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月是一個高個子的年輕人。身高1.9米左右,看上去三十出頭,在一群多年不迷茫的中年CEO中脫穎而出。光看仙岳的外觀總讓人覺得和他生產的車不搭。畢竟電影里這樣身高的男人,大多和跑車聯系在一起。但是,仔細想想,又覺得有一絲屬于他的氣質。再看看市面上其他屬于A0級的車型,新特汽車僅僅憑借外觀就毫無爭議的勝出了。他有年輕人的直率,比如很多車企諱莫如深的資本背景。第一,越南對此并不避諱。依托貴州政府和一汽這兩棵樹,新特的產品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還有年輕一代的謙遜。比如說到特斯拉,他首先承認在智能領域,遙遙領先于其他對手,包括新特;但同時,他也有作為一個商業領袖所必需的眼光:扎根三四線,做三四線智能互聯。近日,在2020年百人委員會的間隙,新特汽車CEO接受了包括第一電氣網在內的媒體采訪,對新特汽車2019年的市場表現和行業地位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以下是采訪記錄。在不改變仙岳初衷的情況下,第一電網已部分刪除。真正的挑戰在于2020年的媒體:新特汽車2019年的表現如何?能否透露一下具體的銷售數據?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電動車行業,尤其是造車新勢力面臨的競爭和洗牌?謝謝你。仙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在新勢力前五,和去年基本持平。具體數據我們會(稍后)發布。現在無論新勢力還是舊勢力,都面臨著三個矛盾。首先,補貼退了之后,價格和成本倒掛。以新特為例。有興趣的可以下載我們的新特APP。新特現在有35萬注冊用戶,日常活動非常多。我們的訂單量也比較大,但是不談交期。現在,你交付的越多,你的成本損失就越多,尤其是在我們的模式面臨衰退之后。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技術改造。今年新特將發布不考慮補貼的新車型。如果我們不顧一切地用原本規劃的高續航來交付,我們的虧損壓力會越來越大。第二個問題,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尤其是新勢力,面臨一個問題,市場規模,尤其是C端規模小。其實今年大家看到的發貨量,主流還是賣給了B端。其實我覺得后補貼時代迫切需要一些政策來激勵消費者,不一定是補貼,而是除了汽車之外可能獲得什么樣的便利,比如路權的便利等等。第三個問題,你也看到了,最近新舊勢力都在不斷的提渠道轉型。開自營店的成本是個壓力,但是在經銷商的方式上,似乎做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新能源經銷商。那么如何把車型和渠道結合起來,讓普通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呢?除了網上看車,很多消費者還需要體驗。因此,我們在今年9月推出了新零售戰略。我們整合了一些傳統的新能源經銷商,一方面可以豐富我們的產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管理的SAAS系統對他們進行賦能和整合。我們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中國2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門店,其中100多家已經開業,明年這個數字還會增加。這一年對于所有車企來說都是一樣的,是不斷變化,尋找出路的一年。新特也是通過渠道下沉、產品變化和一些創新模式找到出路的。但是我覺得可能真正的挑戰會在2020年,那是沒有補貼的時代真正的考驗。如何在一個沒有補貼的時代獲取用戶,找到積極的商業模式,我覺得這可能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問題。整合優勢渠道,發展新零售媒體:去年在兩次發布會上,你都強調你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包括營銷和渠道銷售。這也是新特汽車獨有的優勢嗎?仙悅:我覺得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確實應該思考一下市場的問題,就是如何讓普通人有消費電動車的動能和欲望,尤其是C端的激活。但是,這個C端并不是簡單的我會把車賣給C端。有很多問題,比如價格。目前C端接觸的價格是你會虧錢的價格,無論高、中、低端產品。