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流觀點認為是“新四化”: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有些公司的“新四化”把第二、第三合二為一,加上了“國際化”或“數字化”。國內汽車行業集體以“新四化”作為戰略和政策制定的設想和重點,以一個定論來進行項目安排、資源配置和資產布局。看來這四種我稱之為集體戰略迷失和盲從的未來汽車產業趨勢,會給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留下一個很大的陷阱。汽車工業的未來趨勢只是“新四化”嗎?不要!因為它沒能把握住未來汽車行業的所有趨勢和核心本質。我的觀點不是否定“新四化”,而是省略或者忽略了幾個非常重要的趨勢,甚至是更顛覆性的趨勢。“新四化”的主流觀點主要從汽車零部件的技術和使用入手,卻忽略了汽車再生產鏈條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制造和銷售。特別是主流觀點忽略了未來汽車終端產品類型是什么,因為產品類型是任何一個處于顛覆期的行業都必須把握的核心本質。否則,即使你掌握了所有的零部件技術,比如電氣化、無人駕駛,如果你不了解未來汽車的產品類型,這些技術就會成為技術孤島,無法應對未來或者被顛覆。手機行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案例。2007年前后,蘋果理解了未來的手機類型——智能生態,并擊敗了行業領袖諾基亞。所有不了解這種類型的手機公司,不管他們有多輝煌,技術儲備和資產有多豐富,都無情地消失了,比如摩托羅拉、愛立信、阿爾卡特、索尼、海爾、TCL。為什么傳統手機巨頭只有三星留下來?因為它了解蘋果手機的類型。作為后來者,華為、小米、Vivo、Oppo、傳音等中國手機廠商也深諳此道,因此成功進入并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所以我一直堅持,把握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比把握“現代化”更重要。只有把握住它的類型,如何開發應用“幾種技術”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最終產品是各種技術的聚合。主流“新四化”觀點: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本末倒置!綜上所述,“新四化”的主流觀點忽略了汽車工業未來的四個重要趨勢:1。加成2。定制3。去中介化4。生態化的前兩個趨勢是汽車制造技術和制造范式的革命,去中介化是汽車銷售、渠道和服務方式的革命,生態化是汽車產品類型的革命。只有增加對這四個趨勢的了解,才能真正把握未來汽車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的全貌,進而把握汽車產業的顛覆性,國家和企業才能制定正確的戰略和政策!1.制造技術、增材與傳統汽車的四大技術命運回顧人類汽車的歷史,制造技術的革命始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忽略或者省略嗎?1913年,福特在藍海公園誕生的大規模裝配線將汽車帶入了一個新時代。20世紀七八十年代形成的豐田精益生產模式的一個核心內容是制造技術的革命,開啟了人類汽車大規模定制的時代。汽車的進化反復證明,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產品開發和工藝開發同等重要!增材制造是未來汽車工業非常重要的趨勢。增材制造是通過逐漸積累材料來制造實體零件,相對于傳統的材料去除-切削的制造方法。以3D打印為代表的增材制造方式將顛覆汽車制造的傳統四大流程和零件體系。2013年11月,世界上第一輛全3D打印汽車Ubree2誕生,55個零件,打印2500小時,在美國穿越4500公里,消耗38升燃料。2014年10月,美國亞利桑那州地方汽車公司制造了全球首款“3D打印”電動汽車Strati。Strati由碳纖維和塑料制成,全車只用了40個零件。打印和組裝零件只需45小時,一次充電可行駛約240公里。如果正式發售,價格在18000-30000美元之間。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總打印時間減少到24小時,最終達到10小時,使用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然后降低成本,使普通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在過去的十年里,寶馬已經生產了100萬個3D打印零件。2018年,寶馬集團增材制造中心預計將生產20萬個3D打印零件,比2017年增長42%。中國汽車企業集團,誰像寶馬一樣建立了自主增材制造中心?如果我們的企業只著眼于“新四化”,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前途灰暗,全軍覆沒!你抓住了一個方向,卻忽略了另一個方向。雖然汽車增材制造離商業化還很遠,但世界上所有顛覆性的技術都是不成熟到成熟的。加法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制造技術的進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預計2037年左右導入期結束,進入快速增長期。2.汽車制造的定制化、個性化與范式革命自1769年第一輛汽車——蒸汽機汽車誕生以來,汽車制造范式經歷了工藝生產(1769-1912)、大規模生產(1913-1955)和精益生產四種成熟形式。1955-1980)和大規模定制生產(1980年至今)。大規模生產模式是對手工模式的顛覆,是汽車史上第一次制造范式的根本性創新,推動了世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大規模生產模式、精益生產模式和大規模定制構成了現代汽車的主流制造范式,但它們不是替代品,后者是在前者基礎上的優化和飛躍。今天,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工業軟件、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的應用和發展,定制個性化將顛覆過去的制造范式,改變汽車的設計、生產、銷售和使用。從汽車誕生到大規模流水線應用期間,汽車制造都是手工操作,勞斯萊斯、賓利等超豪華高端車一直秉承這一理念。雖然手工制造也包含定制零部件,比如勞斯萊斯,但個性化定制不同于手工制造。手工制造以傳統工藝為基礎,個性化的原則是運用現代生產技術,既保持了手工制造的個性化特點,又具有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質量優勢,以及大規模定制的多樣化特點。個性化定制和大規模定制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是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定制,客戶參與產品設計;后者滿足一類人需求的定制,用戶只能從企業現有模塊中選擇,客戶不參與設計。參見圖1和表1。

