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觸電、起火!七成受調查充電樁存嚴重風險!如何解決?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漏電!觸電!開火!如果面對這樣的充電樁,你敢用嗎?這不是虛張聲勢,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專業質檢機構的檢驗結果。近日,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東質檢院”)首次公布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風險檢測結果。結果顯示,70%的檢測樣品存在安全隱患,屬于嚴重風險!面對這樣的結果,業內人士和用戶都不淡定了。“表面上看,好像是質量問題。其實是充電樁領域諸多問題在產品質量上的集中反映。”汽車行業分析師鐘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這應該是加強行業管理的契機,有效督促產品質量的提升,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70%的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廣東省質檢院公布的結果顯示,本次風險檢測共采集9家生產企業的10批次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其中7批次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發現樣品有4項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主要問題包括:一是充電樁輸出電壓過高,部分可達770伏,遠超家用電壓220伏。一旦出現問題或操作失誤,就會有觸電傷害或死亡的風險;二是充電樁接地不可靠,部分內部金屬部件無法完全接地,存在觸電風險;第三,充電電子鎖鎖定不可靠,充電插頭帶電。不插在汽車充電口的時候,電源已經啟動,電壓可以達到750伏。當人們拿起充電時,這是非常危險的。第四,充電樁防水、防銹、密封性能差,水蒸氣與導電部分接觸會導致腐蝕或外部導電。基于對上述傷害的嚴重程度和發生可能性的分析,廣東省質量檢驗研究院認為,本次檢測的充電樁產品樣品質量安全風險等級為——嚴重風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充電的安全隱患,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雖然其使用方式與汽油車的加油類似,但其電壓比普通家用高出數倍,由于距離近,即使用戶不觸碰充電的帶電觸點,也可能導致觸電甚至致命的風險。根據要求,為了防止用戶在充電時拔觸電,充電樁內部需要安裝電子鎖,監控充電狀態。但在這款測試產品中,充電樁雖然看似配備了電子鎖,但實際上并沒有起到作用。在實際使用中,這類產品很可能被電擊燒傷或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希望充電樁產品能盡快納入國家“3C”強制認證目錄,這是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從而堵住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的渠道。“補”很難保證質量。“如果連充電樁等關乎人身安全的產品都沒有做好,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企業是不是在‘作弊’。”對于70%的充電樁產品不合格的檢測結果,鐘石說。他認為,充電樁產品的安全隱患,除了少部分設計和制造上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業內人士為了補貼“渾水摸魚”的不負責任造成的。根據最新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政策從“修車”變成了“修樁”,即充電設施可以補貼。政策的初衷是幫助有技術、有能力、資金不足的企業成長,幫助行業發展,但在執行過程中,卻被個別“炒家”鉆了空子。一方面,一些企業為了追求補貼,急于生產充電樁;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的投入很少,光靠“建樁”就能拿到“補貼”。因此,部分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的風險檢測結果為“嚴重風險”是“合理”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補貼政策調整后,不少地方政府隨后出臺了相關政策。部分省市的充電樁建設補貼政策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按照設備或總投資比例進行補貼,如北京、成都、溫州、唐山、貴陽、廈門等;第二類是進行定額補貼,如山西晉城規定交流充電樁補貼0.3萬元,快充站補貼0.6萬元,公交車充換電站補貼100萬元;第三類是根據充電樁功率給予補貼,如深圳、江蘇、安徽;第四類是在建設補貼的基礎上疊加運營補貼。如上海最高補貼為設施投資的30%,最高補貼金額可達500萬元。那么,如何解決個別企業“補”的現象呢?業內人士認為,在這方面,需要不斷完善政策,嚴查補貼,堵塞可能“補”的漏洞。例如,廣東省惠州市在充電樁補貼政策中規定,對提供虛假信息、取財政補貼資金的,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不良記錄,追回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格,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除了充電樁本身的質量問題,充電樁的安裝和使用也是消費者的一個難題。交管部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281萬輛,比去年底增加近70萬輛。然而,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充電難”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許多小區對充電樁的建設設置了障礙,這讓一些電動汽車車主感到使用不便。“我不太明白為什么小區不讓建充電樁。每次充電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找充電站,有的充電樁漏電損壞,也沒人管。有時候要跑兩三個充電站充電,費時費力。”一位電動車車主陸先生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時候,只有車主撥打維修服務電話,才能有人來充電站維修。據了解,維修人員也因為人手不足無法運行。不僅消費者對充電樁的“難”有怨言,小區物業對此也很糾結。今年4月,上海某小區的一輛特斯拉突然在地下室起火,引燃了周圍的汽車,仿佛還在眼前,然后一系列電動車自燃事故的報道至今記憶猶新。一些小區物業對電動車進入地下室有顧慮,安裝充電樁讓他們更加謹慎。“規定了小區的用電指標。除了保證安全用電和防火,土地使用問題也要審批,還有日常維護誰負責,后期運維誰出錢,萬一漏電觸電火災事故誰承擔責任。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難題。”小區物業管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如果一個充電樁是7千瓦,那么在小區建100個充電樁需要700千瓦,沒有電力部門的批準是不可能進行建設擴建的。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除了上述矛盾,消費者很難退還充電儲值,還存在充電樁充電價格差異等問題。比如遠離城市的充電站充電價格相對便宜,電一般在0.4元-0.9元之間;在“黃金地段”充電站,費用更高,一般是“電價+服務費”,一度連1.2元-1.8元。距離不方便,附近價格貴幾倍,也導致一些地方排隊充電花費大量時間,部分充電站“空著”,造成資源閑置浪費。“解決‘充電難’問題,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充電站和充電樁建設,統籌規劃,統一價格,打通‘堵點’;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充電樁產品本身的質量,減少安全隱患,取信于各方。”鐘石說,包括小區建充電樁積極性不高,用戶跑兩三家店才能充電的問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充電樁質量問題,充電樁產品存在的安全隱患70%都有一定程度的加劇。