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初相約北京。6月的一個下午,在繁華喧鬧的CBD,我下定決心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豐田紡織(中國)常務副總經理莊志強與記者喝著涼茶,在駕駛艙里嚴肅地談論著“汽車四化”、汽車座椅的未來以及豐田紡織如何應對百年來充滿未知的挑戰和機遇。

莊志強,清華大學畢業生,在名古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后,于1996年加入豐田汽車公司,負責發動機工程技術的開發和豐田天津合資項目的策劃和推進。2001年加入豐田紡織株式會社,負責籌備豐田紡織中國及其在中國的生產工廠。2016年,他成為第一個進入這家百年企業高層的中國人。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莊志強帶領豐田紡織投資中國市場,積極參與行業協會事務,確立豐田紡織在中國的公益活動方針,積極回報中國社會,成績斐然。■“變”與“不變”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過去的2018年和現在的2019年,都在中國汽車史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記。2018年,中國汽車總銷量28年來首次下降。2019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依然一片寒意。記者發現,以豐田為首的日系車在華表現十分搶眼,銷量不降反升。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汽豐田銷量達254,954輛,同比增長21%。“豐田在中國市場的實力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激勵。”莊志強告訴記者,作為豐田汽車歷史最悠久的零部件供應商,豐田紡織從1918年成立到2018年,剛剛走過百年歷程。2019年,百年豐田紡織重新出發,投入中國市場。今年,豐田紡織在天津擴建了汽車濾清器工廠。當記者提到豐田在中國發展的獨特之處時,莊志強的看法是,近兩年來,豐田對中國市場現狀有了更透徹的了解,在車型選擇和新車規劃方面,都考慮到了各種因素。最重要的是,豐田始終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市場從來都是不可預測的。豐田的“市場”之道,就是駕馭“變”和“不變”,豐田紡織百年來也是借鑒。莊志強告訴記者:“去年,豐田紡織在總結百年發展歷程時,我們發現關鍵是‘變’和‘不變’。很明顯豐田紡織的產品、技術、人員、布局、規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變的是,在過去的100年里,豐田紡織積極應對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挑戰,以及對產品制造的專注和對精益生產的堅持。”■今天、明天和后天
豐田紡織,最早的紡織企業,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已是知名的汽車座椅及內飾企業。與時俱進,永不止步。為了應對未來的變化,豐田紡織也做了很多布局。莊志強介紹,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豐田紡織圍繞“時空品質”的主題,展出了“今天、明天、后天”的產品和技術。他說:“今天意味著我們專注于當前的傳統汽車,供應汽車座椅、內飾和過濾器產品。明天,也就是全方位新能源汽車的時代,豐田紡織也在積極布局氫燃料電池電池的核心部件——電機轉子和隔板等產品,并已小規模量產。后天,也就是未來的趨勢,面對移動出行時代,我們已經投入巨資積極研究各種前瞻性技術。”雖然豐田紡織積極應對未來的變化,但挑戰依然無處不在。莊……g認為汽車行業非常重視質量、成本、供貨速度的控制。“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會在產品成本和響應速度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戰。在中國,我們需要更快的反應速度,包括提供新產品和投入新技術。為此,豐田紡織在2015年擴建了中國R&D中心,進行更多的現場研發。”他說這是其中之一。第二,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智能駕駛,都是需要投入巨資的新興產業。目前,外國和當地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但是在未來,能否盡快看清方向,快速找到適合未來的商業模式或產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挑戰。■讓大數據計算未來駕駛艙“‘汽車現代化’正在迅速影響汽車工業的發展,豐田紡織也在努力適應新的變革時代,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采訪中,莊志強侃侃而談,可以預見,他對此有很長時間的深思。在莊志強看來,“汽車現代化”中的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對駕乘者的駕駛習慣有著顯著的影響,電動化和互聯化正在為這種改變提供技術支持。電氣化正在改變汽車的動力。