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市場的“失速”,“風中飛豬”的時代已經結束,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從傳統汽車滲透到新能源領域。作為“獨角獸”的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能像往常一樣坐視云起烏云密布嗎?近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02.64億元,同比增長116.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02億元,同比增長130.79%。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利潤飆升的成績單背后,是其各系統在銷售市場的刀光劍影。總的來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然是一個值得驕傲的“獨角獸”。數據顯示,作為銷售主力的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達168.92億元,同比增長135.01%,占公司總收入的83%。鋰電池材料銷售收入23.09億元,同比增長32.14%;儲能系統銷售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369.55%。
得益于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激增,國內動力電池裝機容量達到30GWh,其中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裝機容量為13.8GWh,占比46%,這意味著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奠定了國內動力電池的半壁江山。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在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有效目錄中所列的2300多輛車中,搭載來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的車輛約占39%。然而,如此優異的成績似乎難以扭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事實。2016年至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毛利率以43.7%、36.29%、32.79%的趨勢開始下降。到今年,其第一季度毛利率降至28.71%,雖然第二季度有所好轉,但也只有30.8%。這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成本高,再優秀的營收,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依然“隱”著。2017年,作為三元鋰電池不可或缺的成分,金屬鈷從32美元漲到75美元,年漲幅114%。2018年第一季度,價格再創新高,達到95美元,漲幅26%。盡管金屬鈷的價格有所下降,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將面臨礦價的制約。在政策補貼的影響下,下游車企對高價電池的接受度也有所下降,合作伙伴的流失也成為問題。
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成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絆腳石,僅限于攻擊。此前,以“自燃”著稱的蔚來從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召回了其配備動力電池的ES8車型。從其發布的召回聲明中不難發現,自燃原因是由于電池組中的低壓采樣線束,在擠壓磨損的極端情況下會存在短路的安全隱患。然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回應稱,召回的電池組盒干擾了其供應的模塊結構,因此存在安全隱患。面對每一方自己的話,真假不得而知,但不管真相如何,安全問題的存在是事實。面對日益理性的新能源消費者,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真的能靠“官方公告”說服消費者和眾多車企嗎?贏得人心靠的是產品。獨角獸如何在叢林中生存?不可否認的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輝煌是成功借到了“東風”。就像一只“四角吞金獸”,站在新能源風口浪尖上的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享受著“白名單”的高額補貼,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其圈地式的聯盟與合作也將很快被建成“護城河”。但車企不受其電池限制,因此也開啟“備胎模式”:奇瑞與欣旺達合資建廠;江淮與華亭動力聯合設廠;豐田與比亞迪、東芝、唐倩、豐田自動織機結盟;大眾計劃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共建電池工廠;吉利還與LG化學成立了合資公司;作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客戶,BAIC也不例外,與韓國CT & amp;t成立電動車合資公司等車企都在給自己留條后路。不知道作為“官宮”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會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白名單”取消、市場開放,日韓等國外電池企業也將重返中國市場。此前,瑞士發布了一份全球動力電池的研究報告。在能量密度方面,松下的21700電池單元密度可以達到340wh/kg,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流密度為300wh/kg。成本方面,松下電池的成本為111美元/千瓦時,LG化學為148美元/千瓦時,三星SDI和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均超過150美元/千瓦時。
從這點來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日韓電池巨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曾在第六屆G20鋰電池峰會上表示,“未來三到四年是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最困難的時期,特別是在降成本的壓力下,上下游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需要全產業鏈的合作與配合來度過難關。”或正因如此,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從收購控股邦普循環、投資控股北美鋰業,到擬成立合資公司涉足鋰鹽及正極材料生產,逐步建立了包括鋰資源、鋰鹽材料、正極材料在內的上游原材料完整布局。然而,“正確”的選擇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投入。在毛利率持續下滑的今天,背負著“獨角獸”重擔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是應該繼續追求高營收,還是應該靜下心來實現技術超車和產品領先?當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淘汰號角吹響,這只“獨角獸”是否有能力從容應對弱肉強食?隨著汽車市場的“失速”,“風中飛豬”的時代已經結束,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從傳統汽車滲透到新能源領域。作為“獨角獸”的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能像往常一樣坐視云起烏云密布嗎?近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02.64億元,同比增長116.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02億元,同比增長130.79%。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利潤飆升的成績單背后,是其各系統在銷售市場的刀光劍影。總的來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然是一個值得驕傲的“獨角獸”。數據顯示,作為銷售主力的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達168.92億元,同比增長135.01%,占公司總收入的83%。鋰電池材料銷售收入23.09億元,同比增長32.14%;儲能系統銷售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369.55%。
