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要被掐頭去尾的神龍是條什么龍?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對于神龍汽車來說,這個夏天有點冷。近日,據《汽車k線》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7月16日,東風集團董事長朱延峰與PSA集團董事長唐唯實在東風-PSA集團戰略聯盟委員會會議上達成如下意見:2019年12月1日起,神龍汽車將正式運營新的組織,取消現有的中法雙方每筆交易都需要簽字的冗長機制;裁員計劃已正式啟動,現有8000名員工將在年底前縮減至5500人,2022年前縮減至4000人;由于產能過剩,F99產能優化計劃將在年內持續推進,神龍一廠將遷至神龍三廠。現有的由政府收儲,土地性質由工業調整為商業。增值收益政府50%,神龍50%,預計現金流49億元。同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停產的神龍二廠將與設備一起出售,具體細節正在協商中。這意味著將只有一個對外部網絡,路透社和其他媒體也報道了相關內容。有分析推測,東風有意出售所持PSA集團12.2%股份的消息迫使法國人最終在神龍汽車的現金流上做出讓步。這幾年,神龍汽車一直在生死線上掙扎。今年上半年,中法股東不斷對神龍進行組織架構和高管調整;去年,神龍嘗試了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變革,甚至開始計劃實施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雙品牌4S店,大幅降低經銷商的投資門檻和運營成本,提高營收;在此之前,神龍汽車的經銷商已經開始行動,為了回籠資金,嚴重虧本銷售...然而,所有的動作似乎都沒能將神龍從懸崖邊上徹底拉回來。2018年,神龍汽車總銷量為25.3萬輛,同比下降32.89%;2019年上半年,神龍汽車累計銷量繼續下滑60.05%,僅售出6.3萬輛。包括品牌經銷商的數量也在快速下降。然而,面對媒體和消費者的質疑,PSA集團董事長唐唯實一次又一次堅定地表示,他絕不會退出中國,放棄中國市場。“我們在中國市場工作了幾十年,肯定會遇到困難,但我們絕不會放棄。我們一直都在這里。”在這個全球各大車企都在虧損、降低利潤目標的關鍵節點,這是倔強的神龍汽車的最后一搏。神龍汽車曾經有過輝煌。甚至是開啟“時代”的記錄。1992年5月18日,東風汽車與雪鐵龍汽車合資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3年,神龍公司武漢工廠在沌口廠址開工建設。兩年后,武漢生產的第一批汽車誕生了。當時,時任中共中央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為這款車題寫了名字——富康,這是當時歐洲市場上技術最先進、最受歡迎的汽車。然而,它并沒有在中國市場收獲預期的銷量,相反,中國消費者對這款車尤其不領情。原因很搞笑但是很簡單。不能用于婚禮、婚禮,因為它“有頭無尾”,意味著不能白頭偕老,“不孝有三,無后”——因為這是兩廂。當時中國的消費者以擁有桑塔納為榮,處處被“不轎車不當官”的傳統思想束縛。這是一個糟糕的開始,但神龍沒有時間抱怨。他們迅速加大馬力,繼續投入6.3億元進一步優化富康的軟硬件設備,試圖通過硬實力獲得知名度。效果很快就出現了。1997年,富康獲得全國首批免檢資格。1998年通過國產車首次碰撞測試;1999年1月,率先通過北京發布的汽車尾氣排放新標準,成為國內首輛達標汽車,瞬間以“中國第一輛綠色汽車”的名號在市場上樹立了知名度。于是,從1996年11月到1999年9月,不到三年的時間,富康的銷量從第一萬臺增長到第十萬臺。從此,富康與捷達、桑塔納并稱為汽車界的“老三”。與捷達、桑塔納相比,富康不僅在“老三樣”(如晶體管點火化油器、四輪獨立懸架等)中技術含量最高。),而且還是唯一的兩廂。甚至可以說,很多中國人對兩廂車的偏見被富康扭轉了。沒有富康打下的基礎,Tiida、兩廂福克斯等車型可能還默默無聞。1998年,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對北京、南京、武漢、長沙、成都、合肥、濟南、福州等八大城市的中國消費者家庭轎車進行了調查。從車型、價格、保養、安全、油耗、故障率、操作靈活性、乘坐舒適性等十個指標進行消費者統計。