“充電難”的問題。“因此,必須從充電樁產品質量入手,才能逐步解決‘充電難’的問題。”鐘石認為。漏電!觸電!開火!如果面對這樣的充電樁,你敢用嗎?這不是虛張聲勢,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專業質檢機構的檢驗結果。近日,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東質檢院”)首次公布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風險檢測結果。結果顯示,70%的檢測樣品存在安全隱患,屬于嚴重風險!面對這樣的結果,業內人士和用戶都不淡定了。“表面上看,好像是質量問題。其實是充電樁領域諸多問題在產品質量上的集中反映。”汽車行業分析師鐘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這應該是加強行業管理的契機,有效督促產品質量的提升,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70%的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廣東省質檢院公布的結果顯示,本次風險檢測共采集9家生產企業的10批次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其中7批次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發現樣品有4項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主要問題包括:一是充電樁輸出電壓過高,部分可達770伏,遠超家用電壓220伏。一旦出現問題或操作失誤,就會有觸電傷害或死亡的風險;二是充電樁接地不可靠,部分內部金屬部件無法完全接地,存在觸電風險;第三,充電電子鎖鎖定不可靠,充電插頭帶電。不插在汽車充電口的時候,電源已經啟動,電壓可以達到750伏。當人們拿起充電時,這是非常危險的。第四,充電樁防水、防銹、密封性能差,水蒸氣與導電部分接觸會導致腐蝕或外部導電。基于對上述傷害的嚴重程度和發生可能性的分析,廣東省質量檢驗研究院認為,本次檢測的充電樁產品樣品質量安全風險等級為——嚴重風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充電的安全隱患,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雖然其使用方式與汽油車的加油類似,但其電壓比普通家用高出數倍,由于距離近,即使用戶不觸碰充電的帶電觸點,也可能導致觸電甚至致命的風險。根據要求,為了防止用戶在充電時拔觸電,充電樁內部需要安裝電子鎖,監控充電狀態。但在這款測試產品中,充電樁雖然看似配備了電子鎖,但實際上并沒有起到作用。在實際使用中,這類產品很可能被電擊燒傷或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希望充電樁產品能盡快納入國家“3C”強制認證目錄,這是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從而堵住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的渠道。“補”很難保證質量。“如果連充電樁等關乎人身安全的產品都沒有做好,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企業是不是在‘作弊’。”對于70%的充電樁產品不合格的檢測結果,鐘石說。他認為,充電樁產品的安全隱患,除了少部分設計和制造上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業內人士為了補貼“渾水摸魚”的不負責任造成的。根據最新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政策從“修車”變成了“修樁”,即充電設施可以補貼。政策的初衷是幫助有技術、有能力、資金不足的企業成長,幫助行業發展,但在執行過程中,卻被個別“炒家”鉆了空子。一方面,一些企業為了追求補貼,急于生產充電樁;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的投入很少,光靠“建樁”就能拿到“補貼”。因此,部分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的風險檢測結果為“嚴重風險”是“合理”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補貼政策調整后,不少地方政府隨后出臺了相關政策。部分省市的充電樁建設補貼政策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按照設備或總投資比例進行補貼,如北京、成都、溫州、唐山、貴陽、廈門等;第二類是進行定額補貼,如山西晉城規定交流充電樁補貼0.3萬元,快充站補貼0.6萬元,公交車充換電站補貼100萬元;第三類是根據充電樁功率給予補貼,如深圳、江蘇、安徽;第四類是在建設補貼的基礎上疊加運營補貼。如上海最高補貼為設施投資的30%,最高補貼金額可達500萬元。那么,如何解決個別企業“補”的現象呢?業內人士認為,在這方面,需要不斷完善政策,嚴查補貼,堵塞可能“補”的漏洞。例如,廣東省惠州市在充電樁補貼政策中規定,對提供虛假信息、取財政補貼資金的,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不良記錄,追回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格,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除了充電樁本身的質量問題,充電樁的安裝和使用也是消費者的一個難題。交管部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281萬輛,比去年底增加近70萬輛。然而,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充電難”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許多小區對充電樁的建設設置了障礙,這讓一些電動汽車車主感到使用不便。“我不太明白為什么小區不讓建充電樁。每次充電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找充電站,有的充電樁漏電損壞,也沒人管。有時候要跑兩三個充電站充電,費時費力。”一位電動車車主陸先生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時候,只有車主撥打維修服務電話,才能有人來充電站維修。據了解,維修人員也因為人手不足無法運行。不僅消費者對充電樁的“難”有怨言,小區物業對此也很糾結。今年4月,上海某小區的一輛特斯拉突然在地下室起火,引燃了周圍的汽車,仿佛還在眼前,然后一系列電動車自燃事故的報道至今記憶猶新。一些小區物業對電動車進入地下室有顧慮,安裝充電樁讓他們更加謹慎。“規定了小區的用電指標。除了保證安全用電和防火,土地使用問題也要審批,還有日常維護誰負責,后期運維誰出錢,萬一漏電觸電火災事故誰承擔責任。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難題。”小區物業管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如果一個充電樁是7千瓦,那么在小區建100個充電樁需要700千瓦,沒有電力部門的批準是不可能進行建設擴建的。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除了上述矛盾,消費者很難退還充電儲值,還存在充電樁充電價格差異等問題。比如遠離城市的充電站充電價格相對便宜,電一般在0.4元-0.9元之間;在“黃金地段”充電站,費用更高,一般是“電價+服務費”,一度連1.2元-1.8元。距離不方便,附近價格貴幾倍,也導致一些地方排隊充電花費大量時間,部分充電站“空著”,造成資源閑置浪費。“解決‘充電難’問題,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充電站和充電樁建設,統籌規劃,統一價格,打通‘堵點’;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充電樁產品本身的質量,減少安全隱患,取信于各方。”鐘石說,包括小區建充電樁積極性不高,用戶跑兩三家店才能充電的問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充電樁質量問題,充電樁產品存在的安全隱患70%都有一定程度的加劇。“充電難”的問題。“因此,必須從充電樁產品質量入手,才能逐步解決‘充電難’的問題。”鐘石認為。