得益于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激增,國內動力電池裝機容量達到30GWh,其中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裝機容量為13.8GWh,占比46%,這意味著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奠定了國內動力電池的半壁江山。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在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有效目錄中所列的2300多輛車中,搭載來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的車輛約占39%。然而,如此優異的成績似乎難以扭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事實。2016年至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毛利率以43.7%、36.29%、32.79%的趨勢開始下降。到今年,其第一季度毛利率降至28.71%,雖然第二季度有所好轉,但也只有30.8%。這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成本高,再優秀的營收,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依然“隱”著。2017年,作為三元鋰電池不可或缺的成分,金屬鈷從32美元漲到75美元,年漲幅114%。2018年第一季度,價格再創新高,達到95美元,漲幅26%。盡管金屬鈷的價格有所下降,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將面臨礦價的制約。在政策補貼的影響下,下游車企對高價電池的接受度也有所下降,合作伙伴的流失也成為問題。
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成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絆腳石,僅限于攻擊。此前,以“自燃”著稱的蔚來從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召回了其配備動力電池的ES8車型。從其發布的召回聲明中不難發現,自燃原因是由于電池組中的低壓采樣線束,在擠壓磨損的極端情況下會存在短路的安全隱患。然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回應稱,召回的電池組盒干擾了其供應的模塊結構,因此存在安全隱患。面對每一方自己的話,真假不得而知,但不管真相如何,安全問題的存在是事實。面對日益理性的新能源消費者,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真的能靠“官方公告”說服消費者和眾多車企嗎?贏得人心靠的是產品。獨角獸如何在叢林中生存?不可否認的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輝煌是成功借到了“東風”。就像一只“四角吞金獸”,站在新能源風口浪尖上的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享受著“白名單”的高額補貼,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其圈地式的聯盟與合作也將很快被建成“護城河”。但車企不受其電池限制,因此也開啟“備胎模式”:奇瑞與欣旺達合資建廠;江淮與華亭動力聯合設廠;豐田與比亞迪、東芝、唐倩、豐田自動織機結盟;大眾計劃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共建電池工廠;吉利還與LG化學成立了合資公司;作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客戶,BAIC也不例外,與韓國CT & amp;t成立電動車合資公司等車企都在給自己留條后路。不知道作為“官宮”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會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白名單”取消、市場開放,日韓等國外電池企業也將重返中國市場。此前,瑞士發布了一份全球動力電池的研究報告。在能量密度方面,松下的21700電池單元密度可以達到340wh/kg,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流密度為300wh/kg。成本方面,松下電池的成本為111美元/千瓦時,LG化學為148美元/千瓦時,三星SDI和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均超過150美元/千瓦時。
從這點來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日韓電池巨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曾在第六屆G20鋰電池峰會上表示,“未來三到四年是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最困難的時期,特別是在降成本的壓力下,上下游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需要全產業鏈的合作與配合來度過難關。”或正因如此,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從收購控股邦普循環、投資控股北美鋰業,到擬成立合資公司涉足鋰鹽及正極材料生產,逐步建立了包括鋰資源、鋰鹽材料、正極材料在內的上游原材料完整布局。然而,“正確”的選擇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投入。在毛利率持續下滑的今天,背負著“獨角獸”重擔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是應該繼續追求高營收,還是應該靜下心來實現技術超車和產品領先?當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淘汰號角吹響,這只“獨角獸”是否有能力從容應對弱肉強食?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網紅級“排頭兵”,蔚來似乎一直都處在風口浪尖之中。今年這個夏天同樣不安生,召回、虧損與分拆業務,讓這家中國特斯拉屢屢被頭條。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總部位于Sawston的劍橋大學衍生公司EchionTechnologies正準備將其技術進行商業化。據該公司所說,其技術已經進行試驗,可將手機和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縮短至6分鐘。
1900/1/1 0:00:00后座乘客對車內的每個人都很煩,并帶走了旅行的樂趣。一些后座乘客經常告訴司機去哪里以及做什么,擔心司機會犯錯誤。
1900/1/1 0:00:008月27日,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回應大型轎車項目暫停的傳言,稱大型轎車項目在市場分析階段沒過關,根本不存在暫停一說。李想表示三個不同類型的產品一起做的市場分析,另外兩個類型過關了。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圖蟲創意)8月26日,交通運輸部接連了披露四份關于人大代表建議的答復函,四份建議無一例外的均涉及自動駕駛相關領域,交通運輸部在答復中透露了大量目前中國自動駕駛政策的最新進展,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近日接收的文件顯示,梅賽德斯奔馳將召回26584輛使用了不安全電池的汽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