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雙龍破產引抄底猜想 會否有國內車企步上汽后塵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BYD, Mercedes-Benz, Ford, Jeep, Jidu

圖片來源:成立近70年的韓國老牌車企雙龍汽車,繼流通和銷售之后,再次陷入窘境。最近,執掌雙龍10年的印度汽車制造商馬恒達決定停止對雙龍的進一步投資,計劃引入全球投資者收購雙龍。出于這個原因,他們愿意將其在雙龍汽車74.65%的股份減少到50%以下。這使得中國車企可能采取的行動再次引起關注。雙龍此前被中國SAIC收購,今年又有多家中國車企再次出現在潛在收購方名單中,并與中國一家低速電動車公司達成代工合作。然而,與兩個月前愿意轉讓不同,這次雙龍被曝瀕臨破產。巨額虧損和長期投資無回報是馬恒達決定出售股權的主要原因。自2010年接手雙龍以來,馬恒達已向其投資近41億元至47億元。但據韓媒粗略統計,他不僅沒賺到錢,還累計虧損近29億元至35億元。僅今年上半年,雙龍汽車累計虧損達12.65億元,接近其2019年全年虧損16.52億元。不僅被印度的大股東拋棄,就連“家族”韓國政府和銀行也不愿意救助雙龍。年初,馬恒達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向雙龍再注資2300億韓元。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這一計劃被否決,變成了最多400億韓元的一次性特別注資。結合6月份媒體報道的馬恒達正在為雙龍汽車尋找投資者的消息,此次注資是馬立克恒達在出售雙龍之前的最后一次慷慨解囊。定位為“世界級SUV專家”的雙龍汽車與中國淵源頗深。在馬恒達收購雙龍汽車之前,2004年,SAIC獲得了雙龍汽車50.91%的絕對控股權。然而,經過7年的痛苦磨合,雙方的合作在2011年以“一地雞毛”告終,SAIC也虧損40億,成為國內商業化程度最高的最大汽車集團。然而,SAIC的教訓似乎沒有阻止國內汽車公司進行跨境收購。今年6月,包括吉利和比亞迪在內的幾家中國車企被曝有意收購雙龍,吉利對此予以否認,比亞迪則拒絕置評。隨著雙龍陷入最佳抄底時機,中國車企會再出招嗎?雙龍中國的尷尬過去作為最早的韓國軍車品牌,雙龍汽車的歷史比現代汽車還要悠久。成立于1954年,早期與Jeep合作生產軍用越野車,后與日產、奔馳等企業達成合作,從而在SUV和柴油車技術上打下一定基礎。1997年,雙龍汽車因資不抵債被韓國大宇收購。1999年,大宇解散時分離出來獨立上市。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它不得不尋求出售其股權。當時,世界上有十幾家公司參與競標,包括美國的通用汽車、法國的雷諾和雪鐵龍、印度的塔塔和中國的SAIC。最終,SAIC在2004年以高出雙龍當時股價43%的價格成功收購雙龍,花費了5億美元。當時中國汽車工業薄弱,SAIC收購雙龍的主要思路是以資本和市場換技術。這起被稱為中國汽車企業海外M&A第一案的收購案,在業內引起轟動,被寄予厚望。根據韓國媒體披露的信息,雙龍汽車還希望SAIC接手后,公司能在2007年形成年產40萬輛的生產能力,并進一步拓展韓國、中國和歐洲市場。SAIC接手后的第二年,中國就派高層到韓國調整雙龍的業務,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雙龍業績自2004年以來首次扭虧為盈。然而,善良的蒂姆……沒有持續多久。2008年換屆后,雙龍汽車工會提出了加薪、SAIC出資等諸多要求。此外,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公司業績下滑,工會與大股東SAIC的矛盾日益激烈。在注資拯救雙龍汽車的談判過程中,SAIC提出的裁員和降低成本的前提遭到了工會的拒絕,韓國銀行也宣布在SAIC提供資金之前不會向雙龍提供貸款。僵局之下,雙龍汽車最終于2009年1月8日決定向韓國法院提起“重生”程序,相當于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SAIC與雙龍的合作開始走到盡頭。2010年,印度馬恒達出資3.78億美元收購雙龍汽車70%的股份。隨著2011年2月25日SAIC與雙龍合作到期日的到來,雙龍與SAIC徹底脫鉤。與SAIC合作的失敗使雙龍汽車失去了拓展中國市場的助力。據十年前的媒體報道,SAIC和雙龍原本計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規劃雙龍的國產。雙龍的新股東馬恒達在中國沒有布局。2011年,雙龍與龐大集團、中國南方投資集團簽署《中國銷售代理協議》,開拓中國市場。根據協議,到2013年,雙龍在中國的經銷商數量將增至150家,銷售規模將增至3-5萬輛。按照雙龍當時的說法,如果在華銷量達到5萬輛,就會啟動國產,但這個目標一直沒有實現。2014年雙龍在華銷量為1.2萬輛,但2015年大幅下降至2460輛。2016年10月,雙龍汽車與陜汽集團簽署了在中國xi安建設生產基地的協議,計劃投資建設年產30萬輛汽車的生產基地,但這一項目沒有下文。對于專注于SUV市場的雙龍汽車來說,即使在中國SUV藍海爆發期間,也沒有實現銷量的突破,而在全球其他市場,雙龍也遭遇了潰敗。2019年,雙龍汽車全球銷量為13.5萬輛,同比下降5%,其中韓國本土市場銷量為10.78萬輛,占整體近八成。這說明雙龍海外業務極度低迷,韓國國內市場并不大。對于雙龍汽車上半年的表現,畢馬威三毛會計公司表示,雙龍汽車的流動負債超過了流動資產,這可能會對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很大的懷疑。