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周刊》3月31日報道,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預測,受疫情嚴重影響,今年世界汽車銷量將減少近30%,短期內無法恢復。麥肯錫曾預計全球汽車銷量為7600萬輛,但受疫情影響,這一數字將下降17%至29%;中國汽車銷量將減少15%,美國和歐洲受影響最為嚴重,銷量減少18%~36%,產量分別減少近500萬輛。此外,由于疫情危機導致工廠和經銷商店關閉,今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最多將下降20%,這意味著數百萬輛汽車的銷量將會損失。歐洲汽車業急需復工。對于歐洲(西歐和中歐),IHS預測2020年汽車銷量為1560萬輛,比之前的預測低14%(190萬輛)。該機構表示,由于健康、安全和經濟危機在各經濟體中交織在一起,歐洲面臨持續數月的生產中斷。摩根士丹利預測,2020年歐洲汽車銷量將在1250萬輛左右,而此前的預測為1370萬輛。就百分比而言,該機構現在預計全球市場將下跌13%,而此前的預測為4%。德國信用評級機構Scope Ratings是最悲觀的預測者。該公司表示,今年西歐的銷量將下降20%(300萬輛)。Scope預測,俄羅斯等依賴原油和天然氣的經濟體今年對汽車的需求可能下降50%以上。疫情期間,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會大幅下降。對于歐洲車市來說,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瑞士圣加侖大學汽車分析負責人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Ferdinand Dudenh? ffer)表示,技術變革和貿易戰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即使銀行不倒閉,三個月后歐洲經濟開始復蘇,歐洲乘用車市場也可能需要在2030年前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3月31日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3月30日,歐洲因疫情導致的汽車生產暫停,至少有1110107名員工受到直接影響,導致1231038輛汽車生產損失,包括乘用車、卡車、輕型商用車和客車。這些員工的數量還只是停產汽車廠直接雇傭的員工數量,如果算上整個供應鏈,這個數字會更大。歐洲車企現在平均停產時間是16天,但如果延長或者更多工廠被迫停產,會導致更大的損失。歐洲汽車工業的領頭羊德國的衰落最為明顯。由于需求下降,德國汽車工業已經連續三年下滑,預計2020年市場將持續低迷。德國汽車制造商聯合會援引的數據顯示,2019年,該國汽車產量下降逾8%,僅為470萬輛,創23年來新低。今年1月,德國汽車工業萎縮9%,是二戰以來最糟糕的數據。德國專家警告稱,德國汽車業可能因疫情失去數十萬個工作崗位。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費迪南德·杜登霍費爾(Ferdinand Dudenhofer)表示,預計今年德國汽車行業的需求將下降15%。根據金融危機期間的經驗,完全恢復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杜登霍費爾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德國汽車銷量可能遭遇15%的下滑,樂觀情況下,德國汽車產量可能降至380萬輛;在悲觀的情況下,汽車的產量可能只有340萬輛。這意味著德國汽車工廠將產生130萬至170萬的備用產能,這將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流失。杜登霍費爾認為,汽車制造和供應鏈等領域將有10萬至83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威脅。與此同時,德國的汽車工業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工業健康的關鍵指標,德國無法承受其長期關閉的后果。在政府采取行動之前,德國高管已經與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宋林、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澤和奧迪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迪斯舉行了電話會議,討論如何以及何時重啟該國龐大的汽車工廠網絡。目前,德國各大企業不斷向政府申請救助,德國政府也在加快努力減少損失。根據德國重建信貸銀行的數據,根據一項旨在為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金融流動性的政府計劃,已有2500家企業請求總額為106億歐元的政府援助。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首席執行官Guenther Braeunig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各大車企真的正在經歷巨大的銷售崩潰,肯定會有一些恐慌。”Guenther Braeunig負責價值數百億歐元的貸款項目。他補充說,他預計未來幾周申請貸款的人數將“大幅增加”。今年3月,包括汽車制造商在內的德國企業根據政府工資支持計劃提交了近50萬份財政援助申請。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傅澤西表示,這意味著大約五分之一的德國工人將減少工作時間。雖然德國制定了一系列幫助企業的措施,但令人擔憂的是,許多資金緊張的小供應商無法迅速獲得幫助,從而無法維持運營。《德國商報》援引上述與會者的話稱,汽車制造商尤其擔心供應鏈問題,一些資金緊張的供應商可能無法挺過疫情的沖擊。隨著大眾、戴姆勒和寶馬工廠的關閉,從螺絲到座墊的數百家零部件公司都受到了影響。