結果顯示,富康在被調查的捷達、桑塔納、紅旗、奧拓、百靈鳥、李霞中排名第一。當時神龍汽車也很懂營銷。比如神龍汽車原中國區總經理張士端在分享銷售經驗時就說過:“我講究以銷定產,必須時刻保證銷量大于產量加庫存,這就讓市場很饑渴,很迫切。”直到2000年以后,隨著“新三種”汽車成為后起之秀,“老三種”開始逐漸被市場淘汰。好在早在2002年,神龍就推出了基于三廂富康988升級的第一代愛麗舍,繼承了雪鐵龍品牌在國內高性價比入門車型的地位,繼續為神龍創造了可觀的銷量成績。只是那時候捷達和桑塔納還在出租的時候,富康在愛麗舍的新形態下漂亮多了。2007年,富康(不含愛麗舍)全國累計銷量已突破50萬輛。但神龍汽車的輝煌可能僅限于富康。之后的十年,除了隨著汽車市場的增量而增長,神龍汽車一直找不到真正的方向。或者說,二十多年了。從1992年神龍汽車成立至今,1992年到2001年的十年間,神龍只生產了富康一款車型,利潤越來越薄,但沒有其他新產品跟進。富康單干的十年,神龍汽車錯過了品牌建設的黃金期。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三大合資品牌之一,與大眾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的神龍逐漸失去了地位。當時神龍汽車內部人士將問題歸結于東風與PSA的合作方式。“只有雪鐵龍的銷售部門與東風合作,導致東風在車型、技術引進等戰略方面沒有決策權。”所以即使后來PSA開始引入更多車型到中國,其在產品設計和營銷上的本土化表現似乎也落后了一個時代。2001年,神龍汽車十年來的第二款產品莎拉畢加索上市。這款在歐洲市場拿下150萬銷量的車型,凝聚了法中雙方對神龍汽車的所有期待。沒想到畢加索在中國市場剛出道就再次遭到富康的冷遇,直到停產也沒能挽回。從2001年上市到2006年停牌,畢加索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只有2萬張,與歐洲神話相差甚遠。2010年,一位媒體老師的評價很準確:“這個我現在都不知道怎么準確分類的另類模式,是九年前推出的。當時中國的汽車文化和消費習慣還沒有成型,中國人民這種另類的車型自然接受不了。而且這款車推出的時候還抄襲了法國人最愛的全景天窗,導致車價20萬左右。它在這個價格區間的競爭力如何?”畢加索絕對是經典的典范。例如,我們現在會看到,制造汽車的生力軍郭進GM3的原型是皮卡斯……但是,在不恰當的時間把中國引入市場而沒有改進,只能以遺憾告終。后來2006年畢加索停產,開始急的神龍汽車一口氣投產了雪鐵龍品牌下的兩款車型——兩廂C2和中級轎車高歌猛進。但是,神龍根本沒考慮。這兩款產品都是由我的同門弟子標致的兩款熱賣車206和307演變而來。沒有大眾品牌的特殊影響力,神龍只會陷入自相殘殺的內耗。而且直到現在,神龍汽車為了差異化定位,占領市場的雙品牌結構,始終無法避免目前“左右逢源”的競爭局面。后來引入中國后,無論是在歐洲被譽為“神奇之車”的塞納河,還是家用舒適的C4,以及“總統座駕”的C6,都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未能獲得產品應有的市場地位。有神龍員工曾透露,神龍汽車的想法很簡單:“我們覺得自己帶來了最好的產品,中國人就應該買”。所以品牌營銷一直趕不上產品本地化的提升。這導致了增量市場的結束和存量市場的到來,神龍汽車大敗,逐漸低下了頭。事實上,PSA集團旗下的幾個品牌都生產過很多歷史上的經典車型。我舉個例子,標致的小鋼炮車型。其實某種程度上,標致的名聲是被“小鋼炮”唱衰的。在1983年推出的標致205系列中,205 GTI尤其受到鋼炮迷的追捧。從1983年到1998年,16年售出527萬輛汽車。后來歐洲人想要更大的鋼炮,于是在1993年,205的擴大版306問世,運動版306還有基于兩廂的306 S16、306“Rallye”和306 GTI,大受追捧。僅僅三年后,306的銷量就達到了100萬輛,甚至超過了傳說中的標致205。尤其是306 GTI車型在90年代橫掃高性能鋼炮市場,直接奠定了標致“鋼炮”的美譽。在標致307完全取代306之前,306的累計銷量一度超過270萬輛,為標致的銷量和名氣貢獻良多。只是到了2000年,不知什么原因,標致逐漸放棄了鋼路線,從307開始逐漸變得溫馴舒適,脫去了注重操控的外衣,以至于306 GTI之后,標致就只剩下自己了。即使標致308在回歸后也推出了GTI車型,但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魅力。