燃油車時代,車輛的核心部件是發動機,在發動機技術和效率的提升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未來可能會被動力電池取代。但是,汽車的內部空間及其功能將繼續存在。面對這樣的變化,豐田紡織去年成立了新的價值創造中心,總部設在日本,還在美國硅谷設立了工作站。他透露,豐田紡織計劃今年在中國設立新的辦事處。去年,豐田宣布將成為移動出行供應商。越來越多的車企和零部件企業也看清了這一趨勢。作為一家座椅企業,豐田紡織如何在移動出行領域發揮作用,是豐田紡織不斷思考的問題。莊志強說:“我們一直在思考,未來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駕駛艙空間。我們試圖每年展示一些新的駕駛艙概念,并進一步了解未來的社會需求。”在他看來,目前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是100年汽車發展帶來的慣性。現在一些整車和零部件公司正在嘗試開發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五大感官空間。事實上,他們正在探索未來的商業模式。在設計未來駕駛艙時,豐田紡織將通過收集和分析大數據,更準確地判斷人類的感知,從而嘗試設計駕駛艙空間的新變化。的確,在過去的幾年里,豐田紡織已經陸續在各大車展上展出了一些面向未來的駕駛艙概念。在2019年的CES展會上,豐田紡織展示了兩款自動駕駛概念駕駛艙,分別是ACES和MOOX。
其中,ACES駕駛艙可以主動調節駕駛姿勢、溫度等。,讓駕乘者獲得最舒適的駕駛體驗。
另一個概念艙MOOX(結合了Mobile和box這個詞)。概念艙是為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設計的,類似于輪子上的盒子。莊志強告訴記者,這兩款概念車車型分別體現了豐田紡織對L4和L5自動駕駛條件下未來駕駛空間變化的認識和理解。發揮本土化優勢豐田紡織在中國發展了24年。目前,豐田紡織在中國有19家企業,其中控股50%以上的企業有14家。莊志強對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02年,他帶領團隊成立了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后增資成為豐田紡織在中國的區域總部和R&D中心,負責R&D的統一管理,中國19家企業的生產和運營,建立中國一體化管理體系,建立中國獨立用戶偏好調查,開發設計中國標準產品,建立……豐田紡織中國五大全球R&D中心之一。與此同時,中國的法規、認證和外交事務體系已經建立。談及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發展,莊志強認為有三個階段。第一,初期(2000年以前),豐田紡織在天津、上海、成都建立了三家企業。二是布局階段(2005年之前),期間豐田紡織從北到南建立了10家企業,基本完成了豐田紡織在中國的這一階段的布局。其中包括與一汽、廣汽等重要合作伙伴的合作。第三,大發展階段(2010年開始),期間豐田紡織進一步增加在華產量,成立兩家公司,擴建部分工廠。在此基礎上,豐田紡織在中國的業務進入收獲期,整體實現了快速發展。莊志強還透露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小故事。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豐田紡織廠(從事紡織業務)是豐田集團在日本以外的第一家企業。也正是繼承了這段歷史,豐田紡織在今天的中國24年發展中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并繼續為中國做出更多的貢獻,回饋中國社會。隨著豐田紡織在中國業務的逐步拓展,莊志強帶領豐田紡織積極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組織的行業標準制定,積極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建言獻策。2015年,莊志強帶領團隊攜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為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開展義務教育和公益培訓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本土化。對此,莊志強非常認同。他認為,對于外資企業來說,不僅僅是豐田紡織,本土化也是重要任務。這些年來,豐田紡織在幾個方面進行了本土化。首先是生產的本地化。1995年進入中國后,豐田紡織中國就像一張白紙,現在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產品、工藝、生產技術、設備的進步。莊志強說:“豐田紡織有一些全球通用的生產指標,用于每月評估。據我所知,全球有近100家企業參加了評比。在評比中,豐田紡織中國一直表現出色,甚至多次在評比中名列第一。在中國,豐田紡織在產品制造的本土化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二是采購本地化。莊志強說:“除了我們自己生產的部分零件,還有大量零件需要采購。我們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進口了很多零部件,現在在不斷擴大本土供應商的比例。