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天空汽車最近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家體驗中心,我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個一直在量產中苦苦掙扎的新勢力品牌。
始于五年前的新勢力“顛覆”故事,在經歷了一系列欠薪和破產的眼淚后,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故事線逐漸清晰。雖然站在浪潮上的優秀人士依然無法擺脫生死考驗,但曾經混亂的市場資源已經開始有了明確的目標,紛紛向蔚來、理想、小鵬集中。
于是,蔚來和合肥緊緊相擁,背后有安徽政府的堅實后盾;理想在納斯達克敲鐘,首日市值甚至直接超過蔚來;蠢蠢欲動的小鵬也擬定了招股書,試圖創建一家千億美元的公司;能不能類似于博縣、林賽、白藤等一批“子”?面對疫情的考驗,她們紛紛露出內衣,并在前一天晚上以非常尷尬的方式死去,地上只留下一片詛咒和一片狼藉。
先行者的“挽歌”
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我們還不得而知,但總是“遲到”的飛天車在大清洗的試煉下,顯然非常危險。
天空汽車CEO張海亮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車市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于產品本身,還延伸到渠道、品牌、服務等綜合實力的博弈。”
作為一名資深汽車人,張海亮當然知道構建全價值鏈體系的重要性,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張海亮和他的飛天車在所有產品的立足點——渠道上已經被對手甩在了后面。
當天空汽車的渠道網絡在上海愚園路22號慢慢打開一角的時候,蔚來已經在全國開設了136家蔚來中心和蔚來空間。小鵬建立了166家商店和服務中心;李還計劃在20個零售中心的基礎上擴大60家門店...
在“跑馬圈地”的關鍵時期,Skycar的慢動作無異于交出渠道資源、用戶資源、供應商資源、媒體資源。回首21年前,中國第一家4S店在廣汽本田的體系下正式啟動。可以說,廣汽本田今天的市場地位,首先離不開服務網絡的建設。
對于Skycar來說,一旦難以支撐產品在渠道體系的落地,所謂的品牌和服務就永遠是無根之水,只能在寒風冷雨中隨波逐流。
其實如果算上Sky Auto前身電咖的時間,Sky確實是新勢力品牌的先鋒,只是這個“先鋒”起得早,趕了個晚集,現在四面楚歌。
更令人擔憂的是,去年4月亮相的Skyline ME7在這16個月里似乎消失了,在迷茫中走在量產的荊棘路上。這期間,僅在去年年底,我就聽到了ME7在紹興工廠正式下線的消息。當初“上市交割”的想法最終不了了之。
天空汽車內部員工曾表示,“ME7原本預計在2019年國慶期間上市,現在卻拖了半年多,很不正常。”或許上海體驗中心的開業是為ME7的后期上市做準備,這似乎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但即使ME7能夠如期上市,也不得不承認,面對強敵環繞的電動車市場,還沒有打造出核心競爭優勢的ME7想要在狹小的差距中獲得市場青睞是很難想象的。
一方面,在ME7所在的35萬元以上的產品價格區間內,直接的競爭對手是ES6,李ONE,以及可能的長續航版Model 3。當整個細分市場正在經歷從“補貼時代”向“產品時代”轉型的陣痛期時,7月新勢力品牌整體批發量達到1.4萬輛,同比增長174%。
數據顯示,國產特斯拉Model 3交付新車11014輛,毫無疑問排名第一,而蔚來ES6和李ONE分別以2610輛和2445輛的成績位列新勢力品牌第二和第三。
很明顯,在ME7所在的高端電動車市場,特斯拉、蔚來、理想已經基本囊括了整個市場,后期的ME7所能吸收的市場份額極其有限。
ME7能從老虎嘴里搶食物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性不大。畢竟維持電動車高端的兩大核心因素——過硬的產品力和強大的品牌溢價能力——都受到了ME7的質疑,尤其是品牌力方面,Skycar已經明顯落后于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消費者信心,是擺在Skycar面前最棘手的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35萬元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市場格局較為清晰,在高端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產品布局中,有意開拓25萬元左右的市場。
這個市場的競爭還不夠。Model 3、P7、比亞迪韓都將登場,試圖搶占這塊來之不易的生存空間。但在Skycar的產品規劃中,ME5還處于起步階段,貿然采用延伸技術路線(并不是說品牌尋求多技術路線發展是錯誤的,而是在Skycar純電動產品基礎不穩,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將資源投入延伸技術會導致資源過于分散,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即使能在明年5月底如期在長沙工廠進行SOP(小批量生產),也很可能錯過這一輪熱潮,從而。
他對此應該深有體會,因為如果P7早于特斯拉和比亞迪韓發布,現在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一個走在“鋼索”上的男人
