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寒冬,去非洲過年。這是近年來一些旅行社用來吸引游客關注非洲旅游項目的廣告語。有意思的是,當寒冬席卷全球車市,核心車市普遍出現衰退的時候,很多車企逐漸從這句廣告語中找到了新的機會。就在最近,科特迪瓦總理辦公室的一份聲明提到,科特迪瓦政府上周四與豐田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在西非國家設立一家汽車組裝廠。聲明沒有具體說明豐田將在科特迪瓦生產的汽車數量或類型,但稱將在今年年底前啟動建廠進程。面對成熟汽車市場的銷售停滯,豐田和大眾、寶馬、日產等汽車制造商都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非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后一個未開發的新車市場之一,之前甚至被視為第二個中國市場。狩獵非洲,開辟新戰場,非洲四季充足的陽光能否治愈車企在寒冬累積的抑郁?21世紀屬于非洲嗎?說到非洲,有些印象會固執地跳出來。它的面積是中國的三倍,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最長的裂谷和最長的河流。那是一片空曠的草原,到處都是奔跑的獅子和羚羊;它是沙漠之花里的火紅的水,也是太陽眼淚里的顛沛流離。隨遇而安,及時行樂,成了非洲國家落后的根源。如果與中國速度相比,非洲的時間仍然是靜止的。但進入21世紀后,這片神秘的古老大陸一直在奮起直追,浴火重生。2001年,《經濟學人》稱非洲是一片絕望的土地。2011年,《經濟學人》稱非洲是冉冉崛起的土地。2013年,《經濟學人》稱非洲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從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十個國家中有六個來自非洲。從2000年至今,非洲的GDP增速常年穩定在5%左右,在全球持續低迷的3%面前是一抹亮色。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教授陳志云一直認為,“21世紀注定屬于非洲”支撐這一觀點的重要因素是即將到來的人口紅利爆發。根據聯合國的預測,預計在2017年至2050年期間,全球人口增長的一半將由9個國家貢獻,包括印度、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美國、烏干達和印度尼西亞。在此期間,估計26個非洲國家的人口將至少增加一倍。非洲人口的絕對增長遠遠領先于其他大陸。2100年后,非洲有望超過亞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陸。在資源和人口兩大基礎紅利集中釋放的推動下,非洲消費需求面臨爆發和消費升級。未來,非洲將搭乘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根據益普索與開普敦大學聯合利華戰略營銷學院合作進行的調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超過1億中產階級,他們的日常消費能力為4億美元。研究報告顯示,非洲的中產階級家庭每周都會去超市購物,其中86%的家庭每月去超市一次以上,55%的家庭每月至少去一次餐廳。其中85%有智能手機,73%有電腦,網速甚至比預想的還要好。消費在升級,而中產階級越來越年輕。其中,三分之二的非洲中產階級年齡在35歲以下。盡管如此,在汽車消費方面,2018年,非洲汽車銷量僅為12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不到1.5%。而且非洲市場比較特殊,二手車比新車更受歡迎,二手車的銷量至少是新車的兩倍。汽車消費的體量遠未完全開發,但消費升級的趨勢正在逐漸點燃。非洲就像30年前的中國,20年前的印度,為汽車巨頭創造新的掘金傳奇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事實上,日系車企很早就開始滲透非洲市場。豐田和日產在南非市場扎根已久。1961年,豐田南非汽車公司成立,建立了“PUBLICA”經銷商渠道。但這種產量小、規模小的本土化生產線,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貿易摩擦。迄今為止,豐田已經在非洲所有54個國家發展了業務。本田于2015年7月在尼日利亞開設了非洲第一家汽車工廠。豐田曾經在南非擁有超過20%的最大市場份額,占據了非洲所有新車的70%-80%。但近年來,豐田在南非市場的業務進展有些緩慢,一直落后的大眾趁機取而代之,成為南非市場的領頭羊。根據MarkLines汽車信息平臺的數據,2019年1月至7月,大眾汽車在南非市場以40,147輛新乘用車排名第一,市場份額超過20%,而豐田汽車前7個月銷售了35,628輛汽車,排名第二。大眾在非洲的第一家工廠始于1951年,大眾Polo在南非市場一直是一款非常有存在感的車型。1975年,大眾在尼日利亞拉各斯生產甲殼蟲車型,1976年,大眾在肯尼亞啟動生產線。但由于需求不足和質量問題,這些工廠很快停產。2015年,大眾集團在尼日利亞開始汽車生產……25年后再來一次;2016年,在經歷了40年的“空窗期”后,大眾決定恢復在肯尼亞的汽車生產;2018年,大眾開始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組裝最新一代Polo和帕薩特車型。盧旺達也是大眾繼南非、尼日利亞、肯尼亞之后投資的第四個非洲市場。