標簽:北京發現特斯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電驅車型競相亮相,ID.3、Taycan將成為傳統車企發力新能源的開端

2019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于9月12日星期四向全球媒體開放。這是今年汽車產業最重要的車展之一,以德系車為代表的眾多知名品牌將發布自己的最新車型。

1900/1/1 0:00:00
三元電池成本下降 突破點在哪?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動力電池成本力爭降至1元Wh以下。實際上,自2017年該目標提出,短短三年的時間,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大幅下滑。

1900/1/1 0:00:00
北京:部分殘疾人網上約車有補貼了

為服務殘疾人出行,北京市自2017年開始投放無障礙網絡運營出租車,這些車由商務車改裝而成,使用輪椅的殘疾人朋友可以直接坐輪椅上車。

1900/1/1 0:00:00
應對氣候變化要重點依靠傳統汽車電動化

近來,有三件涉及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的事件。

1900/1/1 0:00:00
北汽純電動車EU7全面量產,續航里程達451公里

本文來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潘磊9月9日下午,北京汽車純電動EU7在北汽廣州公司總裝車間宣布全面量產。這是繼2018年北京車展發布采用全新設計語言的EU5之后,EU系列的第二款車型。

1900/1/1 0:00:00
車企入局網約車 一汽紅旗推出旗妙出行

隨著網約車、分時租賃等用車新方式在市場上逐漸落地生根,車企也紛紛入局出行產業,意圖在這個新興市場上“分一杯羹”。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