圖1李賢均汽車制造模式的演變和未來趨勢。汽車烏托邦。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第328頁。

表1李賢均汽車制造模式的類型和差異。汽車烏托邦。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第328頁因此,個性化定制不是向手工制造時代的回歸,而是基于大規模定制的汽車制造范式的根本性創新。它不僅改變了生產過程本身,而且深刻地影響著設計、開發、銷售和服務。3.去中介化與汽車銷售服務方式的革命2003年,美國硅谷誕生了一家不同于底特律模式的公司:特斯拉。最大的區別不是電氣化,而是沒有4S商店。只在城市商圈設立體驗店,不賣車,提供試駕、試乘,介紹特斯拉產品和企業文化,銷售特斯拉品牌周邊產品(衣服、飾品等。).特斯拉與傳統汽車銷售的另一個區別是,用戶必須預先支付押金。以Model3為例,它在全球發布了40萬輛汽車,為期一個月,以每輛車1000美元的押金為基礎,提前獲得了10億美元的現金流。從汽車行業整體來看,取消經銷商的去中介化趨勢還處于初級階段,只有特斯拉采用了這種模式。然而,另一種去中介化的模式,即電子商務取代或分割傳統的4S門店,已經完成了導入期,開始進入成長期。自2015年中國“雙十一”以來,一天的汽車銷量翻了一番,阿里、汽車之家、易車的總銷量從15萬輛增長到32萬輛、78萬輛、160萬輛。這相當于多少4S商店一年的銷售額!第三種脫媒模式,即整車企業自營銷售和服務社會化,正在進入導入期。尤其是隨著添加材料引起的約40個汽車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互聯網、汽車工業的深度結合,未來20年,第一種脫媒模式將進入成熟階段,后兩種模式將進入成長期。傳統的汽車銷售方式、渠道、服務方式都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4.生態與未來汽車產品類型革命如上所述,有什么比把握“新四化”趨勢更重要?它是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是什么?既不是“底特律思維:汽車+電腦”;而不是“硅谷思維:電腦+汽車”!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是:智能生態產品。其前提是建立基于核心產品的全新生態系統。先說視聽產品和手機在世界上的進化史。20世紀80年代,人類有了一個偉大的視聽產品:索尼隨身聽,一個征服全球消費者,席卷全球的產品。90年代另一個偉大的產品:諾基亞手機,跨國傲慢!但是這兩個偉大的產品最后都被蘋果毀了,就是iPod毀了walkman,iPhone毀了諾基亞手機!一個曾經生產電腦的公司是如何走到這一步,顛覆視聽行業和手機行業的?核心原因有兩個:一是從單體創新到系統或生態創新;第二,產品-平臺-生態系統。以影音產品為例,蘋果不僅研發制造了核心產品iPod和iPhone,還建立了平臺級產品iTunes。正是這個iTunes通過移動互聯網將唱片公司、音樂創作公司、信用卡、支付公司等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不僅促進了蘋果終端產品的收入,還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蘋果還可以通過音樂銷售傭金獲得豐厚的利潤。參見圖2。

