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保密的汽車廠商活動之一。所有手機攝像頭都是密封的,要求放在帶鎖的袋子里,事后才允許拿出來。同時,這也是我參加過的信息量最大的戰略宣發活動之一。從活動開始到結束,來自世界各地和中國的通用汽車高管幾乎沒有任何間隙地“密集轟炸”,講述了公司未來發展規劃的全部情況。
在上海泛亞技術中心的活動現場,通用汽車用燈光效果打造了一片星空,充滿未來感和科技感,與活動名稱“通用汽車技術展望日”相呼應。通過云連接,通用全球與中國管理層在底特律沃倫技術中心和上海泛亞技術中心舉行了跨越時空的“穹頂對話”,藍圖指向未來“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終極愿景。
“穹頂對話”透露了通用汽車未來戰略的“中國定制版”,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BEV3、全新Ultium電池系統,以及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的下一代純電動車也亮相現場。在多位高管的發言中,中美市場同步的概念被反復提及,CEO瑪麗·博拉也表示,中國是實現通用未來愿景的關鍵。
40%以上是新能源車,推出來就有利潤。
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是通用汽車對未來人類交通的愿景。簡而言之,這就是目標。這個目標始于2010年世博會,甚至更早。
2010年,上汽通用在上海世博會上打造了“直達2030”主題汽車館,以電動化、車聯網、自動駕駛為主要方向,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出行生活的未來。雖然展廳中展示的概念車型并未量產,但“30°愿景”仍然引導通用在最近十年積累了可觀的成果。
在“30愿景”中,零排放代表電動化,零事故、零擁堵與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有關。
在科技展望日,通用重申了未來五年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200億美元的決定,以及新的電動汽車平臺BEV3、Ultium電池系統以及該平臺下三大品牌的首批產品。
BEV3寄托了通用打破電動車盈利魔咒的全部決心,其最大的武器就是Ultium電池系統。通用汽車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副總裁肯·莫里斯(Ken Morris)提到,基于Ultium電池系統的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覆蓋多個品牌和細分市場,并在第一批電動汽車產品上市時盈利。
這種電池系統的最大特點是高度模塊化帶來的靈活性:
1.電池支持水平和垂直排列,也支持單層和雙層排列,因此靈活的設計可以滿足所有車輛設計要求;
2.電池容量從50千瓦時到200千瓦時不等,可支持續航里程高達640公里,百公里最大加速僅需3秒;3.驅動系統方面,提供前驅、后驅、四驅、性能四驅等多樣化選擇。
通過靈活的電池模塊和系統平臺,以及降低電池、電池組和其他材料的成本,通用汽車表示有信心讓第一代BEV3產品盈利。這符合瑪麗·博拉在2017年11月公開談論的時間表,即在2021年通過汽車推出一款可盈利的電動汽車。
在大眾看來,通用在電動化領域的成績并不突出,至少沒有在自動駕駛領域那么顯眼。但事實上,通用才是電動汽車的真正鼻祖。一方面,通用汽車的第一款電動汽車EV1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初。雖然失敗了,但還是誕生了一部家喻戶曉的紀錄片《誰殺了電動車》,可以看作是電動車歷史標志性的一筆。另一方面,今天電動汽車的“領頭羊”特斯拉的早期電動技術,來自EV1的總設計師Cocconi創辦的企業。通用也提到了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積累,但這些行業的影響可能沒有Ultium電池系統的影響顯著。
Ultium電池系統不僅具有高度模塊化的設計結構,還體現了通用汽車公司降低電池成本的努力。通用在電池領域有多項投資布局,從固態電池到無鈷電池。今年3月在EV DAY展出的Ultium NCMA四元鋰電池,通過添加鋁,可以將電池中的鈷金屬含量降低70%左右,電池成本也將降至100美元/千瓦時。必須再次指出的是,2015年,通用表示電池成本將從當時的300美元/千瓦時降低到2021年的1000。眾所周知,100美元被業界公認為電動車盈利的分水嶺。
從時間節點來看,通用對電動化的節奏把握得很好,對市場的承諾也很到位。
