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昔日風光無比的汽配巨頭來說,一場血雨腥風真的要來了。8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是否關閉包括德國在內的工廠,以重組業務。此前有消息稱,該公司動力總成部門的9家工廠可能被關閉。大陸集團的艱難轉型只是零部件供應商大象轉身的一個典型縮影。在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下,這個行業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劇變。在一片哭喊聲中,“大象”深陷困境。德國《漢諾威廣訊報》援引工會消息人士的話稱,大陸集團計劃關閉動力總成部門32個生產基地中的9個,這可能導致4000人失業。大陸集團是僅次于博世的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全球60個國家擁有約24.4萬名員工。在此之前,8月7日,大陸集團在第二季度財報發布現場宣布了相應的裁員計劃,并透露了接下來可能出售部分燃油發動機零部件業務的消息,尋求進一步削減成本。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大陸航空的凈利潤暴跌41%,至4.85億歐元。大陸航空公司于1871年在漢諾威成立。其主要產品包括輪胎、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表以及其他汽車和交通零部件。
全球汽車銷量低迷,加上轉型帶來的巨大成本,汽車零部件廠商的日子不好過。8月初,博世表示將啟動裁員計劃,并表示可能出售部分燃油發動機零部件業務。該公司預測今年汽車產量將下降5%。當時業界一片嘩然。集團董事局主席Walkman?沃爾克馬爾·鄧納(volk mar Schmidt)表示,由于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對柴油產量的需求持續下降,公司不得不裁員以應對市場的下滑趨勢。德國時間8月2日,另一巨頭ZF股份公司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銷售額184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收益(EBIT)約6.46億歐元,低于此前預期。ZF表示,利潤低于預期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車市場銷量下降、研發支出進一步增加以及新工廠所需的大量費用。布局電動化在全球監管趨嚴的推動下,傳統汽車廠商緊跟潮流,加大電動車銷量,零部件廠商也不得不適應這種電動化趨勢。7月初,大陸集團表示,將在2030年前停止研發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等內燃機。該公司預測,到2050年,幾乎所有的新車都是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瓶車,因此將進行業務轉型。此外,該公司預測,2025年研發、2030年生產的內燃機將是最后一代內燃機。大陸集團表示,該公司將對電力驅動系統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資金。其動力總成部門負責人安德里斯?安德烈亞斯·沃爾夫(Andreas Wolf)表示,公司的這種轉型可能會持續數年。電動汽車的興起將會給汽車工業原有的零部件體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完全統計顯示,未來燃油汽車零部件市場將有50%左右消失。底特律汽車行業分析師Eichenberg認為,到2030年,全球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年產量將在電池、發動機和電子行業市場創造2130億美元的年產值。
盤點眾多零部件巨頭的電動化布局可以發現,獨立運營電動化業務,與行業巨頭結盟,切入整車制造領域生產純電動汽車是這些企業的重點。新業務不容易。另外,要重視中國市場,提前搶占智能出行的高地,或者做零部件公司的新業務。大陸航空做了一個全面的尤拉……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電池系統、出行服務等領域。今年3月,大陸集團與中國電池供應商程菲集成通過各自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研發生產48V汽車電池系統;在智能網聯方面,大陸集團先后與百度、英偉達等企業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并努力使汽車智能化。6月,總投資約2.8億元的重慶大陸R&D中心在兩江新區舉行奠基儀式。7月,大陸集團宣布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智能互聯、出行服務、定制化新能源互聯網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推動未來智能出行業務的發展。
此外,比如博世還宣布成立新的智能網絡事業部,專注于數字交通服務的開發和銷售等等。在這些傳統廠商的新領域,也許他們會遇到另一個巨大的玩家。8月9日,華為在發布“鴻蒙系統操作系統”的同時,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系統”——華為智能車載解決方案:HiCar。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華為首次以世界級Tier1供應商的身份登上展臺。之前的文件明確顯示,華為不造車,要成為汽車的增量ICT(信息通信融合技術)零部件供應商,幫助企業造好車。根據中國的行業信息,2019年全球電子零部件市場規模約為2285億美元,電子零部件在汽車零部件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該市場全球前10大汽車電子供應商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華為的切入方向是對標博世、Mainland China等汽車電子企業。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左右,華為在智能汽車中的電子元件銷售額有望達到500億美元的量級。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志軍曾說:“也許在十年后的汽車行業,華為很好,就像現在的手機行業一樣。”或許,隨著華為的加入,汽車電子零部件行業將面臨重新排名的可能。綜合新浪汽車、環球網和半導體投資聯盟、汽車公社、高工電動車網等。對于昔日風光無比的汽配巨頭來說,一場血雨腥風真的要來了。8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是否關閉包括德國在內的工廠,以重組業務。此前有消息稱,該公司動力總成部門的9家工廠可能被關閉。大陸集團的艱難轉型只是零部件供應商大象轉身的一個典型縮影。在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下,這個行業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劇變。在一片哭喊聲中,“大象”深陷困境。德國《漢諾威廣訊報》援引工會消息人士的話稱,大陸集團計劃關閉動力總成部門32個生產基地中的9個,這可能導致4000人失業。大陸集團是僅次于博世的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全球60個國家擁有約24.4萬名員工。在此之前,8月7日,大陸集團在第二季度財報發布現場宣布了相應的裁員計劃,并透露了接下來可能出售部分燃油發動機零部件業務的消息,尋求進一步削減成本。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大陸航空的凈利潤暴跌41%,至4.85億歐元。大陸航空公司于1871年在漢諾威成立。其主要產品包括輪胎、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表以及其他汽車和交通零部件。