“97%的初創公司將會……18個月后宣告死亡。“作家吳曉波在解讀《大失敗》時說,市場在時間維度上的殘酷性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當然,我也不是一味的執著于快速布局。畢竟有速度沒有速度就會失控,有速度沒有速度就會失去動力。Skycar市場布局的不景氣,或許可以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疊加來解釋,但卻掩蓋不了內部管理的千瘡百孔。
今年2月,Skycar聯合創始人CMO突然離開東平,這個一直低調的新勢力品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長期無法交付的Skycar內部動蕩的架構體系也被血腥擺上了臺面。
4個月后,負責公關傳播和數字營銷的副總裁、負責銷售的副總裁楊也相繼離職,告別自己一手打造的天際線。短短幾個月,為Skycar打造營銷基礎的三位高管相繼離職,高管的頻繁離職是內部管理架構混亂的最明顯標志。
至于離職的具體原因,有媒體報道稱,導火索是因為Skycar拖欠廣告代理公司、活動公關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的相關費用。可見Skycar的經營狀況已經相當糟糕了。
事實上,在“黑天鵝”遍地飛舞的2020年,新勢力拖欠費用已經成為不是新聞的新聞,Skycar也不例外。疫情嚴重的4月份,除了開始集中裁員,高層及以上管理人員也被告知只發原工資的30%。就這樣,苦苦掙扎的飛天車勉強熬過了疫情的沖擊,蹣跚前行。
即便如此,所有問題的癥結——資金鏈問題——仍然是困擾Skycar的阿喀琉斯之踵。資金鏈問題是新勢力的老生常談,但也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
目前從公布的數據來看,Skycar經過五輪融資,僅融資65億元,其中包括去年4月上海電氣投資的20多億元,以及軟銀資本中國投資的部分資金。相比新勢力造車的成本,65億元的Skycar顯然不夠用。
而之所以能勉強維持運營,“汽車公社”猜測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很多地方政府,通過與地方政府捆綁,獲得地方政府的相關支持,并一直持續下去。目前,天空汽車在浙江紹興、湖南長沙、廣西南寧規劃了34萬輛乘用車的產能。此外,天空汽車還將在山東青島和浙江慈溪規劃新能源商用車基地。粗略估計,總產能應該不低于40萬輛。這樣的產能規模,對于一個還沒有量產,手里只握著幾十億的新生力量來說,顯然是奢侈的。
深思熟慮之下,在融資市場上并不滿足的Skycar,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借助相關政府順應國家號召,迫切需要在土地和政策的優惠政策下進行深入合作、搶占資金和利益的心理轉型。另外,因為有相關政府的背書支持,Skycar可以有融資資本。
但在江西、南京等地新能源產業相繼爆發后,地方政府發展新能源的熱情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降溫,回歸理性。但是,如果Skycar仍然不能交出答卷,相關政府必然會采取措施進行資本重組,Skyline將失去主要支撐,迅速在深淵中翻滾。
當今中國汽車市場有143個品牌,其中所有的弱勢品牌都只能有一個歸宿: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洗牌中滅亡。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評論”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如果不是最近天空汽車在上海設立了首家體驗中心,我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個一直在量產中苦苦掙扎的新勢力品牌。
始于五年前的新勢力“顛覆”故事,在經歷了一系列欠薪和破產的眼淚后,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故事線逐漸清晰。雖然站在浪潮上的優秀人士依然無法擺脫生死考驗,但曾經混亂的市場資源已經開始有了明確的目標,紛紛向蔚來、理想、小鵬集中。
于是,蔚來和合肥緊緊相擁,背后有安徽政府的堅實后盾;理想在納斯達克敲鐘,首日市值甚至直接超過蔚來;蠢蠢欲動的小鵬也擬定了招股書,試圖創建一家千億美元的公司;能不能類似于博縣、林賽、白藤等一批“子”?面對疫情的考驗,她們紛紛露出內衣,并在前一天晚上以非常尷尬的方式死去,地上只留下一片詛咒和一片狼藉。
先行者的“挽歌”
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我們還不得而知,但總是“遲到”的飛天車在大清洗的試煉下,顯然非常危險。
天空汽車CEO張海亮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車市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于產品本身,還延伸到渠道、品牌、服務等綜合實力的博弈。”
作為一名資深汽車人,張海亮當然知道構建全價值鏈體系的重要性,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張海亮和他的飛天車在所有產品的立足點——渠道上已經被對手甩在了后面。
當天空汽車的渠道網絡在上海愚園路22號慢慢打開一角的時候,蔚來已經在全國開設了136家蔚來中心和蔚來空間。小鵬建立了166家商店和服務中心;李還計劃在20個零售中心的基礎上擴大60家門店...