苦苦拯救雙龍的馬恒達也算了一筆賬。要想在2022年之前讓雙龍扭虧為盈,前期至少需要5000億韓元,而為了建立長期競爭力,新四化的支出又是一筆巨款。在這樣的資金黑洞下,苦苦經營雙龍近10年的馬恒達選擇了放棄。不甘心又不愿意就這樣倒下。盡管面臨被拋售的命運,但據外媒8月20日報道,雙龍汽車已將總部遷至英國,以提高運營效率,積極自救;與此同時,在中東建立了新的銷售網絡,試圖加快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過來。但是,馬恒達和雙龍都很清楚,拯救雙龍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新的接盤者。但目前的情況并不樂觀。本土車企值得賣嗎?有了SAIC的教訓,為什么中國汽車會出現在雙龍汽車的傳聞收購者中?“本土車企對雙龍表現出一定興趣可能有兩個原因:長期以來對包括雙龍在內的韓國車企有一定的認同感。第二個原因是雙龍專注于SUV和基于SUV平臺開發的皮卡。”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宋林告訴經濟觀察報。此外,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這些公司希望通過收購雙龍汽車來實現在海外市場的布局。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的許多專業人士都不看好中國車企接手雙龍。“如果你收購或控制這家車企,風險會很大,包括巨額注資、一個小眾品牌在有限市場的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股東、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文化融合。”梅宋林指出,可以考慮其他形式的合作,如技術或產品授權、知識產權購買等。在中國市場的合作可以包括銷售和生產。雙龍在中國一直無法突破。重要原因是產品太舊,跟不上市場需求。從海外市場的布局來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本報記者表示,雙龍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較弱,自主品牌出海帶來的市場價值并不大。“與十年前不同,雙龍汽車的技術實力和投資價值已經大幅下降。”崔東樹說。SAIC的教訓也是很多業內人士不看好的原因之一。“我覺得不值得。我不僅會踩到SAIC的坑,更重要的是,時代變了。特斯拉證明了現在對企業最有價值的是智能電動,而且是突飛猛進。企業的變道超車應該是重點投資方向,而不是收購一張已經過去的老技術臉。”蔚來資本管理合伙人余寧告訴經濟觀察報。韓國雙龍汽車官網顯示其目前只有6款車型,官網對新四化的介紹也很少,對電氣化也只是一筆帶過。在電動化布局方面,據媒體報道,雙龍在2018年日內瓦車展上發布了首款純電動概念車——E-SIV,并可能在2023年推出首款純電動皮卡車型。但很多業內人士表示,像雙龍這樣的小企業,經營狀況很差,基本沒有能力進行新四化的技術研發。即使負債累累,在馬恒達提出出售雙龍后,全球多家車企仍被卷入“有意收購”的傳聞中,但仍無確切消息。其中,海外公司包括雷諾三星、福特和越南VinFast,但這些公司立即予以否認。8月20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哈哈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正準備出價,可能在下個月提交一份有約束力的報價。哈哈,車不評論這個。排除與主流車企合作的路線,雙龍今年6月與山東德州的新型低速電動車制造商郭頌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國產。根據協議,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雙龍將把Tivoli SUV的零部件運送到郭頌汽車在山東德州的工廠,組裝后出口到中東和非洲。這也引發了業內對郭頌新能源是否會接管雙龍的猜測。“意義不大,除非有當地政府或各方支持,項目落地中國,投資還是能拿到的,(否則)最后都是一地雞毛。”崔東樹說。于寧也不樂觀。“現在國內的汽車產業格局有點像五代十國的格局。國內的洗牌還沒有結束,而且a的程度……失業率將迅速上升。等穩定下來,才是真正的海外擴張期,但也要看海外市場的情況。" .從投資時機來看,在疫情減弱后的階段,很多投資標的被認為進入了適合抄底的時間點。摩根大通全球M&A執行主席Hernan Christner近日表示,M&A潛在交易的話題將再次升溫,2021年上半年將迎來一系列收購。這是中國車企并購的好時機嗎?對此,于寧認為,越晚越好,大規模的破產還沒有到來。7月30日中共中央局會議提出的“國內大流通”戰略也被認為會影響企業的跨國并購。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崔東樹認為首先應該加強國內市場。梅宋林認為,“市值增幅大、資金流充足、融資能力強的車企,可以積極尋求優勢和資源互補,包括國內和國外市場。由于當前經濟是由國內宏觀周期主導,(形成)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相應地,汽車工業的M&A思路也應該是國內主導,國外和各國相互促進,相互補充。" BYD, Mercedes-Benz, Ford, Jeep, Jidu

