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宣布引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動力電池供應商之際,與特斯拉合作多年的松下與豐田有了新動作。隨著競爭的激烈,動力電池企業掀起了與車企合資的浪潮。當特斯拉宣布納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動力電池供應商時,與特斯拉合作多年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也在有新動作。據外媒近日報道,豐田將與松下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目前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激烈。無論是日韓動力電池企業,還是國內占主導地位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有很多合作伙伴,合資已經成為動力電池企業與車企合作的重要形式。
松下與豐田合作。松下和豐田的新合資公司名為“泰興能源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計劃于2020年4月1日成立,總部位于日本東京。其中,豐田汽車持股51%,松下持股49%,員工約5100人(其中中國子公司2400人)。早在2019年1月,雙方就在車載廣場電池業務上成立了新公司,簽署了業務合并合同和合資合同,積極籌備合作事宜。合資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開發、制造和銷售車用大容量/高產量方形鋰離子電池;車用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制造和銷售;除上述業務外,還包括車用下一代電池的開發、制造和銷售。松下表示,與豐田汽車公司的電池合資企業將提高日本和中國的電池產能。除了供應豐田,這家合資公司未來還將向馬自達、大發和斯巴魯供應電池。同時,合資公司在中國增加的產能也將與中國本土企業形成競爭。豐田認為,新合資公司的成立將有助于其實現電氣化的目標。根據計劃,到2030年,豐田的目標是在全球銷售超過5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要力爭達到100萬輛。值得注意的是,松下曾經是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獨家供應商,雙方已經合作了十年。最近,松下首席財務官Mei HirokazuUmeda表示,松下和特斯拉在內華達州運營的電池工廠的虧損已經得到彌補,因為產量的增加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不過之前,隨著特斯拉需求的增長,雙方一度出現摩擦。特斯拉曾指責松下產能不足限制了Model 3的生產,而松下則不滿合資企業內華達超級工廠的長期虧損和特斯拉的不斷降價。松下首席執行官津賀一宏(Kazuhiro Tsuga)曾公開表示,松下低估了與特斯拉合作的風險,目前很難從與特斯拉現有的電池合作業務中盈利。至于特斯拉在中國的生產,松下表示,它沒有計劃在中國為特斯拉建造新的電池工廠。就在幾天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特斯拉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松下與特斯拉合作開發了圓柱形鋰離子電池,而與豐田的合資企業生產了方形汽車動力電池。這意味著松下不僅“解綁”了特斯拉,在技術路線上也有了新的選擇。獨立分析師張強認為,方形和圓柱形電池采用的技術標準和原理有很大不同。相比技術儲備較長的圓柱形電池,方形電池在大量電芯帶來的電流控制等安全方面加分不少。此外,方形電池仍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雖然中國電池有成本優勢,但與韓國動力電池相比,松下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然而,由于松下對特斯拉的過度依賴和較少的合作伙伴,松下也面臨著動力電池行業快速發展的壓力。特別是特斯拉國產后,選擇了LG化學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供應商,松下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松下和豐田的合資企業也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降低風險。”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此前,松下裝機容量是全球球動力電池企業銷量排名第一,但隨著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擴張,近兩年松下被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超越。合資浪潮的背后,除了豐田與松下聯姻,幾乎同時,法國電池企業Saft和PSA集團也正式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Automotive Cell Company(ACC),共同研發生產動力電池,并在法德兩國設立電池核心工廠。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動力電池優質產能的短缺,一些汽車廠開始自建電池廠。不過,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此前曾表示,滿足同等數量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動力電池工廠,其成本是汽車工廠的兩倍左右,工廠的建設時間也比汽車工廠長。于是,更多的車企開始了與動力電池企業合資的浪潮。除了上述合資企業,通用汽車(GM)還與韓國電池巨頭LG化學投資23億美元,以50: 50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并且……生產的e電池單元將應用于通用汽車未來的電動汽車產品,包括計劃于2021年秋季發布的純電動卡車。今年1月20日,LG化學與現代汽車集團在電動汽車領域達成合作,旨在共同成立車載電池公司。合資公司將由兩家公司共同出資,投資規模估計將達到數萬億韓元。今年1月,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大眾汽車計劃收購郭萱高科20%的股份,希望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努力。