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預虧314億 戈恩私自挪用的公款超過11.5億日元?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戈恩與日產的“糾葛”仍在繼續。

日前,據日本媒體報道,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戈恩在8年時間里,私自挪用超過1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14萬元)。

此前,戈恩在公開采訪中表示,“我認為日產的表現很可悲。”

戈恩的“可悲”言論源于當前日產汽車在全球的衰落。

今年7月,日產發布了2020財年(2020.4-2021.3)的業績預期。預計日產全球銷量將同比減少16.3%,至約412.5萬輛(包括中國市場)。營收方面,預計本財年虧損4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4億元。

反饋在銷量方面,預計全球市場銷量將下降21.7%(受限于權益法中的持股比例,本次預測已經排除了在中國市場成立的合資公司的銷量)。

此前的6月29日,日產CEO內田公開向投資者道歉,原因是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日產十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虧損,金額達到67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0億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緊張局勢等外部環境,全球汽車市場經歷了顯著下滑。同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前幾年的內斗問題也阻礙了聯盟內三家公司的協同發展,日產的大幅虧損并不意外。”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福告訴時代財經記者。

在日產工作了17年的內田誠,正面臨著如何在后戈恩時代帶領日產走出業績泥潭的問題。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內田誠圖來源:官網,某車企

四方加中國市場

針對日產最新發布的新財年業績預期,東風日產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保持定力,銳意進取,為年度經營目標而努力”。

毋庸置疑,在全球汽車市場,銷量持續下滑,沒有拐點。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疫情下復蘇最快的市場,成為全球汽車巨頭尋求業績提升的自救計劃。

今年5月,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第四次下調了全球汽車銷售預期。根據其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20%。同時,該機構表示,“中國將是唯一一個改變2020年銷量預測的主要汽車市場,并保持此前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預測不變”。

結合日產因中國合資公司股權法限制而做出的2020財年兩個官方銷量預測(16.3%和21.7%)可以看出,日產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預估銷量可以對沖全球總銷量約5個百分點的下滑。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日產2020財年預測來源:車企官網

根據日產近期發布的中期轉型計劃(2020-2023),在中國市場,日產將從提高市場份額、在產品端發展NIM、在智能端加強產品連接、縮短產品更新換代周期四個方面入手。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中期轉型規劃來源:官網,某車企

然而,隨著市場紅利期的消退,在存量競爭下,日產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2020年1-7月官方數據顯示,1-7月日產在華累計銷量為71.73萬輛,同比下降13.2%。其中,作為日產在華乘用車的主力軍,東風日產1-7月累計銷量為54.53萬輛,同比下降約10%。

在疫情影響,中國車市整體下滑22%的背景下,能戰勝大勢,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2020年1-6月銷量來源:官網,某車企。

具體來說,就車輛性能而言……ance,緊湊型車軒逸成為支撐日產的銷售支柱。中汽協數據顯示,1-7月軒逸累計銷量25.24萬輛,位居轎車銷量榜第一,領先第二名卡羅拉接近5萬輛。在SUV車型方面,琦君和逍客1-7月分別銷售了8.26萬輛和7.82萬輛。三款車型上半年共銷售1萬輛,占東風日產總銷量的76%。

值得注意的是,銷量排名第一的軒逸,一個人就貢獻了日產近一半的銷量。日產的天籟、琦君等中高端車型面臨著本田和豐田“兩車戰略”的擠壓。銷售結構依賴于低端車型的日產,這可能會影響其在中國的利潤率和品牌力。

日本三大公司之間的爭斗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日產在華銷量為59.6萬輛,豐田在華銷量為75.3萬輛,本田在華銷量為61.2萬輛,在日系三強中排名墊底。

相比大眾、本田、豐田通過兩車戰略提升市場份額,在乘用車市場只有一家合資企業的日產,軒逸與天籟車型“同門競爭”,造成內部資源消耗。

細分市場數據顯示,以日系品牌為例,在中高級車市場,今年上半年,豐田凱美瑞+亞洲龍的銷量為12.65萬輛,本田雅閣+INSPIRE的銷量為10萬輛,與天籟的4.3萬輛差距明顯。即使在軒逸強勢的緊湊型車市場,豐田卡羅拉+雷凌的銷量也是24.2萬輛,是軒逸自行車的20多萬輛。

此外,在SUV市場,本田郝穎+CRV的銷量為14.5萬輛,豐田RAV4+威蘭達的銷量為10.1萬輛,也高于單一車型琦君的6.8萬輛。

在目前競爭激烈的股市中,從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的角度來看,豐田背靠一汽、廣汽,本田背靠東風、廣汽,大眾背靠SAIC、一汽、江淮。相比之下,日產在中國市場本地資源和戰略的多樣性方面沒有優勢。

