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次被“指控”,這次不是因為自動駕駛,也不是因為馬斯克在推特上“胡說八道”,而是因為子公司SolarCity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對特斯拉提起訴訟的是美國大型連鎖百貨公司沃爾瑪。該公司在訴訟中提到,由于特斯拉的“嚴重疏忽”,其7家門店發生火災。在大眾的認知中,特斯拉是一家電動車公司,但大家都注意到了,特斯拉似乎還在做一些“沒那么嚴重”的事情,比如這次被起訴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此外,特斯拉還在做儲能產品。特斯拉為什么要布局這些業務?這些業務板塊之間有什么聯系?目前進展如何?60秒閱讀全文:1。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在推出6款汽車產品的同時,還布局了其他業務板塊。總結這些布局,主要可以分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儲能三大業務。2.特斯拉認為,未來太陽能和電池業務的規模將和汽車業務一樣大。但從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來看,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為53.8億美元,而能源業務僅為3.68億美元。3.特斯拉布局的幾大業務板塊,不僅孤立地看各有各的前景,相互之間也有很強的關聯性。他們正在通過微電網建立一個分布式能源系統。純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清潔能源儲存――這是特斯拉中文網站引導的“自我介紹”。自2003年成立以來,特斯拉發布了6款電動車產品:Roadsteds/a & gt;、S型、X型、3型、Y型、電動卡車Semi。在不斷推出產品的過程中,特斯拉還與松下合作建立了Gigafactory超級鋰電池工廠;收購了光伏發電公司SolarCity;推出子品牌特斯拉能源。總結這些布局,主要可以分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儲能三大業務。■動力電池業務電動車業務的全面布局就不用多說了。我們來看看特斯拉圍繞動力電池領域做了哪些布局。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是從生產端開始的。2014年,特斯拉攜手松下建設Gigafactory超級鋰電池工廠。特斯拉計劃投資50億美元,而松下計劃投資10億美元。這個超級電池廠是一個綜合性的企業實體。一半的生產空間由松下用于制造鋰離子電池,另一半由其他主要供應商和特斯拉用于組裝。特斯拉希望通過建立自己的工廠來大大降低動力電池的成本,而由于動力電池的技術門檻很高,特斯拉不得不尋求松下的幫助。為了掌握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2019年5月,特斯拉以2.35億美元收購了動力電池技術公司Maxwell。這家公司以生產超級電容器而聞名,目前正在研究下一代電池技術。同時,特斯拉還關注了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今年4月,特斯拉發布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闡述了其動力電池回收的思路:對于從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特斯拉更傾向于回收有價值的電池原材料,用于生產新的動力電池。它還透露,特斯拉正在與全球第三方動力電池回收公司合作,處理廢舊電池,回收有價值的電池金屬。Gigafactory超級鋰電池工廠正在開發電池回收系統,可以處理電池廢料和報廢電池,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電池中鋰、鈷、銅、鋁等金屬的回收率,并用于生產新電池。除了開發自己的動力電池回收系統,特斯拉還在這一領域設置了懸念。這要從它的前CTO斯特勞貝爾說起。斯特勞貝爾與馬斯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03年,馬斯克就開始資助斯特勞貝爾對鋰電池的研究,然后把他帶到了特斯拉。2017年5月,當斯特勞貝爾還在特斯拉工作的時候,一家新公司——紅杉材料(Redwood Materials)成立了,該公司專注于動力電池回收。今年7月,特斯拉宣布斯特勞貝爾卸任CTO,擔任特斯拉高級顧問。目前來看,特斯拉和紅杉材料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由于上述淵源,人們不禁會想象兩家公司之間后來的“糾葛”。■尋求能源業務的突破說完動力電池,我們再來看看特斯拉的儲能板塊。目前,特斯拉將光伏和儲能放在SolarCity業務下,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屋頂、Powerwall,以及商業和公共事業的儲能設備。SolarCity成立于2008年10月,特斯拉于2016年以21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SolarCity。