我們預計,純本土供應商的比例已經達到50%左右。”第三是研發的本土化。坦白說,大部分外資企業車型的原始設計可能還是由海外公司提供的。然而,自2011年在上海總部設立R&D中心以來,豐田紡織加強了R&D,尤其是原位評估和測試。2015年,R&D中心進行了擴建。我們一直在這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當然,這也需要整車廠商的配合。除了豐田,我們還在支持寶馬、通用和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并逐步實現就地研發和生產。”莊志強說。第四是人才本地化。莊志強告訴記者,這對豐田紡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2015年,豐田紡織集團提出了本土干部晉升計劃,豐田紡織中國的科長以上干部已被納入這一體系。同時,這個計劃有具體的指標。到2020年,主要干部崗位國產化率達到50%;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0% ~ 80%。“在地方培養人才方面,我們加強了測評挖掘和干部培訓教育工作。”他說。五是社會責任本土化,即強化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社會貢獻。莊志強介紹,“我們明確提出了社會貢獻活動的三大方向,分別是‘環境保護’、‘人才培養’、‘產業貢獻’。這是基于豐田紡織在主營業務上的努力方向,也是對當地社會貢獻活動的具體方針。比如在環保方面,我們不僅堅持使用天然植物材料生產產品,倡導節能減排,堅持綠色制造,還連續多年開展防沙治沙植樹活動,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了貢獻。”未來,豐田紡織仍將以“變”和“不變”為主,迎接百年一遇的汽車工業改革。仲夏初相約北京。6月的一個下午,在繁華喧鬧的CBD,我下定決心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豐田紡織(中國)常務副總經理莊志強與記者喝著涼茶,在駕駛艙里嚴肅地談論著“汽車四化”、汽車座椅的未來以及豐田紡織如何應對百年來充滿未知的挑戰和機遇。

莊志強,清華大學畢業生,在名古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后,于1996年加入豐田汽車公司,負責發動機工程技術的開發和豐田天津合資項目的策劃和推進。2001年加入豐田紡織株式會社,負責籌備豐田紡織中國及其在中國的生產工廠。2016年,他成為第一個進入這家百年企業高層的中國人。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莊志強帶領豐田紡織投資中國市場,積極參與行業協會事務,確立豐田紡織在中國的公益活動方針,積極回報中國社會,成績斐然。■“變”與“不變”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過去的2018年和現在的2019年,都在中國汽車史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記。2018年,中國汽車總銷量28年來首次下降。2019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依然一片寒意。記者發現,以豐田為首的日系車在華表現十分搶眼,銷量不降反升。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汽豐田銷量達254,954輛,同比增長21%。“豐田在中國市場的實力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激勵。”莊志強告訴記者,作為豐田汽車歷史最悠久的零部件供應商,豐田紡織從1918年成立到2018年,剛剛走過百年歷程。2019年,百年豐田紡織重新出發,投入中國市場。今年,豐田紡織在天津擴建了汽車濾清器工廠。當記者提到豐田在中國發展的獨特之處時,莊志強的看法是,近兩年來,豐田對中國市場現狀有了更透徹的了解,在車型選擇和新車規劃方面,都考慮到了各種因素。最重要的是,豐田始終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市場從來都是不可預測的。豐田的“市場”之道,就是駕馭“變”和“不變”,豐田紡織百年來也是借鑒。莊志強告訴記者:“去年,豐田紡織在總結百年發展歷程時,我們發現關鍵是‘變’和‘不變’。很明顯豐田紡織的產品、技術、人員、布局、規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變的是,在過去的100年里,豐田紡織積極應對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挑戰,以及對產品制造的專注和對精益生產的堅持。”■今天、明天和后天
< img alt = "豐田、發現、北京、寶馬、大發"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4003534576841/2 . j……"/>