電動化方面,日產在中國的產品推廣略顯緩慢。

作為在電動汽車領域布局較早的傳統汽車品牌,日產在2010年推出了首款純電動汽車LEAF。據內田在發布會上透露,LEAF車型全球銷量已突破50萬輛,是全球新能源最暢銷的車型之一。

然而,日產電動化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一直不冷不熱。2018年,在LEAF上市8年后,與LEAF車型同電動平臺的軒逸純電動版正式在國內上市。從銷售業績來看,根據中汽協的數據,軒逸純電動版上半年銷量僅為1455輛。

另一方面,同為日系的本田和豐田早已通過“雙擎E+”和“i-MMD混合動力系統”等技術品牌在中國新能源市場建立了影響力。

不過,日產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布局正在逐步加速。

"詠嘆調代表了一個新的篇章,新的面孔和新的語言."

LOGO月17日,作為日產旗下的一款全新電動車,內田用新時代、新面孔、新語言描述了這款首款電動車。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Aria車型來源:車企官網

據悉,該車型將采用日產的“e-4ORCE”雙電機全輪控制技術,預計2021年在中國市場上市。此外,根據日產的計劃,到2022年,日產將在中國市場推出4款e-Power車型和3款純電動汽車。

得益于全新的電氣化技術和產品的加速落地,日產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野心逐漸顯現。

但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銷量前10名中,只有特斯拉和寶馬是外資品牌,其余都是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

作為“后戈恩時代”日產在全球電氣化領域的重要節點,艾瑞亞的發布能否在日益cle中唱出一曲“詠嘆調”……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戈恩與日產的“糾葛”仍在繼續。

日前,據日本媒體報道,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戈恩在8年時間里,私自挪用超過1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14萬元)。

此前,戈恩在公開采訪中表示,“我認為日產的表現很可悲。”

戈恩的“可悲”言論源于當前日產汽車在全球的衰落。

今年7月,日產發布了2020財年(2020.4-2021.3)的業績預期。預計日產全球銷量將同比減少16.3%,至約412.5萬輛(包括中國市場)。營收方面,預計本財年虧損4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4億元。

反饋在銷量方面,預計全球市場銷量將下降21.7%(受限于權益法中的持股比例,本次預測已經排除了在中國市場成立的合資公司的銷量)。

此前的6月29日,日產CEO內田公開向投資者道歉,原因是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日產十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虧損,金額達到67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0億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緊張局勢等外部環境,全球汽車市場經歷了顯著下滑。同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前幾年的內斗問題也阻礙了聯盟內三家公司的協同發展,日產的大幅虧損并不意外。”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福告訴時代財經記者。

在日產工作了17年的內田誠,正面臨著如何在后戈恩時代帶領日產走出業績泥潭的問題。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內田誠圖來源:官網,某車企

四方加中國市場

針對日產最新發布的新財年業績預期,東風日產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保持定力,銳意進取,為年度經營目標而努力”。

毋庸置疑,在全球汽車市場,銷量持續下滑,沒有拐點。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疫情下復蘇最快的市場,成為全球汽車巨頭尋求業績提升的自救計劃。

今年5月,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第四次下調了全球汽車銷售預期。根據其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20%。同時,該機構表示,“中國將是唯一一個改變2020年銷量預測的主要汽車市場,并保持此前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預測不變”。

結合日產因中國合資公司股權法限制而做出的2020財年兩個官方銷量預測(16.3%和21.7%)可以看出,日產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預估銷量可以對沖全球總銷量約5個百分點的下滑。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日產2020財年預測來源:車企官網

根據日產近期發布的中期轉型計劃(2020-2023),在中國市場,日產將從提高市場份額、在產品端發展NIM、在智能端加強產品連接、縮短產品更新換代周期四個方面入手。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中期轉型規劃來源:官網,某車企

然而,隨著市場紅利期的消退,在存量競爭下,日產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2020年1-7月官方數據顯示,1-7月日產在華累計銷量為71.73萬輛,同比下降13.2%。其中,作為日產在華乘用車的主力軍,東風日產1-7月累計銷量為54.53萬輛,同比下降約10%。

在疫情影響,中國車市整體下滑22%的背景下,能戰勝大勢,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2020年1-6月銷量來源:官網,某車企。

Sp……具體來說,在車輛性能方面,緊湊型車軒逸成為支撐日產的銷售支柱。中汽協數據顯示,1-7月軒逸累計銷量25.24萬輛,位居轎車銷量榜第一,領先第二名卡羅拉接近5萬輛。在SUV車型方面,琦君和逍客1-7月分別銷售了8.26萬輛和7.82萬輛。三款車型上半年共銷售1萬輛,占東風日產總銷量的76%。