李賢均。汽車烏托邦。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第61頁。另一方面,索尼的隨身聽和諾基亞手機只是孤立的產品。他們雖然性能優秀,但無法打造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生態產品,即使是先進的組件技術也無法阻擋蘋果的生態攻擊。諾基亞高管后來得出結論,失敗的原因是深刻的:蘋果建立了一個生態系統,但諾基亞沒有。這也是摩托羅拉等手機巨頭倒下的原因,是技術和資產雄厚的微軟手機失敗的原因,是三星輝煌生存,華為、小米異軍突起的原因!回到汽車,雖然比手機復雜很多,但未來的產品類型是基于上述機制的智能生態產品,如圖3所示。

圖3未來汽車產品類型李賢均演講《汽車產業大趨勢與未來創新類型》所有不了解未來汽車類型的企業,無論多么努力,無論如何投入新四化,都將和曾經的手機巨頭有著同樣的命運。2018年1月8日,豐田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了已經具備未來車型的e-plallet,它抓住了未來車型的精髓。當然,豐田最大的任務是如何在燃料電池車上實現這一產品。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對手,傳統汽車、特斯拉等新勢力的對手,就是蘋果!它的iCar可能會像iPhone一樣顛覆整個汽車行業。國內主流觀點認為是“新四化”: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有些公司的“新四化”把第二、第三合二為一,加上了“國際化”或“數字化”。國內汽車行業集體以“新四化”作為戰略和政策制定的設想和重點,以一個定論來進行項目安排、資源配置和資產布局。看來這四種我稱之為集體戰略迷失和盲從的未來汽車產業趨勢,會給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留下一個很大的陷阱。汽車工業的未來趨勢只是“新四化”嗎?不要!因為它沒能把握住未來汽車行業的所有趨勢和核心本質。我的觀點不是否定“新四化”,而是省略或者忽略了幾個非常重要的趨勢,甚至是更顛覆性的趨勢。“新四化”的主流觀點主要從汽車零部件的技術和使用入手,卻忽略了汽車再生產鏈條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制造和銷售。特別是主流觀點忽略了未來汽車終端產品類型是什么,因為產品類型是任何一個處于顛覆期的行業都必須把握的核心本質。否則,即使你掌握了所有的零部件技術,比如電氣化、無人駕駛,如果你不了解未來汽車的產品類型,這些技術就會成為技術孤島,無法應對未來或者被顛覆。手機行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案例。2007年前后,蘋果理解了未來的手機類型——智能生態,并擊敗了行業領袖諾基亞。所有不了解這種類型的手機公司,不管他們有多輝煌,技術儲備和資產有多豐富,都無情地消失了,比如摩托羅拉、愛立信、阿爾卡特、索尼、海爾、TCL。為什么傳統手機巨頭只有三星留下來?因為它了解蘋果手機的類型。作為后來者,華為、小米、Vivo、Oppo、傳音等中國手機廠商也深諳此道,因此成功進入并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所以我一直堅持,把握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比把握“現代化”更重要。只有把握住它的類型,如何開發應用“幾種技術”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最終產品是各種技術的聚合。主流“新四化”觀點: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本末倒置!綜上所述,“新四化”的主流觀點忽略了汽車工業未來的四個重要趨勢:1。加成2。定制3。去中介化4。生態化的前兩個趨勢是汽車制造技術和制造范式的革命,去中介化是汽車銷售、渠道和服務方式的革命,生態化是汽車產品類型的革命。只有增加對這四個趨勢的了解,才能真正把握未來汽車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的全貌,進而把握汽車產業的顛覆性,國家和企業才能制定正確的戰略和政策!1.