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官方宣布BAIC持有戴姆勒5%的股份。此時距離上一條消息出來,才過去了兩個月。作為六年來消息的第三次傳播,這個謠言終于成真了。最終的交易是,BAIC共持有戴姆勒5%的股份,包括2.48%的直接持股和獲得相當于2.52%股份的額外投票權的權利。BAIC通過其100%控股的子公司投資環球有限公司完成持股,據彭博新聞報道,此次收購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共支付25億歐元(約合192億元人民幣)。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終于兌現了他在2015年說過的話:“戴姆勒已經是BAIC的第三大股東,BAIC入股戴姆勒后不會是小股東,但一定是第一大股東。”。現在的結果顯示,BAIC和戴姆勒已經成為對方的第三大股東。整整一年零五個月前,另一家中國汽車公司吉利汽車以73億歐元(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戴姆勒9.69%的有投票權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至此,中國資本已經掌握了這家德國豪華車公司近15%的股權。業界感興趣的是,這筆交易是以什么樣的代價達成的?雖然在6年前的“北戴河”項目中,BAIC入股戴姆勒是題中之意,但BAIC此前的努力卻被吉利叫停甚至搶奪。如今,在中國車市首次負增長、吉利與戴姆勒達成兩項合作協議、戴姆勒有意增持北京奔馳的背景下,BAIC終于如愿以償。如果單純歸結于戴姆勒敦促其履行承諾,以及SASAC的發布,顯然過于單薄。對此,不方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戴姆勒對BAIC的持股應該有更迫切的需求,其訴求是利用國資背景的合作伙伴BAIC來平衡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吉利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由于此次入股發生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非常時期,梅賽德斯-奔馳的增長前景和合資企業股權結構都存在變數。所以BAIC的六年夙愿在此時達成,不排除背后有與戴姆勒新的對價協議。有趣的是,BAIC入股戴姆勒的消息發布后,相關媒體報道稱,吉利汽車作為戴姆勒大股東發聲:致力于對戴姆勒的長期投資。這一收購總額也在不經意間碰撞出另一個敏感數字:幾個月前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馳股份至65%的傳聞中,戴姆勒需要的資金也在200億左右。截至發稿時,BAIC的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車(HK1958)尚未發布收購公告,北京SASAC、國家發改委等負責國企境外投資審批的部門也只是發布了消息,并無關于交易的審核內容。據消息人士透露,這筆交易是在6年前的“北戴河”項目中提交有關部門審批的。這幾個月過程沒有完成,現在只是一個“結婚”儀式。2013年11月,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名為“北戴河”項目的一攬子戰略合作,并同意在戴姆勒持有BAIC股份后,BAIC也將持有戴姆勒股份。2015年,徐和誼還表示,入股戴姆勒的談判是在2013年簽署協議后開始的。然而,由于德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性和復雜性,該收購項目在未來兩年內一直在走相關審批程序。當時,徐和誼表示已進入最后階段,預計2015年底前有最終結果。但最后階段發生了什么,導致項目停工三年,至今不為外界所知。上述證券行業分析師認為,具有國資背景的BAIC,此次投資涉及金額較大,屬于境外投資,在前兩年境外投資收緊的環境下,不易獲批。作為一家私營企業,吉利更加靈活……在投資方面。根據監管文件,李書福在2018年2月的收購中擁有超過1.036億股戴姆勒股份的投票權。從吉利在海外二級市場分步購買戴姆勒股份的股價分析,吉利在9.69%的股份中持有較大比例的投票權。BAIC的持股不可避免地會與吉利進行比較。收購價格方面,相比2018年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時的70歐元/股,BAIC的交易價格為47歐元/股,大大降低了收購成本,但仍高于2013年戴姆勒不足40歐元的股價。2014年以來,隨著戴姆勒在中國市場的爆發,股價一路走高。但隨著2018年以來全球車市衰退,股價再次進入下行通道。上述人士表示,目前,BAIC已經通過二級市場大量收購了戴姆勒的股權。根據路透社今年5月的消息,北汽集團正在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并已開始在二級市場上增持戴姆勒的股份。按照戴姆勒當時的股價,收購5%的股份大約需要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9.88億元)。對于“直接持股2.48%,獲得相當于2.52%股份的額外投票權”的收購結果,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這與境外證券市場的股權結構有關,與境內a股的“同股同權”不同,境外證券市場的股權類別復雜。目前,BAIC收購的2.48%的股份將只有收益權,沒有投票權。根據德國證券交易所規則,3%和5%是必須披露的兩個敏感的股權比例變動節點。2017年吉利向戴姆勒提出收購要約時,目標也是5%的股權。有人認為,BAIC的每一筆錢都是國有資本,吉利不可能通過頂級投資機構為資本市場設計包含證券工具的復雜組合投資模式,從而獲得巨額資金,風險自擔。對戴姆勒來說,BAIC持股的更大意義在于制衡吉利。“吉利的野心太明顯了。作為最大的單一股東,很難說下一步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戴姆勒的發展。”