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123rf.com.cn”吉利成為大股東后,迎娶戴姆勒“小女兒”smart,成為雙方首個汽車合作品牌。3月28日下午3:30,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和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宣布,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運營和推動智能品牌轉型,努力將智能打造成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這家合資公司總部位于中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成立,雙方各持有50%的股份。與此前媒體報道不同,《財經》記者從戴姆勒獲悉,戴姆勒將smart的全部股份交給了合資公司,隨后戴姆勒和吉利控股分別持有50%的股份。而不是戴姆勒直接將smart的一半股份交易給吉利控股。此外,中國工廠的布局尚未最終確定。對李書福來說,13年前購買智能手機的愿望在今天實現了。在這背后,戴姆勒和吉利圍繞出行的布局正在加速。你的蜂蜜和砷為什么聰明。也許這句話可以用來形容聰明。對戴姆勒來說,smart曾經是一塊雞肋。自成立21年以來,smart一直沒有給戴姆勒一份正面的財務報告。EvercoreIsI預測smart每年將虧損5-7億歐元,Mertz Bank預測其累計虧損已達40億歐元,每年虧損近2億歐元。最重要的是,戴姆勒的業績面臨壓力;去年,營業利潤為111億歐元,同比下降22%。戴姆勒還宣布計劃將2018年的每股股息減少11%,至每股3.25歐元,創下近10年來的歷史新低。為了重振公司業績,戴姆勒特別聘請了空客集團前首席財務官Harald Wilhelm擔任集團新任首席財務官。戴姆勒希望威廉加入后,該集團的利潤率將從2018年的7.6%提高到2021的8-10%。這需要大幅降低成本,但由于德國工會的強烈抵制,他們削減成本的手段已經不多了。銷量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2018年全球銷量達到244萬輛,同比微增0.6%;其中,smart的銷量僅為12.9萬輛,同比下降4.6%。即便如此,聰明仍然是一種遺憾。其自有品牌效應具有很強的粉絲屬性和眾多粉絲;
再加上迷你車身,路網上停車資源緊張的大城市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小型化車身本身適合分時等市場,這是戴姆勒核心戰略中的出行市場。有趣的是,smart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突出,過去一年在中國的銷量達到2.8萬輛,同比增長12%。在與吉利的簽約儀式上,戴姆勒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Dieter Zetsche博士表示:對于全球220多萬車主來說,智能品牌是引領城市出行的代表。在多年智能品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期待與在電動汽車細分市場實力雄厚的吉利控股合作,共同設計開發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新一代產品將結合高質量的制造和廣泛認可的安全標準,并將在中國市場和世界各地銷售。根據官網消息,戴姆勒將繼續在法國哈姆巴赫工廠和斯洛文尼亞新梅斯托工廠生產現有車型,然后在2022年推出新車型。同時,哈姆巴赫工廠將在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的生產網絡中發揮新的作用,并將用于生產梅賽德斯-奔馳EQ品牌的緊湊型電動汽車。工信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家智庫新型工業化能力建設“長風”計劃成員張翔告訴《財經》記者,智能看起來不錯,是一種高端出行模式。國產化后,它將在城市消費者中得到相當的認可,非常適合作為新手的第一輛車或家庭和城市通勤的第二輛車。根據合資協議,新一代純電動智能將由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設計部門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將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中國的一家全新工廠生產,預計將于2022年投放市場并在全球銷售。事實上,吉利汽車對smart的癡迷由來已久。1997年,熱愛梅賽德斯-奔馳的李書福將紅旗的底盤與仿制品玻璃鋼車身相結合,制成了一輛“梅賽德斯-奔馳280”。2006年,李書福曾將目光投向梅賽德斯-奔馳的智能車型,但對方對吉利集團不屑一顧,一上來就提出了他無法接受的苛刻條件。去年2月,李書福購買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今天,吉利迎來了smart。根據合資協議,新一代純電動智能將由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設計部門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將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中國的一家全新工廠生產,預計將于2022年投放市場并在全球銷售。對于吉利而言,smart進一步完成了其產品拼圖。據悉,作為整體新車研發計劃的一部分,smart未來的產品陣容計劃擴展到快速增長的緊湊級汽車細分市場。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步下降,純電動汽車的價格將恢復市場定價。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續航里程和尺寸的車型。在此背景下,價格、新能源汽車牌照、城市停車特權和充電特權相對優惠的小型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迎來增長期。作為一款精致的小型車,它直接彌補了吉利目前產品線的不足。與其他品牌和車型一起,吉利在車型上逐漸完善了“閉環”。單身人士可以通勤,結婚買吉利的新能源,熱愛時尚SUV,有錢時買沃爾沃,結婚生子時買MPV,想開跑車時買蓮花,未來出行有飛行汽車。。。上述情景不僅僅是想象。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旦吉利能夠將消費者習慣與自己的吉利公交聯網系統充分融合,就會鼓勵消費者“一鍵傳輸數據”,從而無感換車;