大家可以看到,特斯拉的價格屠刀已經舉起來了。特斯拉有這個優勢。對于初創企業,他是憋不住的,包括我們所在的區間。價格很血腥,但是交給c就要承擔這個損失,第二個問題是消費者在哪里可以買到這款車。我們在智能的整個方面幫助引導授權。今年我們關注兩個方面。T……第一個是用戶。首先,你得有足夠多的用戶。其實特斯拉也經歷了四年,但是他和用戶的互動也有四年了,而且是隨著用戶的增長而有粘性的。第二是渠道的整合。我們也在思考,為什么要利用互聯網打通渠道的優勢,從而形成一個體系,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做一些未雨綢繆的事情。等補貼都沒了,大家就該亮出底牌了。這時候,除了價格戰,你還有其他手段嗎?我們的用戶運營會讓渠道整合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媒體:您剛才談到了新的特殊零售戰略。現在是什么情況?仙月:我們三大系統區已經全部完成了。大家可以看到,新特針對C端推出了新特汽車APP,針對新能源經銷商推出了名為億車庫的管理系統,還推出了新特汽車商學院,這是一個可以幫助經銷商提供管理的在線平臺。整個平臺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此外,我們的渠道現在有100多家門店,我們將繼續保持這一增長速度。我們也會選擇一些消費比較大的地區,明年開始推廣我們的車型,做一些場景然后推廣。媒體:我不太明白我們新零售和過去汽車電商的區別,包括其他,包括他們也是對很多經銷商或者其他品牌開放的。有哪些特別的創新?仙岳:最大的序列是定位問題。新特的新零售是代工的新零售,有核心骨干讓經銷商支持他。新特作為主機廠,可以給我的經銷商一些利潤空間,或者用主力車型來支持。如果只是單純的新零售,主機廠會先把利潤讓給主經銷商,主經銷商消化不了才會把車源讓給新零售。進入出行市場,不要做第二個滴滴傳媒:目前,車輛制造商和其他一些新生力量正在陸續加入出行市場。新特也在2019年開始布局出行市場,但目前在線租車甚至租車整個市場似乎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這時候就會有涉足旅游市場的顧慮。仙悅:其實我們不做滴滴或者另一個T3出行,其實是為我們的用戶,我們的渠道提供一種賦能。三四級用戶有牌照,買了這輛車就可以合法運營。所以我們今年的任務核心是拿證,因為旅游證是窗口資源。今年我們有30個地方城市牌照,主要在我們經銷商所在的城市周邊。未來希望能覆蓋經銷商所在的所有城市。
特斯拉遙遙領先其他汽車品牌媒體:特斯拉正式入華后會對造車新勢力產生什么影響?你會因為特斯拉的進步而在產品策略和推廣策略上有所改變嗎?仙悅:特斯拉和我們不是一個維度的。作為行業玩家,我也在關注這件事,影響肯定是有的。特斯拉實際上是把汽車變成了電子消費品。買特斯拉的人會認為這是蘋果手機而不是汽車。大家說的特斯拉不是動力或者內飾,而是它的OTA升級,就像我們的蘋果手機一樣。誰會看它的長相?蘋果很多年了還是這個樣子。我們關心的是,IOS的每一次升級都帶來了不同的功能和體驗。我覺得特斯拉對我們的影響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價格戰。第二是特斯拉在智能領域確實遙遙領先于各種對手,包括我們的新特,因為我們才剛剛起步,人家已經搞了十年了。這可以理解。所以我覺得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作為中國的造車力量,無論老的還是新的都要追趕,第一個追趕就是品牌驅動。我相信買特斯拉的人絕對不會買除了特斯拉以外的任何車。一旦他們買了特斯拉,你就會覺得特斯拉是一輛車,特斯拉以外的所有品牌都是一輛車。就像買蘋果的人一樣,蘋果是手機,蘋果以外的手機都是手機。這種人群劃分。二是追趕服務的自信。當然我覺得品牌和服務的自信是一個基本點,更重要的是技術的自信。這是……敘舊。仙月是一個高個子的年輕人。身高1.9米左右,看上去三十出頭,在一群多年不迷茫的中年CEO中脫穎而出。光看仙岳的外觀總讓人覺得和他生產的車不搭。畢竟電影里這樣身高的男人,大多和跑車聯系在一起。但是,仔細想想,又覺得有一絲屬于他的氣質。再看看市面上其他屬于A0級的車型,新特汽車僅僅憑借外觀就毫無爭議的勝出了。他有年輕人的直率,比如很多車企諱莫如深的資本背景。第一,越南對此并不避諱。依托貴州政府和一汽這兩棵樹,新特的產品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還有年輕一代的謙遜。比如說到特斯拉,他首先承認在智能領域,遙遙領先于其他對手,包括新特;但同時,他也有作為一個商業領袖所必需的眼光:扎根三四線,做三四線智能互聯。