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5月7日,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Automation宣布獲得新一輪總額11.5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T. Rowe PriceAssociates、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投后估值190億美元。隨著本輪融資的完成,Cruise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獲得了軟銀愿景基金、本田、T. Rowe Price和母公司通用汽車共計72.5億美元的投資,這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截至記者發稿時,Cruise是全球自動駕駛無可爭議的王者,唯一可能打破其紀錄的是全球公認的自動駕駛領導者Waymo,該公司正在爭取像大眾這樣的歐洲汽車集團的投資和合作。01自動駕駛黃金王者的誕生2013年,凱爾·沃格特(Kyle Vogt)和丹·坎(Dan Kan)成立了Cruise Automation,專注于測試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真正讓Cruise進入公眾視野的是2016年3月,通用汽車以10億美元收購了Cruise,這是當時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單筆收購。關于并購金額,后來說是5.81億美元。當時消息公布的時候,有投資者表示一直在密切關注Cruise,但沒想到通用下手這么快,這么準。在M&A,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ry Barra)表示,為了避免大公司合并科技公司的常見問題,Cruise被允許繼續保持其技術和商業獨立性。事后來看,通用此舉非常高明,克魯斯沒有辜負娶巴拉的信任。通用合并后的兩年,Cruise一直潛心技術研發和測試,完全沒有資金和商業化的壓力,因為通用一直在背后輸血。2016年和2017年,克魯斯共消費7.84億美元。經過兩年的休眠和潛心研究,克魯斯在2018年開啟了一年融資72.5億美元的高光時刻。2018年5月,Cruise宣布獲得日本軟銀愿景基金22.5億美元融資。具體的投資方式是先投資9億美元,在Cruise的自動駕駛技術準備商業化時再投資剩余的13.5億美元。軟銀愿景將持有Cruise 19.6%的股份,并進行投資后估值。2018年10月,Cruise宣布獲得日本本田汽車公司27.5億美元融資。具體投資方式是先投資7.5億美元,2030年前將為Cruise投資20億美元,累計投資27.5億美元。本田汽車將持有Cruise的股份,投資后估值為146億美元。2019年5月,Cruise宣布獲得T. Rowe Price Associates、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共11.5億美元的投資,投后估值190億美元。本輪融資的領投方應該是T. Rowe Price Associates。作為老股東,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緊隨其后。在短短一年內,Cruise先后獲得母公司通用汽車,以及軟銀愿景基金、本田、T. Rowe Price Associates等外部投資者總計72.5億美元的投資,創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融資紀錄。在Cruise的現有股東中,軟銀愿景基金和T. Rowe Price Associates是部分財務投資,而通用汽車和本田有能力幫助Cruise將自動駕駛技術帶入量產汽車。2018年,通用和本田都進入了全球銷量前十的車企,通用以879萬輛排名第四,本田以526萬輛排名第七。軟銀愿景基金提供的幫助可能集中在出行領域。在籌集了數千億美元后,軟銀愿景基金孫正義(Masayoshi Son)收購了全球共享出行賽道。美國的優步、中國的滴滴、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巴西的Taxify、歐洲的Taxify和中東的Careem,都有軟銀或軟銀愿景基金的投資。一旦Cruise的Robotaxis服務能夠在美國進入商業化階段,軟銀愿景基金可能會幫助Cruise迅速擴大其Rob……安訊士通過上述投資旅行平臺服務全球。從商業角度來看,Cruise擁有全球自動駕駛量產車排名前十的車企通用和本田的支持,以及軟銀愿景基金全球出行平臺對RoboTaxi商業路線的支持,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Cruise能在短短一年內獲得72.5億美元的融資。過去一年,Cruise成為全球自動駕駛之王,這是自動駕駛在美國普及的縮影。2019年,大熱的美國自動駕駛進入,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更加驚人。每一次融資消息都刷新紀錄:2019年2月,專注乘用車自動駕駛的創業公司極光宣布獲得5.3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亞馬遜、紅杉資本、貝殼投資資本;2019年2月,專注于無人物流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Nuro宣布獲得9.4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軟銀愿景基金;2019年4月,專注于RoboTaxi服務的優步ATG公司宣布獲得10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軟銀愿景基金、豐田汽車和電裝。