人們開始知道這個品牌。兩家車企的合作還是挺愉快的,至少,可以算是各取所需。然而,就在人們以為合作會持續很久的時候,也是在小鵬P7上市前夕,小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布肇慶工廠竣工,還收購了廣東福迪汽車獲得生產資質。那不是意味著建工廠要花很多錢嗎?小鵬有大靠山嗎?這不是真的。就融資能力而言,小鵬并不在頂級水平。錢花完了,接下來就是靠這一波在美國上市的收割能力了。否則,誰想在聚光燈下匆匆赴美上市(李也是如此)。代工是不可能的。代工就像租房。就像怎么宣傳租房的好處,人家還是有買房的夢想。畢竟房產證緊緊握在他們手里,以后的生活就像握在自己手里一樣。我們可以看到,新勢力頭部的幾個玩家都已經完成了自己建廠的目標,唯一剩下的大概就是尚未落地的“代工始祖”蔚來了。而在一些已經建廠的品牌,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低至10%甚至5%,無疑增加了自身的生存壓力。我們簡單的把選擇OEM或者自建工廠的龍頭分成三觀:O……以蔚來為首的從業者,堅持代工(或者可能別無選擇只能堅持),加快產品研發,加大品牌和產品運營的支出,先做好品牌和產品,再考慮擴大生產。平穩過渡,在小鵬的帶領下,以貼牌生產的過渡而出名,幾乎省下了所有的錢,所以他們爭取時間馬上上岸。恒馳:代工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如果不做,就盡力而為!“這是許家印教授的座右銘,他也真的這么說了,至少在造車這件事上。雖然恒大進軍汽車行業已經不是什么秘密,當大家還在猜測恒大進軍汽車行業的方式時,恒馳汽車誕生了,老子想造車,也是自己造的。恒馳汽車一口氣發布6款概念車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相比之下,恒馳“秒造”的兩大生產基地才是造鈔能力的完美體現。特斯拉用10個月完成了臨港超級工廠的建設,用了一年時間交付新車,這在傳統汽車行業一直被稱為奇跡。恒馳這邊,去年剛剛傳出要造汽車。今年上海生產基地和廣州生產基地都已經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效率驚人。似乎可以肯定,超越特斯拉臨港超級工廠將成為新的奇跡。自建工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對于一些“害羞”的造車新勢力來說,代工才是現實的選擇,至少在創業初期是這樣。為什么要代工?融資是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生存的手段。融資要求造車新勢力需要通過發布新車、建廠、交付新車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任何一步掉鏈子,資金鏈斷了,自然就難以為繼。等等,不是說建廠也是吸引投資人眼球的一種方式嗎?那為什么大家在品牌建立初期扎堆選擇代工的方式呢?這里要說的是建廠需要面對的幾大問題。分別是資質,資金,利用率。資質是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準入證。要想正常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需要具備以下兩個資質:一是國家發改委的許可,業內稱為大資質:在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在兩年內建廠,三年內開始銷售車輛。二是工信部認可,業內稱之為“小資質”:產品投放市場前,還需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嗯,資質辦了,錢也不多。根據小鵬此前公布的肇慶工廠100億元投資,大概推斷是不可能花幾十億的。工廠建好了一切就好了?不,我們還需要考慮產能利用率的問題。一個汽車廠一年可以生產10-20萬輛新車,多則幾千萬輛。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月銷量,產能利用率能達到50%就該開香檳慶祝了。按照行業80%產能利用率的盈虧平衡點,新勢力在品牌建立初期建廠,不僅有利于融資,還會燒錢。代工忠誠度——蔚來我們先來看一組銷售數據。2020年7月,蔚來共交付新車3533輛,同比增長322.1%,今年前7個月共交付新車17702輛。從銷量來看,蔚來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的“頭把交椅”是當之無愧的,蔚來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對品控也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會是擁有自己工廠最迫切的一個。然而,現實總是與需求背道而馳。蔚來是第一個提出自己建廠想法的新車公司。蔚來也和上海、北京、湖州等地有過傳聞要在當地建廠,最后都不了了之。距離最近的上海嘉定工廠甚至陸續完成了框架協議和選址。后來就沒什么前途了。所以蔚來可能不會主動選擇和江淮保持合作代工的模式,只是機緣巧合,他被“選擇”了這種方式。當發現這條路確實可行時,李斌松了口氣,大膽地說,后續的生產制造基地……也可以采用這種制造合作模式,通過合作來規劃產能。不過在我看來,蔚來放棄建廠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除非天上掉下來一大筆錢免費建廠,否則真的沒必要硬著頭皮去做。放棄工廠后,蔚來可以把更多的錢花在銷售、運營和研發上,否則蔚來怎么能如此高效地保持每年一款新車的節奏?兩條腿走路更穩?既然靠貼牌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那就單腿走路吧。為什么非要自己建廠,說兩條腿走路更穩?蘋果不能也靠富士康代工嗎?汽車不同于很多快速消費品,生產體系更大更復雜。自建工廠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效率、成本和質量,這是除了技術和產品之外最重要的競爭因素。其實說白了,我們可以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進退可控。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透露將在全球建設10座以上的超級工廠,但當時特斯拉Model 3還沒有創造銷售傳奇,大家對這樣宏大的愿景似乎都不可思議。但隨著耗資20億美元的Gigafactory 3在短短一年內建成,并迅速實現產能爬坡,正向一期25萬輛/年的產能邁進。在德國工廠快速敲定并需要上馬后,沒有人會懷疑馬斯克的野心和特斯拉的技術能力。如果沒有馬斯克自己建廠的計劃,即使Model 3普及,產量也無法快速跟上,更談不上創造傳奇,特斯拉也無法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但是,個人認為,并不存在兩條腿更穩的說法。前期大量投資建廠,導致燒錢無錢研發。如果拿不到錢,只能宣告失敗。拜騰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從品牌外觀到第一輛概念車的出現,一切都很順利。為此,戴雷找到了100多億元建工廠。工廠建成了,連資質許可的錢都給不了。總是只有一種模式,投資人自然沒有耐心。再加上各種內部問題,這個擁有超級豪華陣容的新車公司基本宣告胎死腹中。兩條腿走路,先學會一條腿穩穩地走比較靠譜。“娃子”穩步發展——小鵬其實早在2017年就在Xpeng Motors開工建設肇慶工廠。但何肖鵬巧妙的采用了先代工的方式量產小鵬G3,并找到海馬合作,當時銷量下滑嚴重,產能利用率極低。海馬自然沒有理由拒絕。小鵬G3在2019年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人們開始知道這個品牌。兩家車企的合作還是挺愉快的,至少,可以算是各取所需。然而,就在人們以為合作會持續很久的時候,也是在小鵬P7上市前夕,小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布肇慶工廠竣工,還收購了廣東福迪汽車獲得生產資質。那不是意味著建工廠要花很多錢嗎?小鵬有大靠山嗎?這不是真的。就融資能力而言,小鵬并不在頂級水平。錢花完了,接下來就是靠這一波在美國上市的收割能力了。否則,誰想在聚光燈下匆匆赴美上市(李也是如此)。代工是不可能的。代工就像租房。就像怎么宣傳租房的好處,人家還是有買房的夢想。畢竟房產證緊緊握在他們手里,以后的生活就像握在自己手里一樣。我們可以看到,新勢力頭部的幾個玩家都已經完成了自己建廠的目標,唯一剩下的大概就是尚未落地的“代工始祖”蔚來了。而在一些已經建廠的品牌,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低至10%甚至5%,無疑增加了自身的生存壓力。我們簡單的把選擇OEM或者自建工廠的龍頭分成三觀:O……以蔚來為首的從業者,堅持代工(或者可能別無選擇只能堅持),加快產品研發,加大品牌和產品運營的支出,先做好品牌和產品,再考慮擴大生產。平穩過渡,在小鵬的帶領下,以貼牌生產的過渡而出名,幾乎省下了所有的錢,所以他們爭取時間馬上上岸。恒馳:代工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