近日,在2020年百人委員會的間隙,新特汽車CEO接受了包括第一電氣網在內的媒體采訪,對新特汽車2019年的市場表現和行業地位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以下是采訪記錄。在不改變仙岳初衷的情況下,第一電網已部分刪除。真正的挑戰在于2020年的媒體:新特汽車2019年的表現如何?能否透露一下具體的銷售數據?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電動車行業,尤其是造車新勢力面臨的競爭和洗牌?謝謝你。仙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在新勢力前五,和去年基本持平。具體數據我們會(稍后)發布。現在無論新勢力還是舊勢力,都面臨著三個矛盾。首先,補貼退了之后,價格和成本倒掛。以新特為例。有興趣的可以下載我們的新特APP。新特現在有35萬注冊用戶,日常活動非常多。我們的訂單量也比較大,但是不談交期。現在,你交付的越多,你的成本損失就越多,尤其是在我們的模式面臨衰退之后。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技術改造。今年新特將發布不考慮補貼的新車型。如果我們不顧一切地用原本規劃的高續航來交付,我們的虧損壓力會越來越大。第二個問題,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尤其是新勢力,面臨一個問題,市場規模,尤其是C端規模小。其實今年大家看到的發貨量,主流還是賣給了B端。其實我覺得后補貼時代迫切需要一些政策來激勵消費者,不一定是補貼,而是除了汽車之外可能獲得什么樣的便利,比如路權的便利等等。第三個問題,你也看到了,最近新舊勢力都在不斷的提渠道轉型。開自營店的成本是個壓力,但是在經銷商的方式上,似乎做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新能源經銷商。那么如何把車型和渠道結合起來,讓普通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呢?除了網上看車,很多消費者還需要體驗。因此,我們在今年9月推出了新零售戰略。我們整合了一些傳統的新能源經銷商,一方面可以豐富我們的產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管理的SAAS系統對他們進行賦能和整合。我們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中國2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門店,其中100多家已經開業,明年這個數字還會增加。這一年對于所有車企來說都是一樣的,是不斷變化,尋找出路的一年。新特也是通過渠道下沉、產品變化和一些創新模式找到出路的。但是我覺得可能真正的挑戰會在2020年,那是沒有補貼的時代真正的考驗。如何在一個沒有補貼的時代獲取用戶,找到積極的商業模式,我覺得這可能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問題。整合優勢渠道,發展新零售媒體:去年在兩次發布會上,你都強調你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包括營銷和渠道銷售。這也是新特汽車獨有的優勢嗎?仙悅:我覺得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確實應該思考一下市場的問題,就是如何讓普通人有消費電動車的動能和欲望,尤其是C端的激活。但是,這個C端并不是簡單的我會把車賣給C端。有很多問題,比如價格。目前C端接觸的價格是你會虧錢的價格,無論高、中、低端產品。大家可以看到,特斯拉的價格屠刀已經舉起來了。特斯拉有這個優勢。對于初創企業,他是憋不住的,包括我們所在的區間。價格很血腥,但是交給c就要承擔這個損失,第二個問題是消費者在哪里可以買到這款車。我們在智能的整個方面幫助引導授權。今年我們關注兩個方面。T……第一個是用戶。首先,你得有足夠多的用戶。其實特斯拉也經歷了四年,但是他和用戶的互動也有四年了,而且是隨著用戶的增長而有粘性的。第二是渠道的整合。我們也在思考,為什么要利用互聯網打通渠道的優勢,從而形成一個體系,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做一些未雨綢繆的事情。等補貼都沒了,大家就該亮出底牌了。這時候,除了價格戰,你還有其他手段嗎?我們的用戶運營會讓渠道整合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媒體:您剛才談到了新的特殊零售戰略。