豐田紡織,最早的紡織企業,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已是知名的汽車座椅及內飾企業。與時俱進,永不止步。為了應對未來的變化,豐田紡織也做了很多布局。莊志強介紹,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豐田紡織圍繞“時空品質”的主題,展出了“今天、明天、后天”的產品和技術。他說:“今天意味著我們專注于當前的傳統汽車,供應汽車座椅、內飾和過濾器產品。明天,也就是全方位新能源汽車的時代,豐田紡織也在積極布局氫燃料電池電池的核心部件——電機轉子和隔板等產品,并已小規模量產。后天,也就是未來的趨勢,面對移動出行時代,我們已經投入巨資積極研究各種前瞻性技術。”雖然豐田紡織積極應對未來的變化,但挑戰依然無處不在。莊志強認為,汽車行業非常重視質量、成本和供貨速度的控制。“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會在產品成本和響應速度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戰。在中國,我們需要更快的反應速度,包括提供新產品和投入新技術。為此,豐田紡織在2015年擴建了中國R&D中心,進行更多的現場研發。”他說這是其中之一。第二,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智能駕駛,都是需要投入巨資的新興產業。目前,外國和當地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但是在未來,能否盡快看清方向,快速找到適合未來的商業模式或產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挑戰。■讓大數據計算未來駕駛艙“‘汽車現代化’正在迅速影響汽車工業的發展,豐田紡織也在努力適應新的變革時代,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采訪中,莊志強侃侃而談,可以預見,他對此有很長時間的深思。在莊志強看來,“汽車現代化”中的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對駕乘者的駕駛習慣有著顯著的影響,電動化和互聯化正在為這種改變提供技術支持。電氣化正在改變汽車的動力。燃油車時代,車輛的核心部件是發動機,在發動機技術和效率的提升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未來可能會被動力電池取代。但是,汽車的內部空間及其功能將繼續存在。面對這樣的變化,豐田紡織去年成立了新的價值創造中心,總部設在日本,還在美國硅谷設立了工作站。他透露,豐田紡織計劃今年在中國設立新的辦事處。去年,豐田宣布將成為移動出行供應商。越來越多的車企和零部件企業也看清了這一趨勢。作為一家座椅企業,豐田紡織如何在移動出行領域發揮作用,是豐田紡織不斷思考的問題。莊志強說:“我們一直在思考,未來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駕駛艙空間。我們試圖每年展示一些新的駕駛艙概念,并進一步了解未來的社會需求。”在他看來,目前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是100年汽車發展帶來的慣性。現在一些整車和零部件公司正在嘗試開發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五大感官空間。事實上,他們正在探索未來的商業模式。在設計未來駕駛艙時,豐田紡織將通過收集和分析大數據,更準確地判斷人類的感知,從而嘗試設計駕駛艙空間的新變化。的確,在過去的幾年里,豐田紡織已經陸續在各大車展上展出了一些面向未來的駕駛艙概念。在2019年的CES展會上,豐田紡織展示了兩款自動駕駛概念駕駛艙,分別是ACES和MOOX。
其中,ACES駕駛艙可以主動調節駕駛姿勢、溫度等。,讓駕乘者獲得最舒適的駕駛體驗。
< img alt = "豐田、發現、北京、寶馬、大發" src = "/eeimg/jndp/img/202……304003534576841/4.jpg"/>
另一個概念艙MOOX(結合了Mobile和box這個詞)。概念艙是為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設計的,類似于輪子上的盒子。莊志強告訴記者,這兩款概念車車型分別體現了豐田紡織對L4和L5自動駕駛條件下未來駕駛空間變化的認識和理解。發揮本土化優勢豐田紡織在中國發展了24年。目前,豐田紡織在中國有19家企業,其中控股50%以上的企業有14家。莊志強對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02年,他帶領團隊成立了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后增資成為豐田紡織在中國的區域總部和R&D中心,負責R&D的統一管理,中國19家企業的生產和運營,建立了中國一體化管理體系,建立了中國獨立的用戶偏好調查,開發設計了中國標準產品,建立了中國豐田紡織全球五大R&D中心之一。與此同時,中國的法規、認證和外交事務體系已經建立。談及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發展,莊志強認為有三個階段。第一,初期(2000年以前),豐田紡織在天津、上海、成都建立了三家企業。二是布局階段(2005年之前),期間豐田紡織從北到南建立了10家企業,基本完成了豐田紡織在中國的這一階段的布局。其中包括與一汽、廣汽等重要合作伙伴的合作。第三,大發展階段(2010年開始),期間豐田紡織進一步增加在華產量,成立兩家公司,擴建部分工廠。在此基礎上,豐田紡織在中國的業務進入收獲期,整體實現了快速發展。莊志強還透露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小故事。