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沈像一匹黑馬,帶領易卡通這家名不見經傳的科技公司,殺入車聯網市場。如今,GKUI智能網聯系統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0萬。在過去的一年里,吉利品牌和寶騰旗下22款車型的108萬輛車全部搭載了GKUI智能網聯系統。易卡通已經成為車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從SAIC與阿里合作的斑馬智行,到百度、騰訊等巨頭,紛紛進軍車聯網。易卡通如何在這個高手眾多的舞臺上脫穎而出?除了股東方的支持,這家年輕的企業有什么獨特之處?計算的深度定義“我們希望成為像微軟一樣的企業,對計算有深度的定義,對系統有深度的理解。”易卡通科技有限公司CEO沈給易卡通做了這樣的定位。易卡通多次提到“計算+互聯網”的產品概念。上層生態的豐富是智能網聯系統競爭的重要砝碼,但不可否認的是,核心計算能力是支撐所有上層生態的基礎。

作為終端廠商,以車企為核心競爭力的智能網聯公司并不多。但易卡通科技CEO沈認為“作為終端廠商,計算是基礎,因為只有足夠的計算才能讓更多的軟件在系統上運行,所以提出了‘計算+互聯網’的概念。”業內人士習慣拿汽車和手機做比較。任何知名的手機廠商,如蘋果、華為、三星,都把自研芯片作為核心競爭力。所以作為汽車智能終端廠商,對芯片的深度定義能力越來越重要。在GKUI 19的發布會上,易卡通科技發布了E系列的兩款芯片,E01和E02。據了解,E系列芯片由易卡通技術主導,深度定義,聯發科定制。其中,E01 SoC是目前中國車聯網自定義量產產品中第一款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片上系統。E02 SoC擁有8核CPU和獨立NPU,預計2020年量產。

智能網聯系統發展至今,經歷了最初的萌芽階段,逐漸走向同質化。隨著芯片集成度越來越高,同質化會越來越明顯。深度定義自己的芯片是易卡通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重要路徑。計算能力的提升體現在車上靈敏度的變化。與吉利目前使用的芯片相比,E01 SoC的計算能力提升5倍,啟動速度提升33%,多媒體加載時間縮短55%。此外,與E01 SoC相比,搭載E02 SoC的車載系統在待機狀態下啟動時間可小于1秒,冷機狀態下可小于10秒。深度理解系統易卡通很清楚自己想成為什么:一類“微軟”——搭建軟件平臺,深度定義硬件的企業。對于一個系統來說,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車方來說,上層的生態發展關系到整個車聯網系統的生死存亡,但大多數開發者忽略了另一個問題:開發出來的東西是否為人所用。在GKUI19的發布現場,易卡通還發布了其開發者平臺。對于開發者來說,易卡通有自己的優勢:第一,目前易卡通GKUI系統已經搭載了吉利產品22個品牌的108萬輛車,擁有足夠大的用戶群。這意味著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到易卡通的平臺,從而開發更多的應用,形成良性循環。二是研發成本低。成為深度操作系統并不容易。華為、蘋果甚至微軟都在該系統的研發上投入了數十年和巨額費用。但易卡通并沒有選擇更深層次的系統研發。而是選擇使用Android系統,基于Android生態系統構建自己的智能聯網系統。這給開發者帶來了更低的開發成本。易卡通的整個技術都是基于Android的,相比Linux系統,技術成本更低。因此……,開發者也可以通過投資更低的技術成本來開發。易卡通科技CEO沈表示“作為一個操作系統,需求是要開發的,開發者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開發出想要的應用。”從目前的發展狀態來看,智能網聯的頭部權力依然被百度、阿里、騰訊三家占據,他們有自己的內部生態。由此看來,易卡的總原則是希望成為平臺型企業,打造整個生態系統,通過“優惠入駐”將應用嵌入GKUI生態系統,而自己則充當生態系統的構建者和系統、用戶畫像乃至核心平臺的提供者。但易卡通仍與其他進入GKUI體系的生態伙伴保持合作關系。沈說:“未來是關于融合的,我們應該互相融合。這種生態是健康的。我不希望有任何強迫對方的行為。我們的生態應該是純生態。”提出了深入聯合研發計算芯片和開發者平臺的概念。前者為易卡通提供計算支持,后者為易卡通創造豐富的生態內容。易卡通希望自己的軟硬件平臺能夠支持整個主機廠的智能化產品。未來,易卡通還可能推出更多面向用戶的產品和服務,進入無人駕駛、V2X等領域。總結:易卡通作為吉利戰略投資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被視為吉利向智能化轉型的先行者。吉利希望易卡通通過嘗試新思想、新體驗,幫助其向智能化轉型。一年前,沈像一匹黑馬,帶領易卡通這家名不見經傳的科技公司,殺入車聯網市場。如今,GKUI智能網聯系統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0萬。在過去的一年里,吉利品牌和寶騰旗下22款車型的108萬輛車全部搭載了GKUI智能網聯系統。易卡通已經成為車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從SAIC與阿里合作的斑馬智行,到百度、騰訊等巨頭,紛紛進軍車聯網。易卡通如何在這個高手眾多的舞臺上脫穎而出?除了股東方的支持,這家年輕的企業有什么獨特之處?計算的深度定義“我們希望成為像微軟一樣的企業,對計算有深度的定義,對系統有深度的理解。”易卡通科技有限公司CEO沈給易卡通做了這樣的定位。易卡通多次提到“計算+互聯網”的產品概念。上層生態的豐富是智能網聯系統競爭的重要砝碼,但不可否認的是,核心計算能力是支撐所有上層生態的基礎。

