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C自有品牌的新掌門人幾乎已經落定。7月29日,記者從可靠渠道獲悉,集團新任副總裁楊曉東將兼任SAIC客車公司總經理。SAIC對這一任命的態度相對低調和保守。雖然汽車行業的幾家媒體近日曝光了這一進展,但SAIC尚未公開承認此事。這可能與任命程序有關。7月29日下午,記者撥通了楊曉東的辦公室座機號碼并接通,顯示他還沒有開始在新的崗位上履行職責。他說,“現在還不能透露人事事宜。”

楊曉東早年參與了SAIC與通用汽車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并被派往通用汽車北美總部的全球采購部。后來,楊曉東負責SAIC的海外業務,SAIC的出口量達到了行業的頂級水平。既有汽車廠的管理經驗,又有海外市場的運作,業界認為他是執掌SAIC乘用車的理想人選。SAIC客車公司對SAIC的意義不言而喻。SAIC雖然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但長期被指責“靠合資生存”,自主品牌無論是銷量還是利潤在集團中的份額都很低。近年來,SAIC將自主品牌的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6月,SAIC現任董事長陳虹上任后,將王曉秋提拔為副總裁,并從當時的上海通用調任乘用車公司。當時,SAIC乘用車、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三家子公司中,只有SAIC乘用車擔任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SAIC延續了這一思路。根據7月22日晚間官方公布的新一代高管名單,新任命的三位副總裁中,除了楊曉東之外,一位是主管行政業務并升任首席財務官的魏勇,另一位是主管新興業務并升任總工程師的祖思杰。從上述人事任命來看,SAIC對獨立板塊的重視程度甚至有所增加:升任副總裁的高管無一來自上汽通用和上海大眾,全部來自與“新四化”發展方向相吻合的增量業務領域。高管的升遷當然與政績有關,但對于SAIC這樣的大型國有集團來說,顯然代表著企業未來的布局重點。尤其是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拐點。上述汽車規模不進則退,下一步棋子布局尤為關鍵。加快自主品牌出海步伐SAIC或許迎來了十多年來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在整體市場遇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近幾年積累的成績可能最先受到影響。資料顯示,王曉秋主政的5年間,SAIC乘用車年銷量從18萬輛增長到70萬輛,但今年上半年銷量為32.46萬輛,同比下降9.6%。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博弈階段,SAIC乘用車的天花板也隱約可見。市場疲軟,銷售不振,是今年國內車市的主基調。針對這種情況,SAIC已經展開了幾輪轟轟烈烈的“救市”行動:今年4月,榮威和名爵先是下調了官方指導價,隨后又拋出了30億元的以舊換新補貼方案,都是針對自主品牌的。但即便如此,SAIC乘用車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也難以樂觀。除了市場因素,SAIC自有品牌的先發優勢也在消退。2016年,SAIC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斑馬系統,創造了“互聯網汽車”的新物種,并以此作為在市場上的反擊。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進入市場,SAIC乘用車在車聯網領域打造的差異化標簽也在慢慢被撕掉。今年……銷售壓力是真實的。王曉秋此前在一次新車發布會上承認,“生存”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雖然他的產品價格一再下降,但他認為目前穩定銷售是第一位的。銷量再次成為SAIC自主品牌的重中之重,楊曉東自身的海外市場基因被認為是“拯救”SAIC乘用車的有力武器。作為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楊曉東的表現非常出色。數據顯示,2018年,SAIC實現汽車出口和海外銷售27.7萬輛,同比增長62.5%,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在業務布局上,SAIC近年來建立了三個海外生產基地和三個海外創新研究基地,其中楊曉東是主要推動者。一些分析師認為,在海外市場為SAIC自主品牌尋找更多增長點是楊曉東自身的優勢。海外市場一直是SAIC反復強調的方向。在2019年SAIC經濟工作中,多次提到與整車業務相關的“抓手”,涉及出口和國際化經營。放開合資板塊和自主板塊對應的是SAIC在合資板塊的“放開”。被任命的副總裁中沒有一人來自上汽通用或SAIC大眾。五年前,升任副總裁的王曉秋來自上汽通用,張海亮來自SAIC大眾。值得一提的是,張海亮在擔任副總裁兩年后離開SAIC創業,他的離開也帶走了上汽大眾的一堆管理層。這兩年,上汽大眾一方面管理層大動蕩,另一方面又不時被媒體曝出“管理混亂”。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雖然負責SAIC的銷售,但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上半年,他們的銷售額分別下降了9.94%和12.91%。由此,上汽大眾在今年上半年將銷量冠軍拱手讓給了一汽大眾,這是6年來的第一次。