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內,特斯拉與拼多多關于“團購Model 3”事件的恩怨,已經在這座城市掀起了一場風波,大家都心知肚明。
7月21日,易友車在拼多多平臺推出“特斯拉中國-Model 3 2019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萬人團購活動。團購活動價25.18萬,比補貼車價便宜了近2萬元。后來特斯拉回應不配合,不負責任,雙方就此進行了博弈。
"保留追究相關當事人法律責任的權利."特斯拉在對拼多多的回應中多次強烈表示。
法律從何而來?
商務部2017年4月更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經銷商銷售未經供應商授權的汽車,應當向消費者進行書面提醒和說明,否則不得以供應商授權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二章第十二條/商務部網站
在第一次回應中,特斯拉明確表示“拼多多組裝Model 3”并未獲得授權。
作為全國大型連鎖汽車超市,不了解規定幾乎不可能買車。但在拼多多平臺上,不僅沒有對消費者進行提醒和說明,甚至在客服給用戶的回答中出現了“經廠家授權”、“正規渠道”等字樣,涉嫌明知故犯。
對于違規行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也給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責令改正、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低價懲罰措施似乎與品多多何儀買車毫不相干。畢竟單對用戶的補貼就是10萬元(活動涉及五輛車,每輛車補貼2萬左右)。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五章第三十二條/商務部網站
為了掌握定價權,特斯拉一直堅持直營模式,但也正是這種模式給了拼多多和伊一買車的機會來占便宜。
在這次活動中,拼多多和伊一不承認他們買車時的“轉賣”行為。畢竟他們不是買了車再賣給消費者,而是引導消費者自己在特斯拉官網下單。
因此,拼多多擅自銷售車輛的“罪名”難以成立。5名消費者以個人名義購買車輛并交付。特斯拉以“涉嫌轉售”為由拒絕交付它們,反而陷入了不利的境地。
中間商真的不賺錢?
整體來看,“拼多多組裝Model 3”事件發生后,特斯拉和消費者都是輸家。
就特斯拉而言,Groupon銷售的5輛Model 3s與它在渡邊一樹音樂家的數萬輛銷量相比,只是9根牛一毛。相反,“拼團”嚴重損害了特斯拉的直銷渠道和價格體系,不僅會導致原本打算購買Model 3的消費者觀望,甚至可能損害特斯拉的品牌、聲譽和長期銷量。
特斯拉model 3/圖片來源unsplash
就消費者而言,雖然5位消費者共獲得了10萬元的補貼,但更多的特斯拉潛在消費者和特斯拉的直銷渠道的利益是“一虧再虧”。
作為一家決心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公司,特斯拉決心“打下”電動車價格,建立直銷渠道、統一汽車價格是未來大幅降價的基礎。“品團Model 3”以不合理的價格打破了特斯拉對渠道和產品價格的控制,削弱了特斯拉持續、主動、可控降價的能力。換句話說,少數消費者的短期利益是在為更多消費者的長期利益“埋坑”。
拼多多可能是這場鬧劇的唯一受益者。
瘋狂生長的拼多多,就是以低價的思路從下沉的市場中崛起的。因為“打假”的問題,受到了批判……被人們zed,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傍晚墜落”。拼多多崛起后,決心“悔悟”,通過多次“數百億補貼”,讓消費者自掏腰包購買低價、大品牌的正品,試圖提升企業形象。
但拼多多的定位并不符合某些品牌的價值觀,這種“蹭流量”的行為必然會引起摩擦和爭議。
以特斯拉為例。作為跨國豪華電動車品牌,特斯拉可能不需要甚至討厭來自拼多多的流量。一方面,特斯拉是一個自有流量的品牌;另一方面,拼多多的“假冒偽劣”標簽與特斯拉的豪華品牌極其不符。電商平臺和品牌應該是互利共存的,但是拼多多激進的補貼和價格確實讓品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最新消息是《最后一戰》的特斯拉決定“硬起來”。據財聯社消息,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8月17日晚就此事作出批示:“(特斯拉員工)全部行動,轉發好友,參與留言,舉報虛假信息。”
一場戰役,勝負未可知,但大多數消費者可能還是會選擇“擁抱低價”,即使大家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個月之內,特斯拉與拼多多關于“團購Model 3”事件的恩怨,已經在這座城市掀起了一場風波,大家都心知肚明。
7月21日,易友車在拼多多平臺推出“特斯拉中國-Model 3 2019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萬人團購活動。團購活動價25.18萬,比補貼車價便宜了近2萬元。后來特斯拉回應不配合,不負責任,雙方就此進行了博弈。
"保留追究相關當事人法律責任的權利."特斯拉在對拼多多的回應中多次強烈表示。
法律從何而來?
