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來自未來汽車日報。美國人對電動汽車越來越熱情,卻不舍得花錢買。汽車行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要盈利,另一方面又要生產出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汽車;目前,很難兩者兼得。對于大眾、通用、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來說,注相當高,因為他們將在電動汽車上投入巨資,即使是特斯拉的早期領導者,也很難。據Alix Partners稱,汽車制造商準備在2023年前向電動汽車投資2250億美元。
問題就來了:消費者投入這么多錢,真的愿意買電動汽車嗎?調查報告顯示,約60%的買家在下次買車時對替代燃料汽車感興趣。與2014年的調查相比,這一比例上升了6個百分點。替代燃料汽車主要指燃燒乙醇和汽油的汽車、燃燒燃氣的汽車、電動汽車三大類,一般指電動汽車。TechnoMetric總裁Raghavan Mayur表示,年輕司機對電動汽車最感興趣,但年齡較大、中等收入的美國人已經開始擁抱電動汽車。雖然大家都有很高的興趣,但是真正愿意為此買單的人并不多。2014年有25%的人考慮轉用替代燃料汽車,現在已經下降到20%。范圍是什么?充電方便嗎?這是他們最擔心的兩大問題。購買電動汽車時,續航里程變得越來越重要。“電動汽車仍然令人害怕,”能源存儲咨詢公司Cairn ERA的高管山姆·謝斐說。“范圍確實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所謂‘擔心’,就是當電動車的電量很低的時候,駕駛者會感到無望。當車沒電癱瘓在路邊的時候,那不是擔心,是絕望,真正的絕望。”這就是為什么,從2019年4月26日到5月5日,研究小組調查了854名司機,其中28%的人下次買車時會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7%的人會選擇傳統的氣電混合動力汽車,只有23%的人會選擇電動汽車。幸運的是,在車企的努力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正在擴大。例如,9年前,日產聆風(Nissan Leaf)使電動汽車流行起來,最初的續航里程只有73英里,現在超過了200英里。高端特斯拉汽車的續航里程為370英里。
遺憾的是,說到充電站的普及和普及,汽車行業做得還不夠。由于充電設施不足,消費者不愿意購買電動汽車。Jaffe說,“當你需要一個快速充電器時,很難找到它。這是一個雞和蛋的問題。只有到處都有快充設施,才能買電動車;如果沒有,就不會買。”在理想環境下,消費者希望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超過270英里(約435公里),充電時間不超過2小時,價格不超過30000美元。盡管汽車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市場上還沒有能夠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的車輛。雖然沒有實現,距離也不遠,但是消費者并不滿意。例1:全新現代Kona Electric的續航里程約為258英里(約415公里),除了高端特斯拉汽車之外,比任何純電動汽車都要好。但在美國市場,即使在減稅后,價格也是30495美元。例2:新款日產Leaf Plus續航里程226英里,減稅后售價29945美元。
還有新的起亞Niro EV、特斯拉ModeModel 3和雪佛蘭Bolt,它們的續航里程都只有240英里左右,減稅后的價格不到35000美元。電動車的網絡效應確實有點諷刺。對于汽車企業來說,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大障礙其實并不是汽車本身。當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電動汽車時,充電站是第二個考慮因素,僅次于里程。目前,美國大約有22000個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有68800個充電單元或插座;兩年前,美國只有16000個充電站和43000個充電單元。好像有很多,其實不多。你應該知道美國有115000個加油站。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們不能在家里給汽車加油,但我們可以在家里給電動汽車充電。在消費者的要求下,汽車制造商正在努力使充電更加方便。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等公司警告稱,充電設施的缺乏可能成為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大障礙。自2017年以來,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將增壓器的數量增加了一倍,達到13344臺。通用汽車已經與建筑巨頭Bechtel合作,在美國各地建造數千個充電站。大眾汽車也在努力建設電氣化美國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就連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也在美國和歐洲建設充電站,并希望在電力供應方面進行嘗試。