事實上,市場需求疲軟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會輕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這樣的公司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隨著國家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也下調了廠商指導價,為終端提供更大的空間。需要指出的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仍然是SAIC最大的利潤來源。去年,SAIC的凈利潤為484億元,而上汽大眾和SAIC通用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80億和156億。相對而言,合資部門的情況要好于自主部門,這可能是SAIC進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地位的重要原因。今年是SAIC的“產品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都制定了相對積極的產品策略,甚至加大力度向市場推出產品,以保持領先地位。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SAIC自主品牌已經大幅減少了新產品的研發。此外,有接近SAIC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SAIC的內部調動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新任命的高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集團的發展重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項目很難取得成效”。SAIC自有品牌的新掌門人幾乎已經落定。7月29日,記者從可靠渠道獲悉,集團新任副總裁楊曉東將兼任SAIC客車公司總經理。SAIC對這一任命的態度相對低調和保守。雖然汽車行業的幾家媒體近日曝光了這一進展,但SAIC尚未公開承認此事。這可能與任命程序有關。7月29日下午,記者撥通了楊曉東的辦公室座機號碼并接通,顯示他還沒有開始在新的崗位上履行職責。他說,“現在還不能透露人事事宜。”

楊X……奧東早年參與了SAIC與通用汽車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并被派往通用汽車北美總部的全球采購部。后來,楊曉東負責SAIC的海外業務,SAIC的出口量達到了行業的頂級水平。既有汽車廠的管理經驗,又有海外市場的運作,業界認為他是執掌SAIC乘用車的理想人選。SAIC客車公司對SAIC的意義不言而喻。SAIC雖然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但長期被指責“靠合資生存”,自主品牌無論是銷量還是利潤在集團中的份額都很低。近年來,SAIC將自主品牌的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6月,SAIC現任董事長陳虹上任后,將王曉秋提拔為副總裁,并從當時的上海通用調任乘用車公司。當時,SAIC乘用車、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三家子公司中,只有SAIC乘用車擔任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SAIC延續了這一思路。根據7月22日晚間官方公布的新一代高管名單,新任命的三位副總裁中,除了楊曉東之外,一位是主管行政業務并升任首席財務官的魏勇,另一位是主管新興業務并升任總工程師的祖思杰。從上述人事任命來看,SAIC對獨立板塊的重視程度甚至有所增加:升任副總裁的高管無一來自上汽通用和上海大眾,全部來自與“新四化”發展方向相吻合的增量業務領域。高管的升遷當然與政績有關,但對于SAIC這樣的大型國有集團來說,顯然代表著企業未來的布局重點。尤其是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拐點。上述汽車規模不進則退,下一步棋子布局尤為關鍵。加快自主品牌出海步伐SAIC或許迎來了十多年來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在整體市場遇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近幾年積累的成績可能最先受到影響。資料顯示,王曉秋主政的5年間,SAIC乘用車年銷量從18萬輛增長到70萬輛,但今年上半年銷量為32.46萬輛,同比下降9.6%。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博弈階段,SAIC乘用車的天花板也隱約可見。市場疲軟,銷售不振,是今年國內車市的主基調。針對這種情況,SAIC已經展開了幾輪轟轟烈烈的“救市”行動:今年4月,榮威和名爵先是下調了官方指導價,隨后又拋出了30億元的以舊換新補貼方案,都是針對自主品牌的。但即便如此,SAIC乘用車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也難以樂觀。除了市場因素,SAIC自有品牌的先發優勢也在消退。2016年,SAIC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斑馬系統,創造了“互聯網汽車”的新物種,并以此作為在市場上的反擊。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進入市場,SAIC乘用車在車聯網領域打造的差異化標簽也在慢慢被撕掉。