在“跑馬圈地”的關鍵時期,Skycar的慢動作無異于交出渠道資源、用戶資源、供應商資源、媒體資源。回首21年前,中國第一家4S店在廣汽本田的體系下正式啟動。可以說,廣汽本田今天的市場地位,首先離不開服務網絡的建設。
對于Skycar來說,一旦難以支撐產品在渠道體系的落地,所謂的品牌和服務就永遠是無根之水,只能在寒風冷雨中隨波逐流。
其實如果算上Sky Auto前身電咖的時間,Sky確實是新勢力品牌的先鋒,只是這個“先鋒”起得早,趕了個晚集,現在四面楚歌。
更令人擔憂的是,去年4月亮相的Skyline ME7在這16個月里似乎消失了,在迷茫中走在量產的荊棘路上。這期間,僅在去年年底,我就聽到了ME7在紹興工廠正式下線的消息。當初“上市交割”的想法最終不了了之。
天空汽車內部員工曾表示,“ME7原本預計在2019年國慶期間上市,現在卻拖了半年多,很不正常。”或許上海體驗中心的開業是為ME7的后期上市做準備,這似乎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但即使ME7能夠如期上市,也不得不承認,面對強敵環繞的電動車市場,還沒有打造出核心競爭優勢的ME7想要在狹小的差距中獲得市場青睞是很難想象的。
一方面,在ME7所在的35萬元以上的產品價格區間內,直接的競爭對手是ES6,李ONE,以及可能的長續航版Model 3。當整個細分市場正在經歷從“補貼時代”向“產品時代”轉型的陣痛期時,7月新勢力品牌整體批發量達到1.4萬輛,同比增長174%。
數據顯示,國產特斯拉Model 3交付新車11014輛,毫無疑問排名第一,而蔚來ES6和李ONE分別以2610輛和2445輛的成績位列新勢力品牌第二和第三。
很明顯,在ME7所在的高端電動車市場,特斯拉、蔚來、理想已經基本囊括了整個市場,后期的ME7所能吸收的市場份額極其有限。
ME7能從老虎嘴里搶食物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性不大。畢竟維持電動車高端的兩大核心因素——過硬的產品力和強大的品牌溢價能力——都受到了ME7的質疑,尤其是品牌力方面,Skycar已經明顯落后于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消費者信心,是擺在Skycar面前最棘手的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35萬元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市場格局較為清晰,在高端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產品布局中,有意開拓25萬元左右的市場。
這個市場的競爭還不夠。Model 3、P7、比亞迪韓都將登場,試圖搶占這塊來之不易的生存空間。但在Skycar的產品規劃中,ME5還處于起步階段,貿然采用延伸技術路線(并不是說品牌尋求多技術路線發展是錯誤的,而是在Skycar純電動產品基礎不穩,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將資源投入延伸技術會導致資源過于分散,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即使能在明年5月底如期在長沙工廠進行SOP(小批量生產),也很可能錯過這一輪熱潮,從而。
他對此應該深有體會,因為如果P7早于特斯拉和比亞迪韓發布,現在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一個走在“鋼索”上的男人
“97%的初創公司將會……18個月后宣告死亡。“作家吳曉波在解讀《大失敗》時說,市場在時間維度上的殘酷性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當然,我也不是一味的執著于快速布局。畢竟有速度沒有速度就會失控,有速度沒有速度就會失去動力。Skycar市場布局的不景氣,或許可以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疊加來解釋,但卻掩蓋不了內部管理的千瘡百孔。