充電時間在給汽車充電時,消費者的耐心是有限的。根據IBD的一項調查,59%的消費者希望將充電時間限制在2小時或更少,而2014年只有51%。11%的消費者接受充電時間限制在4-8小時,而5年前約有15%的用戶能夠接受。充電速度分三個等級。第一級,如現代Kona,充滿電最長需要60小時;二級用時6小時,三級用時不到1小時。但三級充電站成本高,僅占美國公共充電網絡的13%。保時捷Taycan電動汽車的到來可能會刺激超快速充電器的普及。如果你將Taycan連接到新一代800伏充電器,你可以在15分鐘內行駛250英里。電動車的泛濫不管消費者買不買,未來都會有大量的電動車涌入市場。Alix Partners估計,到2022年,將有超過200輛電動汽車進入市場,僅在中國就有超過60輛。大眾準備在2028年前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寶馬也準備在2025年前推出12款新電動汽車。廠商的銷售目標很高。通用汽車計劃到2026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包括電動卡車和SUV。特斯拉希望到2020年將年產能提高到100萬輛。未來10年,大眾準備銷售2200萬輛電動汽車。到2030年,豐田的目標是銷售550萬輛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中國和歐洲支持電動汽車,以緩解城市污染問題。由于這個原因,自日產Leaf進入大眾市場以來已經過去了近10年。雖然電動汽車還不能幫助制造商賺錢,但他們已經不遺余力地推出新的電動汽車。
AlixPartners的高管阿倫·庫馬爾(Arun Kumar)表示,“公司正在瘋狂投資,但回報仍然很低。”轎車和掀背車的銷售放緩,SUV和跨界車盈利,但它們的銷售也在放緩。如果SUV銷售利潤率突然下降,汽車制造商向電動汽車過渡將變得極其困難。電動汽車的未來2018年,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翻了一番,主要得益于Model 3銷量的增長。然而,電動汽車僅占汽車總銷量的2%,略高于2017年的1.1%,但整體比例仍然很低。電動汽車能否真正普及取決于幾個因素:制造商繼續投資,使汽車滿足消費者對里程和價格的要求。AlixPartners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美國市場的16-21%,但AlixPartners也警告說,制造商在此之前增加了投資,汽車市場停滯不前,甚至呈下降趨勢,利潤率下降,投資資本回報率類似于大蕭條時期。庫馬爾說,“下一代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將接近300英里,可以滿足70%的消費者。”消費者已經意識到電動汽車是環保的,燃料成本低,維護成本低。但專家指出,僅此還不能讓電動汽車真正普及。在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已經超過凱美瑞的最暢銷汽車是豐田凱美瑞,售價為25000美元。咨詢公司Cairn ERA的高管賈菲說,我們正在等待像凱美瑞這樣的電動汽車出現。Jaffe說,“如果你能開發出一款價格與豐田凱美瑞相似,性能和外觀也相似的電動汽車,那么你肯定能取得巨大成功。不幸的是,還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雖然Jaffe本人喜歡電動汽車,也買了一輛,但他認為電動汽車無法吸引太多消費者。Jaffe解釋道,“總的來說,美國人對電動汽車有點悲觀。與其他歐洲城市相比,這里的人們似乎更擔心沒有足夠的覆蓋范圍。在歐洲城市,車主每天可能只行駛5-10英里。人們于是認為,‘電動汽車永遠比不上汽油車。’我不認同電動車能走多遠的觀點。讓公眾正確認識它是一個大問題。"
新能源汽車作為恒大的龍頭產業,命名“恒馳”有何深意?據恒大官方釋義,恒馳,恒久遠,馳天下。恒,象征恒久,基業長青;馳,代表飛馳,勇往直前。恒馳,寓意志存恒遠,馳騁天下。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Rivian公司最近公布了一項專利申請,并提供了該專利的更多細節。
1900/1/1 0:00:001、國務院:逐步放寬或取消汽車限購政策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指出,要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1900/1/1 0:00:00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的靴子在國家政策層面已然落地。
1900/1/1 0:00:00近日,有外媒報道了寶馬旗下全新純電動SUVltSUV寶馬iX3的上市時間線:該車將于2020年率先在歐洲上市,同年稍晚將會在中國和北美地區上市。
1900/1/1 0:00:00江淮汽車在新能源市場不斷發力,接連推出iEVA50、iEV6E和iEV7S等車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