大眾集團南非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謝弗(Thomas Schaefer)表示,大眾希望鼓勵東非司機購買新車,而不是進口二手車。他說:“我們希望打破非洲貧窮、當地人買不起車的思維定勢。”近年來,大眾汽車集團一直積極向國際汽車公司競爭仍不激烈的印度、非洲等新興市場擴張,以搶占市場份額,搶占先機。雖然PSA、日產、本田等公司也在非洲開辟了新業務,但目前大眾撒網更廣。一些分析師估計,到2030年,非洲的乘用車銷量可能達到每年1000萬輛。很難說這個預測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但主流車企不會放棄對非洲市場的爭奪。2018年11月,豐田章男重組了豐田汽車公司的高層。其中一個重大的部門調整是,從2019年1月開始,豐田將非洲市場的整個銷售業務轉移到豐田商社,這個調整被業界解讀為“豐田非洲被淘汰”,但實際上,這恰恰是為了倒逼非洲市場做物流,讓更熟悉非洲業務的人來牽頭。非洲是豐田貿易的戰略重點地區。2017年底,豐田章男已經任命豐田通商執行董事今井昭夫(Akio Imai)為豐田常務董事。他是控制豐田在非洲業務的核心人物。此外,今年不久前,豐田和鈴木實現了交叉持股。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和鈴木將專注于非洲市場,鈴木將向豐田提供在印度生產的小型汽車。從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銷量來看,大眾集團依然位居第一,以5萬輛的優勢領先豐田汽車集團。但核心市場銷量方面,中美歐三大市場均出現同比下滑。也許目前非洲市場的規模不足以對大眾和豐田在全球汽車銷量中的排名產生任何影響,但毫無疑問,非洲市場未來的增長是相當有前景的。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2018年非洲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非洲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達到2.153億部,其中來自中國的品牌語音手機排名第一,占據近一半的市場份額,韓國三星和華為緊隨其后。在《非洲商業》雜志2019年發布的“非洲品牌100強”中,有7個中國品牌上榜,其中Voice TECNO位列第五,連續兩年躋身前十。其他上榜的中國品牌包括“Itel Mobile”、華為、Infinix Mobile、海信、OPPO和聯想。事實上,非洲當地人對中國貨有一種神秘的喜愛。從空調、手機到鬧鐘、手表,據說之所以迷戀中國貨,主要是四個字:物美價廉。其實不只是中國的手機,中國的汽車企業對非洲市場的開拓已經很久了。早在2003年,奇瑞汽車就進入非洲生產,并在埃及建立了年產1.5萬輛的CKD工廠。奇瑞汽車在非洲的埃及、南非、摩洛哥等國家表現不俗,非洲也成為奇瑞重要的海外市場。此外,長城汽車進入非洲市場較早。2001年,長城汽車進入利比亞市場。此后,長城汽車被列入多個非洲國家公務用車的入選車型,采購總量甚至超過歐、日、韓系汽車,在當地汽車市場排名第一。今年6月17日,SAIC與埃及最大的汽車銷售公司曼蘇爾集團舉行合資銷售公司和制造公司戰略合作框架簽署儀式,SAIC正式進軍非洲市場。新的合資公司將為埃及乃至中非和北非市場生產和銷售SAIC自有品牌的MG系列產品。根據SAIC不久前發布的財報,這位車市兄弟在2010年的凈利潤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近30%,這是SAIC十年來利潤首次下降。或許,布局非洲新興市場可以視為SAIC扭轉由盛轉衰不利局面的一次積極嘗試。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非洲經濟相對落后,消費者對技術要求不是很高。新進入者一旦在價格上滿足需求,就能獲得機會,從而沖擊現有格局。中國品牌汽車經濟實用的特點符合非洲市場的需求。雖然大眾、豐田、日產、本田、標致等國際主流車企都在非洲開展業務,加速建立組裝廠,但在這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海外市場,中國品牌有很好的機會打破局面,這是“走出去”的好機會。2019年,在經歷了2018年這個車市28年來的“首次虧損”后,慘淡的感覺愈演愈烈。面對如此嚴峻的行業拐點,汽車企業不會放過一切可能贏得增長的機會。非洲市場被德勤視為“全球汽車行業的最后前沿”,其潛力可見一斑。不久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聲稱:“長城汽車要死在國外,無論如何都要受到挑戰。”相對于長期敲不上門的歐美市場,非洲市場對于中國車企來說確實值得深耕。告別寒冬,去非洲過年。這是近年來一些旅行社用來吸引游客關注非洲旅游項目的廣告語。有意思的是,當寒冬席卷全球車市,核心車市普遍出現衰退的時候,很多車企逐漸從這句廣告語中找到了新的機會。就在最近,科特迪瓦總理辦公室的一份聲明提到,科特迪瓦政府上周四與豐田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在西非國家設立一家汽車組裝廠。聲明沒有具體說明豐田將在科特迪瓦生產的汽車數量或類型,但稱將在今年年底前啟動建廠進程。面對成熟汽車市場的銷售停滯,豐田和大眾、寶馬、日產等汽車制造商都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非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后一個未開發的新車市場之一,之前甚至被視為第二個中國市場。