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政策退卻,7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但這并沒有阻止外資品牌為中國新能源市場“跑馬圈地”。繼豐田汽車和比亞迪正式宣布戰略合作,共同探討開發純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之后,大眾也毫不示弱,外媒報道稱其也在新能源上游電池領域謀劃新動作。彭博最近透露,大眾汽車打算購買中國電池公司的股份或與中國電池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以確保其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上保持足夠的技術競爭優勢。文章稱,各種方案正在討論中,大眾汽車正在與包括郭萱高科在內的多家電池公司進行談判和討論。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交易尚未敲定。雖然雙方均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但資本市場反應強烈。23日外媒傳言曝光后,郭萱高科股價迅速上漲,最終收漲5.96%。此外,郭萱高科與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江淮有很強的合作關系,江淮汽車當天也有一波漲價。在7月份銷售額暴跌27%后,其股價收盤上漲1.45%。
2018年,郭萱高科業績下滑。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51.27億元,同比增長5.97%;凈利潤5.8億元,同比下降30.75%。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凈利潤下滑至-7866萬元,出現虧損。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裝機容量約為56.89GWh;其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23.43GWh位居第一,占比41.19%;比亞迪裝機約11.43GWh,占比20.1%,排名第二;郭萱高科裝機容量約為3.07GWh,占比5.38%,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大眾剛剛被曝出有意收購特斯拉股權,但隨即遭到大眾辟謠。德國《經理人雜志》日前報道稱,奧迪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有意收購特斯拉的一部分。不過大眾官方發言人否認了這一傳聞,稱完全是無中生有。無論是特斯拉還是中國的電池企業,都頻頻被謠言籠罩,這并非偶然,這說明傳統車企正在全面提速新能源市場。作為擁有數千萬輛汽車的全球汽車巨頭,如何保證充足的電池供應,是大眾、豐田這樣有體量的車企共同面臨的問題。就在7月,大眾表示將斥資500億歐元購買電池,并已確定瑞典Northvolt、韓國SKI、LG Chem、三星SD和中國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為戰略合作伙伴。
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中國被大眾集團CEO迪斯打了一拳,表示今年計劃在中國推出14款電動車。同時,他認為到2028年,大眾計劃生產的2200萬輛電動汽車中,超過一半將在中國制造。除了電池,大眾此前已經在中國布局了一系列電動車相關產業。6月,大眾開始在天津自動變速器廠生產APP290動力電機和DQ400e混合動力變速器,這兩款變速器將成為大眾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
豐田也在快速前進。8月,外媒報道稱,豐田旗下的Primearth EV Energy將在中國建立一家全新的電池工廠。據了解,PEVE新工廠預計于2021年完工,預計每年可生產約10萬塊汽車電池。新工廠建成后,豐田在中國的電池總產能將達到40萬輛左右。今年5月底,豐田總裁豐田章男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現場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就坐在觀眾席上。種種跡象表明,外資品牌對上游核心動力電池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而當“狼真的來了”,中國品牌將如何應對?
新能源政策退卻,7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但這并沒有阻止外資品牌為中國新能源市場“跑馬圈地”。繼豐田汽車和比亞迪正式宣布戰略合作,共同探討開發純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之后,大眾也毫不示弱,外媒報道稱其也在新能源上游電池領域謀劃新動作。彭博最近透露,大眾汽車打算購買中國電池公司的股份或與中國電池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以確保其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上保持足夠的技術競爭優勢。文章稱,各種方案正在討論中,大眾汽車正在與包括郭萱高科在內的多家電池公司進行談判和討論。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交易尚未敲定。雖然雙方均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但資本市場反應強烈。23日外媒傳言曝光后,郭萱高科股價迅速上漲,最終收漲5.96%。此外,郭萱高科與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江淮有很強的合作關系,江淮汽車當天也有一波漲價。在7月份銷售額暴跌27%后,其股價收盤上漲1.45%。
2018年,郭萱高科業績下滑。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51.27億元,同比增長5.97%;凈利潤5.8億元,同比下降30.75%。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凈利潤下滑至-7866萬元,出現虧損。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裝機容量約為56.89GWh;其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23.43GWh位居第一,占比41.19%;比亞迪裝機約11.43GWh,占比20.1%,排名第二;郭萱高科裝機容量約為3.07GWh,占比5.38%,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大眾剛剛被曝出有意收購特斯拉股權,但隨即遭到大眾辟謠。德國《經理人雜志》日前報道稱,奧迪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有意收購特斯拉的一部分。不過大眾官方發言人否認了這一傳聞,稱完全是無中生有。無論是特斯拉還是中國的電池企業,都頻頻被謠言籠罩,這并非偶然,這說明傳統車企正在全面提速新能源市場。作為擁有數千萬輛汽車的全球汽車巨頭,如何保證充足的電池供應,是大眾、豐田這樣有體量的車企共同面臨的問題。就在7月,大眾表示將斥資500億歐元購買電池,并已確定瑞典Northvolt、韓國SKI、LG Chem、三星SD和中國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為戰略合作伙伴。
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中國被大眾集團CEO迪斯打了一拳,表示今年計劃在中國推出14款電動車。同時,他認為到2028年,大眾計劃生產的2200萬輛電動汽車中,超過一半將在中國制造。除了電池,大眾此前已經在中國布局了一系列電動車相關產業。6月,大眾開始在天津自動變速器廠生產APP290動力電機和DQ400e混合動力變速器,這兩款變速器將成為大眾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
豐田也在快速前進。8月,外媒報道稱,豐田旗下的Primearth EV Energy將在中國建立一家全新的電池工廠。據了解,PEVE新工廠預計于2021年完工,預計每年可生產約10萬塊汽車電池。新工廠建成后,豐田在中國的電池總產能將達到40萬輛左右。今年5月底,豐田總裁豐田章男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現場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就坐在觀眾席上。種種跡象表明,外資品牌對上游核心動力電池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而當“狼真的來了”,中國品牌將如何應對?
日前據外媒報道,LG將為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3、ModelY供應21700電池,但同時特斯拉可以選擇其他供應商;而且根據此前消息稱,LG將在2020年投資1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Waymo于近日宣布開源部分自動駕駛相關數據WaymoOpenDataset(Waymo開放數據集)。
1900/1/1 0:00:008月18日,許多汽車廠商緊跟消費者的需求,現在開始豐富自己的電動汽車生產線。但在俄羅斯電動汽車沒有歐洲市場那么多。
1900/1/1 0:00:00一句:“好空調,格力造。
1900/1/1 0:00:00逆境的所為,能夠充分體現一家企業的戰略思路與價值體系。市場對于車市下行的焦慮,隨著各大車企上半年年報的公布而逐漸放大。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馬自達將與豐田合作研發具有高度創新性的新款SkyActivX直列式六缸發動機。新款發動機將與后輪驅動平臺相搭配,同時適用于馬自達和豐田旗下多種車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