2019年5月,專注于RoboTaxi和量產車自動駕駛的通用Cruise宣布獲得11.5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T. Rowe Price Associates、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早在Nuro宣布獲得9.4億美元融資的時候,車志軍就認為,根據通用Cruise的財報和博世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規劃,2019年的自動駕駛已經進入了年度燒錢10億美元的軍備競賽階段。根據美國自動駕駛公司的融資情況,這個判斷是準確的。除了已經發生的融資,美國自動駕駛公司至少有三筆潛在的重磅融資,包括2018年創下獨立自動駕駛公司單輪融資紀錄、累計融資8億美元的Zoox,以及福特旗下的獨立自動駕駛公司Argo,或者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Waymo。2019年3月,彭博等美國主流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計劃向福特旗下的Argo投資17億美元,收購50%的股份,但該消息并未正式公布,最重要的原因是Waymo的介入。以上任何一筆融資都可能超過10億美元,而Waymo的融資更有可能是驚天動地的。我們甚至可以期待單輪融資是否超過Cruise過去一年累積的72.5億美元,因為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提出,大眾汽車在2018年下半年用120億歐元收購way mo 10%的股權,但遭到董事會拒絕。那么誰能打破克魯斯一年融資72.5億美元的紀錄呢?唯一的希望是Waymo。03Waymo是吸金的王中王?車志寫了很多關于Waymo的東西。請點擊“2018:自動駕駛領軍企業Waymo正式商業化及1750億美元估值”。或者在微信官方賬號中的對話欄,點擊Waymo專欄,這可能是目前國內關于Waymo最全面的介紹了。進入2019年后,Waymo將全面推廣RoboTaxi服務,包括在底特律建造全球首家量產L4級自動駕駛車輛的工廠。按照計劃,工廠將于今年年中開工建設,地址已經確定。在推廣RoboTaxi服務方面,Waymo在6個月前推出了Waymo One。如今,Waymo One每天為超過1000名乘客提供出行服務,包括通勤、送孩子上學、購物甚至跑步。美國當地時間5月8日,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其官方博客上撰文宣布,Waymo已與新上市的網約車平臺Lyft達成合作。作為合作的第一步,未來幾個月,Waymo將在Lyft部署10輛Waymo自動駕駛汽車。一旦Waymo的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平臺,鳳凰城的Lyft用戶可以通過Lyft APP直接選擇Waymo的自動駕駛車輛服務作為出行選擇。Waymo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不斷改善其RoboTaxi服務的用戶體驗,收集有用的信息。Waymo能與Lyft合作,一方面是因為谷歌是Lyft的股東之一,而Lyft在優步背后的投資者包括軟銀愿景基金、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等,這也可能導致Waymo暫時不選擇與優步合作,盡管優步最近宣布,歡迎所有自動駕駛公司擁有的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優步的平臺,為用戶提供RoboTaxi服務。除了Waymo一直致力于的RoboTaxi服務,Waymo的商業化方向還包括為非RoboTaxi服務競爭對手提供激光雷達蜂窩,這也是Waymo試圖通過規模化降低自動駕駛中最昂貴的傳感器成本的方式。在全球合作伙伴方面,Waymo已經通過購買車型的方式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和捷豹-路虎在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還有傳言稱,Waymo正在與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日產-雷諾-三菱聯盟洽談自動駕駛合作。資料顯示,Waymo正在爭取大眾這樣的歐洲車企的投資與合作。大眾一直想在自動駕駛領域投資合作。Waymo曾是選擇之一,但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以120億歐元收購Waymo was股份的提議被董事會否決。公眾必須有投資公眾的想法。問題在于投資金額、持股比例、合作方式。我相信雙方仍在就上述問題進行磋商。面對咄咄逼人的巡航,它獲得了通用和本田的支持,尤其是……對于Waymo來說,獲得公眾的投資和合作非常重要,福特的Argo位于中間。2019年底特律車展期間,福特和大眾宣布了戰略合作,包括電氣化和自動化,但當時只公布了電氣化領域的合作細節。自動化領域的合作細節是Argo的投資者模式,大眾出資17億美元持股50%的消息一度被美國主流媒體報道。但是大眾對Argo的投資很難撼動Cruise的黃金之王的地位。Waymo與大眾的合作最有可能震驚業界。一方面是全球公認的自動駕駛領導者,另一方面是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冠軍。這樣的合作值得我們期待。面對美國自動駕駛如此火爆的局面,中國的自動駕駛從業者要加油了!美國當地時間5月7日,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Automation宣布獲得新一輪總額11.5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T. Rowe PriceAssociates、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投后估值190億美元。隨著本輪融資的完成,Cruise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獲得了軟銀愿景基金、本田、T. Rowe Price和母公司通用汽車共計72.5億美元的投資,這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截至記者發稿時,Cruise是全球自動駕駛無可爭議的王者,唯一可能打破其紀錄的是全球公認的自動駕駛領導者Waymo,該公司正在爭取像大眾這樣的歐洲汽車集團的投資和合作。