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繼續秉承“傳遞權威信息,廣泛討論,促進交流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內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回應產業關切,尋找未來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和路徑。在11日下午的“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論壇上,騰訊副總裁鐘湘平表示,中國正在成為智慧出行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目前汽車出行領域正在進行重組,而這些重組的重點就是品牌力的提升。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需要汽車品牌重視。鐘湘平認為,數字化前瞻技術研發正成為競爭焦點,服務導向能力的提升成為出行領域數字化升級的關鍵。這包括認識和理解用戶的能力;能夠與用戶交流和溝通;幫助用戶連接廣泛的服務生態系統的能力;貫穿品牌生命周期的云能力。企業正在從過去的單打獨斗逐漸轉變為實體企業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結合,通過雙打模式應對整個市場競爭。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核,已刪除。今天下午,我是參加汽車論壇的唯一一位來自信息產業的發言人。我也希望從信息產業的角度分享一些我們的觀察和看法。今天剛從美國CES回來。大家可能覺得CES幾乎是半個高科技車展。很多展會顯示,信息產業和汽車已經走到一起,形成融合發展的趨勢,包括5G、AI等前沿技術。它正在重塑我們的旅行行業和未來的旅行模式。旅行行業讓人們走得更自由更遠,信息行業讓信息計算更快更高效。這兩個行業的融合會發揮巨大的能量。重構汽車出行領域:國內接近優秀品牌的用戶也正在成為智能出行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我覺得可能有幾個原因:第一,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中國汽車企業正在積極投資和布局智能網聯汽車,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在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與出行行業融合。第二,中國市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潛力。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與全球消費者略有不同。他們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度更高,需求更強。相比國外,中國的智能化生活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人們通常感受到的智能化和服務水平也是領先世界的。對比中國智能出行的蓬勃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汽車銷售市場并不快樂,尤其是2019年,汽車市場整體持續下滑,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品牌之間也在爭奪彼此的發展空間。如果看銷量,品牌有上有下,是不是越大越好?不,簡單來說,用戶正在接近優秀的品牌。可以看出,汽車出行領域正在進行重構,而這些重構的重點就是品牌力的提升。汽車品牌力從何而來?從汽車的角度來說,首先是過硬的產品質量,好的產品永遠是獲得用戶品牌信任的基礎。高性能的動力系統、安全舒適的乘坐體驗、搶眼的設計等。,正在一點一滴地打造卓越的產品品質。好的質量來源于核心能力的研發、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事實上,國內優秀的車企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基礎和經驗,同時也獲得了市場的反饋和認可。心理距離需要重視,而品牌力的另一個維度,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可能更需要汽車品牌重視。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硬件質量水平較高,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成為提升品牌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說汽車品牌的推廣,不能只用錢,更要用心。用錢做出來的傳統品質容易同質化,但用心做出來的服務更容易體現差異化。專注的服務可以拉近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另外,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用車周期在拉長,好的服務更有助于車企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是智慧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提升品牌力的關鍵因素,也有助于構建新的服務型商業模式。所以我們看到數字化前瞻技術研發正在成為競爭的焦點,服務導向能力的提升成為出行領域數字化升級的關鍵。智能網聯時代需要哪些服務?有哪些重要的關鍵……做好服務所需的能力?首先,了解和理解用戶的能力。當用戶坐在車里時,它能識別用戶而不把他識別為另一輛車的用戶嗎?當用戶走進這家店,他能認識這個用戶嗎?在了解用戶的基礎上,能否及時感知用戶的滿意度,了解用戶習慣的座椅姿勢?你知道用戶經常走的通勤路嗎?是否清楚用戶喜歡聽的音樂或內容?當你能認識和理解用戶,你就有了提供更貼近人的服務的基礎。其次,與用戶對話和連接的能力。在智能網聯時代之前,用戶和汽車的關系是單向的,是資產和工具的關系。而智能聯網的手段可以提高品牌與用戶之間的對話和連接能力。用戶與汽車品牌的聯系除了駕駛之外還有很多,比如用戶能否在車內以更人性化、更安全的方式與汽車語音交互;用戶平時使用的虛擬車鑰匙,并不是可以成為品牌傳播和運營活動的小程序;品牌還可以通過微信的服務通知讓用戶了解車輛的狀態和保養的進度。第三,幫助用戶連接廣泛的服務生態系統的能力。