從戴姆勒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包括擁有6.8%股權的第二大股東科威特投資局,以及擁有3.1%股權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其他股東均為純財務投資。雖然在吉利入股之初,有業內人士稱只是財務投資,但吉利也表示不會謀求戴姆勒決策層的話語權。但就在收購一年多后,吉利已經與戴姆勒達成合作。又200億?除了平衡吉利的長期目標,戴姆勒另一項同樣級別的200億投資也在BAIC入股后被推上了桌面。繼同為德系豪華汽車品牌的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份為中國車企分享更多股份打開大門后,2018年底又有國外消息傳出,戴姆勒欲將北京奔馳的持股比例從49%至少提高至65%。針對這一消息,BAIC予以強烈否認,而戴姆勒則沒有回應,稱沒有可以向公眾公布的消息。這種模棱兩可的答復也讓業界更加肯定了戴姆勒擴股想法的存在。根據當時機構分析師的估算,戴姆勒16%的持股價值將在178億元至233億元之間。這個價格和BAIC入股戴姆勒的成本差不多,也讓業界對這筆交易背后的更多協議充滿了想象。在合作伙伴方面,戴姆勒顯然更放心BAIC,其背后的政府背書將為戴姆勒在中國的發展提供關鍵保障。同時,BAIC也是戴姆勒在中國的投資目標。2013年,戴姆勒入股BAIC,并推動北汽在港成功上市。目前持股比例為9.55%,擁有董事會席位。2018年,戴姆勒收購了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北汽藍谷的部分股份,目前持股3.01%。按照業內觀點,BAIC是左手牽,吉利是右手牽……還有。與此同時,戴姆勒與比亞迪并肩而行,似乎在中國的汽車政界和商界呈現出“平步青云”的實力姿態。與競爭對手相比,奔馳的優勢突出表現在合作伙伴和合作模式的選擇上。但同時,如何與兩個有相同訴求的合作伙伴保持穩定的雙軌發展,也是奔馳面臨的挑戰。與BAIC相比,吉利代表著資本實力、市場開拓能力和企業影響力。2018年10月,在入股戴姆勒僅8個月后,吉利宣布與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領域達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此項合作落地。雙方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移動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魏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星科技”),注冊資本17億元,雙方各持股50%。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聯手戴姆勒,為其虧損的smart品牌提供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50%股份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轉型。至此,吉利在未來汽車“四化”的兩大方向上綁定了戴姆勒——電動化和共享化。另一方面,BAIC與戴姆勒的合作,除了北京奔馳,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延伸有限,更多的合作表現在財務投入和戴姆勒對BAIC新能源高端車型的一些技術支持上。但對于戴姆勒來說,BAIC入股的結果傳達了整個中國市場的約束力。在宣布BAIC入股的第二天,戴姆勒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半年,戴姆勒集團乘用車和商用車總銷量下降1%,至82.2萬輛(2018年第二季度:83.3萬輛)。營收同比增長5%,至427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408億歐元);第二季度EBIT(息稅前盈利)為負16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26億歐元);凈利潤虧損12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凈利潤18億歐元)。不可避免的,中國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市場。據悉,奔馳品牌和smart品牌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車119.5萬輛,同比下降4.7%。國內市場,上半年銷量增速也開始下滑,總銷量34.47萬輛,同比增長1.3%。豪華品牌銷量冠軍讓位于寶馬,寶馬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長16.8%。根據BAIC 7月25日發布的最新公告,戴姆勒在京奔馳49%股權的股權收益為18.95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23.53億歐元下降24.3%。隨著下半年奔馳首款國產電動車EQC的上市,奔馳將正式加入中國新能源核心領域的競爭。中國概念的強化成功推高了戴姆勒這兩天的股價,但未來能否提供更持久的支撐,還要看戴姆勒接下來更多的資本和市場布局。7月23日,官方宣布BAIC持有戴姆勒5%的股份。此時距離上一條消息出來,才過去了兩個月。作為六年來消息的第三次傳播,這個謠言終于成真了。最終的交易是,BAIC共持有戴姆勒5%的股份,包括2.48%的直接持股和獲得相當于2.52%股份的額外投票權的權利。BAIC通過其100%控股的子公司投資環球有限公司完成持股,據彭博新聞報道,此次收購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共支付25億歐元(約合192億元人民幣)。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終于兌現了他在2015年說過的話:“戴姆勒已經是BAIC的第三大股東,BAIC入股戴姆勒后不會是小股東,但一定是第一大股東。”。