再加上融資租賃的汽車金融服務,在吉利品牌車型中提供置換優惠,那么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李書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癡迷于小型汽車。他早就打算布局小型汽車。在此之前,他已經布局了知豆,銷量一度穩定。不幸的是,由于各種原因,它已經逐漸消失了。俗話說,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通常不是問題。能夠用金錢與smart牽手對吉利來說是一筆不錯的交易。Smart可以實現合資生產,其自身的品牌效應可以稱為商譽,與一批新品牌相比,這在消費者心目中是有認知基礎的。回過頭來看,戴姆勒聯姻的背后,依然是吉利的綜合實力。一方面,吉利在并購合作方面確實有豐富的經驗:吉利收購了沃爾沃,這使其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引入了蓮花,為其在中國的復興做準備;出海收購寶騰已經獲得了跨國和跨文化合資的經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吉利控股將把其在研發、制造、供應鏈和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等方面的優勢注入合資公司,以促進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的協同作用,增強在線技術的競爭優勢,促進產業轉型。這把劍指的是戴姆勒和吉利的明智布局,也許旅游市場受到了重視。這一點在雙方的演講中都有經驗。dieter zetsche認為smart是引領城市出行的代表;
李書福期待相互合作,推動智慧品牌向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今年2月,寶馬集團與其前競爭對手戴姆勒走到一起,共同投資超過10億歐元,共同布局出行服務。由此,我們整合了汽車分時方案、網絡汽車共享、停車、充電和多模式交通方案,并圍繞使用場景成立了五家合資公司。雙方還將拿出真金白銀,計劃共同投資10億歐元,創造1000多個新工作崗位。有意思的是,據《財經》記者了解,目前雙方將維持在中國市場的現有業務運營。對此,在寶馬集團年會上,寶馬集團董事長克魯格向《財經》解釋稱,雙方在歐美市場的布局比較成熟,所以先開始合作,在中國市場有更多的可能性。事實上,在中國市場,雙方可能都是基于中國旅游市場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政府對新業態的開放態度,這促使巨頭們高度重視這個成熟的市場。除了分一杯羹,雙方都希望有更大的權威和自由來探索。它還將維持現有的業務運營。在張翔看來,智能模式非常適合分時市場。一方面,汽車外觀不錯,另一方面,市場確實缺乏高端分時產品,用戶體驗不佳。兩邊都有布局。去年10月,吉利控股(Geely Holding)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Geely-Technology Group Co.,Ltd.)和戴姆勒旅行社有限公司(Daimler Travel Service Co.,Ltd.)宣布在中國成立一家高端汽車旅行合資企業。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操特種車董事長劉金亮曾告訴《財經》,作為汽車制造商,他在旅行時,考慮如何滿足旅行需求。由于道路網絡有限、駕駛擁堵和體驗不佳,未來消費者對車輛的所有權將轉向使用權。劉金良回憶,早在2013年,吉利電動汽車上市之前,就曾與康迪知豆合作探索分時租賃,但一直在控制規模和商業模式,因為分時租賃的商業模式還存在開環部分。一旦有了專門為共享而設計的汽車,就會有很大的空間進行分時租賃。也許,智能是一種雙方都試圖一起探索和旅行的產品。2019年,當傳統巨頭滴滴陷入虧損風暴,分時租賃公司加速重組,一汽、東風、長安與蘇寧、阿里和騰訊聯手組建“國家隊”,打造出行平臺時,老牌汽車生產巨頭將與他們在中國的新能源產品和合作伙伴攜手,否則,他們將再次在旅游市場上血流成河。圖片來源于“123rf.com.cn”吉利成為大股東后,迎娶戴姆勒“小女兒”smart,成為雙方首個汽車合作品牌。3月28日下午3:30,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和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宣布,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運營和推動智能品牌轉型,努力將智能打造成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這家合資公司總部位于中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成立,雙方各持有50%的股份。與此前媒體報道不同,《財經》記者從戴姆勒獲悉,戴姆勒將smart的全部股份交給了合資公司,隨后戴姆勒和吉利控股分別持有50%的股份。而不是戴姆勒直接將smart的一半股份交易給吉利控股。此外,中國工廠的布局尚未最終確定。對李書福來說,13年前購買智能手機的愿望在今天實現了。在這背后,戴姆勒和吉利圍繞出行的布局正在加速。你的蜂蜜和砷為什么聰明。也許這句話可以用來形容聰明。對戴姆勒來說,smart曾經是一塊雞肋。自成立21年以來,smart一直沒有給戴姆勒一份正面的財務報告。EvercoreIsI預測smart每年將虧損5-7億歐元,Mertz Bank預測其累計虧損已達40億歐元……
每年虧損近2億歐元。最重要的是,戴姆勒的業績面臨壓力;去年,營業利潤為111億歐元,同比下降22%。戴姆勒還宣布計劃將2018年的每股股息減少11%,至每股3.25歐元,創下近10年來的歷史新低。為了重振公司業績,戴姆勒特別聘請了空客集團前首席財務官Harald Wilhelm擔任集團新任首席財務官。戴姆勒希望威廉加入后,該集團的利潤率將從2018年的7.6%提高到2021的8-10%。這需要大幅降低成本,但由于德國工會的強烈抵制,他們削減成本的手段已經不多了。銷量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2018年全球銷量達到244萬輛,同比微增0.6%;其中,smart的銷量僅為12.9萬輛,同比下降4.6%。即便如此,聰明仍然是一種遺憾。其自有品牌效應具有很強的粉絲屬性和眾多粉絲;