此前,奧迪股份公司也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瑞典初創電池公司Northvolt聯合開展電池研究。部分資金將用于成立合資公司,部分用于對Northvolt的股權投資。大眾董事會的一名成員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與供應商建立合資公司,可以共同承擔設立新工廠增加新產能所帶來的風險。供應商一方面不確定這個市場能否快速發展,同時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所以未來電池企業的趨勢將是合資。合資的好處是隨著新工廠的建成,大眾可以盡快了解制造的進度,同時動力電池企業也會降低風險。“無論是合資還是車企建電池廠,都加速了動力電池產能的擴張,隨著產能的擴張,電池的成本也會下降。”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告訴記者。據彭博旗下的彭博新能源金融(BNEF)測算,截至2019年12月,車載電池價格為每1千瓦時156美元,較2010年下降了87%,預計到2023年將降至100美元。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強認為,在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整合與分離”同時出現。一方面,更多的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緊密捆綁,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原本看似牢不可破的“聯盟”正在發生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兩種不同的市場趨勢正在同時出現:一是隨著消費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對技術水平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逐漸提高,導致更多的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捆綁在一起,以降低R&D和生產成本;第二,由于動力電池的產能有限,這些產能無法滿足動力電池企業的快速增長,競爭將有效降低電池的采購成本。在特斯拉宣布引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動力電池供應商之際,與特斯拉合作多年的松下與豐田有了新動作。隨著競爭的激烈,動力電池企業掀起了與車企合資的浪潮。當特斯拉宣布納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動力電池供應商時,與特斯拉合作多年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也在有新動作。據外媒近日報道,豐田將與松下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目前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激烈。無論是日韓動力電池企業,還是國內占主導地位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有很多合作伙伴,合資已經成為動力電池企業與車企合作的重要形式。
松下與豐田合作。松下和豐田的新合資公司名為“泰興能源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計劃于2020年4月1日成立,總部位于日本東京。其中,豐田汽車持股51%,松下持股49%,員工約5100人(其中中國子公司2400人)。早在2019年1月,雙方就在車載廣場電池業務上成立了新公司,簽署了業務合并合同和合資合同,積極籌備合作事宜。合資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開發、制造和銷售車用大容量/高產量方形鋰離子電池;車用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制造和銷售;除上述業務外,還包括車用下一代電池的開發、制造和銷售。松下表示,與豐田汽車公司的電池合資企業將提高日本和中國的電池產能。除了供應豐田,這家合資公司未來還將向馬自達、大發和斯巴魯供應電池。同時,合資公司在中國增加的產能也將與中國本土企業形成競爭。豐田認為,新合資公司的成立將有助于其實現電氣化的目標。根據計劃,到2030年,豐田的目標是在全球銷售超過5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要力爭達到100萬輛。值得注意的是,松下曾經是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獨家供應商,雙方已經合作了十年。最近,松下首席財務官Mei HirokazuUmeda表示,松下和特斯拉在內華達州運營的電池工廠的虧損已經得到彌補,因為產量的增加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不過之前,隨著特斯拉需求的增長,雙方一度出現摩擦。特斯拉曾指責松下產能不足限制了Model 3的生產,而松下則不滿合資企業內華達超級工廠的長期虧損和特斯拉的不斷降價。松下首席執行官津賀一宏(Kazuhiro Tsuga)曾公開表示,松下低估了與特斯拉合作的風險,目前很難從與特斯拉現有的電池合作業務中盈利。至于特斯拉在中國的生產,松下表示,它沒有計劃在中國為特斯拉建造新的電池工廠。就在幾天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特斯拉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松下與特斯拉合作開發了圓柱形鋰離子電池,而與豐田的合資企業生產了方形汽車動力電池。這意味著松下不僅“解綁”了特斯拉,在技術路線上也有了新的選擇。獨立分析師張強認為,方形和圓柱形電池采用的技術標準和原理有很大不同。相比技術儲備較長的圓柱形電池,方形電池在大量電芯帶來的電流控制等安全方面加分不少。此外,方形電池仍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雖然中國電池有成本優勢,但與韓國動力電池相比,松下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然而,由于松下對特斯拉的過度依賴和較少的合作伙伴,松下也面臨著動力電池行業快速發展的壓力。