目前,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雇傭了大約30萬人。這些公司很多都是小型家族企業,缺乏深厚的財力。Mainland China首席執行官德根哈特(Degenhardt)表示,這些公司對調整后的供應鏈至關重要,大范圍的破產將是一場災難。“如果國家援助來得太晚,哪怕只有幾天,小企業的管理者別無選擇,只能申請破產,否則就有變成個人債務的風險。”德根哈特說,“對于這樣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決定。”隨著確診病例越來越多,德國聯邦政府周三與16個州達成協議,將全國范圍內的禁閉延長至4月19日,這對許多公司來說將是額外的負擔。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迪斯近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大眾在中國以外沒有銷售或收入,公司每周仍需花費約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7.53億元)的固定成本。“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得到控制,它可能不得不采取措施裁員。”戴姆勒首席勞工代表兼監事會成員邁克爾·布萊希特(Michael Brecht)對斯圖加特表示,德國或許能夠應對當前的停產,但如果停產三個月,就意味著維持經濟所需的援助將“飆升至不切實際的高度”。戴姆勒讓大部分德國工人減少工作時間,獲得政府工資補助。同時,戴姆勒管理委員會成員將從4月1日至年底削減20%的固定工資,其他高管的工資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減少10%。汽車產業是德國最大的支柱產業,貢獻了全國約5%的GDP和4%的就業。德國政府可能會在周四晚些時候預測疫情影響的程度,屆時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eier)將就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最新前景發表聲明。德國《汽車周刊》3月31日報道,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預測,受疫情嚴重影響,今年世界汽車銷量將減少近30%,短期內無法恢復。麥肯錫曾預計全球汽車銷量為7600萬輛,但這一數字將下降17%至29%。到疫情;中國汽車銷量將減少15%,美國和歐洲受影響最為嚴重,銷量減少18%~36%,產量分別減少近500萬輛。此外,由于疫情危機導致工廠和經銷商店關閉,今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最多將下降20%,這意味著數百萬輛汽車的銷量將會損失。歐洲汽車業急需復工。對于歐洲(西歐和中歐),IHS預測2020年汽車銷量為1560萬輛,比之前的預測低14%(190萬輛)。該機構表示,由于健康、安全和經濟危機在各經濟體中交織在一起,歐洲面臨持續數月的生產中斷。摩根士丹利預測,2020年歐洲汽車銷量將在1250萬輛左右,而此前的預測為1370萬輛。就百分比而言,該機構現在預計全球市場將下跌13%,而此前的預測為4%。德國信用評級機構Scope Ratings是最悲觀的預測者。該公司表示,今年西歐的銷量將下降20%(300萬輛)。Scope預測,俄羅斯等依賴原油和天然氣的經濟體今年對汽車的需求可能下降50%以上。疫情期間,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會大幅下降。對于歐洲車市來說,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瑞士圣加侖大學汽車分析負責人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Ferdinand Dudenh? ffer)表示,技術變革和貿易戰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即使銀行不倒閉,三個月后歐洲經濟開始復蘇,歐洲乘用車市場也可能需要在2030年前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3月31日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3月30日,歐洲因疫情導致的汽車生產暫停,至少有1110107名員工受到直接影響,導致1231038輛汽車生產損失,包括乘用車、卡車、輕型商用車和客車。這些員工的數量還只是停產汽車廠直接雇傭的員工數量,如果算上整個供應鏈,這個數字會更大。歐洲車企現在平均停產時間是16天,但如果延長或者更多工廠被迫停產,會導致更大的損失。歐洲汽車工業的領頭羊德國的衰落最為明顯。由于需求下降,德國汽車工業已經連續三年下滑,預計2020年市場將持續低迷。德國汽車制造商聯合會援引的數據顯示,2019年,該國汽車產量下降逾8%,僅為470萬輛,創23年來新低。今年1月,德國汽車工業萎縮9%,是二戰以來最糟糕的數據。德國專家警告稱,德國汽車業可能因疫情失去數十萬個工作崗位。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費迪南德·杜登霍費爾(Ferdinand Dudenhofer)表示,預計今年德國汽車行業的需求將下降15%。根據金融危機期間的經驗,完全恢復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杜登霍費爾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德國汽車銷量可能遭遇15%的下滑,樂觀情況下,德國汽車產量可能降至380萬輛;在悲觀的情況下,汽車的產量可能只有340萬輛。這意味著德國汽車工廠將產生130萬至170萬的備用產能,這將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流失。