現在的結果顯示,BAIC和戴姆勒已經成為對方的第三大股東。整整一年零五個月前,另一家中國汽車公司吉利汽車以73億歐元(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戴姆勒9.69%的有投票權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至此,中國資本已經掌握了這家德國豪華車公司近15%的股權。業界感興趣的是,這筆交易是以什么樣的代價達成的?雖然在6年前的“北戴河”項目中,BAIC入股戴姆勒是題中之意,但BAIC此前的努力卻被吉利叫停甚至搶奪。如今,在中國車市首次負增長、吉利與戴姆勒達成兩項合作協議、戴姆勒有意增持北京奔馳的背景下,BAIC終于如愿以償。如果單純歸結于戴姆勒敦促其履行承諾,以及SASAC的發布,顯然過于單薄。對此,不方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戴姆勒對BAIC的持股應該有更迫切的需求,其訴求是利用國資背景的合作伙伴BAIC來平衡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吉利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由于此次入股發生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非常時期,梅賽德斯-奔馳的增長前景和合資企業股權結構都存在變數。所以BAIC的六年夙愿在此時達成,不排除背后有與戴姆勒新的對價協議。有趣的是,BAIC入股戴姆勒的消息發布后,相關媒體報道稱,吉利汽車作為戴姆勒大股東發聲:致力于對戴姆勒的長期投資。這一收購總額也在不經意間碰撞出另一個敏感數字:幾個月前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馳股份至65%的傳聞中,戴姆勒需要的資金也在200億左右。截至發稿時,BAIC的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車(HK1958)尚未發布收購公告,北京SASAC、國家發改委等負責國企境外投資審批的部門也只是發布了消息,并無關于交易的審核內容。根據消息來源,這個t……nsaction在6年前的“北戴河”項目中就提交給了有關部門審批。這幾個月過程沒有完成,現在只是一個“結婚”儀式。2013年11月,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名為“北戴河”項目的一攬子戰略合作,并同意在戴姆勒持有BAIC股份后,BAIC也將持有戴姆勒股份。2015年,徐和誼還表示,入股戴姆勒的談判是在2013年簽署協議后開始的。然而,由于德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性和復雜性,該收購項目在未來兩年內一直在走相關審批程序。當時,徐和誼表示已進入最后階段,預計2015年底前有最終結果。但最后階段發生了什么,導致項目停工三年,至今不為外界所知。上述證券行業分析師認為,具有國資背景的BAIC,此次投資涉及金額較大,屬于境外投資,在前兩年境外投資收緊的環境下,不易獲批。吉利作為民營企業,在投資上更加靈活。根據監管文件,李書福在2018年2月的收購中擁有超過1.036億股戴姆勒股份的投票權。從吉利在海外二級市場分步購買戴姆勒股份的股價分析,吉利在9.69%的股份中持有較大比例的投票權。BAIC的持股不可避免地會與吉利進行比較。收購價格方面,相比2018年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時的70歐元/股,BAIC的交易價格為47歐元/股,大大降低了收購成本,但仍高于2013年戴姆勒不足40歐元的股價。2014年以來,隨著戴姆勒在中國市場的爆發,股價一路走高。但隨著2018年以來全球車市衰退,股價再次進入下行通道。上述人士表示,目前,BAIC已經通過二級市場大量收購了戴姆勒的股權。根據路透社今年5月的消息,北汽集團正在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并已開始在二級市場上增持戴姆勒的股份。按照戴姆勒當時的股價,收購5%的股份大約需要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9.88億元)。對于“直接持股2.48%,獲得相當于2.52%股份的額外投票權”的收購結果,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這與境外證券市場的股權結構有關,與境內a股的“同股同權”不同,境外證券市場的股權類別復雜。目前,BAIC收購的2.48%的股份將只有收益權,沒有投票權。根據德國證券交易所規則,3%和5%是必須披露的兩個敏感的股權比例變動節點。2017年吉利向戴姆勒提出收購要約時,目標也是5%的股權。有人認為,BAIC的每一筆錢都是國有資本,吉利不可能通過頂級投資機構為資本市場設計包含證券工具的復雜組合投資模式,從而獲得巨額資金,風險自擔。對戴姆勒來說,BAIC持股的更大意義在于制衡吉利。“吉利的野心太明顯了。作為最大的單一股東,很難說下一步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戴姆勒的發展。”從戴姆勒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包括擁有6.8%股權的第二大股東科威特投資局,以及擁有3.1%股權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其他股東均為純財務投資。雖然在吉利入股之初,有業內人士稱只是財務投資,但吉利也表示不會謀求戴姆勒決策層的話語權。但就在收購一年多后,吉利已經與戴姆勒達成合作。又200億?除了平衡吉利的長期目標,戴姆勒另一項同樣級別的200億投資也在BAIC入股后被推上了桌面。繼同為德系豪華汽車品牌的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份為中國車企分享更多股份打開大門之后,2018年底,又有國外消息傳出,戴姆勒欲增持股份……我把奔馳從49%提高到至少65%。針對這一消息,BAIC予以強烈否認,而戴姆勒則沒有回應,稱沒有可以向公眾公布的消息。