圖片來源:成立近70年的韓國老牌車企雙龍汽車,繼流通和銷售之后,再次陷入窘境。最近,執掌雙龍10年的印度汽車制造商馬恒達決定停止對雙龍的進一步投資,計劃引入全球投資者收購雙龍。出于這個原因,他們愿意將其在雙龍汽車74.65%的股份減少到50%以下。這使得中國車企可能采取的行動再次引起關注。雙龍此前被中國SAIC收購,今年又有多家中國車企再次出現在潛在收購方名單中,并與中國一家低速電動車公司達成代工合作。然而,與兩個月前愿意轉讓不同,這次雙龍被曝瀕臨破產。巨額虧損和長期投資無回報是馬恒達決定出售股權的主要原因。自2010年接手雙龍以來,馬恒達已向其投資近41億元至47億元。但據韓媒粗略統計,他不僅沒賺到錢,還累計虧損近29億元至35億元。僅今年上半年,雙龍汽車累計虧損達12.65億元,接近其2019年全年虧損16.52億元。不僅被印度的大股東拋棄,就連“家族”韓國政府和銀行也不愿意救助雙龍。年初,馬恒達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向雙龍再注資2300億韓元。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這一計劃被否決,變成了最多400億韓元的一次性特別注資。結合6月份媒體報道的馬恒達正在為雙龍汽車尋找投資者的消息,此次注資是馬立克恒達在出售雙龍之前的最后一次慷慨解囊。定位為“世界級SUV專家”的雙龍汽車與中國淵源頗深。在馬恒達收購雙龍汽車之前,2004年,SAIC獲得了雙龍汽車50.91%的絕對控股權。然而,經過7年的痛苦磨合,雙方的合作在2011年以“一地雞毛”告終,SAIC也虧損40億,成為國內商業化程度最高的最大汽車集團。然而,SAIC的教訓似乎沒有阻止國內汽車公司進行跨境收購。今年6月,包括吉利和比亞迪在內的幾家中國車企被曝有意收購雙龍,吉利對此予以否認,比亞迪則拒絕置評。隨著雙龍陷入最佳抄底時機,中國車企會再出招嗎?雙龍中國作為最早韓軍的尷尬過去……ar品牌,雙龍汽車比現代汽車歷史更悠久。成立于1954年,早期與Jeep合作生產軍用越野車,后與日產、奔馳等企業達成合作,從而在SUV和柴油車技術上打下一定基礎。1997年,雙龍汽車因資不抵債被韓國大宇收購。1999年,大宇解散時分離出來獨立上市。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它不得不尋求出售其股權。當時,世界上有十幾家公司參與競標,包括美國的通用汽車、法國的雷諾和雪鐵龍、印度的塔塔和中國的SAIC。最終,SAIC在2004年以高出雙龍當時股價43%的價格成功收購雙龍,花費了5億美元。當時中國汽車工業薄弱,SAIC收購雙龍的主要思路是以資本和市場換技術。這起被稱為中國汽車企業海外M&A第一案的收購案,在業內引起轟動,被寄予厚望。根據韓國媒體披露的信息,雙龍汽車還希望SAIC接手后,公司能在2007年形成年產40萬輛的生產能力,并進一步拓展韓國、中國和歐洲市場。SAIC接手后的第二年,中國就派高層到韓國調整雙龍的業務,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雙龍業績自2004年以來首次扭虧為盈。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換屆后,雙龍汽車工會提出了加薪、SAIC出資等諸多要求。此外,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公司業績下滑,工會與大股東SAIC的矛盾日益激烈。在注資拯救雙龍汽車的談判過程中,SAIC提出的裁員和降低成本的前提遭到了工會的拒絕,韓國銀行也宣布在SAIC提供資金之前不會向雙龍提供貸款。僵局之下,雙龍汽車最終于2009年1月8日決定向韓國法院提起“重生”程序,相當于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SAIC與雙龍的合作開始走到盡頭。2010年,印度馬恒達出資3.78億美元收購雙龍汽車70%的股份。隨著2011年2月25日SAIC與雙龍合作到期日的到來,雙龍與SAIC徹底脫鉤。與SAIC合作的失敗使雙龍汽車失去了拓展中國市場的助力。據十年前的媒體報道,SAIC和雙龍原本計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規劃雙龍的國產。雙龍的新股東馬恒達在中國沒有布局。2011年,雙龍與龐大集團、中國南方投資集團簽署《中國銷售代理協議》,開拓中國市場。根據協議,到2013年,雙龍在中國的經銷商數量將增至150家,銷售規模將增至3-5萬輛。按照雙龍當時的說法,如果在華銷量達到5萬輛,就會啟動國產,但這個目標一直沒有實現。2014年雙龍在華銷量為1.2萬輛,但2015年大幅下降至2460輛。2016年10月,雙龍汽車與陜汽集團簽署了在中國xi安建設生產基地的協議,計劃投資建設年產30萬輛汽車的生產基地,但這一項目沒有下文。對于專注于SUV市場的雙龍汽車來說,即使在中國SUV藍海爆發期間,也沒有實現銷量的突破,而在全球其他市場,雙龍也遭遇了潰敗。2019年,雙龍汽車全球銷量為13.5萬輛,同比下降5%,其中韓國本土市場銷量為10.78萬輛,占整體近八成。這說明雙龍海外業務極度低迷,韓國國內市場并不大。對于雙龍汽車上半年的表現,畢馬威三毛會計公司表示,雙龍汽車的流動負債超過了流動資產,這可能會對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很大的懷疑。