標致“操縱獅子王”的名號開始淡化。以至于你現在還能看到論壇里還有很多帖子。你有多久沒見過標致的鋼模型了?306 GTI依然是很多車迷心中的“最后一把硬核鋼”。PSA集團品牌還發起并引領了多次技術革命。比如1924年,雪鐵龍B12轎車首次采用全鋼車身。比如1934年雪鐵龍首創的前輪驅動技術,將發動機和變速箱安裝在前輪上,由前輪轉向驅動,重心更低,抓地力更好,行駛穩定性更高。直到現在,世界上近80%的汽車都在使用前輪驅動。比如1991年,雪鐵龍開發了PSS后輪隨動轉向技術,堪稱后輪轉向的鼻祖。就連寶馬7系和后來進口的5系使用的主動后輪轉向技術,也是在從PSA購買的PSS基礎上開發的。有保時捷911、凱迪拉克CT6、奧迪Q7、謳歌TLX等。后輪主動轉向技術全部來源于PSS。再比如,雪鐵龍的底盤調校努力得到了好評,有車迷調侃的表達是,“把扭力梁懸架從獨立懸架里調出來很難。”在營銷和服務上,他們也有創新和經典的腦細胞。比如雪鐵龍是第一個在凱旋門做廣告的品牌,也是第一個在埃菲爾鐵塔做廣告的品牌。這兩波廣告至今仍是廣告史上的經典范例。比如雪鐵龍創建了第一個系統化的經銷商網絡和汽車消費信用體系,設計了第一份產品零件手冊和第一份零配件目錄。也就是說,…現代汽車工業的任何規則和服務,其實都是從雪鐵龍開始的。比如神龍汽車,也學到了很多。2004年東風標致首款車型307上市時,由于對市場的誤判,價格過高。為了增強客戶信心,東風標致不僅選擇在307上市三個月后上市,還向7000名已購車客戶返還現金差價,開創了中國汽車行業“現金返還”營銷先河。所以,有技術、有服務、有產品,但在美國和中國都走到這一步的神龍汽車,并不是無能為力,而更像是一頭水土不服后還在沉睡的獅子。但是DPCA顯然正在改變。他們希望此時此刻自己還能像當年“走投無路”的富康一樣,讓甘昆轉危為安。我們也目睹了一些難以想象的變化。比如去年上市的易云,搭載了斑馬智行系統,這是第一個搭載智能互聯系統的合資品牌。對于神龍汽車來說,能做到這個“第一”,其在審批、研發、生產、下線等一系列流程上的效率提升可能是不可想象的。但結果不會隨著流程的改變而一蹴而就,等待神龍汽車的還有很多轉型和努力。但是,我們還是衷心希望PSA集團這個有著百年輝煌歷史,年銷量位列全球十大汽車品牌的車企,能夠早日在中國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對于神龍汽車來說,這個夏天有點冷。近日,據《汽車k線》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7月16日,東風集團董事長朱延峰與PSA集團董事長唐唯實在東風-PSA集團戰略聯盟委員會會議上達成如下意見:2019年12月1日起,神龍汽車將正式運營新的組織,取消現有的中法雙方每筆交易都需要簽字的冗長機制;裁員計劃已正式啟動,現有8000名員工將在年底前縮減至5500人,2022年前縮減至4000人;由于產能過剩,F99產能優化計劃將在年內持續推進,神龍一廠將遷至神龍三廠。現有的由政府收儲,土地性質由工業調整為商業。增值收益政府50%,神龍50%,預計現金流49億元。同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停產的神龍二廠將與設備一起出售,具體細節正在協商中。這意味著將只有一個對外部網絡,路透社和其他媒體也報道了相關內容。有分析推測,東風有意出售所持PSA集團12.2%股份的消息迫使法國人最終在神龍汽車的現金流上做出讓步。這幾年,神龍汽車一直在生死線上掙扎。今年上半年,中法股東不斷對神龍進行組織架構和高管調整;去年,神龍嘗試了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變革,甚至開始計劃實施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雙品牌4S店,大幅降低經銷商的投資門檻和運營成本,提高營收;在此之前,神龍汽車的經銷商已經開始行動,為了回籠資金,嚴重虧本銷售...然而,所有的動作似乎都沒能將神龍從懸崖邊上徹底拉回來。2018年,神龍汽車總銷量為25.3萬輛,同比下降32.89%;2019年上半年,神龍汽車累計銷量繼續下滑60.05%,僅售出6.3萬輛。包括品牌經銷商的數量也在快速下降。然而,面對媒體和消費者的質疑,PSA集團董事長唐唯實一次又一次堅定地表示,他絕不會退出中國,放棄中國市場。“我們在中國市場工作了幾十年,肯定會遇到困難,但我們絕不會放棄。我們一直都在這里。”