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卻是不同的。電動車帶來的快樂也差不多,可以解決無證出行的煩惱,更流暢的駕駛感受,更經濟的使用成本。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呢?會有對電動車失去信心的瞬間嗎?我們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發起調查時,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說“作為一個有四年駕齡的電動車司機,我感覺這一刻好像從來沒有來過”“我開了五年車,從來沒有失去信心”。當然,也有一些人在抱怨“物業難以申請私樁的時候”、“看到電動車自燃的新聞的時候”、“進入喂食模式的時候”。
在上次的電力調查中,我們列出了18個可能影響人們對電動汽車信心的指標,并要求參與者對每個指標進行評分。0表示沒有影響,1表示信心輕微動搖,10表示信心完全喪失。通過第一電網和充電樁APP,共回收有效樣本311個。結果顯示,電池引起的安全性和電池壽命問題備受關注。其中,“電池故障導致酒窩、自燃等問題”最容易讓人對電動車失去信心,平均得分為7.9分。“續航里程不夠,冬季或高速續航里程嚴重”和“實際續航里程與標稱續航里程差距太大”分別以7.6和7.1的高分位列第二和第三。
電池就像電動汽車的心臟,是電動汽車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最顯著特征。電池的類型和能量密度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安全系數和續駛里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的價格能力。如果電池技術的發展無法抵御崩潰、自燃、低溫、高速下嚴重斷電,實際續航時間無法與標稱續航時間保持一致,無疑將深刻影響人們對電動汽車的信心。除了上述前3大因素,“二手車保值率低”和“公共充電樁使用不便(如密度低、壞樁多、占用嚴重)”都得了7分,這也大大影響了人們對電動車的信心。
根據流通協會的最新統計,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推出,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老車很難保值。這個功能類似于電子產品,還會繼續。7月,三年車齡的純電動車保養率為33.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保養率為45.5%,遠低于傳統燃油車60%左右的保養率。買一輛電動車,三年就要花掉將近70%,這真的足以打擊一部分人的信心。我們來看看充電樁。據充電聯盟7月份統計,目前全國公共充電樁數量為44.7萬個,其中江蘇、北京、廣東、上海等10個省市占75%。在去年一個電力調查的調查中,二線以下城市的很多經銷商也明確表示,公共充電樁的安裝建設進程緩慢,讓有意向的車主舉棋不定。另一方面,壞樁多,占用嚴重,對于本來就有里程焦慮的電動車車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值得慶幸的是,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明確取消了土地補貼,轉而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補貼。至于效果如何,可以拭目以待。除了以上五個瞬間,還有五個瞬間摧毀了電動車車主6分以上的信心,分別是:“私人充電樁安裝受到諸多阻礙”(6.7分),“電機故障導致高速熄火等問題”(6.6分),“新能源車企無法保障v的權益……icle車主沒有考慮他們的想法”(6.5分)和“充電時間過長”(6.4分)
其他四個時刻,電動車車主信心被摧毀5分以上,分別是:同級別燃油車相比,價格過高(5.8分),電池技術難以突破(5.8分),國家支持有限(5.5分),新能源車企頻頻曝出裁員、股價下跌、自燃等負面事件(5.4分)。
其余四項指標對受訪者信心影響不大,分別是:可用車型有限(4.7分)、身邊家人朋友對電動車投訴頻繁(4.6分)、語音識別響應慢且不準確(3.2分)、車輛外觀、內飾、座椅、空調系統等傳統質量問題(3.2分)。
除了以上18個指標,還有哪些瞬間讓人對電動車失去信心?調查結果顯示,電動車的電池、充電、續航等方面的問題最容易動搖人們對電動車的信心。“電池的使用壽命,電池報廢后更換電池的價格,電池壽命在逐漸下降。”“主要是買了車,在小區里裝了充電樁。最重要的環節還是要看物業(有固定車位,會被各種理由拒絕)。房產不蓋章,一切都浪費了。車企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環節,才能消除新能源車主的顧慮,滿足日常駕駛需求。從而更快地推動新能源的發展。”“安全”、“價格”、“維護”這些詞也被頻繁提及。對電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懷疑,對電池衰減嚴重的擔心,對未來更換電池會帶來高昂成本的擔心,甚至成為很多人不選擇電動車的重要原因。“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衰減性(已經出現了),換電池再買一輛車幾乎是可能的,維修成本高。未來維護的備件將是一個大問題。”此外,關于電動車質量問題的投訴也很多,比如“小故障多,小故障多,質量控制不好”。“買了就問題不斷,4s維修價格不規范,多次投訴未果,廠家態度強硬。保修三年就要承擔一切后果,真的很失望。”質量問題頻發,無疑會影響人們對電動車的信心。