狩獵非洲,開辟新戰場,非洲四季充足的陽光能否治愈車企在寒冬累積的抑郁?21世紀屬于非洲嗎?說到非洲,有些印象會固執地跳出來。它的面積是中國的三倍,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最長的裂谷和最長的河流。那是一片空曠的草原,到處都是奔跑的獅子和羚羊;它是沙漠之花里的火紅的水,也是太陽眼淚里的顛沛流離。隨遇而安,及時行樂,成了非洲國家落后的根源。如果與中國速度相比,非洲的時間仍然是靜止的。但進入21世紀后,這片神秘的古老大陸一直在奮起直追,浴火重生。2001年,《經濟學人》稱非洲是一片絕望的土地。2011年,《經濟學人》稱非洲是冉冉崛起的土地。2013年,《經濟學人》稱非洲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從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十個國家中有六個來自非洲。從2000年至今,非洲的GDP增速常年穩定在5%左右,在全球持續低迷的3%面前是一抹亮色。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教授陳志云一直認為,“21世紀注定屬于非洲”支撐這一觀點的重要因素是即將到來的人口紅利爆發。根據聯合國的預測,預計在2017年至2050年期間,全球人口增長的一半將由9個國家貢獻,包括印度、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美國、烏干達和印度尼西亞。在此期間,估計26個非洲國家的人口將至少增加一倍。非洲人口的絕對增長遠遠領先于其他大陸。2100年后,非洲有望超過亞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陸。在資源和人口兩大基礎紅利集中釋放的推動下,非洲消費需求面臨爆發和消費升級。未來,非洲將搭乘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根據益普索與開普敦大學聯合利華戰略營銷學院合作進行的調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超過1億中產階級,他們的日常消費能力為4億美元。研究報告顯示,非洲的中產階級家庭每周都會去超市購物,其中86%的家庭每月去超市一次以上,55%的家庭每月至少去一次餐廳。其中85%有智能手機,73%有電腦,網速甚至比預想的還要好。消費在升級,而中產階級越來越年輕。其中,三分之二的非洲中產階級年齡在35歲以下。盡管如此,在汽車消費方面,2018年,非洲汽車銷量僅為12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不到1.5%。而且非洲市場比較特殊,二手車比新車更受歡迎,二手車的銷量至少是新車的兩倍。汽車消費的體量遠未完全開發,但消費升級的趨勢正在逐漸點燃。非洲就像30年前的中國,20年前的印度,為汽車巨頭創造新的掘金傳奇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事實上,日系車企很早就開始滲透非洲市場。豐田和日產在南非市場扎根已久。1961年,豐田南非汽車公司成立,建立了“PUBLICA”經銷商渠道。但這種產量小、規模小的本土化生產線,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貿易摩擦。迄今為止,豐田已經在非洲所有54個國家發展了業務。本田于2015年7月在尼日利亞開設了非洲第一家汽車工廠。豐田曾經在南非擁有超過20%的最大市場份額,占據了非洲所有新車的70%-80%。但近年來,豐田在南非市場的業務進展有些緩慢,一直落后的大眾趁機取而代之,成為南非市場的領頭羊。根據MarkLines汽車信息平臺的數據,2019年1月至7月,大眾汽車在南非市場以40,147輛新乘用車排名第一,市場份額超過20%,而豐田汽車前7個月銷售了35,628輛汽車,排名第二。大眾在非洲的第一家工廠始于1951年,大眾Polo在南非市場一直是一款非常有存在感的車型。1975年,大眾在尼日利亞拉各斯生產甲殼蟲車型,1976年,大眾在肯尼亞啟動生產線。但由于需求不足和質量問題,這些工廠很快停產。2015年,大眾集團在尼日利亞開始汽車生產……25年后再來一次;2016年,在經歷了40年的“空窗期”后,大眾決定恢復在肯尼亞的汽車生產;2018年,大眾開始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組裝最新一代Polo和帕薩特車型。盧旺達也是大眾繼南非、尼日利亞、肯尼亞之后投資的第四個非洲市場。大眾集團南非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謝弗(Thomas Schaefer)表示,大眾希望鼓勵東非司機購買新車,而不是進口二手車。他說:“我們希望打破非洲貧窮、當地人買不起車的思維定勢。”近年來,大眾汽車集團一直積極向國際汽車公司競爭仍不激烈的印度、非洲等新興市場擴張,以搶占市場份額,搶占先機。雖然PSA、日產、本田等公司也在非洲開辟了新業務,但目前大眾撒網更廣。一些分析師估計,到2030年,非洲的乘用車銷量可能達到每年1000萬輛。很難說這個預測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但主流車企不會放棄對非洲市場的爭奪。2018年11月,豐田章男重組了豐田汽車公司的高層。