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訂單與產能齊飛背后 韓系電池三巨頭隱憂凸顯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雖然2019年韓國三大電池廠商的電源業務加速發展,但仍難掩對未來的焦慮和挑戰。受全球汽車電動化加速的影響,三星SDI、LG Chem、SKI三大韓國電池巨頭明顯加快了其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建設的步伐。同時,上述三家電池公司在2019年也獲得了巨額電池訂單,電池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從而提升了部門盈利能力,甚至扭虧為盈。根據三家公司產能的區位和投資擴張的時間節點,三星SDI、LG Chem、SKI都將在2020年開始發力,對其動力電池業務和全球動力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電池企業雖然在持續加大電源業務,但目前面臨一系列“內憂外患”,未來三大電池巨頭能否實現戰略目標還有待觀察。與2018年相比,三星SDI、LG Chem、SKI在2019年大幅增加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紛紛投入巨資大幅擴大產能。目的是保持動力電池產能的領先優勢,2020年開始集中發布,2025年左右達到數百GWh的規模。從布局路線和生產時間來看,三星SDI、LG Chem、SKI采取的營銷策略與客戶的目標相似,且主要集中在中國、歐美,這預示著未來三家電池企業將會有直接而激烈的競爭。三星SDI:增強合資公司的所有權。2019年,三星SDI以3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9億元)的價格,進一步提高在合資公司三星環新(Xi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15%提高至65%,成為三星環新新的最大股東。此舉被外界視為三星SDI重新加碼中國動力市場的信號,目的是恢復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實力,為補貼取消后的市場競爭做準備。一旦補貼完全退去,三星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在合資公司中的主導作用,不排除未來可能成為三星環新的唯一股東。在增加持股比例的過程中,三星SDI還重啟了三星環的新產能擴張計劃。新項目將建設540萬只120Ah鋰離子電池生產線,540萬只37Ah鋰離子電池生產線,新增221套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設備。除了擴大在中國的產能,三星SDI也在積極擴大其歐洲工廠的產能。2019年10月,三星SDI計劃投資約92億元人民幣擴建其匈牙利動力電池工廠。擴建后的工廠可滿足5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需求。此外,三星SDI還宣布將投資62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4億元)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附近建設動力電池工廠,作為三星SDI美國公司的電池組制造工廠、R&D中心和汽車電池運營總部。目前,三星SDI的核心客戶包括寶馬、大眾、沃爾沃、奧迪等。與此同時,還在與克萊斯勒、福特、印度馬恒達等主機廠就電動汽車電池組的供應計劃進行談判,積極推動簽訂供應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動力電池客戶需求和國內外ESS銷量增長的推動下,三星SDI的鋰電池業務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甚至在第三季度扭虧為盈,并對第四季度持樂觀態度。11月,三星SDI與寶馬簽署了價值2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6.05億元)的電池供應合同,供應時間為2021年至2031年;9月,三星SDI與德國動力電池系統制造商Akasol簽署了一項協議。三星SDI將在2020年至2027年向Akasol供應總容量為13GWh的鋰電池電芯和模塊。7月,三星SDI和沃爾沃集團結成戰略聯盟。三星SDI將為沃爾沃的電動卡車提供電池單元和模塊,并在其工廠進行組裝。LG化學:中國計劃電池產能超過40 GWh。2018年7月,LG化學宣布投資20億美元在中國南京建設32GWh動力電池工廠。同年10月,工廠開工建設,2019年10月量產。2019年1月,外媒報道稱,LG化學計劃在2020年前投資1.2萬億韓元(10.7億美元),在中國擴建兩家電池工廠。10月,LG化學發布監管文件稱,將向全資子公司LG化學南京工廠投資4.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47億元),以滿足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需求。同年6月,LG化學宣布與上海華普國潤(吉利汽車控股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項目投產后將形成10GWh的產能。同時,2019年,LG與天齊鋰業、華友鈷業、恩杰、贛鋒鋰業、梅格等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上游材料方面,甚至拿下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電池訂單。從上述布局項目來看,LG化學已將中國作為未來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經過一系列布局,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已經成型。后期會和更多的中國主機廠、電池廠合作,快速切入中國市場。此外,LG化學也在擴大其在歐洲和美國的電池產能。一方面計劃投資5.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擴建波蘭工廠;另一方面,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電池訂單方面,2019年LG化學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其代工的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目前,LG化學主要向大眾、現代、通用、克萊斯勒、雷諾等國際主機廠供應動力電池,并與沃爾沃簽署了為期10年的供應協議。基于未來鋰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LG化學還計劃在2024年實現2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38.34億元)的營收,預計鋰電池銷量將達到356GWh。SKI: Power Rush加全球產能與三星SDI和LG Chem相比,SKI的動力電池業務規模較小,市場起步較晚,但從2017年開始,加大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其目標是2025年電動汽車電池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三。