01自動駕駛黃金王者的誕生2013年,凱爾·沃格特(Kyle Vogt)和丹·坎(Dan Kan)成立了Cruise Automation,專注于測試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真正讓Cruise進入公眾視野的是2016年3月,通用汽車以10億美元收購了Cruise,這是當時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單筆收購。關于并購金額,后來說是5.81億美元。當時消息公布的時候,有投資者表示一直在密切關注Cruise,但沒想到通用下手這么快,這么準。在M&A,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ry Barra)表示,為了避免大公司合并科技公司的常見問題,Cruise被允許繼續保持其技術和商業獨立性。事后來看,通用此舉非常高明,克魯斯沒有辜負娶巴拉的信任。通用合并后的兩年,Cruise一直潛心技術研發和測試,完全沒有資金和商業化的壓力,因為通用一直在背后輸血。2016年和2017年,克魯斯共消費7.84億美元。經過兩年的休眠和潛心研究,克魯斯在2018年開啟了一年融資72.5億美元的高光時刻。2018年5月,Cruise宣布獲得日本軟銀愿景基金22.5億美元融資。具體的投資方式是先投資9億美元,在Cruise的自動駕駛技術準備商業化時再投資剩余的13.5億美元。軟銀愿景將持有Cruise 19.6%的股份,并進行投資后估值。2018年10月,Cruise宣布獲得日本本田汽車公司27.5億美元融資。具體投資方式是先投資7.5億美元,2030年前將為Cruise投資20億美元,累計投資27.5億美元。本田汽車將持有Cruise的股份,投資后估值為146億美元。2019年5月,Cruise宣布獲得T. Rowe Price Associates、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共11.5億美元的投資,投后估值190億美元。本輪融資的領投方應該是T. Rowe Price Associates。作為老股東,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緊隨其后。在短短一年內,Cruise先后獲得母公司通用汽車,以及軟銀愿景基金、本田、T. Rowe Price Associates等外部投資者總計72.5億美元的投資,創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融資紀錄。在Cruise的現有股東中,軟銀愿景基金和T. Rowe Price Associates是部分財務投資,而通用汽車和本田有能力幫助Cruise將自動駕駛技術帶入量產汽車。2018年,通用和本田都進入了全球銷量前十的車企,通用以879萬輛排名第四,本田以526萬輛排名第七。軟銀愿景基金提供的幫助可能集中在出行領域。在籌集了數千億美元后,軟銀愿景基金孫正義(Masayoshi Son)收購了全球共享出行賽道。美國的優步、中國的滴滴、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巴西的Taxify、歐洲的Taxify和中東的Careem,都有軟銀或軟銀愿景基金的投資。一旦Cruise的Robotaxis服務能夠在美國進入商業化階段,軟銀愿景基金可能會幫助Cruise迅速擴大其Ro……通過上述投資旅行平臺在世界各地提供出租車服務。從商業角度來看,Cruise擁有全球自動駕駛量產車排名前十的車企通用和本田的支持,以及軟銀愿景基金全球出行平臺對RoboTaxi商業路線的支持,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Cruise能在短短一年內獲得72.5億美元的融資。過去一年,Cruise成為全球自動駕駛之王,這是自動駕駛在美國普及的縮影。2019年,大熱的美國自動駕駛進入,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更加驚人。每一次融資消息都刷新紀錄:2019年2月,專注乘用車自動駕駛的創業公司極光宣布獲得5.3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亞馬遜、紅杉資本、貝殼投資資本;2019年2月,專注于無人物流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Nuro宣布獲得9.4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軟銀愿景基金;2019年4月,專注于RoboTaxi服務的優步ATG公司宣布獲得10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軟銀愿景基金、豐田汽車和電裝。2019年5月,專注于RoboTaxi和量產車自動駕駛的通用Cruise宣布獲得11.5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T. Rowe Price Associates、本田、軟銀愿景基金及其母公司通用汽車;早在Nuro宣布獲得9.4億美元融資的時候,車志軍就認為,根據通用Cruise的財報和博世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規劃,2019年的自動駕駛已經進入了年度燒錢10億美元的軍備競賽階段。根據美國自動駕駛公司的融資情況,這個判斷是準確的。除了已經發生的融資,美國自動駕駛公司至少有三筆潛在的重磅融資,包括2018年創下獨立自動駕駛公司單輪融資紀錄、累計融資8億美元的Zoox,以及福特旗下的獨立自動駕駛公司Argo,或者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Waymo。2019年3月,彭博等美國主流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計劃向福特旗下的Argo投資17億美元,收購50%的股份,但該消息并未正式公布,最重要的原因是Waymo的介入。