馬恒達,…阿正苦苦拯救雙龍,也算了一筆賬。要想在2022年之前讓雙龍扭虧為盈,前期至少需要5000億韓元,而為了建立長期競爭力,新四化的支出又是一筆巨款。在這樣的資金黑洞下,苦苦經營雙龍近10年的馬恒達選擇了放棄。不甘心又不愿意就這樣倒下。盡管面臨被拋售的命運,但據外媒8月20日報道,雙龍汽車已將總部遷至英國,以提高運營效率,積極自救;與此同時,在中東建立了新的銷售網絡,試圖加快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過來。但是,馬恒達和雙龍都很清楚,拯救雙龍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新的接盤者。但目前的情況并不樂觀。本土車企值得賣嗎?有了SAIC的教訓,為什么中國汽車會出現在雙龍汽車的傳聞收購者中?“本土車企對雙龍表現出一定興趣可能有兩個原因:長期以來對包括雙龍在內的韓國車企有一定的認同感。第二個原因是雙龍專注于SUV和基于SUV平臺開發的皮卡。”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宋林告訴經濟觀察報。此外,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這些公司希望通過收購雙龍汽車來實現在海外市場的布局。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的許多專業人士都不看好中國車企接手雙龍。“如果你收購或控制這家車企,風險會很大,包括巨額注資、一個小眾品牌在有限市場的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股東、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文化融合。”梅宋林指出,可以考慮其他形式的合作,如技術或產品授權、知識產權購買等。在中國市場的合作可以包括銷售和生產。雙龍在中國一直無法突破。重要原因是產品太舊,跟不上市場需求。從海外市場的布局來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本報記者表示,雙龍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較弱,自主品牌出海帶來的市場價值并不大。“與十年前不同,雙龍汽車的技術實力和投資價值已經大幅下降。”崔東樹說。SAIC的教訓也是很多業內人士不看好的原因之一。“我覺得不值得。我不僅會踩到SAIC的坑,更重要的是,時代變了。特斯拉證明了現在對企業最有價值的是智能電動,而且是突飛猛進。企業的變道超車應該是重點投資方向,而不是收購一張已經過去的老技術臉。”蔚來資本管理合伙人余寧告訴經濟觀察報。韓國雙龍汽車官網顯示其目前只有6款車型,官網對新四化的介紹也很少,對電氣化也只是一筆帶過。在電動化布局方面,據媒體報道,雙龍在2018年日內瓦車展上發布了首款純電動概念車——E-SIV,并可能在2023年推出首款純電動皮卡車型。但很多業內人士表示,像雙龍這樣的小企業,經營狀況很差,基本沒有能力進行新四化的技術研發。即使負債累累,在馬恒達提出出售雙龍后,全球多家車企仍被卷入“有意收購”的傳聞中,但仍無確切消息。其中,海外公司包括雷諾三星、福特和越南VinFast,但這些公司立即予以否認。8月20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哈哈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正準備出價,可能在下個月提交一份有約束力的報價。哈哈,車不評論這個。排除與主流車企合作的路線,雙龍今年6月與山東德州的新型低速電動車制造商郭頌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國產。根據協議,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雙龍將把Tivoli SUV的零部件運送到郭頌汽車在山東德州的工廠,組裝后出口到中東和非洲。這也引發了業內對郭頌新能源是否會接管雙龍的猜測。“意義不大,除非有當地政府或各方支持,項目落地中國,投資還是能拿到的,(否則)最后都是一地雞毛。”崔東樹說。于寧也不樂觀。“現在國內的汽車產業格局有點像五代十國的格局。國內的洗牌還沒有結束,而且a的程度……失業率將迅速上升。等穩定下來,才是真正的海外擴張期,但也要看海外市場的情況。" .從投資時機來看,在疫情減弱后的階段,很多投資標的被認為進入了適合抄底的時間點。摩根大通全球M&A執行主席Hernan Christner近日表示,M&A潛在交易的話題將再次升溫,2021年上半年將迎來一系列收購。這是中國車企并購的好時機嗎?對此,于寧認為,越晚越好,大規模的破產還沒有到來。7月30日中共中央局會議提出的“國內大流通”戰略也被認為會影響企業的跨國并購。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崔東樹認為首先應該加強國內市場。梅宋林認為,“市值增幅大、資金流充足、融資能力強的車企,可以積極尋求優勢和資源互補,包括國內和國外市場。由于當前經濟是由國內宏觀周期主導,(形成)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相應地,汽車工業的M&A思路也應該是國內主導,國外和各國相互促進,相互補充。"