2018年以來,SKI在該領域的投入持平甚至超過友商,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GWh以上的鋰電池產能。2019年,SKI多個電池擴能項目落地,同時斬獲多個電池訂單。2018年8月,SKI與北京汽車、北京電子控股合作在江蘇常州成立北電阿斯特,產能規劃7.5GWh,2019年12月5日北電阿斯特正式建成投產,將生產NCM811柔性電池。同月,SKI計劃投資1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8億元),在江蘇鹽城新建動力電池工廠,主要供應鹽城的東風大岳起亞汽車。此外,SKI將與億緯鋰能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柔性電池。與此同時,SKI也在擴大其在匈牙利的產能,并在美國建設新的電池工廠。另據報道,SKI還將與大眾汽車合作,在德國建立電池工廠。自2018年SKI從LG化學手中贏得大眾汽車的巨額電池訂單后,2019年SKI的電源業務持續增長,成為多家主機廠的電池供應商。截至目前,SKI已成為戴姆勒、大眾、現代、起亞、法拉利等國際車企的電池供應商,并正在與其他主機廠洽談合作。三巨頭背后的隱憂從上述三家公司的產能布局和訂單來看,三星SDI、LG Chem和SKI的電源業務在2019年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為他們從2020年開始爭奪全球電源市場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三星SDI、LG Chem、SKI在產品質量、技術、規模、客戶群等方面有一定優勢,但未來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依然不小。一方面,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加劇,競爭對手迅速崛起。除了韓國電池企業,中國、日本和歐洲的電池企業,包括松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和Northvolt,也在國際電力市場上發力,直接沖擊和挑戰韓國三大電池企業。另一方面,電池價格持續下降,企業利潤疲軟。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降低成本的壓力,主機廠正在要求電池廠大幅降價,導致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目前三星SDI、LG Chem、SKI的電池業務整體處于虧損或盈虧平衡狀態,而電池價格的持續下跌和投資的持續增加將使上述三家電池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企業盈利空間有限。此外,韓國電池企業之間也存在“生死危機”。目前,LG化學和SKI正在進行激烈的專利訴訟,雙方都不愿意和解,甚至要求對方限制其在美國生產和銷售動力電池。而一旦失去,對一方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如果這場戰斗持續下去,無論誰贏誰輸,兩家公司都將遭受致命打擊,除非雙方達成和解。而這場爭端對汽車制造商來說也是一次挫折。”這場斗爭的激烈程度令韓國政府官員擔憂,因為它可能會損害兩家公司的聲譽,并讓其他競爭對手從兩家公司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公司。總的來說,三星SDI、LG Chem、SKI的一系列布局動作更像是一場豪,這也說明了三家公司目前在電源市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尤其是如何提高旗下電池部門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雖然2019年韓國三大電池廠商的電源業務加速發展,但仍難掩對未來的焦慮和挑戰。受全球汽車電動化加速的影響,三星SDI、LG Chem、SKI三大韓國電池巨頭明顯加快了其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建設的步伐。同時,上述三家電池公司在2019年也獲得了巨額電池訂單,電池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從而提升了部門盈利能力,甚至扭虧為盈。根據三家公司產能的區位和投資擴張的時間節點,三星SDI、LG Chem、SKI都將在2020年開始發力,對其動力電池業務和全球動力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電池企業雖然在持續加大電源業務,但目前面臨一系列“內憂外患”,未來三大電池巨頭能否實現戰略目標還有待觀察。與2018年相比,三星SDI、LG Chem、SKI在2019年大幅增加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紛紛投入巨資大幅擴大產能。目的是保持動力電池產能的領先優勢,2020年開始集中發布,2025年左右達到數百GWh的規模。從布局路線和生產時間來看,三星SDI、LG Chem、SKI采取的營銷策略與客戶的目標相似,且主要集中在中國、歐美,這預示著未來三家電池企業將會有直接而激烈的競爭。三星SDI:增強合資公司的所有權。2019年,三星SDI以3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9億元)的價格,進一步提高在合資公司三星環新(Xi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15%提高至65%,成為三星環新新的最大股東。此舉被外界視為三星SDI重新加碼中國動力市場的信號,目的是恢復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實力,為補貼取消后的市場競爭做準備。一旦補貼完全退去,三星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在合資公司中的主導作用,不排除未來可能成為三星環新的唯一股東。在增加持股比例的過程中,三星SDI還重啟了三星環的新產能擴張計劃。新項目將建設540萬只120Ah鋰離子電池生產線,540萬只37Ah鋰離子電池生產線,新增221套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設備。除了擴大在中國的產能,三星SDI也在積極擴大其歐洲工廠的產能。2019年10月,三星SDI計劃投資約92億元人民幣擴建其匈牙利動力電池工廠。擴建后的工廠可滿足5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需求。此外,三星SDI還宣布將投資62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4億元)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附近建設動力電池工廠,作為三星SDI美國公司的電池組制造工廠、R&D中心和汽車電池運營總部。目前,三星SDI的核心客戶包括寶馬、大眾、沃爾沃、奧迪等。與此同時,還在與克萊斯勒、福特、印度馬恒達等主機廠就電動汽車電池組的供應計劃進行談判,積極推動簽訂供應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動力電池客戶需求和國內外ESS銷量增長的推動下,三星SDI的鋰電池業務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甚至在第三季度扭虧為盈,并對第四季度持樂觀態度。