從對以上結果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語音識別、外飾等問題。,同樣發生在傳統燃油汽車上,對電動汽車車主或電動汽車追隨者的影響很小,人們的支持和負面事件的報道等外部評價不會強烈動搖人們對電動汽車車主的信心。真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電動車信心的因素,無疑是電動車本身仍然存在的用戶痛點。這些痛點給電動車車主或追隨者帶來恐懼,也在消磨一些“嘗鮮者”的信心。只有逐步解決這些痛點,才能留住那些不管什么原因選擇電動車的“嘗鮮者”,讓電動車擁有更多粉絲。從參與本次調查的人群特征來看,電動車車主占壓倒性比例,占77%。另有14%的受訪者是電動車追隨者,9%是電動車從業者。
對比電動車在三組人群中的“黑暗時間”,還可以發現電動車追隨者對電動車的信心值最低,18項指標中有16項在三組人群中最高。電動車車主和電動車追隨者超過7分的指標只有4個,…ile電動車追隨者超過7分的指標多達9個。電動車追隨者最擔心的是電池和電機故障導致的高速熄火。然后我會擔心電動車車主最關心的續航問題“二手車保養率”。對于電動車從業者來說,有兩項指標得分高于其他兩組人群,分別是“電池故障,導致酒窩、自燃等問題”(9.2分;整體平均7.9分),價格過高(6.8分;此外,我們還發現,對于電動車從業者而言,“電池技術難以突破”(5.5分,總體5.8分)和“國家支持有限”(4.3分,總體5.5分)的得分明顯低于電動車車主和電動車追隨者。換句話說,電動車從業者對國家政策和電池技術的突破更有信心,這無疑是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石。正視這些黑暗時刻,不斷指責升級,行業終于可以“忠妻”了!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卻是不同的。電動車帶來的快樂也差不多,可以解決無證出行的煩惱,更流暢的駕駛感受,更經濟的使用成本。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呢?會有對電動車失去信心的瞬間嗎?我們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發起調查時,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說“作為一個有四年駕齡的電動車司機,我感覺這一刻好像從來沒有來過”“我開了五年車,從來沒有失去信心”。當然,也有一些人在抱怨“物業難以申請私樁的時候”、“看到電動車自燃的新聞的時候”、“進入喂食模式的時候”。
在上次的電力調查中,我們列出了18個可能影響人們對電動汽車信心的指標,并要求參與者對每個指標進行評分。0表示沒有影響,1表示信心輕微動搖,10表示信心完全喪失。通過第一電網和充電樁APP,共回收有效樣本311個。結果顯示,電池引起的安全性和電池壽命問題備受關注。其中,“電池故障導致酒窩、自燃等問題”最容易讓人對電動車失去信心,平均得分為7.9分。“續航里程不夠,冬季或高速續航里程嚴重”和“實際續航里程與標稱續航里程差距太大”分別以7.6和7.1的高分位列第二和第三。
電池就像電動汽車的心臟,是電動汽車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最顯著特征。電池的類型和能量密度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安全系數和續駛里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的價格能力。如果電池技術的發展無法抵御崩潰、自燃、低溫、高速下嚴重斷電,實際續航時間無法與標稱續航時間保持一致,無疑將深刻影響人們對電動汽車的信心。除了上述前3大因素,“二手車保值率低”和“公共充電樁使用不便(如密度低、壞樁多、占用嚴重)”都得了7分,這也大大影響了人們對電動車的信心。
根據流通協會的最新統計,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推出,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老車很難保值。這個功能類似于電子產品,還會繼續。7月,三年車齡的純電動車保養率為33.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保養率為45.5%,遠低于傳統燃油車60%左右的保養率。買一輛電動車,三年就要花掉將近70%,這真的足以打擊一部分人的信心。我們來看看充電樁。據充電聯盟7月份統計,目前全國公共充電樁數量為44.7萬個,其中江蘇、北京、廣東、上海等10個省市占75%。在去年一個電力調查的調查中,二線以下城市的很多經銷商也明確表示,公共充電樁的安裝建設進程緩慢,讓有意向的車主舉棋不定。另一方面,壞樁多,占用嚴重,對于本來就有里程焦慮的電動車車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值得慶幸的是,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明確取消了土地補貼,轉而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補貼。至于效果如何,可以拭目以待。除了以上五個瞬間,還有五個瞬間摧毀了電動車車主6分以上的信心,分別是:“安裝私人充電樁障礙重重”(6.7分)、“電機故障導致高速熄火等問題”(6.6分)、“新能源車企無法保障權益……hicle車主沒有考慮他們的想法”(6.5分)和“充電時間過長”(6.4分)