標簽:比亞迪奔馳福特Jeep集度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特斯拉英特爾等聯手敦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再訴高通壟斷

TechWeb8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針對高通的訴訟案中敗訴后,一些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在當地時間周一敦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尋求上訴。

1900/1/1 0:00:00
車電正式分離 蔚來“換電”劃不劃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曉慶攝醞釀五年,國內首個面向個人消費者的電動汽車電池租用服務誕生。8月20日,蔚來發布電池租用服務BaaS,該服務提供車電分離、電池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的服務。

1900/1/1 0:00:00
車圈|工信部鄭賀悅:乘用車出現安全問題主要是由于駕駛員不良駕駛習慣導致

摘要工信部鄭賀悅在第十四屆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論壇上表示,目前車輛出現安全問題主要是由于操作不當和生產一致性不同造成的。未來將會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隱患排查。

1900/1/1 0:00:00
專訪菲爾·西蒙斯:將每輛車都賦予不同的個性

網易汽車8月25日報道今年,長城汽車提出由汽車企業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并在近日發布了“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隨后又重磅推出了首批“科技長城專家天團”,

1900/1/1 0:00:00
特斯拉為什么堅決不讓拼多多賣車

有人說:“下載了拼多多就等于向生活低了頭。”這句話固然有它的道理,畢竟在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限制更少的渠道、更低的商品價格,往往讓消費者大呼“真香”。

1900/1/1 0:00:00
小鵬汽車擬發行8500萬股ADS 每股定價11-13美元之間

小鵬汽車距離成為中國第三家在美上市的新造車企又近了一步。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