11月,三星SDI與寶馬簽署了價值2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6.05億元)的電池供應合同,供應時間為2021年至2031年;9月,三星SDI與德國動力電池系統制造商Akasol簽署了一項協議。三星SDI將在2020年至2027年向Akasol供應總容量為13GWh的鋰電池電芯和模塊。7月,三星SDI和沃爾沃集團結成戰略聯盟。三星SDI將為沃爾沃的電動卡車提供電池單元和模塊,并在其工廠進行組裝。LG化學:中國計劃電池產能超過40 GWh。2018年7月,LG化學宣布投資20億美元在中國南京建設32GWh動力電池工廠。同年10月,工廠開工建設,2019年10月量產。2019年1月,外媒報道稱,LG化學計劃在2020年前投資1.2萬億韓元(10.7億美元),在中國擴建兩家電池工廠。10月,LG化學發布監管文件稱,將向全資子公司LG化學南京工廠投資4.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47億元),以滿足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需求。同年6月,LG化學宣布與上海華普國潤(吉利汽車控股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項目投產后將形成10GWh的產能。同時,2019年,LG與天齊鋰業、華友鈷業、恩杰、贛鋒鋰業、梅格等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上游材料方面,甚至拿下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電池訂單。從上述布局項目來看,LG化學已將中國作為未來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經過一系列布局,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已經成型。后期會和更多的中國主機廠、電池廠合作,快速切入中國市場。此外,LG化學也在擴大其在歐洲和美國的電池產能。一方面計劃投資5.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擴建波蘭工廠;另一方面,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電池訂單方面,2019年LG化學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其代工的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目前,LG化學主要向大眾、現代、通用、克萊斯勒、雷諾等國際主機廠供應動力電池,并與沃爾沃簽署了為期10年的供應協議。基于未來鋰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LG化學還計劃在2024年實現2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38.34億元)的營收,預計鋰電池銷量將達到356GWh。SKI: Power Rush加全球產能與三星SDI和LG Chem相比,SKI的動力電池業務規模較小,市場起步較晚,但從2017年開始,加大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其目標是2025年電動汽車電池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三。2018年以來,SKI在該領域的投入持平甚至超過友商,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GWh以上的鋰電池產能。2019年,SKI多個電池擴能項目落地,同時斬獲多個電池訂單。2018年8月,SKI與北京汽車、北京電子控股合作在江蘇常州成立北電阿斯特,產能規劃7.5GWh,2019年12月5日北電阿斯特正式建成投產,將生產NCM811柔性電池。同月,SKI計劃投資1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8億元),在江蘇鹽城新建動力電池工廠,主要供應鹽城的東風大岳起亞汽車。此外,SKI將與億緯鋰能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柔性電池。與此同時,SKI也在擴大其在匈牙利的產能,并在美國建設新的電池工廠。另據報道,SKI還將與大眾汽車合作,在德國建立電池工廠。自2018年SKI從LG化學手中贏得大眾汽車的巨額電池訂單后,2019年SKI的電源業務持續增長,成為多家主機廠的電池供應商。截至目前,SKI已成為戴姆勒、大眾、現代、起亞、法拉利等國際車企的電池供應商,并正在與其他主機廠洽談合作。三巨頭背后的隱憂從上述三家公司的產能布局和訂單來看,三星SDI、LG Chem和SKI的電源業務在2019年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為他們從2020年開始爭奪全球電源市場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三星SDI、LG Chem、SKI在產品質量、技術、規模、客戶群等方面有一定優勢,但未來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依然不小。一方面,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加劇,競爭對手迅速崛起。除了韓國電池企業,中國、日本和歐洲的電池企業,包括松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和Northvolt,也在國際電力市場上發力,直接沖擊和挑戰韓國三大電池企業。另一方面,電池價格持續下降,企業利潤疲軟。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降低成本的壓力,主機廠正在要求電池廠大幅降價,導致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目前三星SDI、LG Chem、SKI的電池業務整體處于虧損或盈虧平衡狀態,而電池價格的持續下跌和投資的持續增加將使上述三家電池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企業盈利空間有限。此外,韓國電池企業之間也存在“生死危機”。目前,LG化學和SKI正在進行激烈的專利訴訟,雙方都不愿意和解,甚至要求對方限制其在美國生產和銷售動力電池。而一旦失去,對一方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如果這場戰斗持續下去,無論誰贏誰輸,兩家公司都將遭受致命打擊,除非雙方達成和解。而這場爭端對汽車制造商來說也是一次挫折。”這場斗爭的激烈程度令韓國政府官員擔憂,因為它可能會損害兩家公司的聲譽,并讓其他競爭對手從兩家公司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公司。總的來說,三星SDI、LG Chem、SKI的一系列布局動作更像是一場豪,這也說明了三家公司目前在電源市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尤其是如何提高旗下電池部門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