標簽:蔚來小鵬特斯拉恒馳海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比亞迪如何成就深圳中考的“掃地僧”

近日,深圳市各大中學相繼公布了中考的“成績單”,幾家歡喜幾家愁,有名校堅挺,有黑馬上位,也有網紅翻車。目前統計到2020年中考成績的深圳地區學校共108所。

1900/1/1 0:00:00
EV晨報 | 特斯拉將在美國東北部“開設大量服務中心”;零跑汽車首款SUV專利圖曝光;特斯拉開始Autopilot擴展測試

1、特斯拉:將在美國東北部“開設大量服務中心”特斯拉汽車部門總裁杰羅姆吉倫(JeromeGuillen)在一篇帖子中透露,特斯拉正考慮在美國東北部收購更多房產,從而“開設大量服務中心”。

1900/1/1 0:00:00
歐拉好貓現身工信部:酷似縮小版保時捷Macan NEDC續航501km

日前,我們從工信部2020年第9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獲悉,歐拉好貓將采用永磁電機驅動,其NEDC續航里程為501km。

1900/1/1 0:00:00
打車8公里花1.9元還返現,滴滴「親兒子」拱了誰的白菜?

來源:花小豬官方作者吳曉宇編輯王妍“打車可以更便宜”,橫空出世的網約車新品牌花小豬的廣告語點燃了瑞秋的好奇心。

1900/1/1 0:00:00
吉利李書福:汽車不是有錢就能玩的買賣,未來成功者將寥寥無幾

來源:直播截圖作者秦章勇編輯周游8月25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出現在快手直播間不是為了賣車,而是和現場的“后浪”們互動,講述自己對汽車行業的理解。

1900/1/1 0:00:00
雄心勃勃搞電動化的寶馬 調門是不是起的太高了?

對于電動化的未來,寶馬是絕對的雄心勃勃。按照德國豪華巨頭的新計劃,到2030年寶馬在歐洲銷售的轎車、SUV以及Mini產品線半數車型都將完成電動化。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