現在是什么情況?仙月:我們三大系統區已經全部完成了。大家可以看到,新特針對C端推出了新特汽車APP,針對新能源經銷商推出了名為億車庫的管理系統,還推出了新特汽車商學院,這是一個可以幫助經銷商提供管理的在線平臺。整個平臺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此外,我們的渠道現在有100多家門店,我們將繼續保持這一增長速度。我們也會選擇一些消費比較大的地區,明年開始推廣我們的車型,做一些場景然后推廣。媒體:我不太明白我們新零售和過去汽車電商的區別,包括其他,包括他們也是對很多經銷商或者其他品牌開放的。有哪些特別的創新?仙岳:最大的序列是定位問題。新特的新零售是代工的新零售,有核心骨干讓經銷商支持他。新特作為主機廠,可以給我的經銷商一些利潤空間,或者用主力車型來支持。如果只是單純的新零售,主機廠會先把利潤讓給主經銷商,主經銷商消化不了才會把車源讓給新零售。進入出行市場,不要做第二個滴滴傳媒:目前,車輛制造商和其他一些新生力量正在陸續加入出行市場。新特也在2019年開始布局出行市場,但目前在線租車甚至租車整個市場似乎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這時候就會有涉足旅游市場的顧慮。仙悅:其實我們不做滴滴或者另一個T3出行,其實是為我們的用戶,我們的渠道提供一種賦能。三四級用戶有牌照,買了這輛車就可以合法運營。所以我們今年的任務核心是拿證,因為旅游證是窗口資源。今年我們有30個地方城市牌照,主要在我們經銷商所在的城市周邊。未來希望能覆蓋經銷商所在的所有城市。
特斯拉遙遙領先其他汽車品牌媒體:特斯拉正式入華后會對造車新勢力產生什么影響?你會因為特斯拉的進步而在產品策略和推廣策略上有所改變嗎?仙悅:特斯拉和我們不是一個維度的。作為行業玩家,我也在關注這件事,影響肯定是有的。特斯拉實際上是把汽車變成了電子消費品。買特斯拉的人會認為這是蘋果手機而不是汽車。大家說的特斯拉不是動力或者內飾,而是它的OTA升級,就像我們的蘋果手機一樣。誰會看它的長相?蘋果很多年了還是這個樣子。我們關心的是,IOS的每一次升級都帶來了不同的功能和體驗。我覺得特斯拉對我們的影響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價格戰。第二是特斯拉在智能領域確實遙遙領先于各種對手,包括我們的新特,因為我們才剛剛起步,人家已經搞了十年了。這可以理解。所以我覺得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作為中國的造車力量,無論老的還是新的都要追趕,第一個追趕就是品牌驅動。我相信買特斯拉的人絕對不會買除了特斯拉以外的任何車。一旦他們買了特斯拉,你就會覺得特斯拉是一輛車,特斯拉以外的所有品牌都是一輛車。就像買蘋果的人一樣,蘋果是手機,蘋果以外的手機都是手機。這種人群劃分。二是追趕服務的自信。當然我覺得品牌和服務的自信是一個基本點,更重要的是技術的自信。這是為了趕上。
1月10日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印證了電咖商用車發展軌跡和思路。
1900/1/1 0:00:00據大眾集團官方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大眾集團2019年全球銷量達到109746萬輛,同比增長了13。
1900/1/1 0:00:00(圖源:UNIST官網)透明太陽能電池(TSC)是一種新型設備,兼具透明性和光電轉換的優點,有望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車輛或建筑物中。因此,必須考慮到靈活性、顏色感知以及效率等因素。
1900/1/1 0:00:00特斯拉上海工廠從2019年1月正式動工,8月獲得綜合驗收合格證,11月獲得工信部量產許可,僅用10個月就實現了從建廠到投產,建設進度超出預期。
1900/1/1 0:00:001月17日,交通運輸部召開了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1900/1/1 0:00:001月22日,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正式宣布任命BenediktHartmann為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后者擁有30多年在寶馬的工作經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