特別是特斯拉國產后,選擇了LG化學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供應商,松下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松下和豐田的合資企業也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降低風險。”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此前,松下裝機容量是全球球動力電池企業銷量排名第一,但隨著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擴張,近兩年松下被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超越。合資浪潮的背后,除了豐田與松下聯姻,幾乎同時,法國電池企業Saft和PSA集團也正式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Automotive Cell Company(ACC),共同研發生產動力電池,并在法德兩國設立電池核心工廠。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動力電池優質產能的短缺,一些汽車廠開始自建電池廠。不過,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此前曾表示,滿足同等數量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動力電池工廠,其成本是汽車工廠的兩倍左右,工廠的建設時間也比汽車工廠長。于是,更多的車企開始了與動力電池企業合資的浪潮。除了上述合資企業,通用汽車(GM)還與韓國電池巨頭LG化學投資23億美元,以50: 50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并且……生產的e電池單元將應用于通用汽車未來的電動汽車產品,包括計劃于2021年秋季發布的純電動卡車。今年1月20日,LG化學與現代汽車集團在電動汽車領域達成合作,旨在共同成立車載電池公司。合資公司將由兩家公司共同出資,投資規模估計將達到數萬億韓元。今年1月,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大眾汽車計劃收購郭萱高科20%的股份,希望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努力。此前,奧迪股份公司也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瑞典初創電池公司Northvolt聯合開展電池研究。部分資金將用于成立合資公司,部分用于對Northvolt的股權投資。大眾董事會的一名成員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與供應商建立合資公司,可以共同承擔設立新工廠增加新產能所帶來的風險。供應商一方面不確定這個市場能否快速發展,同時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所以未來電池企業的趨勢將是合資。合資的好處是隨著新工廠的建成,大眾可以盡快了解制造的進度,同時動力電池企業也會降低風險。“無論是合資還是車企建電池廠,都加速了動力電池產能的擴張,隨著產能的擴張,電池的成本也會下降。”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告訴記者。據彭博旗下的彭博新能源金融(BNEF)測算,截至2019年12月,車載電池價格為每1千瓦時156美元,較2010年下降了87%,預計到2023年將降至100美元。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強認為,在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整合與分離”同時出現。一方面,更多的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緊密捆綁,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原本看似牢不可破的“聯盟”正在發生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兩種不同的市場趨勢正在同時出現:一是隨著消費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對技術水平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逐漸提高,導致更多的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捆綁在一起,以降低R&D和生產成本;第二,由于動力電池的產能有限,這些產能無法滿足動力電池企業的快速增長,競爭將有效降低電池的采購成本。
策劃柳燕記者甄文媛編輯鄭雪芹設計郭慶前言“牢”“疫”結合,“罩”夕相處,“漱”手就“勤”,一心“移疫”。這場輸不起、不能輸的“人民戰爭”還在持續,已經轉入關鍵階段。
1900/1/1 0:00:00今天(2月7日)豐田汽車公司(包括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攜手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和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等在華企業,基于豐田章男社長提出的“以安全、安心為第一準則,
1900/1/1 0:00:00去年年中新能源汽車補貼過渡期結束之后,行業內外都密切關注著純電動車市場的變化。但就在純電動車市場聚集了大量目光的時候,另一邊,插電混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
1900/1/1 0:00:002019年新能源汽車遭遇拐點,迎來了至暗時刻。企業家們靠什么力量“穿越風暴”?12月16日,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0)在北京如約而至,今年大會的主題是“重新定義汽車:偉大的船長”。
1900/1/1 0:00:001、理想汽車:原預計2月和3月交付的新車將延期交付2月2日,理想汽車發布春節后交付安排通知。
1900/1/1 0:00:00近日,福特汽車公布的2019年業績情況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營收1559億美元,凈利潤僅為047億美元,同比2018年的367億美元利潤暴跌99。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