在這個全球各大車企都在虧損、降低利潤目標的關鍵節點,這是倔強的神龍汽車的最后一搏。神龍汽車曾經有過輝煌。甚至是開啟“時代”的記錄。1992年5月18日,東風汽車與雪鐵龍汽車合資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3年,神龍公司武漢工廠在沌口廠址開工建設。兩年后,武漢生產的第一批汽車誕生了。當時,時任中共中央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為這款車題寫了名字——富康,這是當時歐洲市場上技術最先進、最受歡迎的汽車。然而,它并沒有在中國市場收獲預期的銷量,相反,中國消費者對這款車尤其不領情。原因很搞笑但是很簡單。不能用于婚禮、婚禮,因為它“有頭無尾”,意味著不能白頭偕老,“不孝有三,無后”——因為這是兩廂。當時中國的消費者以擁有桑塔納為榮,處處被“不轎車不當官”的傳統思想束縛。這是一個糟糕的開始,但神龍沒有時間抱怨。他們迅速加大馬力,繼續投入6.3億元進一步優化富康的軟硬件設備,試圖通過硬實力獲得知名度。效果很快就出現了。1997年,富康獲得全國首批免檢資格。1998年通過國產車首次碰撞測試;1999年1月,率先通過北京發布的汽車尾氣排放新標準,成為國內首輛達標汽車,瞬間以“中國第一輛綠色汽車”的名號在市場上樹立了知名度。于是,從1996年11月到1999年9月,不到三年的時間,富康的銷量從第一萬臺增長到第十萬臺。從此,富康與捷達、桑塔納并稱為汽車界的“老三”。與捷達、桑塔納相比,富康不僅在“老三樣”(如晶體管點火化油器、四輪獨立懸架等)中技術含量最高。),而且還是唯一的兩廂。甚至可以說,很多中國人對兩廂車的偏見被富康扭轉了。沒有富康打下的基礎,Tiida、兩廂福克斯等車型可能還默默無聞。1998年,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對北京、南京、武漢、長沙、成都、合肥、濟南、福州等八大城市的中國消費者家庭轎車進行了調查。從車型、價格、保養、安全、油耗、故障率、操作靈活性、乘坐舒適性等十個指標進行消費者統計。結果顯示,富康在被調查的捷達、桑塔納、紅旗、奧拓、百靈鳥、李霞中排名第一。當時神龍汽車也很懂營銷。比如神龍汽車原中國區總經理張士端在分享銷售經驗時就說過:“我講究以銷定產,必須時刻保證銷量大于產量加庫存,這就讓市場很饑渴,很迫切。”直到2000年以后,隨著“新三種”汽車成為后起之秀,“老三種”開始逐漸被市場淘汰。好在早在2002年,神龍就推出了基于三廂富康988升級的第一代愛麗舍,繼承了雪鐵龍品牌在國內高性價比入門車型的地位,繼續為神龍創造了可觀的銷量成績。只是那時候捷達和桑塔納還在出租的時候,富康在愛麗舍的新形態下漂亮多了。2007年,富康(不含愛麗舍)全國累計銷量已突破50萬輛。但神龍汽車的輝煌可能僅限于富康。之后的十年,除了隨著汽車市場的增量而增長,神龍汽車一直找不到真正的方向。或者說,二十多年了。從1992年神龍汽車成立至今,1992年到2001年的十年間,神龍只生產了富康一款車型,利潤越來越薄,但沒有其他新產品跟進。富康單干的十年,神龍汽車錯過了品牌建設的黃金期。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三大合資品牌之一,與大眾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的神龍逐漸失去了地位。當時神龍汽車內部人士將問題歸結于東風與PSA的合作方式。“只有雪鐵龍的銷售部門與東風合作,導致東風在車型、技術引進等戰略方面沒有決策權。”所以即使后來PSA開始引入更多車型到中國,其在產品設計和營銷上的本土化表現似乎也落后了一個時代。2001年,神龍汽車十年來的第二款產品莎拉畢加索上市。這款在歐洲市場拿下150萬銷量的車型,凝聚了法中雙方對神龍汽車的所有期待。沒想到畢加索在中國市場剛出道就再次遭到富康的冷遇,直到停產也沒能挽回。從2001年上市到2006年停牌,畢加索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只有2萬張,與歐洲神話相差甚遠。2010年,一位媒體老師的評價很準確:“這個我現在都不知道怎么準確分類的另類模式,是九年前推出的。當時中國的汽車文化和消費習慣還沒有成型,中國人民這種另類的車型自然接受不了。而且這款車推出的時候還抄襲了法國人最愛的全景天窗,導致車價20萬左右。它在這個價格區間的競爭力如何?”畢加索絕對是經典的典范。