作為終端廠商,以車企為核心競爭力的智能網聯公司并不多。但易卡通科技CEO沈認為“作為終端廠商,計算是基礎,因為只有足夠的計算才能讓更多的軟件在系統上運行,所以提出了‘計算+互聯網’的概念。”業內人士習慣拿汽車和手機做比較。任何知名的手機廠商,如蘋果、華為、三星,都把自研芯片作為核心競爭力。所以作為汽車智能終端廠商,對芯片的深度定義能力越來越重要。在GKUI 19的發布會上,易卡通科技發布了E系列的兩款芯片,E01和E02。據了解,E系列芯片由易卡通技術主導,深度定義,聯發科定制。其中,E01 SoC是目前中國車聯網自定義量產產品中第一款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片上系統。E02 SoC擁有8核CPU和獨立NPU,預計2020年量產。

智能網聯系統發展至今,經歷了最初的萌芽階段,逐漸走向同質化。隨著芯片集成度越來越高,同質化會越來越明顯。深度定義自己的芯片是易卡通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重要路徑。計算能力的提升體現在車上靈敏度的變化。比較……ed配合吉利目前使用的芯片,E01 SoC的計算能力提升5倍,啟動速度提升33%,多媒體加載時間縮短55%。此外,與E01 SoC相比,搭載E02 SoC的車載系統在待機狀態下啟動時間可小于1秒,冷機狀態下可小于10秒。深度理解系統易卡通很清楚自己想成為什么:一類“微軟”——搭建軟件平臺,深度定義硬件的企業。對于一個系統來說,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車方來說,上層的生態發展關系到整個車聯網系統的生死存亡,但大多數開發者忽略了另一個問題:開發出來的東西是否為人所用。在GKUI19的發布現場,易卡通還發布了其開發者平臺。對于開發者來說,易卡通有自己的優勢:第一,目前易卡通GKUI系統已經搭載了吉利產品22個品牌的108萬輛車,擁有足夠大的用戶群。這意味著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到易卡通的平臺,從而開發更多的應用,形成良性循環。二是研發成本低。成為深度操作系統并不容易。華為、蘋果甚至微軟都在該系統的研發上投入了數十年和巨額費用。但易卡通并沒有選擇更深層次的系統研發。而是選擇使用Android系統,基于Android生態系統構建自己的智能聯網系統。這給開發者帶來了更低的開發成本。易卡通的整個技術都是基于Android的,相比Linux系統,技術成本更低。所以開發者也可以通過投入更低的技術成本來開發。易卡通科技CEO沈表示“作為一個操作系統,需求是要開發的,開發者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開發出想要的應用。”從目前的發展狀態來看,智能網聯的頭部權力依然被百度、阿里、騰訊三家占據,他們有自己的內部生態。由此看來,易卡的總原則是希望成為平臺型企業,打造整個生態系統,通過“優惠入駐”將應用嵌入GKUI生態系統,而自己則充當生態系統的構建者和系統、用戶畫像乃至核心平臺的提供者。但易卡通仍與其他進入GKUI體系的生態伙伴保持合作關系。沈說:“未來是關于融合的,我們應該互相融合。這種生態是健康的。我不希望有任何強迫對方的行為。我們的生態應該是純生態。”提出了深入聯合研發計算芯片和開發者平臺的概念。前者為易卡通提供計算支持,后者為易卡通創造豐富的生態內容。易卡通希望自己的軟硬件平臺能夠支持整個主機廠的智能化產品。未來,易卡通還可能推出更多面向用戶的產品和服務,進入無人駕駛、V2X等領域。總結:易卡通作為吉利戰略投資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被視為吉利向智能化轉型的先行者。吉利希望易卡通通過嘗試新思想、新體驗,幫助其向智能化轉型。
2019年7月15日,位于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浙江嘉善)示范區的5G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正式開通運行,自動駕駛科技公司Nullmax紐勱科技作為受邀企業亮相啟用現場,
1900/1/1 0:00:00有人說去年是車市寒冬,沒想到2019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比2018年更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6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32萬輛和1232
1900/1/1 0:00:00圖片來自“東方IC”不得不說,資本歷來都是造車的基礎。對于平地起高樓的新造車來說,談量產交付、談技術實力都未免太虛,唯有融資的位數能精確的標記生死存亡的體面。
1900/1/1 0:00:007月15日,有很多熱門的信息,娛樂圈的分分合合,體育圈里NBA的熱門交易,還有各種暑期檔的大片信息在汽車圈里,最爆炸的消息要數長城汽車GTO全域智慧生態戰略發布會,作為SUV市場中的先鋒戰士,
1900/1/1 0:00:002014年,ElonMusk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要在2020年量產50萬臺電動車,這個目標在當時看來相當激進,很多華爾街分析師甚至覺得這一目標脫離實際,無法實現,
1900/1/1 0:00:00近日,金康SERES被曝美國公司裁員并推遲新車SF5上市計劃,“美國員工無事可做,上班竟然打撲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