在“穹頂對話”中,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青表示,從2020年到2025年,上汽通用將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覆蓋旗下三大品牌。屆時,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新車型中,超過40%將是新能源汽車。這些新能源汽車將在中國生產,依托全新的Ultium電池系統和第三代全球電動汽車平臺,幾乎所有零部件都將在當地采購。當然,目前通用在Ultium電池的海外合作伙伴是LG。今年6月,通用汽車公開表示將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緊密合作,這也意味著將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最新的低成本電池方案。
中美同步,智能駕駛系統全覆蓋
事實上,“三零愿景”中的零事故、零擁堵,與大中國戰略的關系更為密切。也可能正是因為如此,這部《穹頂對話》不僅再現了EV周部分的內容,還將車聯網和自動駕駛全部打包。可以說,這次發布會比三月份的主場活動更完整地展示了通用汽車的未來,但它是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創造的未來。
自動駕駛是通用在新時代浪潮中更有吸引力的部分。2016年初用10億美元巨資買下Cruise后,在整車廠掀起了一場關于自動駕駛的軍備競賽。經過五年的發展,通用汽車已經形成了清晰的雙車道通道,一邊是ADAS(超級巡航智能駕駛系統),另一邊是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通用汽車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是國際自動駕駛大賽的頂級選手。1月份,他們剛剛發布了首款無人駕駛和共享電動汽車Cruise Origin。基于BEV3和Ultium系統的產品據說具有大規模生產能力,正在美國積極進行測試。這款沒有方向盤和司機的通勤車相當科幻,體現了通用汽車“三零愿景”下的領先科技。
郵輪原產地在中國離消費者還有點遠,但超級郵輪不久前才剛剛登陸中國。7月22日,兩款搭載超級巡航超級智能駕駛系統的凱迪拉克CT6 28T車型正式上市銷售。超級巡航(Super Cruise)是通用汽車在2017年發布的輔助駕駛系統。它最大的特點是……e駕駛員面部注意力識別和高精度導航功能,可在高速場景和有限條件下實現免提駕駛(當然,要結合相應的交通法規和一系列開放條件)。目前這個系統只覆蓋北美和中國,各覆蓋30多萬公里——這也說明了中國市場在一般全球系統中的重要地位。超級巡航按定義屬于L2智能輔助駕駛,是目前傳統車企達到的最高水平。
在本次活動上,通用汽車中國區總裁李白表示,未來五年,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完成凱迪拉克品牌車輛的全覆蓋,并逐步應用于別克和雪佛蘭品牌車輛。同時,今年年底,首款搭載V2X技術的通用車型別克GL8即將上市。不難理解,中國是全球物聯網技術應用最快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正如瑪麗·博拉所說,中國已經成為通用汽車全球最大的創新中心。
當然,更值得中國消費者關注的是,通用表示,2021年,他們將在中國和美國同步推出下一代增強型超級巡航系統。這套系統基于全新的電子架構(VIP),將增加自動變道等功能。同時,其數據處理速度將提升5倍,可以滿足更高帶寬的超級巡航迭代需求,像智能手機一樣在線升級軟件,實現更安全的網絡防護。
因為超級巡航是基于高精度地圖導航,同時要結合不同地區消費者的生理特點和駕駛習慣進行本地化設計,所以是一項地域門檻很高的技術。一般選擇與中國消費者攜手進入未來。也許他們已經看到,中國是離未來入口最近的地方。
中國是巨人之戰的核心戰場。
在通用汽車的未來戰略中,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是因為這個2500-2800萬的市場已經成為未來競爭最重要的砝碼因素。尤其是當豪華車在德國的份額和日系合資品牌的份額都在上升的時候,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就忍不住開始了。通用代表美國,大眾代表德國,豐田代表日本。這幾年三大巨頭都有加純電和智能的動作,立足點都在中國。