用戶自駕出行,面對的場景復雜度很高,用戶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要服務好用戶,需要的服務生態是非常廣泛的。如果沒有服務生態,我們說車聯網可能是一個硬功能,所以需要有好的方法讓開發者和服務商進來,讓他們同時參與到用戶體驗過程中,同時促進服務業務的良性循環。第四,貫穿品牌生命周期的云能力。從制造、營銷、銷售到汽車的使用、售后,整個鏈條很長,跨度很大,要做到一致連貫的品牌服務體驗尤為困難,更需要具備貫穿品牌全生命周期的云能力。我們需要加強制造云平臺的建設,跟蹤每個零部件的供應鏈狀態;要加強智能網聯云平臺的建設,更好地了解汽車的狀態,以及操作者與汽車的關系;強化智慧配送云平臺,為理解用戶、提升服務體驗提供更多可能。從上面可以看出,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將需要數字平臺基礎,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服務、網絡和信息安全技術。我們也知道汽車行業在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次升級,但我們知道出行的核心本質從未改變,那就是為人類提供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的出行服務。從騰訊的角度來看,也整合了自身在互聯網領域積累的技術能力,定位于出行產業升級的數字化助手和實施者,為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所需的關鍵能力提供我們的解決方案,助力出行產業升級。目前,騰訊已與20多家國內外車企合作。我們通過智能網聯云平臺、智能車聯系統、智能4S解決方案等各種數字化服務和工具,幫助車企建立數字化流通閉環,幫助他們沉淀數字化資產,更好地服務用戶。在剛剛的CES上,我們也發布了騰訊車聯的TAI3.0環保車聯網系統,支持Android和Linux多系統,包括車載版微信,支持車企和開發者共同打造環保車輕應用,開箱即用,配置靈活,可以更快上車進行加載。也代表了我們車聯生態解決方案的全新升級,用服務和免費內容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我們也希望用戶可以通過車燈應用服務,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更自由地選擇和享受。我們還通過super ID和無感支付實現全天候在線服務和跨終端、跨設備的無縫連接。技術在進步,產品形態在變化,在產業競爭中,企業也逐漸從過去的單打獨斗,轉變為實體企業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結合,通過雙打模式應對整個市場競爭。國際汽車行業正在加速進入中國市場,本土汽車企業也在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的影響力。可以預測,2020年汽車市場依然充滿挑戰,但也在快速發展。希望我們加入后形成的雙打組合能帶來更多的競爭實力和前進動力。我們也看到用戶的出行體驗越來越好,智慧生活越來越便捷,生態產業協同發展加速。讓我們一起迎接智慧出行的到來。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繼續秉承“傳遞權威信息,廣泛討論,促進交流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內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回應產業關切,尋找未來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和路徑。在11日下午的“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論壇上,騰訊副總裁鐘湘平表示,中國正在成為智慧出行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目前汽車出行領域正在進行重組,而這些重組的重點就是品牌力的提升。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需要汽車品牌重視。鐘湘平認為,數字化前瞻技術研發正成為競爭焦點,服務導向能力的提升成為出行領域數字化升級的關鍵。這包括認識和理解用戶的能力;能夠與用戶交流和溝通;幫助用戶連接廣泛的服務生態系統的能力;貫穿品牌生命周期的云能力。企業正在從過去的單打獨斗逐漸轉變為實體企業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結合,通過雙打模式應對整個市場競爭。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核,已刪除。今天下午,我是參加汽車論壇的唯一一位來自信息產業的發言人。我也希望從信息產業的角度分享一些我們的觀察和看法。今天剛從美國CES回來。大家可能覺得CES幾乎是半個高科技車展。很多展會顯示,信息產業和汽車已經走到一起,形成融合發展的趨勢,包括5G、AI等前沿技術。它正在重塑我們的旅行行業和未來的旅行模式。旅行行業讓人們走得更自由更遠,信息行業讓信息計算更快更高效。這兩個行業的融合會發揮巨大的能量。重構汽車出行領域:國內接近優秀品牌的用戶也正在成為智能出行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我覺得可能有幾個原因:第一,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中國汽車企業正在積極投資和布局智能網聯汽車,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在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與出行行業融合。第二,中國市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潛力。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與全球消費者略有不同。他們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度更高,需求更強。相比國外,中國的智能化生活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人們通常感受到的智能化和服務水平也是領先世界的。對比中國智能出行的蓬勃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汽車銷售市場并不快樂,尤其是2019年,汽車市場整體持續下滑,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品牌之間也在爭奪彼此的發展空間。