早在2015年5月,特斯拉就發布了儲能業務子品牌特斯拉能源(Tesla Energy),涵蓋家用儲能產品Powerwall和商用儲能產品Powerpack。特斯拉的儲能產品不斷豐富。2019年7月,特斯拉設計并生產了一款新的儲能產品Megapack,專門用于公用事業規模的項目。特斯拉很快將在加州與太平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PG & amp;e)合作用該產品替代天然氣調峰電廠。特斯拉介紹,當公共電網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力滿足高峰用電時,高峰發電廠就會啟動。匹克電廠每天的運營成本高達數百萬美元,是電網中效率最低、污染最嚴重的電廠之一。大背包裝置可以利用儲存的剩余太陽能或風能支撐電網的高峰負荷。特斯拉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太陽能和電池業務的規模將和汽車業務一樣大。根據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為53.8億美元,而能源業務僅為3.68億美元。雖然Powerwall和Powerpack的部署在第二季度增長了81%,達到了創紀錄的415 MWh,但Powerwall現在已經在超過50,000個站點安裝,而太陽能電池板的部署則明顯下降。SolarCity最初推出了一種不需要用戶預先付費就可以體驗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模式,即出租給用戶,然后像傳統電力公司一樣向用戶收取電費。這種模式使得SolarCity的業務快速增長,但需要SolarCity承擔系統安裝的前期費用,給其帶來沉重的壓力。特斯拉收購SolarCity后,逐漸放棄了這種模式,直接導致了SolarCity業務的下滑。特斯拉意識到了這一點,并試圖通過一種激進的新租賃模式來提高其性能。特斯拉提出了出租太陽能計劃,用戶每月只需支付50美元,特斯拉將在家中安裝太陽能系統。客戶不需要簽長期合同。只要他們每月支付一筆費用,該系統就會產生太陽能,幫助用戶節約用電。我們可能不得不拭目以待,看看新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幫助它恢復業務增長。畢竟沃爾瑪指責特斯拉在太陽能電池板的質量和安裝上存在安全問題,特斯拉至今沒有回應。■構建分布式能源系統特斯拉布局的幾大業務板塊,不僅各自孤立的前景,彼此之間也有很強的聯系。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Powerwall和Powerpack,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能源載體。特斯拉正在利用這些布局構建分布式能源系統,即通過各個太陽能生產系統和儲能裝置,形成一個小型的微電網,用戶可以充分利用清潔能源,節約成本。分散式能源系統在能源運輸和利用上分段布置,減少了長距離能源運輸的損耗,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和靈活性。一方面補充了向電網的輸電,另一方面可以平衡電網的壓力。通過需求響應,電力在用電高峰時輸送到電網,低谷時充電。目前國際上對分布式能源和微網概念的研究很多,國內研究很少,但已經有了相關的思考。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曾玉群曾建議,針對風能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特點,在西部大力建設光伏和風力發電設施以及鋰儲能電站,以減少對電網穩定運行的影響,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和發電比重。同時,通過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使其成為分布式儲能設施,與電網智能互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國內一些車企和電池企業也開始布局電池回收和儲能業務,但目前業務還比較分散,沒有像特斯拉那樣的體系。總結:通過這些布局,我們可以看出馬斯克的夢想不僅僅是電動車,而是要建立一個能源帝國。目前,特斯拉的能源布局已經基本成型。各板塊雖未能實現盈利,但開創了面向未來的能源生產和應用場景,市場前景值得期待。特斯拉再次被“指控”,這次不是因為自動駕駛,也不是因為馬斯克在推特上“胡說八道”,而是因為子公司SolarCity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法律……t訴特斯拉是由美國大型連鎖百貨公司沃爾瑪提起的。該公司在訴訟中提到,由于特斯拉的“嚴重疏忽”,其7家門店發生火災。在大眾的認知中,特斯拉是一家電動車公司,但大家都注意到了,特斯拉似乎還在做一些“沒那么嚴重”的事情,比如這次被起訴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此外,特斯拉還在做儲能產品。特斯拉為什么要布局這些業務?這些業務板塊之間有什么聯系?目前進展如何?60秒閱讀全文:1。