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吉利汽車CEO安聰慧在與媒體交流時提到吉利汽車想要一場革命,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吉利想要改變誰的生活?
很明顯,安聰慧想自殺!上周,吉利新能源汽車在杭州西湖舉行了幾何C上市活動。雖然這個活動在圍觀者看來很美,很有創意,但在安聰慧看來還是“太傳統”了。在活動現場,他給人一種“坐不住”的感覺。而且他坐著不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最近吉利幾次對外活動后,他似乎有所不滿。換句話說,這不是他想看到的。安聰慧想要什么?
吉利的憂患意識一直是這個企業的一大特色。事實上,兩年前,李書福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到,吉利如果創新失敗,就會有災難。當時吉利汽車正在熱銷,沒有人意識到李書福說的是真是假。事實上,這兩年傳統汽車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安聰慧“不服”“坐不住”的背后,是包括吉利汽車在內的傳統汽車缺乏質的突破性變革。尤其是面對汽車“新四化”和造車新勢力,傳統汽車企業如何面對這類傳統汽車企業的必答題,如何回答,是一個真正的挑戰。
實事求是的說,這個必答題一般都不好回答。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尷尬:無論傳統車企做什么都是問題,造車的新生力量才能贏得掌聲。
看來上市的幾何C電動車,這么多的技術亮點,這么高的配置,如果放在新車廠商的產品上,會引來很多驚喜和尖叫。相反,總有人會說三道四。核心原因在他們眼里,一個代表未來,一個代表傳統。選擇權不在企業自己手里。
這些年傳統受到了批判。傳統車企一直不服氣,總以為自己的技術、資金、經驗都不差,做出來的產品無論從質量還是技術上,都比新車企好。尤其是對于很多傳統車企來說,目前的規模成本和利潤水平是新晉車企無法比擬的。為什么要向新車公司學習?在這種認識下,傳統車企缺乏一些創新和變革的緊迫感。但是這個矛盾不解決,對傳統車企不利。
為什么傳統車企總是被詬病?有兩件事必須要說。第一,他們總是喜歡挑別人的毛病而不正視自己的問題,這與互聯網時代人們開放、包容、共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格格不入。第二,傳統車企的發展紅利還在,讓他們在產品革命的十字路口想到如何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改變”而不是“革命”。用“變”代替“革命”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利益。這在過去可以做到,但在互聯網時代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背景下肯定做不到。傳統車企必須實現從改革者到革命者的轉變,這種形象必須改變。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革命者是積極的,改革者是投機的。做一個改革者或革命者,答案就在那里。
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都在談論特斯拉,尤其是不久前馬斯克宣布即將實現“自動駕駛L5”,讓人忍俊不禁。其實沒那么簡單,包括最近特斯拉拒絕給“團購”交車的新聞。馬斯克的一系列舉動都是為了在公眾中塑造一個自己是革命者的形象。我不認同傳統車企的所作所為,我認為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我認為是可能的!這兩年,圍繞特斯拉的爭論很多。的確,用傳統的標準來評判特斯拉,它可能什么都不會做,但這并不影響特斯拉被越來越多的人買。近幾個月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不斷創新高,這表明特斯拉的革命性形象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吉利是中國汽車乃至世界汽車的鯰魚。在過去的20年里,它依靠對市場的洞察力和創新的方法,抓住一個又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成為行業中的重要領導者。應該說,吉利在當年是革命者,在當時也是“無產階級”。但是今天不一樣。吉利再談“革命”需要勇氣。“革命”是所有傳統車企都必須的,沒有選擇。只是吉利聽到了被追被“革命”的腳步聲,它喊了一聲“革命”。不管怎么說,這次還是走在前列,肯定和李書福、吉利等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文化有關。接下來,我們只需要看看它是如何“革命”的。問題是,其他,尤其是國有傳統車企能做到嗎?他們能提“革命”,敢“革命”嗎?這確實是個問題。
在如今的汽車行業,如果要說競爭差距,成為革命者和被革命者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而如果只有改革者連改變都不能理解,那他們之間的差距就更大了。上周,吉利汽車CEO安聰慧在與媒體交流時提到吉利汽車想要一場革命,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吉利想要改變誰的生活?
很明顯,安聰慧想自殺!上周,吉利新能源汽車在杭州西湖舉行了幾何C上市活動。雖然這個活動在圍觀者看來很美,很有創意,但在安聰慧看來還是“太傳統”了。在活動現場,他給人一種“坐不住”的感覺。而且他坐著不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最近吉利幾次對外活動后,他似乎有所不滿。換句話說,這不是他想看到的。安聰慧想要什么?