值得注意的是,銷量排名第一的軒逸,一個人就貢獻了日產近一半的銷量。日產的天籟、琦君等中高端車型面臨著本田和豐田“兩車戰略”的擠壓。銷售結構依賴于低端車型的日產,這可能會影響其在中國的利潤率和品牌力。

日本三大公司之間的爭斗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日產在華銷量為59.6萬輛,豐田在華銷量為75.3萬輛,本田在華銷量為61.2萬輛,在日系三強中排名墊底。

相比大眾、本田、豐田通過兩車戰略提升市場份額,在乘用車市場只有一家合資企業的日產,軒逸與天籟車型“同門競爭”,造成內部資源消耗。

細分市場數據顯示,以日系品牌為例,在中高級車市場,今年上半年,豐田凱美瑞+亞洲龍的銷量為12.65萬輛,本田雅閣+INSPIRE的銷量為10萬輛,與天籟的4.3萬輛差距明顯。即使在軒逸強勢的緊湊型車市場,豐田卡羅拉+雷凌的銷量也是24.2萬輛,是軒逸自行車的20多萬輛。

此外,在SUV市場,本田郝穎+CRV的銷量為14.5萬輛,豐田RAV4+威蘭達的銷量為10.1萬輛,也高于單一車型琦君的6.8萬輛。

在目前競爭激烈的股市中,從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的角度來看,豐田背靠一汽、廣汽,本田背靠東風、廣汽,大眾背靠SAIC、一汽、江淮。相比之下,日產在中國市場本地資源和戰略的多樣性方面沒有優勢。

電動化方面,日產在中國的產品推廣略顯緩慢。

作為在電動汽車領域布局較早的傳統汽車品牌,日產在2010年推出了首款純電動汽車LEAF。據內田在發布會上透露,LEAF車型全球銷量已突破50萬輛,是全球新能源最暢銷的車型之一。

然而,日產電動化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一直不冷不熱。2018年,在LEAF上市8年后,與LEAF車型同電動平臺的軒逸純電動版正式在國內上市。從銷售業績來看,根據中汽協的數據,軒逸純電動版上半年銷量僅為1455輛。

另一方面,同為日系的本田和豐田早已通過“雙擎E+”和“i-MMD混合動力系統”等技術品牌在中國新能源市場建立了影響力。

不過,日產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布局正在逐步加速。

"詠嘆調代表了一個新的篇章,新的面孔和新的語言."

LOGO月17日,作為日產旗下的一款全新電動車,內田用新時代、新面孔、新語言描述了這款首款電動車。

Nissan, Toyota, Sylphy, Honda, Dongfeng

Aria車型來源:車企官網

據悉,該車型將采用日產的“e-4ORCE”雙電機全輪控制技術,預計2021年在中國市場上市。此外,根據日產的計劃,到2022年,日產將在中國市場推出4款e-Power車型和3款純電動汽車。

得益于全新的電氣化技術和產品的加速落地,日產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野心逐漸顯現。

但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銷量前10名中,只有特斯拉和寶馬是外資品牌,其余都是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

作為“后戈恩時代”日產在全球電動化領域的重要節點,艾瑞亞的發布能否在日益明朗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唱響“艾瑞亞”?

標簽:日產豐田軒逸本田東風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小鵬汽車計劃發行8500萬股ADS 每ADS11-13美元之間

據美國證監會披露文件:小鵬汽車計劃在美國IPO中發行8500萬股ADS,對應17億股A類普通股,每股定價介于每ADS1113美元之間。

1900/1/1 0:00:00
特斯拉股價周五再漲48美元 盤中最高接近2100美元

TechWeb8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周四大漲123美元、股價首次超過2000美元之后,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股價在周五繼續上漲,盤中最高時一度接近2100美元。

1900/1/1 0:00:00
大眾ID.4開始量產 為品牌首款純電SUV車型

大眾品牌純電SUVID4開始量產,計劃于9月發布。

1900/1/1 0:00:00
鐘志華:國內智能汽車含金量普遍“不足” 許多輔助駕駛配置都來自國外供應商

8月2223日,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鐘志華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當前我國智能汽車的產業鏈尚不完整,核心技術的積累也不足。

1900/1/1 0:00:00
蔚來電池資產公司:金融服務實體業務 目的或上市

8月20日,隨著蔚來汽車BaaS(電池租用服務)的正式推出,作為這一全新業務模式載體的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蔚能”)也同時亮相。

1900/1/1 0:00:00
陳清泰:發展智能汽車,應當做到這三點

汽車智能化已成為必然趨勢,沒有智能化,就沒有競爭力。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