具體操作主要是綁定國內頭部電池供應商,爭奪電動車市場“合資坑”,推出龐大的電動產品矩陣。比如大眾和江淮成立合資電動車公司。今年大眾還控股江淮汽車提高在合資公司中的股比,豐田也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電動車和電池。此外,他們兩人都與網絡名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聯。通用在這方面的動作比較簡單。當時,BEV2平臺的國內供應商是萬向,BEV3在SAIC的牽線下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當然,在本次活動中,通用透露的電池測試數據顯示,國產版Ultium電池系統在衰減和安全性方面表現優異,但尚未量產,很難說比日韓同行更有優勢。但在智能駕駛領域,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通用都有更早的布局和切入,優勢明顯。作為中國第一個引入車聯網技術的品牌,安吉星開啟了國人對車聯網的最初認知,也見證了車聯網技術在中國的不斷發展。所以其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和普及率也很高,這是競爭對手無法羨慕的先天優勢。在中國市場的滲透和落地,加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積累,有理由相信智能駕駛將成為通用未來最大的籌碼。
標簽
在系統龐大的戰略中……未來藍圖,通用汽車已經把中國市場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而未來兩年承擔中國市場競爭最重要的很可能就是依靠豪華電動車產品。LYRIQ肩負著這樣的使命,當然不止于此。最近,通用汽車正面臨來自華爾街的壓力,要求拆分電動汽車業務。看到特斯拉等公司市值飆升,投資機構認為,拆分電動汽車業務將凸顯通用汽車在電動領域的優勢,尤其是Ultium事業部的商業潛力,可以為通用汽車帶來更低的融資成本和更高的市場估值,從而更好地應對特斯拉等帶來的挑戰。對此,瑪麗·博拉的回應是——沒有什么是不可行的。
編者按: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保密的汽車廠商活動之一。所有手機攝像頭都是密封的,要求放在帶鎖的袋子里,事后才允許拿出來。同時,這也是我參加過的信息量最大的戰略宣發活動之一。從活動開始到結束,來自世界各地和中國的通用汽車高管幾乎沒有任何間隙地“密集轟炸”,講述了公司未來發展規劃的全部情況。
在上海泛亞技術中心的活動現場,通用汽車用燈光效果打造了一片星空,充滿未來感和科技感,與活動名稱“通用汽車技術展望日”相呼應。通過云連接,通用全球與中國管理層在底特律沃倫技術中心和上海泛亞技術中心舉行了跨越時空的“穹頂對話”,藍圖指向未來“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終極愿景。
“穹頂對話”透露了通用汽車未來戰略的“中國定制版”,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BEV3、全新Ultium電池系統,以及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的下一代純電動車也亮相現場。在多位高管的發言中,中美市場同步的概念被反復提及,CEO瑪麗·博拉也表示,中國是實現通用未來愿景的關鍵。
40%以上是新能源車,推出來就有利潤。
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是通用汽車對未來人類交通的愿景。簡而言之,這就是目標。這個目標始于2010年世博會,甚至更早。
2010年,上汽通用在上海世博會上打造了“直達2030”主題汽車館,以電動化、車聯網、自動駕駛為主要方向,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出行生活的未來。雖然展廳中展示的概念車型并未量產,但“30°愿景”仍然引導通用在最近十年積累了可觀的成果。
在“30愿景”中,零排放代表電動化,零事故、零擁堵與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有關。
在科技展望日,通用重申了未來五年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200億美元的決定,以及新的電動汽車平臺BEV3、Ultium電池系統以及該平臺下三大品牌的首批產品。
BEV3寄托了通用打破電動車盈利魔咒的全部決心,其最大的武器就是Ultium電池系統。通用汽車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副總裁肯·莫里斯(Ken Morris)提到,基于Ultium電池系統的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覆蓋多個品牌和細分市場,并在第一批電動汽車產品上市時盈利。
這種電池系統的最大特點是高度模塊化帶來的靈活性:
1.電池支持水平和垂直排列,也支持單層和雙層排列,因此靈活的設計可以滿足所有車輛設計要求;
2.電池容量從50千瓦時到200千瓦時不等,可支持續航里程高達640公里,百公里最大加速僅需3秒;3.驅動系統方面,提供前驅、后驅、四驅、性能四驅等多樣化選擇。