吉利的憂患意識一直是這個企業的一大特色。事實上,兩年前,李書福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到,吉利如果創新失敗,就會有災難。當時吉利汽車正在熱銷,沒有人意識到李書福說的是真是假。事實上,這兩年傳統汽車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安聰慧“不服”“坐不住”的背后,是包括吉利汽車在內的傳統汽車缺乏質的突破性變革。尤其是面對汽車“新四化”和造車新勢力,傳統汽車企業如何面對這類傳統汽車企業的必答題,如何回答,是一個真正的挑戰。
實事求是的說,這個必答題一般都不好回答。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尷尬:無論傳統車企做什么都是問題,造車的新生力量才能贏得掌聲。
看來上市的幾何C電動車,這么多的技術亮點,這么高的配置,如果放在新車廠商的產品上,會引來很多驚喜和尖叫。相反,總有人會說三道四。核心原因在他們眼里,一個代表未來,一個代表傳統。選擇權不在企業自己手里。
這些年傳統受到了批判。傳統車企一直不服氣,總以為自己的技術、資金、經驗都不差,做出來的產品無論從質量還是技術上,都比新車企好。尤其是對于很多傳統車企來說,目前的規模成本和利潤水平是新晉車企無法比擬的。為什么要向新車公司學習?在這種認識下,傳統車企缺乏一些創新和變革的緊迫感。但是這個矛盾不解決,對傳統車企不利。
為什么傳統車企總是被詬病?有兩件事必須要說。第一,他們總是喜歡挑別人的毛病而不正視自己的問題,這與互聯網時代人們開放、包容、共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格格不入。第二,傳統車企的發展紅利還在,讓他們在產品革命的十字路口想到如何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改變”而不是“革命”。用“變”代替“革命”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利益。這在過去可以做到,但在互聯網時代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背景下肯定做不到。傳統車企必須實現從改革者到革命者的轉變,這種形象必須改變。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革命者是積極的,改革者是投機的。做一個改革者或革命者,答案就在那里。
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都在談論特斯拉,尤其是不久前馬斯克宣布即將實現“自動駕駛L5”,讓人忍俊不禁。其實沒那么簡單,包括最近特斯拉拒絕給“團購”交車的新聞。馬斯克的一系列舉動都是為了在公眾中塑造一個自己是革命者的形象。我不認同傳統車企的所作所為,我認為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我認為是可能的!這兩年,圍繞特斯拉的爭論很多。的確,用傳統的標準來評判特斯拉,它可能什么都不會做,但這并不影響特斯拉被越來越多的人買。近幾個月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不斷創新高,這表明特斯拉的革命性形象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吉利是中國汽車乃至世界汽車的鯰魚。在過去的20年里,它依靠對市場的洞察力和創新的方法,抓住一個又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成為行業中的重要領導者。應該說,吉利在當年是革命者,在當時也是“無產階級”。但是今天不一樣。吉利再談“革命”需要勇氣。“革命”是所有傳統車企都必須的,沒有選擇。只是吉利聽到了被追被“革命”的腳步聲,它喊了一聲“革命”。不管怎么說,這次還是走在前列,肯定和李書福、吉利等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文化有關。接下來,我們只需要看看它是如何“革命”的。問題是,其他,尤其是國有傳統車企能做到嗎?他們能提“革命”,敢“革命”嗎?這確實是個問題。
在如今的汽車行業,如果要說競爭差距,成為革命者和被革命者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而如果只有改革者連改變都不能理解,那他們之間的差距就更大了。
8月17日午間,吉利汽車(HK0175)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吉利汽車2020年上半年收益約368億元,同比下跌約23,凈利潤約23億元,同比下跌約43。
1900/1/1 0:00:00后浪來襲,他們正在改變整個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7月初,一次新能源產業調查,有機會再次踏入拜騰汽車位于江蘇南京的自建工廠,焊接車間內360臺庫卡機器人還是那樣栩栩如新,辦公大樓從外看去仍未沾染太多灰塵,
1900/1/1 0:00:007月,車市呈現“淡季不淡”之態,多家車企同比兩位數增長。而據廣汽集團公布的7月產銷數據顯示,當月集團銷量同比增長1638。
1900/1/1 0:00:00網易汽車8月18日報道市場“停下來”的時候,行業的思想不能停滯。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開發領域再添一名大將。8月18日,據外媒報道,捷豹路虎正在推進氫燃料電池開發項目,或將基于現有車型開發出燃料電池版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