今年2月,Skycar聯合創始人CMO突然離開東平,這個一直低調的新勢力品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長期無法交付的Skycar內部動蕩的架構體系也被血腥擺上了臺面。
4個月后,負責公關傳播和數字營銷的副總裁、負責銷售的副總裁楊也相繼離職,告別自己一手打造的天際線。短短幾個月,為Skycar打造營銷基礎的三位高管相繼離職,高管的頻繁離職是內部管理架構混亂的最明顯標志。
至于離職的具體原因,有媒體報道稱,導火索是因為Skycar拖欠廣告代理公司、活動公關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的相關費用。可見Skycar的經營狀況已經相當糟糕了。
事實上,在“黑天鵝”遍地飛舞的2020年,新勢力拖欠費用已經成為不是新聞的新聞,Skycar也不例外。疫情嚴重的4月份,除了開始集中裁員,高層及以上管理人員也被告知只發原工資的30%。就這樣,苦苦掙扎的飛天車勉強熬過了疫情的沖擊,蹣跚前行。
即便如此,所有問題的癥結——資金鏈問題——仍然是困擾Skycar的阿喀琉斯之踵。資金鏈問題是新勢力的老生常談,但也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
目前從公布的數據來看,Skycar經過五輪融資,僅融資65億元,其中包括去年4月上海電氣投資的20多億元,以及軟銀資本中國投資的部分資金。相比新勢力造車的成本,65億元的Skycar顯然不夠用。
而之所以能勉強維持運營,“汽車公社”猜測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很多地方政府,通過與地方政府捆綁,獲得地方政府的相關支持,并一直持續下去。目前,天空汽車在浙江紹興、湖南長沙、廣西南寧規劃了34萬輛乘用車的產能。此外,天空汽車還將在山東青島和浙江慈溪規劃新能源商用車基地。粗略估計,總產能應該不低于40萬輛。這樣的產能規模,對于一個還沒有量產,手里只握著幾十億的新生力量來說,顯然是奢侈的。
深思熟慮之下,在融資市場上并不滿足的Skycar,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借助相關政府順應國家號召,迫切需要在土地和政策的優惠政策下進行深入合作、搶占資金和利益的心理轉型。另外,因為有相關政府的背書支持,Skycar可以有融資資本。
但在江西、南京等地新能源產業相繼爆發后,地方政府發展新能源的熱情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降溫,回歸理性。但是,如果Skycar仍然不能交出答卷,相關政府必然會采取措施進行資本重組,Skyline將失去主要支撐,迅速在深淵中翻滾。
當今中國汽車市場有143個品牌,其中所有的弱勢品牌都只能有一個歸宿: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洗牌中滅亡。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今年7月份,拼多多出現了一次Model3秒殺團購活動,萬人團購價為2518萬元,比特斯拉官網(指導價2918萬,補貼后27155萬元)便宜近2萬元。
1900/1/1 0:00:00卡門內參整理張一“卡門內參”是未來汽車日報的周更欄目,為您梳理出行領域本周值得關注的商業新聞。
1900/1/1 0:00:00雷鋒網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峰會(CCFGAIR2020)正式開幕。
1900/1/1 0:00:008月17日,日產和本田兩家公司董事會公開回絕了日本政府就合并兩家公司的提議,并以合并不利于產能優化和長遠發展為由。
1900/1/1 0:00:00上半年的結果表明,合資品牌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自主的份額繼去年縮減后,再度創下322的新低。合資品牌達到接近68的新高點。
1900/1/1 0:00:00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