今年的銷售壓力是真實的。王曉秋此前在一次新車發布會上承認,“生存”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雖然他的產品價格一再下降,但他認為目前穩定銷售是第一位的。銷量再次成為SAIC自主品牌的重中之重,楊曉東自身的海外市場基因被認為是“拯救”SAIC乘用車的有力武器。作為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楊曉東的表現非常出色。數據顯示,2018年,SAIC實現汽車出口和海外銷售27.7萬輛,同比增長62.5%,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在業務布局上,近年來建立了三個海外生產基地和三個海外創新研發基地,其中楊……敖東是主要推動者。一些分析師認為,在海外市場為SAIC自主品牌尋找更多增長點是楊曉東自身的優勢。海外市場一直是SAIC反復強調的方向。在2019年SAIC經濟工作中,多次提到與整車業務相關的“抓手”,涉及出口和國際化經營。放開合資板塊和自主板塊對應的是SAIC在合資板塊的“放開”。被任命的副總裁中沒有一人來自上汽通用或SAIC大眾。五年前,升任副總裁的王曉秋來自上汽通用,張海亮來自SAIC大眾。值得一提的是,張海亮在擔任副總裁兩年后離開SAIC創業,他的離開也帶走了上汽大眾的一堆管理層。這兩年,上汽大眾一方面管理層大動蕩,另一方面又不時被媒體曝出“管理混亂”。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雖然負責SAIC的銷售,但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上半年,他們的銷售額分別下降了9.94%和12.91%。由此,上汽大眾在今年上半年將銷量冠軍拱手讓給了一汽大眾,這是6年來的第一次。事實上,市場需求疲軟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會輕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這樣的公司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隨著國家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也下調了廠商指導價,為終端提供更大的空間。需要指出的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仍然是SAIC最大的利潤來源。去年,SAIC的凈利潤為484億元,而上汽大眾和SAIC通用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80億和156億。相對而言,合資部門的情況要好于自主部門,這可能是SAIC進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地位的重要原因。今年是SAIC的“產品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都制定了相對積極的產品策略,甚至加大力度向市場推出產品,以保持領先地位。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SAIC自主品牌已經大幅減少了新產品的研發。此外,有接近SAIC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SAIC的內部調動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新任命的高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集團的發展重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項目很難取得成效”。
2016年6月,埃隆馬斯克受邀參加了CodeConference2016,這是一場由美國著名科技媒體Recode舉辦的一年一度的科技界盛會,阿里巴巴,蘋果,Facebook,谷歌,亞馬遜,
1900/1/1 0:00:00代充正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新興業務。7月26日,依威能源在上海宣布推出“E代充”充電服務:當車主遇到充電車位不足等情況時,可將車交給E代充,由相關專員選擇充電車位不緊張的區域,為車輛充電。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Navya)據外媒報道,法國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共享移動出行解決方案開發商Navya宣布,已經與兩家韓國ESMO公司和SK電訊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
1900/1/1 0:00:00Lyft的自駕車發展到了第三代,其5級的自駕車隊已經累積了數萬公里的行駛路程,而車上搭載的先進感測裝置,包括超高動態攝影機,能在行駛的過程收集清晰的道路資料,Lyft提到,
1900/1/1 0:00:007月25日,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對外發布了它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
1900/1/1 0:00:007月29日,蔚來001號員工、“Nomi之父”李泰德在蔚來APP上“例行”發表了一篇文章。也就是說,蔚來又要FOTA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