如果看銷量,品牌有上有下,是不是越大越好?不,簡單來說,用戶正在接近優秀的品牌。可以看出,汽車出行領域正在進行重構,而這些重構的重點就是品牌力的提升。汽車品牌力從何而來?從汽車的角度來說,首先是過硬的產品質量,好的產品永遠是獲得用戶品牌信任的基礎。高性能的動力系統、安全舒適的乘坐體驗、搶眼的設計等。,正在一點一滴地打造卓越的產品品質。好的質量來源于核心能力的研發、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事實上,國內優秀的車企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基礎和經驗,同時也獲得了市場的反饋和認可。心理距離需要重視,而品牌力的另一個維度,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可能更需要汽車品牌重視。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硬件質量水平較高,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成為提升品牌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說汽車品牌的推廣,不能只用錢,更要用心。用錢做出來的傳統品質容易同質化,但用心做出來的服務更容易體現差異化。專注的服務可以拉近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另外,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用車周期在拉長,好的服務更有助于車企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是智慧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提升品牌力的關鍵因素,也有助于構建新的服務型商業模式。所以我們看到數字化前瞻技術研發正在成為競爭的焦點,服務導向能力的提升成為出行領域數字化升級的關鍵。智能網聯時代需要哪些服務?有哪些重要的關鍵……做好服務所需的能力?首先,了解和理解用戶的能力。當用戶坐在車里時,它能識別用戶而不把他識別為另一輛車的用戶嗎?當用戶走進這家店,他能認識這個用戶嗎?在了解用戶的基礎上,能否及時感知用戶的滿意度,了解用戶習慣的座椅姿勢?你知道用戶經常走的通勤路嗎?是否清楚用戶喜歡聽的音樂或內容?當你能認識和理解用戶,你就有了提供更貼近人的服務的基礎。其次,與用戶對話和連接的能力。在智能網聯時代之前,用戶和汽車的關系是單向的,是資產和工具的關系。而智能聯網的手段可以提高品牌與用戶之間的對話和連接能力。用戶與汽車品牌的聯系除了駕駛之外還有很多,比如用戶能否在車內以更人性化、更安全的方式與汽車語音交互;用戶平時使用的虛擬車鑰匙,并不是可以成為品牌傳播和運營活動的小程序;品牌還可以通過微信的服務通知讓用戶了解車輛的狀態和保養的進度。第三,幫助用戶連接廣泛的服務生態系統的能力。用戶自駕出行,面對的場景復雜度很高,用戶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要服務好用戶,需要的服務生態是非常廣泛的。如果沒有服務生態,我們說車聯網可能是一個硬功能,所以需要有好的方法讓開發者和服務商進來,讓他們同時參與到用戶體驗過程中,同時促進服務業務的良性循環。第四,貫穿品牌生命周期的云能力。從制造、營銷、銷售到汽車的使用、售后,整個鏈條很長,跨度很大,要做到一致連貫的品牌服務體驗尤為困難,更需要具備貫穿品牌全生命周期的云能力。我們需要加強制造云平臺的建設,跟蹤每個零部件的供應鏈狀態;要加強智能網聯云平臺的建設,更好地了解汽車的狀態,以及操作者與汽車的關系;強化智慧配送云平臺,為理解用戶、提升服務體驗提供更多可能。從上面可以看出,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將需要數字平臺基礎,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服務、網絡和信息安全技術。我們也知道汽車行業在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次升級,但我們知道出行的核心本質從未改變,那就是為人類提供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的出行服務。從騰訊的角度來看,也整合了自身在互聯網領域積累的技術能力,定位于出行產業升級的數字化助手和實施者,為以人為中心的服務所需的關鍵能力提供我們的解決方案,助力出行產業升級。目前,騰訊已與20多家國內外車企合作。我們通過智能網聯云平臺、智能車聯系統、智能4S解決方案等各種數字化服務和工具,幫助車企建立數字化流通閉環,幫助他們沉淀數字化資產,更好地服務用戶。在剛剛的CES上,我們也發布了騰訊車聯的TAI3.0環保車聯網系統,支持Android和Linux多系統,包括車載版微信,支持車企和開發者共同打造環保車輕應用,開箱即用,配置靈活,可以更快上車進行加載。也代表了我們車聯生態解決方案的全新升級,用服務和免費內容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我們也希望用戶可以通過車燈應用服務,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更自由地選擇和享受。我們還通過super ID和無感支付實現全天候在線服務和跨終端、跨設備的無縫連接。技術在進步,產品形態在變化,在產業競爭中,企業也逐漸從過去的單打獨斗,轉變為實體企業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結合,通過雙打模式應對整個市場競爭。國際汽車行業正在加速進入中國市場,本土汽車企業也在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的影響力。可以預測,2020年汽車市場依然充滿挑戰,但也在快速發展。希望我們加入后形成的雙打組合能帶來更多的競爭實力和前進動力。我們也看到用戶的出行體驗越來越好,智慧生活越來越便捷,生態產業協同發展加速。讓我們一起迎接智慧出行的到來。
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道,前日產汽車卡洛斯戈恩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五年前任法國經財政部部長時,精細策劃的一次行動導致了雷諾公司和日產汽車之間關系惡化,并引發了導致戈恩倒臺的一系列事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