通過靈活的電池模塊和系統平臺,以及降低電池、電池組和其他材料的成本,通用汽車表示有信心讓第一代BEV3產品盈利。這符合瑪麗·博拉在2017年11月公開談論的時間表,即在2021年通過汽車推出一款可盈利的電動汽車。
在大眾看來,通用在電動化領域的成績并不突出,至少沒有在自動駕駛領域那么顯眼。但事實上,通用才是電動汽車的真正鼻祖。一方面,通用汽車的第一款電動汽車EV1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初。雖然失敗了,但還是誕生了一部家喻戶曉的紀錄片《誰殺了電動車》,可以看作是電動車歷史標志性的一筆。另一方面,今天電動汽車的“領頭羊”特斯拉的早期電動技術,來自EV1的總設計師Cocconi創辦的企業。通用也提到了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積累,但這些行業的影響可能沒有Ultium電池系統的影響顯著。
Ultium電池系統不僅具有高度模塊化的設計結構,還體現了通用汽車公司降低電池成本的努力。通用在電池領域有多項投資布局,從固態電池到無鈷電池。今年3月在EV DAY展出的Ultium NCMA四元鋰電池,通過添加鋁,可以將電池中的鈷金屬含量降低70%左右,電池成本也將降至100美元/千瓦時。必須再次指出的是,2015年,通用表示電池成本將從當時的300美元/千瓦時降低到2021年的1000。眾所周知,100美元被業界公認為電動車盈利的分水嶺。
從時間節點來看,通用對電動化的節奏把握得很好,對市場的承諾也很到位。
在“穹頂對話”中,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青表示,從2020年到2025年,上汽通用將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覆蓋旗下三大品牌。屆時,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新車型中,超過40%將是新能源汽車。這些新能源汽車將在中國生產,依托全新的Ultium電池系統和第三代全球電動汽車平臺,幾乎所有零部件都將在當地采購。當然,目前通用在Ultium電池的海外合作伙伴是LG。今年6月,通用汽車公開表示將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緊密合作,這也意味著將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最新的低成本電池方案。
中美同步,智能駕駛系統全覆蓋
事實上,“三零愿景”中的零事故、零擁堵,與大中國戰略的關系更為密切。也可能正是因為如此,這部《穹頂對話》不僅再現了EV周部分的內容,還將車聯網和自動駕駛全部打包。可以說,這次發布會比三月份的主場活動更完整地展示了通用汽車的未來,但它是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創造的未來。
自動駕駛是通用在新時代浪潮中更有吸引力的部分。2016年初用10億美元巨資買下Cruise后,在整車廠掀起了一場關于自動駕駛的軍備競賽。經過五年的發展,通用汽車已經形成了清晰的雙車道通道,一邊是ADAS(超級巡航智能駕駛系統),另一邊是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通用汽車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是國際自動駕駛大賽的頂級選手。1月份,他們剛剛發布了首款無人駕駛和共享電動汽車Cruise Origin。基于BEV3和Ultium系統的產品據說具有大規模生產能力,正在美國積極進行測試。這款沒有方向盤和司機的通勤車相當科幻,體現了通用汽車“三零愿景”下的領先科技。
郵輪原產地在中國離消費者還有點遠,但超級郵輪不久前才剛剛登陸中國。7月22日,兩款搭載超級巡航超級智能駕駛系統的凱迪拉克CT6 28T車型正式上市銷售。超級巡航(Super Cruise)是通用汽車在2017年發布的輔助駕駛系統。它最大的特點是……e駕駛員面部注意力識別和高精度導航功能,可在高速場景和有限條件下實現免提駕駛(當然,要結合相應的交通法規和一系列開放條件)。目前這個系統只覆蓋北美和中國,各覆蓋30多萬公里——這也說明了中國市場在一般全球系統中的重要地位。超級巡航按定義屬于L2智能輔助駕駛,是目前傳統車企達到的最高水平。
在本次活動上,通用汽車中國區總裁李白表示,未來五年,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完成凱迪拉克品牌車輛的全覆蓋,并逐步應用于別克和雪佛蘭品牌車輛。同時,今年年底,首款搭載V2X技術的通用車型別克GL8即將上市。不難理解,中國是全球物聯網技術應用最快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正如瑪麗·博拉所說,中國已經成為通用汽車全球最大的創新中心。
