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汽車官方發布了最新的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7月,長安汽車單月銷量164931輛,同比增長表現為38.5%,延續了上半年的上升趨勢。其中,長安中國品牌汽車7月銷量達123,548輛,同比增長49.9%。
從數據上看,今年7月,中國品牌銷量排名長安汽車第一。繼7月銷量增長后,今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已達995,923輛,同比增長6.0%。
在乘用車市場,長安中國品牌乘用車7月銷售82,860輛,同比增長表現為56.4%。其中,搭載長安藍鯨發動機的“藍鯨家族”系列車型延續冠軍表現,7月單月銷量再次突破7萬輛。
其中,A+級SUV“明日之車”長安CS75 PLUS 7月銷量為15095輛。在CS75 PLUS的幫助下,長安CS75系列在7月份銷售了21,358輛汽車,實現了1.4%的月環比和95%的同比雙增長。連續4個月月銷量突破2萬輛,向緊湊型SUV的領頭羊發起了猛烈的沖擊。
長安逸動系列7月銷量18735輛,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69.6%,迎來今年單月銷量新高。其中,3月份上市的長安逸動PLUS連續4個月增長,銷量持續上升。7月份交車16670輛,環比增長3.9%。在長安逸動系列的帶動下,長安轎車板塊持續發力,企業轎車和SUV“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戰略越來越穩健。
首款高端產品UNI-T持續熱銷。7月份,該公司交付了10,081輛汽車,較上月增長36%。長安UNI-T自6月21日上市以來,憑借“新科技智慧美學”的設計語言、未來交互設計、藍鯨ne發動機高效動力、全副武裝的安全系統、智能健康管理系統,深受用戶好評,累計訂單突破2萬輛,成功開啟長安高端新系列產品新篇章。
7月,長安汽車各業務部門均實現銷量增長,而自主乘用車板塊銷量大幅增長。在獨立領域,同比增長2.2%的第二大乘用車品牌歐尚7月銷量為9993輛。在商用車市場,長安凱誠7月份迎來了46.6%的同比增長,交出了26069輛的銷售數據,連續5個月單月銷量突破2萬輛。
合資板塊,繼長安福特7月銷量21,726輛,同比增長20.2%后,今年累計銷量達到119,174輛,同比增長27.8%。長安馬自達在7月份也迎來了3.1%的增長,交付了11,920輛汽車。隨著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連續4個月銷量同比增長,1-7月長安合資品牌汽車實現8.2%的同比增長,累計銷量243174輛,進一步鞏固了長安“自主與合資并重”的戰略。
市場一直不看好長富的復蘇,但其好轉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同時,在銷量依然低迷的情況下,福特的成本管理值得稱道。預計長安福特在品牌口碑階段性企穩后,將重回銷量進攻階段,屆時銷量和業績彈性將凸顯。
長安汽車7月份的銷量增長表現,進一步彰顯了長安汽車的品牌實力和產品競爭力。這背后是長安汽車推出“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后,在品牌管理、用戶管理、效率提升、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取得的成績賦予的新的發展動力。
與……加快企業轉型步伐,據了解,9月份,長安CS75 PLUS 2021將上市。這款智能、造型、品質、舒適全面升級的明日之車,將以CS55 PLUS藍鯨版、睿誠CC藍鯨版等新車型加速長安汽車的品牌升級。屆時,長安汽車的銷量無疑會更上一層樓。
回顧2019年,長安汽車推出了包括CS35 PLUS、CS55 PLUS、CS75 PLUS在內的多款CS系列車型。今年上半年還推出了逸動PLUS、CS55純電動版、奔奔E-Star以及高端產品系列首款車型UNI-T,目前長安汽車產品系列已形成CS家族、逸動系列、引力系列三大系列。
可以說,銷量的增長與長安汽車加大產品投放,提高市場關注度和產品競爭力有關。2020年,長安汽車的經營目標是力爭實現汽車產銷191萬輛以上,較2019年銷量增長8%。到7月底,長安汽車已經完成了52%的年度目標。距離2020年底還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樣一個年度目標還是有壓力的。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當長安汽車的銷量進入上升通道后,依然難掩其經營虧損的現實。去年以來,長安汽車動作不斷,接連引入戰略投資者、出售標致雪鐵龍股權、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拋出60億元募資計劃,以期推動業績反轉。
?