這種模棱兩可的答復也讓業界更加肯定了戴姆勒擴股想法的存在。根據當時機構分析師的估算,戴姆勒16%的持股價值將在178億元至233億元之間。這個價格和BAIC入股戴姆勒的成本差不多,也讓業界對這筆交易背后的更多協議充滿了想象。在合作伙伴方面,戴姆勒顯然更放心BAIC,其背后的政府背書將為戴姆勒在中國的發展提供關鍵保障。同時,BAIC也是戴姆勒在中國的投資目標。2013年,戴姆勒入股BAIC,并推動北汽在港成功上市。目前持股比例為9.55%,擁有董事會席位。2018年,戴姆勒收購了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北汽藍谷的部分股份,目前持股3.01%。按照業界的觀點,BAIC是左手領導,吉利是右手領導。與此同時,戴姆勒與比亞迪并肩而行,似乎在中國的汽車政界和商界呈現出“平步青云”的實力姿態。與競爭對手相比,奔馳的優勢突出表現在合作伙伴和合作模式的選擇上。但同時,如何與兩個有相同訴求的合作伙伴保持穩定的雙軌發展,也是奔馳面臨的挑戰。與BAIC相比,吉利代表著資本實力、市場開拓能力和企業影響力。2018年10月,在入股戴姆勒僅8個月后,吉利宣布與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領域達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此項合作落地。雙方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移動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魏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星科技”),注冊資本17億元,雙方各持股50%。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聯手戴姆勒,為其虧損的smart品牌提供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50%股份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轉型。至此,吉利在未來汽車“四化”的兩大方向上綁定了戴姆勒——電動化和共享化。另一方面,BAIC與戴姆勒的合作,除了北京奔馳,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延伸有限,更多的合作表現在財務投入和戴姆勒對BAIC新能源高端車型的一些技術支持上。但對于戴姆勒來說,BAIC入股的結果傳達了整個中國市場的約束力。在宣布BAIC入股的第二天,戴姆勒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半年,戴姆勒集團乘用車和商用車總銷量下降1%,至82.2萬輛(2018年第二季度:83.3萬輛)。營收同比增長5%,至427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408億歐元);第二季度EBIT(息稅前盈利)為負16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26億歐元);凈利潤虧損12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凈利潤18億歐元)。不可避免的,中國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市場。據悉,奔馳品牌和smart品牌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車119.5萬輛,同比下降4.7%。國內市場,上半年銷量增速也開始下滑,總銷量34.47萬輛,同比增長1.3%。豪華品牌銷量冠軍讓位于寶馬,寶馬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長16.8%。根據BAIC 7月25日發布的最新公告,戴姆勒在京奔馳49%股權的股權收益為18.95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23.53億歐元下降24.3%。隨著下半年奔馳首款國產電動車EQC的上市,奔馳將正式加入中國新能源核心領域的競爭。中國概念的強化成功推高了戴姆勒這兩天的股價,但未來能否提供更持久的支撐,還要看戴姆勒接下來更多的資本和市場布局。
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張一。長城汽車旗下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WEY,在車市下行的寒冬中“尋路海外”,試圖艱難摸索出一條求生之路。
1900/1/1 0:00:00眾所周知,吉利是自主品牌中產品豐富、市場口碑好、旗下車型銷量高的車企;在自主品牌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
1900/1/1 0:00:00據路透社報道,在錯失第二季度財務目標之后,特斯拉公司7月24日再次推遲其盈利時間表,同時特斯拉還宣布公司電池業務的創始先驅JB斯特勞貝爾(JBStraubel)將辭去首席技術官的職務。
1900/1/1 0:00:00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信息顯示,在北京時間7月24日,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法人代表是蔚來汽車李斌,注冊資本70億,注冊地址則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谷一街10號院6號樓,
1900/1/1 0:00:00自動駕駛概念階段已經過去、如今已經不再是開一圈L4測試車就能吸引眼球的時代了。
1900/1/1 0:00:002019年貴陽工業產品博覽會即將開幕,本次工博會上,貴州輪胎廠將展出一款裝有芯片的高科技輪胎,能提前預知爆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