制造技術、增材與傳統汽車的四大技術命運回顧人類汽車的歷史,制造技術的革命始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忽略或者省略嗎?1913年,福特在藍海公園誕生的大規模裝配線將汽車帶入了一個新時代。20世紀七八十年代形成的豐田精益生產模式的一個核心內容是制造技術的革命,開啟了人類汽車大規模定制的時代。汽車的進化反復證明,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產品開發和工藝開發同等重要!增材制造是未來汽車工業非常重要的趨勢。增材制造是通過逐漸積累材料來制造實體零件,相對于傳統的材料去除-切削的制造方法。以3D打印為代表的增材制造方式將顛覆汽車制造的傳統四大流程和零件體系。2013年11月,世界上第一輛全3D打印汽車Ubree2誕生,55個零件,打印2500小時,在美國穿越4500公里,消耗38升燃料。2014年10月,美國亞利桑那州地方汽車公司制造了全球首款“3D打印”電動汽車Strati。Strati由碳纖維和塑料制成,全車只用了40個零件。打印和組裝零件只需45小時,一次充電可行駛約240公里。如果正式發售,價格在18000-30000美元之間。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總打印時間減少到24小時,最終達到10小時,使用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然后降低成本,使普通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在過去的十年里,寶馬已經生產了100萬個3D打印零件。2018年,寶馬集團增材制造中心預計將生產20萬個3D打印零件,比2017年增長42%。中國汽車企業集團,誰像寶馬一樣建立了自主增材制造中心?如果我們的企業只著眼于“新四化”,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前途灰暗,全軍覆沒!你抓住了一個方向,卻忽略了另一個方向。雖然汽車增材制造離商業化還很遠,但世界上所有顛覆性的技術都是不成熟到成熟的。加法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制造技術的進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預計2037年左右導入期結束,進入快速增長期。2.汽車制造的定制化、個性化與范式革命自1769年第一輛汽車——蒸汽機汽車誕生以來,汽車制造范式經歷了工藝生產(1769-1912)、大規模生產(1913-1955)和精益生產四種成熟形式。1955-1980)和大規模定制生產(1980年至今)。大規模生產模式是對手工模式的顛覆,是汽車史上第一次制造范式的根本性創新,推動了世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大規模生產模式、精益生產模式和大規模定制構成了現代汽車的主流制造范式,但它們不是替代品,后者是在前者基礎上的優化和飛躍。今天,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工業軟件、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的應用和發展,定制個性化將顛覆過去的制造范式,改變汽車的設計、生產、銷售和使用。從汽車誕生到大規模流水線應用期間,汽車制造都是手工操作,勞斯萊斯、賓利等超豪華高端車一直秉承這一理念。雖然手工制造也包含定制零部件,比如勞斯萊斯,但個性化定制不同于手工制造。手工制造以傳統工藝為基礎,個性化的原則是運用現代生產技術,既保持了手工制造的個性化特點,又具有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質量優勢,以及大規模定制的多樣化特點。個性化定制和大規模定制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是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定制,客戶參與產品設計;后者滿足一類人需求的定制,用戶只能從企業現有模塊中選擇,客戶不參與設計。參見圖1和表1。

圖1李賢均汽車制造模式的演變和未來趨勢。汽車烏托邦。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第328頁。