商務部2017年4月更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經銷商銷售未經供應商授權的汽車,應當向消費者進行書面提醒和說明,否則不得以供應商授權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二章第十二條/商務部網站
在第一次回應中,特斯拉明確表示“拼多多組裝Model 3”并未獲得授權。
作為全國大型連鎖汽車超市,不了解規定幾乎不可能買車。但在拼多多平臺上,不僅沒有對消費者進行提醒和說明,甚至在客服給用戶的回答中出現了“經廠家授權”、“正規渠道”等字樣,涉嫌明知故犯。
對于違規行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也給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責令改正、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低價懲罰措施似乎與品多多何儀買車毫不相干。畢竟單對用戶的補貼就是10萬元(活動涉及五輛車,每輛車補貼2萬左右)。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五章第三十二條/商務部網站
為了掌握定價權,特斯拉一直堅持直營模式,但也正是這種模式給了拼多多和伊一買車的機會來占便宜。
在這次活動中,拼多多和伊一不承認他們買車時的“轉賣”行為。畢竟他們不是買了車再賣給消費者,而是引導消費者自己在特斯拉官網下單。
因此,拼多多擅自銷售車輛的“罪名”難以成立。5名消費者以個人名義購買車輛并交付。特斯拉以“涉嫌轉售”為由拒絕交付它們,反而陷入了不利的境地。
中間商真的不賺錢?
整體來看,“拼多多組裝Model 3”事件發生后,特斯拉和消費者都是輸家。
就特斯拉而言,Groupon銷售的5輛Model 3s與它在渡邊一樹音樂家的數萬輛銷量相比,只是9根牛一毛。相反,“拼團”嚴重損害了特斯拉的直銷渠道和價格體系,不僅會導致原本打算購買Model 3的消費者觀望,甚至可能損害特斯拉的品牌、聲譽和長期銷量。
特斯拉model 3/圖片來源unsplash
就消費者而言,雖然5位消費者共獲得了10萬元的補貼,但更多的特斯拉潛在消費者和特斯拉的直銷渠道的利益是“一虧再虧”。
作為一個公司……任何決心推廣可再生能源的,特斯拉都決心“打下”電動車價格,建立直銷渠道、統一汽車價格是未來大幅降價的基礎。“品團Model 3”以不合理的價格打破了特斯拉對渠道和產品價格的控制,削弱了特斯拉持續、主動、可控降價的能力。換句話說,少數消費者的短期利益是在為更多消費者的長期利益“埋坑”。
拼多多可能是這場鬧劇的唯一受益者。
瘋狂生長的拼多多,就是以低價的思路從下沉的市場中崛起的。因為“打假”的問題,一直為人所詬病,甚至被網友戲稱為“落井下石”。拼多多崛起后,決心“悔悟”,通過多次“數百億補貼”,讓消費者自掏腰包購買低價、大品牌的正品,試圖提升企業形象。
但拼多多的定位并不符合某些品牌的價值觀,這種“蹭流量”的行為必然會引起摩擦和爭議。
以特斯拉為例。作為跨國豪華電動車品牌,特斯拉可能不需要甚至討厭來自拼多多的流量。一方面,特斯拉是一個自有流量的品牌;另一方面,拼多多的“假冒偽劣”標簽與特斯拉的豪華品牌極其不符。電商平臺和品牌應該是互利共存的,但是拼多多激進的補貼和價格確實讓品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最新消息是《最后一戰》的特斯拉決定“硬起來”。據財聯社消息,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8月17日晚就此事作出批示:“(特斯拉員工)全部行動,轉發好友,參與留言,舉報虛假信息。”
一場戰役,勝負未可知,但大多數消費者可能還是會選擇“擁抱低價”,即使大家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特斯拉搶走了原本屬于傳統車企們的太多蛋糕,在純電動汽車領域里,它的起點不高,起步不早,但如今的市值卻已經遠遠超過了豐田、大眾、通用等傳統汽車巨頭。
1900/1/1 0:00:00根據乘聯會數據,2020年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80萬臺,同比增長20,環比下降69。整體來看,7月共有23款車型銷量破千,比6月減少了5款。
1900/1/1 0:00:008月20日下午2點,蔚來汽車發布BaaS電池租用服務,這讓換電業務再受關注。
1900/1/1 0:00:00近日,我們從英國政府方面獲悉,該國或將在明年春季批準自動駕駛車輛正式上路。目前英國政府正在對相關技術進行認證,一旦通過,英國將有望成為全球首個批準使用自動駕駛功能車輛上路的國家。
1900/1/1 0:00:00飛度作為本田早期以入門級車型進入中國市場便贏得不錯的市場表現,即便經歷幾次換代也依然保持國內細分領域主導地位。不過,由于新舊款車型的交替及舊款車型受國五的限制,讓飛度銷量受到限制。
1900/1/1 0:00:008月20日,蔚來正式發布電池租用服務BaaSBatteryasaService。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