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在推出6款汽車產品的同時,還布局了其他業務板塊。總結這些布局,主要可以分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儲能三大業務。2.特斯拉認為,未來太陽能和電池業務的規模將和汽車業務一樣大。但從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來看,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為53.8億美元,而能源業務僅為3.68億美元。3.特斯拉布局的幾大業務板塊,不僅孤立地看各有各的前景,相互之間也有很強的關聯性。他們正在通過微電網建立一個分布式能源系統。純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清潔能源儲存――這是特斯拉中文網站引導的“自我介紹”。自2003年成立以來,特斯拉發布了6款電動車產品:Roadsteds/a & gt;、S型、X型、3型、Y型、電動卡車Semi。在不斷推出產品的過程中,特斯拉還與松下合作建立了Gigafactory超級鋰電池工廠;收購了光伏發電公司SolarCity;推出子品牌特斯拉能源。總結這些布局,主要可以分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儲能三大業務。■動力電池業務電動車業務的全面布局就不用多說了。我們來看看特斯拉圍繞動力電池領域做了哪些布局。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是從生產端開始的。2014年,特斯拉攜手松下建設Gigafactory超級鋰電池工廠。特斯拉計劃投資50億美元,而松下計劃投資10億美元。這個超級電池廠是一個綜合性的企業實體。一半的生產空間由松下用于制造鋰離子電池,另一半由其他主要供應商和特斯拉用于組裝。特斯拉希望通過建立自己的工廠來大大降低動力電池的成本,而由于動力電池的技術門檻很高,特斯拉不得不尋求松下的幫助。為了掌握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2019年5月,特斯拉以2.35億美元收購了動力電池技術公司Maxwell。這家公司以生產超級電容器而聞名,目前正在研究下一代電池技術。同時,特斯拉還關注了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今年4月,特斯拉發布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闡述了其動力電池回收的思路:對于從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特斯拉更傾向于回收有價值的電池原材料,用于生產新的動力電池。它還透露,特斯拉正在與全球第三方動力電池回收公司合作,處理廢舊電池,回收有價值的電池金屬。Gigafactory超級鋰電池工廠正在開發電池回收系統,可以處理電池廢料和報廢電池,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電池中鋰、鈷、銅、鋁等金屬的回收率,并用于生產新電池。除了開發自己的動力電池回收系統,特斯拉還在這一領域設置了懸念。這要從它的前CTO斯特勞貝爾說起。斯特勞貝爾與馬斯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03年,馬斯克就開始資助斯特勞貝爾對鋰電池的研究,然后把他帶到了特斯拉。2017年5月,當斯特勞貝爾還在特斯拉工作的時候,一家新公司——紅杉材料(Redwood Materials)成立了,該公司專注于動力電池回收。今年7月,特斯拉宣布斯特勞貝爾卸任CTO,擔任特斯拉高級顧問。目前來看,特斯拉和紅杉材料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由于上述淵源,人們不禁會想象兩家公司之間后來的“糾葛”。■尋求能源業務的突破說完動力電池,我們再來看看特斯拉的儲能板塊。目前,特斯拉將光伏和儲能放在SolarCity業務下,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屋頂、Powerwall,以及商業和公共事業的儲能設備。SolarCity成立于2008年10月,特斯拉于2016年以21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SolarCity。早在2015年5月,特斯拉就發布了儲能業務子品牌特斯拉能源(Tesla Energy),涵蓋家用儲能產品Powerwall和商用儲能產品Powerpack。特斯拉的儲能產品不斷豐富。2019年7月,特斯拉設計并生產了一款新的儲能產品Megapack,專門用于公用事業規模的項目。特斯拉很快將在加州與太平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PG & amp;e)合作用該產品替代天然氣調峰電廠。特斯拉介紹,當公共電網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力滿足高峰用電時,高峰發電廠就會啟動。匹克電廠每天的運營成本高達數百萬美元,是電網中效率最低、污染最嚴重的電廠之一。大背包裝置可以利用儲存的剩余太陽能或風能支撐電網的高峰負荷。