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豐田紡織廠(從事紡織業務)是豐田集團在日本以外的第一家企業。也正是繼承了這段歷史,豐田紡織在今天的中國24年發展中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并繼續為中國做出更多的貢獻,回饋中國社會。隨著豐田紡織在中國業務的逐步拓展,莊志強帶領豐田紡織積極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組織的行業標準制定,積極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建言獻策。2015年,莊志強帶領團隊攜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為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開展義務教育和公益培訓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本土化。對此,莊志強非常認同。他認為,對于外資企業來說,不僅僅是豐田紡織,本土化也是重要任務。這些年來,豐田紡織在幾個方面進行了本土化。首先是生產的本地化。1995年進入中國后,豐田紡織中國就像一張白紙,現在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產品、工藝、生產技術、設備的進步。莊志強說:“豐田紡織有一些全球通用的生產指標,用于每月評估。據我所知,全球有近100家企業參與評選。在評比中,豐田紡織中國一直表現出色,甚至多次在評比中名列第一。在中國,豐田紡織在產品制造的本土化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二是采購本地化。莊志強說:“除了我們自己生產的部分零件,還有大量零件需要采購。我們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進口了很多零部件,現在在不斷擴大本土供應商的比例。我們預計,純本土供應商的比例已經達到50%左右。”第三是研發的本土化。坦白說,大部分外資企業車型的原始設計可能還是由海外公司提供的。然而,罪惡……2011年在上海總部設立R&D中心后,豐田紡織加強了R&D,尤其是原位評估和測試。2015年,R&D中心進行了擴建。我們一直在這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當然,這也需要整車廠商的配合。除了豐田,我們還在支持寶馬、通用和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并逐步實現就地研發和生產。”莊志強說。第四是人才本地化。莊志強告訴記者,這對豐田紡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2015年,豐田紡織集團提出了本土干部晉升計劃,豐田紡織中國的科長以上干部已被納入這一體系。同時,這個計劃有具體的指標。到2020年,主要干部崗位國產化率達到50%;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0% ~ 80%。“在地方培養人才方面,我們加強了測評挖掘和干部培訓教育工作。”他說。五是社會責任本土化,即強化豐田紡織在中國的社會貢獻。莊志強介紹,“我們明確提出了社會貢獻活動的三大方向,分別是‘環境保護’、‘人才培養’、‘產業貢獻’。這是基于豐田紡織在主營業務上的努力方向,也是對當地社會貢獻活動的具體方針。比如在環保方面,我們不僅堅持使用天然植物材料生產產品,倡導節能減排,堅持綠色制造,還連續多年開展防沙治沙植樹活動,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了貢獻。”未來,豐田紡織仍將以“變”和“不變”為主,迎接百年一遇的汽車工業改革。
標簽:理念
(圖片來源:猶他大學)據外媒報道,據估計,美國每年有多達三分之二的熱能被浪費,例如,汽車發動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甚至冰箱都會因而過度使用而發熱,產生熱能。
1900/1/1 0:00:007月17日晚間,力帆股份SH601777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控股”所持有的本公司的616億股股份被輪候凍結。
1900/1/1 0:00:00盛夏之初,相約北京。
1900/1/1 0:00:00有人說去年是車市寒冬,沒想到2019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比2018年更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6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32萬輛和1232
1900/1/1 0:00:00圖片來自“東方IC”不得不說,資本歷來都是造車的基礎。對于平地起高樓的新造車來說,談量產交付、談技術實力都未免太虛,唯有融資的位數能精確的標記生死存亡的體面。
1900/1/1 0:00:00一年前,就像一匹黑馬,沈子瑜帶領億咖通這家名不見經傳的科技企業殺入車聯網市場。今天,GKUI智能網聯系統用戶已經突破100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