當然,更值得中國消費者關注的是,通用表示,2021年,他們將在中國和美國同步推出下一代增強型超級巡航系統。這套系統基于全新的電子架構(VIP),將增加自動變道等功能。同時,其數據處理速度將提升5倍,可以滿足更高帶寬的超級巡航迭代需求,像智能手機一樣在線升級軟件,實現更安全的網絡防護。
因為超級巡航是基于高精度地圖導航,同時要結合不同地區消費者的生理特點和駕駛習慣進行本地化設計,所以是一項地域門檻很高的技術。一般選擇與中國消費者攜手進入未來。也許他們已經看到,中國是離未來入口最近的地方。
中國是巨人之戰的核心戰場。
在通用汽車的未來戰略中,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是因為這個2500-2800萬的市場已經成為未來競爭最重要的砝碼因素。尤其是當豪華車在德國的份額和日系合資品牌的份額都在上升的時候,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就忍不住開始了。通用代表美國,大眾代表德國,豐田代表日本。這幾年三大巨頭都有加純電和智能的動作,立足點都在中國。
具體操作主要是綁定國內頭部電池供應商,爭奪電動車市場“合資坑”,推出龐大的電動產品矩陣。比如大眾和江淮成立合資電動車公司。今年大眾還控股江淮汽車提高在合資公司中的股比,豐田也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電動車和電池。此外,他們兩人都與網絡名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聯。通用在這方面的動作比較簡單。當時,BEV2平臺的國內供應商是萬向,BEV3在SAIC的牽線下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當然,在本次活動中,通用透露的電池測試數據顯示,國產版Ultium電池系統在衰減和安全性方面表現優異,但尚未量產,很難說比日韓同行更有優勢。但在智能駕駛領域,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通用都有更早的布局和切入,優勢明顯。作為中國第一個引入車聯網技術的品牌,安吉星開啟了國人對車聯網的最初認知,也見證了車聯網技術在中國的不斷發展。所以其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和普及率也很高,這是競爭對手無法羨慕的先天優勢。在中國市場的滲透和落地,加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積累,有理由相信智能駕駛將成為通用未來最大的籌碼。
標簽
在系統龐大的戰略中……未來藍圖,通用汽車已經把中國市場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而未來兩年承擔中國市場競爭最重要的很可能就是依靠豪華電動車產品。LYRIQ肩負著這樣的使命,當然不止于此。最近,通用汽車正面臨來自華爾街的壓力,要求拆分電動汽車業務。看到特斯拉等公司市值飆升,投資機構認為,拆分電動汽車業務將凸顯通用汽車在電動領域的優勢,尤其是Ultium事業部的商業潛力,可以為通用汽車帶來更低的融資成本和更高的市場估值,從而更好地應對特斯拉等帶來的挑戰。對此,瑪麗·博拉的回應是——沒有什么是不可行的。
日前,為貫徹落實《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促進淘汰或轉出北京市汽柴油貨車并更新為新能源輕型貨車,
1900/1/1 0:00:00本文作者:龐義成、王蕊半年前,當通用汽車宣布“全球大撤退”時(詳見《斷臂求生通用汽車宣布退出除中美外所有市場》),舉世嘩然。這一事件是重大的歷史拐點。
1900/1/1 0:00:008月24日,工信部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三十四批),共有246款新能源汽車入選。
1900/1/1 0:00:00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眾商用車公司已利用暑期在德國對漢諾威工廠進行改造升級,以使其能夠生產新款邁特威以及純電動車型IDBUZZ。根據官方消息,IDBUZZ車型將于2022年正式在德國量產。
1900/1/1 0:00:008月24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9批)》,共有217款新能源車型入選。
1900/1/1 0:00:00“本土人才計劃”助力福特汽車推進“福特中國20”戰略迅速落地。822日,福特中國公布新一輪人事調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