表1李賢均汽車制造模式的類型和差異。汽車烏托邦。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第328頁因此,個性化定制不是向手工制造時代的回歸,而是基于大規模定制的汽車制造范式的根本性創新。它不僅改變了生產過程本身,而且深刻地影響著設計、開發、銷售和服務。3.去中介化與汽車銷售服務方式的革命2003年,美國硅谷誕生了一家不同于底特律模式的公司:特斯拉。最大的區別不是電氣化,而是沒有4S商店。只在城市商圈設立體驗店,不賣車,提供試駕、試乘,介紹特斯拉產品和企業文化,銷售特斯拉品牌周邊產品(衣服、飾品等。).特斯拉與傳統汽車銷售的另一個區別是,用戶必須預先支付押金。以Model3為例,它在全球發布了40萬輛汽車,為期一個月,以每輛車1000美元的押金為基礎,提前獲得了10億美元的現金流。從汽車行業整體來看,取消經銷商的去中介化趨勢還處于初級階段,只有特斯拉采用了這種模式。然而,另一種去中介化的模式,即電子商務取代或分割傳統的4S門店,已經完成了導入期,開始進入成長期。自2015年中國“雙十一”以來,一天的汽車銷量翻了一番,阿里、汽車之家、易車的總銷量從15萬輛增長到32萬輛、78萬輛、160萬輛。這相當于多少4S商店一年的銷售額!第三種脫媒模式,即整車企業自營銷售和服務社會化,正在進入導入期。尤其是隨著添加材料引起的約40個汽車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互聯網、汽車工業的深度結合,未來20年,第一種脫媒模式將進入成熟階段,后兩種模式將進入成長期。傳統的汽車銷售方式、渠道、服務方式都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4.生態與未來汽車產品類型革命如上所述,有什么比把握“新四化”趨勢更重要?它是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是什么?既不是“底特律思維:汽車+電腦”;而不是“硅谷思維:電腦+汽車”!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是:智能生態產品。其前提是建立基于核心產品的全新生態系統。先說視聽產品和手機在世界上的進化史。20世紀80年代,人類有了一個偉大的視聽產品:索尼隨身聽,一個征服全球消費者,席卷全球的產品。90年代另一個偉大的產品:諾基亞手機,跨國傲慢!但是這兩個偉大的產品最后都被蘋果毀了,就是iPod毀了walkman,iPhone毀了諾基亞手機!一個曾經生產電腦的公司是如何走到這一步,顛覆視聽行業和手機行業的?核心原因有兩個:一是從單體創新到系統或生態創新;第二,產品-平臺-生態系統。以影音產品為例,蘋果不僅研發制造了核心產品iPod和iPhone,還建立了平臺級產品iTunes。正是這個iTunes通過移動互聯網將唱片公司、音樂創作公司、信用卡、支付公司等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不僅促進了蘋果終端產品的收入,還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蘋果還可以通過音樂銷售傭金獲得豐厚的利潤。參見圖2。

李賢均。汽車烏托邦。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年,第61頁。另一方面,索尼的隨身聽和諾基亞手機只是孤立的產品。他們雖然性能優秀,但無法打造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生態產品,即使是先進的組件技術也無法阻擋蘋果的生態攻擊。諾基亞高管后來得出結論,失敗的原因是深刻的:蘋果建立了一個生態系統,但諾基亞沒有。這也是摩托羅拉等手機巨頭倒下的原因,是技術和資產雄厚的微軟手機失敗的原因,是三星輝煌生存,華為、小米異軍突起的原因!回到汽車,雖然比手機復雜很多,但未來的產品類型是基于上述機制的智能生態產品,如圖3所示。

圖3未來汽車產品類型李賢均演講《汽車產業大趨勢與未來創新類型》所有不了解未來汽車類型的企業,無論多么努力,無論如何投入新四化,都將和曾經的手機巨頭有著同樣的命運。2018年1月8日,豐田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了已經具備未來車型的e-plallet,它抓住了未來車型的精髓。當然,豐田最大的任務是如何在燃料電池車上實現這一產品。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對手,傳統汽車、特斯拉等新勢力的對手,就是蘋果!它的iCar可能會像iPhone一樣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真正顛覆性的傳統車企可能還沒有出現,就像當年智能手機的開創者——黑莓,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會半路殺出一個iPhone,成為黑莓的掘墓人!要了解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我們必須把握以下四個標準:

李賢均演講《汽車產業大趨勢與未來創新格局》的顛覆時代:汽車企業的核心本質和定位首先是什么?