特斯拉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太陽能和電池業務的規模將和汽車業務一樣大。根據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為53.8億美元,而能源業務僅為3.68億美元。雖然Powerwall和Powerpack的部署在第二季度增長了81%,達到了創紀錄的415 MWh,但Powerwall現在已經在超過50,000個站點安裝,而太陽能電池板的部署則明顯下降。SolarCity最初推出了一種不需要用戶預先付費就可以體驗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模式,即出租給用戶,然后像傳統電力公司一樣向用戶收取電費。這種模式使得SolarCity的業務快速增長,但需要SolarCity承擔系統安裝的前期費用,給其帶來沉重的壓力。特斯拉收購SolarCity后,逐漸放棄了這種模式,直接導致了SolarCity業務的下滑。特斯拉意識到了這一點,并試圖通過一種激進的新租賃模式來提高其性能。特斯拉提出了出租太陽能計劃,用戶每月只需支付50美元,特斯拉將在家中安裝太陽能系統。客戶不需要簽長期合同。只要他們每月支付一筆費用,該系統就會產生太陽能,幫助用戶節約用電。我們可能不得不拭目以待,看看新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幫助它恢復業務增長。畢竟沃爾瑪指責特斯拉在太陽能電池板的質量和安裝上存在安全問題,特斯拉至今沒有回應。■構建分布式能源系統特斯拉布局的幾大業務板塊,不僅各自孤立的前景,彼此之間也有很強的聯系。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Powerwall和Powerpack,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能源載體。特斯拉正在利用這些布局構建分布式能源系統,即通過各個太陽能生產系統和儲能裝置,形成一個小型的微電網,用戶可以充分利用清潔能源,節約成本。分散式能源系統在能源運輸和利用上分段布置,減少了長距離能源運輸的損耗,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和靈活性。一方面補充了向電網的輸電,另一方面可以平衡電網的壓力。通過需求響應,電力在用電高峰時輸送到電網,低谷時充電。目前國際上對分布式能源和微網概念的研究很多,國內研究很少,但已經有了相關的思考。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曾玉群曾建議,針對風能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特點,在西部大力建設光伏和風力發電設施以及鋰儲能電站,以減少對電網穩定運行的影響,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和發電比重。同時,通過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使其成為分布式儲能設施,與電網智能互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國內一些車企和電池企業也開始布局電池回收和儲能業務,但目前業務還比較分散,沒有像特斯拉那樣的體系。總結:通過這些布局,我們可以看出馬斯克的夢想不僅僅是電動車,而是要建立一個能源帝國。目前,特斯拉的能源布局已經基本成型。各板塊雖未能實現盈利,但開創了面向未來的能源生產和應用場景,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對于昔日無比風光的汽車零部件巨頭,一場腥風血雨真的要來了。
1900/1/1 0:00:00從“千篇一律”的流水線產品,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定制化產品,新互聯網經濟商業模式C2B被上汽MAXUS成功運用,正迅速成為備受年輕人關注的新興購車方式。
1900/1/1 0:00:001、長城汽車、亮道智能、Ibeo簽署協議,全球首個純固態激光雷達量產合作達成8月27日,長城汽車、亮道智能、Ibeo就L3L4自動駕駛量產研發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近日我們從官方獲悉,北汽新能源EU5R600車型將于成都車展正式上市,新車采用純電驅動,電動機最大功率160kW。
1900/1/1 0:00:00根據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7月,重型貨車產銷分別完成66萬輛和76萬輛,產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9,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5。
1900/1/1 0:00:00根據交強險上險數據,2019年7月上牌新能源客車11824輛,環比增長99,同比大幅增長392。2019年17月,新能源客車總計上牌44794輛,同比增長12。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