其他四個時刻,電動車車主信心被摧毀5分以上,分別是:同級別燃油車相比,價格過高(5.8分),電池技術難以突破(5.8分),國家支持有限(5.5分),新能源車企頻頻曝出裁員、股價下跌、自燃等負面事件(5.4分)。
其余四項指標對受訪者信心影響不大,分別是:可用車型有限(4.7分)、身邊家人朋友對電動車投訴頻繁(4.6分)、語音識別響應慢且不準確(3.2分)、車輛外觀、內飾、座椅、空調系統等傳統質量問題(3.2分)。
除了以上18個指標,還有哪些瞬間讓人對電動車失去信心?調查結果顯示,電動車的電池、充電、續航等方面的問題最容易動搖人們對電動車的信心。“電池的使用壽命,電池報廢后更換電池的價格,電池壽命在逐漸下降。”“主要是買了車,在小區里裝了充電樁。最重要的環節還是要看物業(有固定車位,會被各種理由拒絕)。房產不蓋章,一切都浪費了。車企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環節,才能消除新能源車主的顧慮,滿足日常駕駛需求。從而更快地推動新能源的發展。”“安全”、“價格”、“維護”這些詞也被頻繁提及。對電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懷疑,對電池衰減嚴重的擔心,對未來更換電池會帶來高昂成本的擔心,甚至成為很多人不選擇電動車的重要原因。“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衰減性(已經出現了),換電池再買一輛車幾乎是可能的,維修成本高。未來維護的備件將是一個大問題。”此外,關于電動車質量問題的投訴也很多,比如“小故障多,小故障多,質量控制不好”。“買了就問題不斷,4s維修價格不規范,多次投訴未果,廠家態度強硬。保修三年就要承擔一切后果,真的很失望。”質量問題頻發,無疑會影響人們對電動車的信心。
從對以上結果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語音識別、外飾等問題。,同樣發生在傳統燃油汽車上,對電動汽車車主或電動汽車追隨者的影響很小,人們的支持和負面事件的報道等外部評價不會強烈動搖人們對電動汽車車主的信心。真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電動車信心的因素,無疑是電動車本身仍然存在的用戶痛點。這些痛點給電動車車主或追隨者帶來恐懼,也在消磨一些“嘗鮮者”的信心。只有逐步解決這些痛點,才能留住那些不管什么原因選擇電動車的“嘗鮮者”,讓電動車擁有更多粉絲。從參與本次調查的人群特征來看,電動車車主占壓倒性比例,占77%。另有14%的受訪者是電動車追隨者,9%是電動車從業者。
對比電動車在三組人群中的“黑暗時間”,還可以發現電動車追隨者對電動車的信心值最低,18項指標中有16項在三組人群中最高。電動車車主和電動車追隨者超過7分的指標只有4個,…hile電動車追隨者超過7分的指標多達9個。電動車追隨者最擔心的是電池和電機故障導致的高速熄火。然后我會擔心電動車車主最關心的續航問題“二手車保養率”。對于電動車從業者來說,有兩項指標得分高于其他兩組人群,分別是“電池故障,導致酒窩、自燃等問題”(9.2分;整體平均7.9分),價格過高(6.8分;此外,我們還發現,對于電動車從業者而言,“電池技術難以突破”(5.5分,總體5.8分)和“國家支持有限”(4.3分,總體5.5分)的得分明顯低于電動車車主和電動車追隨者。換句話說,電動車從業者對國家政策和電池技術的突破更有信心,這無疑是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石。正視這些黑暗時刻,不斷指責升級,行業終于可以“忠妻”了!
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正式開幕。會議上,廣汽集團總經理李少分享了廣汽集團的發展過程中,對外開放合作,夯實發展基礎的過程。
1900/1/1 0:00:00剛剛,據法拉第未來官方消息,賈躍亭正式辭去法拉第未來CEO一職,原艾康尼克CEO畢福康成繼任者,并將在全球范圍內招募法拉第未來董事長。
1900/1/1 0:00:00(圖源:Stanford官網)據外媒報道,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官方獲悉,長城汽車旗下歐拉品牌的歐拉iQ新增車型智尊型正式上市。其官方指導售價為2015萬元,補貼后售價1248萬元。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Zenuity)據外媒報道,自動駕駛軟件公司Zenuity與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快速機器學習算法。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華盛頓特區(DC)采取了一項措施,可讓在街道上爭搶停車位的送貨司機提前預留路邊停車位,以防止并排停放的車輛阻塞交通、擋住自行車道和人行橫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