例如,我們現在會看到,制造汽車的生力軍郭進GM3的原型是皮卡斯……但是,在不恰當的時間把中國引入市場而沒有改進,只能以遺憾告終。后來2006年畢加索停產,開始急的神龍汽車一口氣投產了雪鐵龍品牌下的兩款車型——兩廂C2和中級轎車高歌猛進。但是,神龍根本沒考慮。這兩款產品都是由我的同門弟子標致的兩款熱賣車206和307演變而來。沒有大眾品牌的特殊影響力,神龍只會陷入自相殘殺的內耗。而且直到現在,神龍汽車為了差異化定位,占領市場的雙品牌結構,始終無法避免目前“左右逢源”的競爭局面。后來引入中國后,無論是在歐洲被譽為“神奇之車”的塞納河,還是家用舒適的C4,以及“總統座駕”的C6,都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未能獲得產品應有的市場地位。有神龍員工曾透露,神龍汽車的想法很簡單:“我們覺得自己帶來了最好的產品,中國人就應該買”。所以品牌營銷一直趕不上產品本地化的提升。這導致了增量市場的結束和存量市場的到來,神龍汽車大敗,逐漸低下了頭。事實上,PSA集團旗下的幾個品牌都生產過很多歷史上的經典車型。我舉個例子,標致的小鋼炮車型。其實某種程度上,標致的名聲是被“小鋼炮”唱衰的。在1983年推出的標致205系列中,205 GTI尤其受到鋼炮迷的追捧。從1983年到1998年,16年售出527萬輛汽車。后來歐洲人想要更大的鋼炮,于是在1993年,205的擴大版306問世,運動版306還有基于兩廂的306 S16、306“Rallye”和306 GTI,大受追捧。僅僅三年后,306的銷量就達到了100萬輛,甚至超過了傳說中的標致205。尤其是306 GTI車型在90年代橫掃高性能鋼炮市場,直接奠定了標致“鋼炮”的美譽。在標致307完全取代306之前,306的累計銷量一度超過270萬輛,為標致的銷量和名氣貢獻良多。只是到了2000年,不知什么原因,標致逐漸放棄了鋼路線,從307開始逐漸變得溫馴舒適,脫去了注重操控的外衣,以至于306 GTI之后,標致就只剩下自己了。即使標致308在回歸后也推出了GTI車型,但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魅力。標致“操縱獅子王”的名號開始淡化。以至于你現在還能看到論壇里還有很多帖子。你有多久沒見過標致的鋼模型了?306 GTI依然是很多車迷心中的“最后一把硬核鋼”。PSA集團品牌還發起并引領了多次技術革命。比如1924年,雪鐵龍B12轎車首次采用全鋼車身。比如1934年雪鐵龍首創的前輪驅動技術,將發動機和變速箱安裝在前輪上,由前輪轉向驅動,重心更低,抓地力更好,行駛穩定性更高。直到現在,世界上近80%的汽車都在使用前輪驅動。比如1991年,雪鐵龍開發了PSS后輪隨動轉向技術,堪稱后輪轉向的鼻祖。就連寶馬7系和后來進口的5系使用的主動后輪轉向技術,也是在從PSA購買的PSS基礎上開發的。有保時捷911、凱迪拉克CT6、奧迪Q7、謳歌TLX等。后輪主動轉向技術全部來源于PSS。再比如,雪鐵龍的底盤調校努力得到了好評,有車迷調侃的表達是,“把扭力梁懸架從獨立懸架里調出來很難。”在營銷和服務上,他們也有創新和經典的腦細胞。比如雪鐵龍是第一個在凱旋門做廣告的品牌,也是第一個在埃菲爾鐵塔做廣告的品牌。這兩波廣告至今仍是廣告史上的經典范例。比如雪鐵龍創建了第一個系統化的經銷商網絡和汽車消費信用體系,設計了第一份產品零件手冊和第一份零配件目錄。也就是說,…現代汽車工業的任何規則和服務,其實都是從雪鐵龍開始的。比如神龍汽車,也學到了很多。2004年東風標致首款車型307上市時,由于對市場的誤判,價格過高。為了增強客戶信心,東風標致不僅選擇在307上市三個月后上市,還向7000名已購車客戶返還現金差價,開創了中國汽車行業“現金返還”營銷先河。所以,有技術、有服務、有產品,但在美國和中國都走到這一步的神龍汽車,并不是無能為力,而更像是一頭水土不服后還在沉睡的獅子。但是DPCA顯然正在改變。他們希望此時此刻自己還能像當年“走投無路”的富康一樣,讓甘昆轉危為安。我們也目睹了一些難以想象的變化。比如去年上市的易云,搭載了斑馬智行系統,這是第一個搭載智能互聯系統的合資品牌。對于神龍汽車來說,能做到這個“第一”,其在審批、研發、生產、下線等一系列流程上的效率提升可能是不可想象的。但結果不會隨著流程的改變而一蹴而就,等待神龍汽車的還有很多轉型和努力。但是,我們還是衷心希望PSA集團這個有著百年輝煌歷史,年銷量位列全球十大汽車品牌的車企,能夠早日在中國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