標簽:大眾沃爾沃寶馬北京起亞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前通用中國CEO甘文維出任比亞迪董事長高級顧問

1月13日,比亞迪正式宣布甘文維KevinWale出任比亞迪董事長高級顧問,為比亞迪集團的汽車業務提供顧問咨詢服務,

1900/1/1 0:00:00
一電觀察 | 十年探路七連冠,北汽新能源下一個十年的使命

2020年新年伊始,各家新能源車企開始陸續公布自己2019年最后一張成績單。

1900/1/1 0:00:00
中汽協: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降4.0%

1月13日,中汽協發布2019年12月及全年汽車行業產銷數據。

1900/1/1 0:00:00
奧迪在華新車規劃 2021年9款新能源車

近年來,電動汽車進步突飛猛進,并且不只有一家汽車品牌表示,未來旗下產品逐漸邁向全電氣化。進入2020年,科技和電氣化是汽車領域重要的發現方向,很多品牌開始大力投入研發,其中也包括豪華品牌。

1900/1/1 0:00:00
高品質高口碑喜迎大豐收 上汽榮威12月熱銷4.7萬輛勁增32%,全年銷量破42萬輛

轎車、SUV、新能源全線熱銷,上汽榮威勇奪12月中國品牌全能增速王,并成為唯一一個連續四年實現銷量正增長的主流中國品牌。

1900/1/1 0:00:00
比亞迪發布去年12月銷量 全年同比下滑一成

2020年1月8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12月銷量快報顯示,2019年12月,比亞迪銷售43萬輛汽車,同比下滑3799,2019年比亞迪汽車總銷量為451246輛,同比下滑98。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