杜登霍費爾認為,汽車制造和供應鏈等領域將有10萬至83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威脅。與此同時,德國的汽車工業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工業健康的關鍵指標,德國無法承受其長期關閉的后果。在政府采取行動之前,德國高管已經與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宋林、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澤和奧迪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迪斯舉行了電話會議,討論如何以及何時重啟該國龐大的汽車工廠網絡。目前,德國各大企業不斷向政府申請救助,德國政府也在加快努力減少損失。根據德國重建信貸銀行的數據,根據一項旨在為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金融流動性的政府計劃,已有2500家企業請求總額為106億歐元的政府援助。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首席執行官Guenther Braeunig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各大車企真的正在經歷巨大的銷售崩潰,肯定會有一些恐慌。”Guenther Braeunig負責價值數百億歐元的貸款項目。他補充說,他預計未來幾周申請貸款的人數將“大幅增加”。今年3月,包括汽車制造商在內的德國企業根據政府工資支持計劃提交了近50萬份財政援助申請。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傅澤西表示,這意味著大約五分之一的德國工人將減少工作時間。雖然德國制定了一系列幫助企業的措施,但令人擔憂的是,許多資金緊張的小供應商無法迅速獲得幫助,從而無法維持運營。《德國商報》援引上述與會者的話稱,汽車制造商尤其擔心供應鏈問題,一些資金緊張的供應商可能無法挺過疫情的沖擊。隨著大眾、戴姆勒和寶馬工廠的關閉,從螺絲到座墊的數百家零部件公司都受到了影響。目前,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雇傭了大約30萬人。這些公司很多都是小型家族企業,缺乏深厚的財力。Mainland China首席執行官德根哈特(Degenhardt)表示,這些公司對調整后的供應鏈至關重要,大范圍的破產將是一場災難。“如果國家援助來得太晚,哪怕只有幾天,小企業的管理者別無選擇,只能申請破產,否則就有變成個人債務的風險。”德根哈特說,“對于這樣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決定。”隨著確診病例越來越多,德國聯邦政府周三與16個州達成協議,將全國范圍內的禁閉延長至4月19日,這對許多公司來說將是額外的負擔。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迪斯近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大眾在中國以外沒有銷售或收入,公司每周仍需花費約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7.53億元)的固定成本。“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得到控制,它可能不得不采取措施裁員。”戴姆勒首席勞工代表兼監事會成員邁克爾·布萊希特(Michael Brecht)對斯圖加特表示,德國或許能夠應對當前的停產,但如果停產三個月,就意味著維持經濟所需的援助將“飆升至不切實際的高度”。戴姆勒讓大部分德國工人減少工作時間,獲得政府工資補助。同時,戴姆勒管理委員會成員將從4月1日至年底削減20%的固定工資,其他高管的工資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減少10%。汽車產業是德國最大的支柱產業,貢獻了全國約5%的GDP和4%的就業。德國政府可能會在周四晚些時候預測疫情影響的程度,屆時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eier)將就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最新前景發表聲明。
4月3日上午,在廣州市第64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商旅文惠民消費專場)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林國強介紹說,為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由廣州市商務局主辦,
1900/1/1 0:00:00全球疫情遠未到結束的時候,當人們還沒弄清楚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將給經濟造成多大損失時,更緊迫的危機已瀕臨城下。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中表示即將推出可以與車輛對話的HVAC(暖通空調)系統。而早在2018年,“智能家居”的概念便曾出現在馬斯克的設想中。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歐洲汽車新聞)根據法國汽車工業協會CCFA的數據,3月份,由于新冠病的大流行,汽車經銷商店紛紛關閉,法國汽車銷量大跌72至62688輛。
1900/1/1 0:00:00由于冠狀病大流行可能會在未來多年內抑制飛機銷售,波音正在向其161萬名員工提供買斷計劃,并考慮實行新的減產措施。
1900/1/1 0:00:00據德媒報道,戴姆勒已經與多家銀行簽署了額度為120億歐元的貸款協議,以補充流動性,應對當前冠狀病危機。戴姆勒表示,新的貸款額度可在12個月內使用,有兩個6個月的延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