標簽:標致雪鐵龍東風桑塔納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一汽股份轉讓旗下設計院73.7%股權,掛牌價6.95億元

8月12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的項目信息顯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7370股權,轉讓底價為6951807萬元,掛牌日期為8月12日至9月6日。

1900/1/1 0:00:00
吞噬私家車市場,共享汽車將顛覆汽車產業?

車市還會更糟嗎?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汽車行業進入寒冬的現實早已不是新聞。盡管如此,進入2019年之后,慘淡的銷售數字與不斷的裁員消息依然觸目驚心。

1900/1/1 0:00:00
奧迪和Rimac合作將推出R8純電動版跑車

德國當地時間8月15日,英國《CarMagazine》報道,奧迪和Rimac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將推出奧迪R8純電動版跑車。據悉,奧迪已與Rimac公司協議合作,推出奧迪R8純電動版。

1900/1/1 0:00:00
低速新能源如何破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為服務上百萬人民出行的民生產業,低速新能源承載著千萬人民群眾的出行重任。

1900/1/1 0:00:00
審慎推動換電模式

日前,沉寂已久的電動汽車換電模式被重新“提上日程”。7月的最后一天,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在杭州主持召開“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座談會”,組織相關企業研討換電模式的發展。

1900/1/1 0:00:00
智能充電技術邁向多樣化,寶馬推出無線充電試點項目

近日,寶馬官方宣布稱,將在美國加州推出無線充電試點項目。其實,寶馬在早些年前就已經展示過這一技術,只是沒有正式商用罷了。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