根據計劃,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60億元將用于合肥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調整升級項目、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H系列五期及NE1系列一期發動機產能建設項目、碰撞實驗室產能升級項目、CD569生產線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眾所周知,長安汽車每年持續將年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R&D,圍繞智能領域不斷加強軟件能力建設。包括合資公司盈利能力的減弱,對比之下不難發現,雖然銷量同比有所增長,但虧損依然是長安汽車經營的“主旋律”。
這意味著長安汽車比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承擔了更重的負擔。與此同時,合資品牌產品不斷被挖掘,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逐漸縮小,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逐漸下降,汽車行業優勝劣汰急劇加速。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將如何扭虧為盈?一切都是未知。
文/楊靜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近日,長安汽車官方發布了最新的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7月,長安汽車單月銷量164931輛,同比增長表現為38.5%,延續了上半年的上升趨勢。其中,長安中國品牌汽車7月銷量達123,548輛,同比增長49.9%。
從數據上看,今年7月,中國品牌銷量排名長安汽車第一。繼7月銷量增長后,今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已達995,923輛,同比增長6.0%。
在乘用車市場,長安中國品牌乘用車7月銷售82,860輛,同比增長表現為56.4%。其中,搭載長安藍鯨發動機的“藍鯨家族”系列車型延續了冠軍pe……ormance,而7月單月銷量再次突破7萬。
其中,A+級SUV“明日之車”長安CS75 PLUS 7月銷量為15095輛。在CS75 PLUS的幫助下,長安CS75系列在7月份銷售了21,358輛汽車,實現了1.4%的月環比和95%的同比雙增長。連續4個月月銷量突破2萬輛,向緊湊型SUV的領頭羊發起了猛烈的沖擊。
長安逸動系列7月銷量18735輛,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69.6%,迎來今年單月銷量新高。其中,3月份上市的長安逸動PLUS連續4個月增長,銷量持續上升。7月份交車16670輛,環比增長3.9%。在長安逸動系列的帶動下,長安轎車板塊持續發力,企業轎車和SUV“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戰略越來越穩健。
首款高端產品UNI-T持續熱銷。7月份,該公司交付了10,081輛汽車,較上月增長36%。長安UNI-T自6月21日上市以來,憑借“新科技智慧美學”的設計語言、未來交互設計、藍鯨ne發動機高效動力、全副武裝的安全系統、智能健康管理系統,深受用戶好評,累計訂單突破2萬輛,成功開啟長安高端新系列產品新篇章。
7月,長安汽車各業務部門均實現銷量增長,而自主乘用車板塊銷量大幅增長。在獨立領域,同比增長2.2%的第二大乘用車品牌歐尚7月銷量為9993輛。在商用車市場,長安凱誠7月份迎來了46.6%的同比增長,交出了26069輛的銷售數據,連續5個月單月銷量突破2萬輛。
合資板塊,繼長安福特7月銷量21,726輛,同比增長20.2%后,今年累計銷量達到119,174輛,同比增長27.8%。長安馬自達在7月份也迎來了3.1%的增長,交付了11,920輛汽車。隨著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連續4個月銷量同比增長,1-7月長安合資品牌汽車實現8.2%的同比增長,累計銷量243174輛,進一步鞏固了長安“自主與合資并重”的戰略。
市場一直不看好長富的復蘇,但其好轉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同時,在銷量依然低迷的情況下,福特的成本管理值得稱道。預計長安福特在品牌口碑階段性企穩后,將重回銷量進攻階段,屆時銷量和業績彈性將凸顯。
長安汽車7月份的銷量增長表現,進一步彰顯了長安汽車的品牌實力和產品競爭力。這背后是長安汽車推出“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后,在品牌管理、用戶管理、效率提升、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取得的成績賦予的新的發展動力。
隨著企業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據了解,9月份,長安CS75 PLUS 2021將上市。這款智能、造型、品質、舒適全面升級的明日之車,將以CS55 PLUS藍鯨版、睿誠CC藍鯨版等新車型加速長安汽車的品牌升級。屆時,長安汽車的銷量無疑會更上一層樓。
回顧2019年,長安汽車推出了包括CS35 PLUS、CS55 PLUS、CS75 PLUS在內的多款CS系列車型。今年上半年還推出了逸動PLUS、CS55純電動版、奔奔E-Star以及高端產品系列首款車型UNI-T,目前長安汽車產品系列已形成CS家族、逸動系列、引力系列三大系列。
可以說,銷量的增長與長安汽車在……方面的努力有關輕松推出產品,提高市場關注度和產品競爭力。2020年,長安汽車的經營目標是力爭實現汽車產銷191萬輛以上,較2019年銷量增長8%。到7月底,長安汽車已經完成了52%的年度目標。距離2020年底還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樣一個年度目標還是有壓力的。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當長安汽車的銷量進入上升通道后,依然難掩其經營虧損的現實。去年以來,長安汽車動作不斷,接連引入戰略投資者、出售標致雪鐵龍股權、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拋出60億元募資計劃,以期推動業績反轉。
?
根據計劃,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60億元將用于合肥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調整升級項目、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H系列五期及NE1系列一期發動機產能建設項目、碰撞實驗室產能升級項目、CD569生產線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眾所周知,長安汽車每年持續將年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R&D,圍繞智能領域不斷加強軟件能力建設。包括合資公司盈利能力的減弱,對比之下不難發現,雖然銷量同比有所增長,但虧損依然是長安汽車經營的“主旋律”。
這意味著長安汽車比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承擔了更重的負擔。與此同時,合資品牌產品不斷被挖掘,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逐漸縮小,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逐漸下降,汽車行業優勝劣汰急劇加速。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將如何扭虧為盈?一切都是未知。
文/楊靜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TechWeb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股價超過1000美元、最高時超過1600美元的特斯拉,已宣布進行拆股,而在15的拆股之后,其CEO馬斯克所持股票就將超過2億股。
1900/1/1 0:00:00來源:路透社作者秦章勇編輯周游除了賣車,出售碳排放積分也讓特斯拉賺的盆滿缽滿。根據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特斯拉向競爭對手出售碳排放積分獲得428億美元。
1900/1/1 0:00:00摘要在合資前三強中,豐田的單車均價最高,達到192萬元,本田其次為168萬元,大眾則只有16萬元。
1900/1/1 0:00:00李偉利表示,取決于中等及中等收入以上家庭決定的。另外需求結構有利于強勢品牌,從18年開始低價位車型銷量在明顯下滑,但對中高端車型是一種利好,強者在逆勢中會出現。
1900/1/1 0:00:00摘要沈進軍表示,“主機廠仍延續著按計劃生產的模式,造成了大量庫存堆積,讓經銷商喘不過氣。”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12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從“恒大健康”到“恒大汽車”,改名“明志”后,恒大選擇用一口氣發布六款車型來再次證明“造車,我們是認真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