全球汽車銷量低迷,加上轉型帶來的巨大成本,汽車零部件廠商的日子不好過。8月初,博世表示將啟動裁員計劃,并表示可能出售部分燃油發動機零部件業務。該公司預測今年汽車產量將下降5%。當時業界一片嘩然。隨身聽,董事長……f團?沃爾克馬爾·鄧納(volk mar Schmidt)表示,由于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對柴油產量的需求持續下降,公司不得不裁員以應對市場的下滑趨勢。德國時間8月2日,另一巨頭ZF股份公司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銷售額184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收益(EBIT)約6.46億歐元,低于此前預期。ZF表示,利潤低于預期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車市場銷量下降、研發支出進一步增加以及新工廠所需的大量費用。布局電動化在全球監管趨嚴的推動下,傳統汽車廠商緊跟潮流,加大電動車銷量,零部件廠商也不得不適應這種電動化趨勢。7月初,大陸集團表示,將在2030年前停止研發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等內燃機。該公司預測,到2050年,幾乎所有的新車都是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瓶車,因此將進行業務轉型。此外,該公司預測,2025年研發、2030年生產的內燃機將是最后一代內燃機。大陸集團表示,該公司將對電力驅動系統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資金。其動力總成部門負責人安德里斯?安德烈亞斯·沃爾夫(Andreas Wolf)表示,公司的這種轉型可能會持續數年。電動汽車的興起將會給汽車工業原有的零部件體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完全統計顯示,未來燃油汽車零部件市場將有50%左右消失。底特律汽車行業分析師Eichenberg認為,到2030年,全球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年產量將在電池、發動機和電子行業市場創造2130億美元的年產值。
盤點眾多零部件巨頭的電動化布局可以發現,獨立運營電動化業務,與行業巨頭結盟,切入整車制造領域生產純電動汽車是這些企業的重點。新業務不容易。另外,要重視中國市場,提前搶占智能出行的高地,或者做零部件公司的新業務。大陸集團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電池系統、出行服務等領域進行了全面布局。今年3月,大陸集團與中國電池供應商程菲集成通過各自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研發生產48V汽車電池系統;在智能網聯方面,大陸集團先后與百度、英偉達等企業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并努力使汽車智能化。6月,總投資約2.8億元的重慶大陸R&D中心在兩江新區舉行奠基儀式。7月,大陸集團宣布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智能互聯、出行服務、定制化新能源互聯網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推動未來智能出行業務的發展。
此外,比如博世還宣布成立新的智能網絡事業部,專注于數字交通服務的開發和銷售等等。在這些傳統廠商的新領域,也許他們會遇到另一個巨大的玩家。8月9日,華為在發布“鴻蒙系統操作系統”的同時,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系統”——華為智能車載解決方案:HiCar。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華為首次以世界級Tier1供應商的身份登上展臺。之前的文件明確顯示,華為不造車,要成為汽車的增量ICT(信息通信融合技術)零部件供應商,幫助企業造好車。根據中國的行業信息,2019年全球電子零部件市場規模約為2285億美元,電子零部件在汽車零部件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該市場全球前10大汽車電子供應商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華為的切入方向是對標博世、Mainland China等汽車電子企業。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左右,華為在智能汽車中的電子元件銷售額有望達到500億美元的量級。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志軍曾說:“也許在十年后的汽車行業,華為很好,就像現在的手機行業一樣。”或許,隨著華為的加入,汽車電子零部件行業將面臨重新排名的可能。綜合新浪汽車、環球網和半導體投資聯盟、汽車公社、高工電動車網等。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7月,汽車產銷同比降幅繼續收窄,產銷量分別完成180萬輛和1808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5和121,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9和43。
1900/1/1 0:00:00繼ES8和ES6后,消費者把目光投向了蔚來汽車第三款量產車。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27日消息,就在沃爾瑪近日指控特斯拉太陽能電池板引發了7個門店火災之際,亞馬遜也表示,2018年6月,該公司使用的特斯拉太陽能電池板也發生了火災。
1900/1/1 0:00:00從“千篇一律”的流水線產品,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定制化產品,新互聯網經濟商業模式C2B被上汽MAXUS成功運用,正迅速成為備受年輕人關注的新興購車方式。
1900/1/1 0:00:001、長城汽車、亮道智能、Ibeo簽署協議,全球首個純固態激光雷達量產合作達成8月27日,長城汽車、亮道智能、Ibeo就L3L4自動駕駛量產研發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特斯拉又“被告”了,這次不是因為自動駕駛,也不是因為馬斯克在Twitter上“胡說”,而是因為子公司SolarCity生產的太陽能板產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