以上任何一筆融資都可能超過10億美元,而Waymo的融資更有可能是驚天動地的。我們甚至可以期待單輪融資是否超過Cruise過去一年累積的72.5億美元,因為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提出,大眾汽車在2018年下半年用120億歐元收購way mo 10%的股權,但遭到董事會拒絕。那么誰能打破克魯斯一年融資72.5億美元的紀錄呢?唯一的希望是Waymo。03Waymo是吸金的王中王?車志寫了很多關于Waymo的東西。請點擊“2018:自動駕駛領軍企業Waymo正式商業化及1750億美元估值”。或者在微信官方賬號中的對話欄,點擊Waymo專欄,這可能是目前國內關于Waymo最全面的介紹了。進入2019年后,Waymo將全面推廣RoboTaxi服務,包括在底特律建造全球首家量產L4級自動駕駛車輛的工廠。按照計劃,工廠將于今年年中開工建設,地址已經確定。在推廣RoboTaxi服務方面,Waymo在6個月前推出了Waymo One。如今,Waymo One每天為超過1000名乘客提供出行服務,包括通勤、送孩子上學、購物甚至跑步。美國當地時間5月8日,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其官方博客上撰文宣布,Waymo已與新上市的網約車平臺Lyft達成合作。作為合作的第一步,未來幾個月,Waymo將在Lyft部署10輛Waymo自動駕駛汽車。一旦Waymo的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平臺,鳳凰城的Lyft用戶可以通過Lyft APP直接選擇Waymo的自動駕駛車輛服務作為出行選擇。Waymo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不斷改善其RoboTaxi服務的用戶體驗,收集有用的信息。Waymo能與Lyft合作,一方面是因為谷歌是Lyft的股東之一,而Lyft在優步背后的投資者包括軟銀愿景基金、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等,這也可能導致Waymo暫時不選擇與優步合作,盡管優步最近宣布,歡迎所有自動駕駛公司擁有的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優步的平臺,為用戶提供RoboTaxi服務。除了Waymo一直致力于的RoboTaxi服務,Waymo的商業化方向還包括為非RoboTaxi服務競爭對手提供激光雷達蜂窩,這也是Waymo試圖通過規模化降低自動駕駛中最昂貴的傳感器成本的方式。在全球合作伙伴方面,Waymo已經通過購買車型的方式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和捷豹-路虎在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還有傳言稱,Waymo正在與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日產-雷諾-三菱聯盟洽談自動駕駛合作。資料顯示,Waymo正在爭取大眾這樣的歐洲車企的投資與合作。大眾一直想在自動駕駛領域投資合作。Waymo曾是選擇之一,但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以120億歐元收購Waymo was股份的提議被董事會否決。公眾必須有投資公眾的想法。問題在于投資金額、持股比例、合作方式。我相信雙方仍在就上述問題進行磋商。面對咄咄逼人的巡航,它獲得了通用和本田的支持,尤其是……對于Waymo來說,獲得公眾的投資和合作非常重要,福特的Argo位于中間。2019年底特律車展期間,福特和大眾宣布了戰略合作,包括電氣化和自動化,但當時只公布了電氣化領域的合作細節。自動化領域的合作細節是Argo的投資者模式,大眾出資17億美元持股50%的消息一度被美國主流媒體報道。但是大眾對Argo的投資很難撼動Cruise的黃金之王的地位。Waymo與大眾的合作最有可能震驚業界。一方面是全球公認的自動駕駛領導者,另一方面是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冠軍。這樣的合作值得我們期待。面對美國自動駕駛如此火爆的局面,中國的自動駕駛從業者要加油了!
一邊是全球著名純電動車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上海工廠進展超過預期,另一邊是全球著名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商豐田與北汽福田及億華通合作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搭載豐田FC電堆等零部件的燃料電池大巴。
1900/1/1 0:00:00據美聯社5月7日報道,法拉利汽車公司日前表示,公司一季度凈利潤為1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
1900/1/1 0:00:00日前,安徽省六安市政府發布《關于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表示,為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氫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六安市將對加氫站進行財政補助。
1900/1/1 0:00:00進入到2019年,中國造車新勢力們的共同目標之一:融資5億美元左右。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量逐漸走高,其配套電機裝機量開始企穩。根據工信部整車出廠合格證核算,2019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配套電機裝機量為120873臺,環比增長100,同比增長72。
1900/1/1 0:00:00今年起,北京東城、西城、通州三區已經率先實行路側停車電子收費。隨著改革實施4個多月,車主對新政策有了相應了解,不過相關漏洞也在逐漸暴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