其中一個重大的部門調整是,從2019年1月開始,豐田將非洲市場的整個銷售業務轉移到豐田商社,這個調整被業界解讀為“豐田非洲被淘汰”,但實際上,這恰恰是為了倒逼非洲市場做物流,讓更熟悉非洲業務的人來牽頭。非洲是豐田貿易的戰略重點地區。2017年底,豐田章男已經任命豐田通商執行董事今井昭夫(Akio Imai)為豐田常務董事。他是控制豐田在非洲業務的核心人物。此外,今年不久前,豐田和鈴木實現了交叉持股。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和鈴木將專注于非洲市場,鈴木將向豐田提供在印度生產的小型汽車。從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銷量來看,大眾集團依然位居第一,以5萬輛的優勢領先豐田汽車集團。但核心市場銷量方面,中美歐三大市場均出現同比下滑。也許目前非洲市場的規模不足以對大眾和豐田在全球汽車銷量中的排名產生任何影響,但毫無疑問,非洲市場未來的增長是相當有前景的。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2018年非洲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非洲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達到2.153億部,其中來自中國的品牌語音手機排名第一,占據近一半的市場份額,韓國三星和華為緊隨其后。在《非洲商業》雜志2019年發布的“非洲品牌100強”中,有7個中國品牌上榜,其中Voice TECNO位列第五,連續兩年躋身前十。其他上榜的中國品牌包括“Itel Mobile”、華為、Infinix Mobile、海信、OPPO和聯想。事實上,非洲當地人對中國貨有一種神秘的喜愛。從空調、手機到鬧鐘、手表,據說之所以迷戀中國貨,主要是四個字:物美價廉。其實不只是中國的手機,中國的汽車企業對非洲市場的開拓已經很久了。早在2003年,奇瑞汽車就進入非洲生產,并在埃及建立了年產1.5萬輛的CKD工廠。奇瑞汽車在非洲的埃及、南非、摩洛哥等國家表現不俗,非洲也成為奇瑞重要的海外市場。此外,長城汽車進入非洲市場較早。2001年,長城汽車進入利比亞市場。此后,長城汽車被列入多個非洲國家公務用車的入選車型,采購總量甚至超過歐、日、韓系汽車,在當地汽車市場排名第一。今年6月17日,SAIC與埃及最大的汽車銷售公司曼蘇爾集團舉行合資銷售公司和制造公司戰略合作框架簽署儀式,SAIC正式進軍非洲市場。新的合資公司將為埃及乃至中非和北非市場生產和銷售SAIC自有品牌的MG系列產品。根據SAIC不久前發布的財報,這位車市兄弟在2010年的凈利潤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近30%,這是SAIC十年來利潤首次下降。或許,布局非洲新興市場可以視為SAIC扭轉由盛轉衰不利局面的一次積極嘗試。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非洲經濟相對落后,消費者對技術要求不是很高。新進入者一旦在價格上滿足需求,就能獲得機會,從而沖擊現有格局。中國品牌汽車經濟實用的特點符合非洲市場的需求。雖然大眾、豐田、日產、本田、標致等國際主流車企都在非洲開展業務,加速建立組裝廠,但在這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海外市場,中國品牌有很好的機會打破局面,這是“走出去”的好機會。2019年,在經歷了2018年這個車市28年來的“首次虧損”后,慘淡的感覺愈演愈烈。面對如此嚴峻的行業拐點,汽車企業不會放過一切可能贏得增長的機會。非洲市場被德勤視為“全球汽車行業的最后前沿”,其潛力可見一斑。不久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聲稱:“長城汽車要死在國外,無論如何都要受到挑戰。”相對于長期敲不上門的歐美市場,非洲市場對于中國車企來說確實值得深耕。
9月3日,小鵬轎車CEO何小鵬承受財新網專訪時表明,轎車與安全密切相關,企業不能尋求過低的價格。
1900/1/1 0:00:009月5日至14日,第二十二屆成都國際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成都車展)將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車市持續下行,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巨大沖擊。8月底,上市車企的半年報陸續發布,“成績單”一片慘淡。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軟件初創公司ZAdvancedComputing(ZAC)得到了美國空軍(USAirForce)的資助,后者將利用其3D圖像細節識別技術(該技術基于可解釋性AI技術),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8月27日,康明斯公司(CumminsInc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通用汽車官網)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8月30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一名勞工代表表示,該公司已在泰國裁員350人,占泰國員工總數的15左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