李賢均演講《汽車產業大趨勢及未來創新模式》五、總結汽車“新四化”很重要,但不全面。省略了未來汽車工業更具顛覆性的四大趨勢:添加材料、定制個性化、去中介化、生態化。特別是“新四化”的觀點,未能基于產業的核心要素——終端產品的未來類型來思考,而是本末倒置,給未來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陷阱。技術和高質量組件是一個個孤島,就像索尼的隨身聽和諾基亞的手機一樣。產業顛覆時期的戰略,應該始終立足于未來的產品類型——智能生態產品,思考和發展未來的技術,構建未來的能力體系,改變組織DNA。產業顛覆時期的戰略,最怕只基于技術趨勢思考。必須指出的是,生態雖然重要,但其前提和基礎必須是核心產品和平臺產品。沒有這兩點,生態就是沙灘上的建筑。還需要指出的是,世界競爭地圖沒有集成創新的位置,最多是集成組合;沒有核心技術和產品,所有的集成都是曇花一現。這應該是對中國新型汽車制造力量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一個提醒。中國汽車工業的所有創新主體該醒醒了:要走出“新四化”的迷思和盲從,站在更高的山頂上遠眺,看未來!更上一層樓看千里青山遮不住,畢竟向東流。......真正顛覆性的傳統車企可能還沒有出現,就像當年智能手機的開創者——黑莓,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會半路殺出一個iPhone,成為黑莓的掘墓人!要了解未來的汽車產品類型,我們必須把握以下四個標準:

李賢均演講《汽車產業大趨勢與未來創新格局》的顛覆時代:汽車企業的核心本質和定位首先是什么?

李賢均演講《汽車產業大趨勢及未來創新模式》五、總結汽車“新四化”很重要,但不全面。省略了未來汽車工業更具顛覆性的四大趨勢:添加材料、定制個性化、去中介化、生態化。特別是“新四化”的觀點,未能基于產業的核心要素——終端產品的未來類型來思考,而是本末倒置,給未來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陷阱。技術和高質量組件是一個個孤島,就像索尼的隨身聽和諾基亞的手機一樣。產業顛覆時期的戰略,應該始終立足于未來的產品類型——智能生態產品,思考和發展未來的技術,構建未來的能力體系,改變組織DNA。產業顛覆時期的戰略,最怕只基于技術趨勢思考。必須指出的是,生態雖然重要,但其前提和基礎必須是核心產品和平臺產品。沒有這兩點,生態就是沙灘上的建筑。還需要指出的是,世界競爭地圖沒有集成創新的位置,最多是集成組合;沒有核心技術和產品,所有的集成都是曇花一現。這應該是對中國新型汽車制造力量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一個提醒。中國汽車工業的所有創新主體該醒醒了:要走出“新四化”的迷思和盲從,站在更高的山頂上遠眺,看未來!更上一層樓看千里青山遮不住,畢竟向東流。......
眾所周知,在滴滴順風車事件之后,順風車市場可以說是幾乎迎來毀滅性的打擊。
1900/1/1 0:00:00從高調簽署合作到項目遲遲未能動工,再到外包租賃場地,距離該項目達成協議已經兩年過去。
1900/1/1 0:00:00汽車工業再添薪火。7月31日,華人運通發布全新豪華智能純電品牌高合HiPhi,用全新的視角和框架打造出行工具,定義智能汽車新品類。
1900/1/1 0:00:001、淘汰老舊車型西安市新上線200輛純電動出租汽車7月31日上午,西安市純電動出租汽車發布儀式在位于高新區草堂科技產業園的比亞迪二廠隆重舉行。
1900/1/1 0:00:00但凡在一二線城市的有車一族,一定經歷過找不到停車位或是找到了車位卻停不好的恐懼。在停車位稀缺的大城市,“開車5分鐘,停車半小時”并不只是一個段子。有一個職業可以克服停車難題代客泊車專員。
1900/1/1 0:00:00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6月,汽車產銷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產銷量分別完成1895萬輛和20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73和96,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別縮小39和68個百分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