再加上迷你車身,路網上停車資源緊張的大城市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小型化車身本身適合分時等市場,這是戴姆勒核心戰略中的出行市場。有趣的是,smart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突出,過去一年在中國的銷量達到2.8萬輛,同比增長12%。在與吉利的簽約儀式上,戴姆勒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Dieter Zetsche博士表示:對于全球220多萬車主來說,智能品牌是引領城市出行的代表。在多年智能品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期待與在電動汽車細分市場實力雄厚的吉利控股合作,共同設計開發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新一代產品將結合高質量的制造和廣泛認可的安全標準,并將在中國市場和世界各地銷售。根據官網消息,戴姆勒將繼續在法國哈姆巴赫工廠和斯洛文尼亞新梅斯托工廠生產現有車型,然后在2022年推出新車型。同時,哈姆巴赫工廠將在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的生產網絡中發揮新的作用,并將用于生產梅賽德斯-奔馳EQ品牌的緊湊型電動汽車。工信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家智庫新型工業化能力建設“長風”計劃成員張翔告訴《財經》記者,智能看起來不錯,是一種高端出行模式。國產化后,它將在城市消費者中得到相當的認可,非常適合作為新手的第一輛車或家庭和城市通勤的第二輛車。根據合資協議,新一代純電動智能將由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設計部門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將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中國的一家全新工廠生產,預計將于2022年投放市場并在全球銷售。事實上,吉利汽車對smart的癡迷由來已久。1997年,熱愛梅賽德斯-奔馳的李書福將紅旗的底盤與仿制品玻璃鋼車身相結合,制成了一輛“梅賽德斯-奔馳280”。2006年,李書福曾將目光投向梅賽德斯-奔馳的智能車型,但對方對吉利集團不屑一顧,一上來就提出了他無法接受的苛刻條件。去年2月,李書福購買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今天,吉利迎來了smart。根據合資協議,新一代純電動智能將由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設計部門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將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中國的一家全新工廠生產,預計將于2022年投放市場并在全球銷售。對于吉利而言,smart進一步完成了其產品拼圖。據悉,作為整體新車研發計劃的一部分,smart未來的產品陣容計劃擴展到快速增長的緊湊級汽車細分市場。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步下降,純電動汽車的價格將恢復市場定價。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續航里程和尺寸的車型。在此背景下,價格、新能源汽車牌照、城市停車特權和充電特權相對優惠的小型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迎來增長期。作為一款精致的小型車,它直接彌補了吉利目前產品線的不足。與其他品牌和車型一起,吉利在車型上逐漸完善了“閉環”。單身人士可以通勤,結婚買吉利的新能源,熱愛時尚SUV,有錢時買沃爾沃,結婚生子時買MPV,想開跑車時買蓮花,未來出行有飛行汽車。。。上述情景不僅僅是想象。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旦吉利能夠將消費者習慣與自己的吉利公交聯網系統充分融合,就會鼓勵消費者“一鍵傳輸數據”,從而無感換車;
再加上融資租賃的汽車金融服務,在吉利品牌車型中提供置換優惠,那么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李書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癡迷于小型汽車。他早就打算布局小型汽車。在此之前,他已經布局了知豆,銷量一度穩定。不幸的是,由于各種原因,它已經逐漸消失了。俗話說,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通常不是問題。能夠用金錢與smart牽手對吉利來說是一筆不錯的交易。Smart可以實現合資生產,其自身的品牌效應可以稱為商譽,與一批新品牌相比,這在消費者心目中是有認知基礎的。回過頭來看,戴姆勒聯姻的背后,依然是吉利的綜合實力。一方面,吉利在并購合作方面確實有豐富的經驗:吉利收購了沃爾沃,這使其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引入了蓮花,為其在中國的復興做準備;出海收購寶騰已經獲得了跨國和跨文化合資的經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吉利控股將把其在研發、制造、供應鏈和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等方面的優勢注入合資公司,以促進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的協同作用,增強在線技術的競爭優勢,促進產業轉型。這把劍指的是戴姆勒和吉利的明智布局,也許旅游市場受到了重視。這一點在雙方的演講中都有經驗。dieter zetsche認為smart是引領城市出行的代表;
李書福期待相互合作,推動智慧品牌向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今年2月,寶馬集團與其前競爭對手戴姆勒走到一起,共同投資超過10億歐元,共同布局出行服務。由此,我們整合了汽車分時方案、網絡汽車共享、停車、充電和多模式交通方案,并圍繞使用場景成立了五家合資公司。雙方還將拿出真金白銀,計劃共同投資10億歐元,創造1000多個新工作崗位。有意思的是,據《財經》記者了解,目前雙方將維持在中國市場的現有業務運營。對此,在寶馬集團年會上,寶馬集團董事長克魯格向《財經》解釋稱,雙方在歐美市場的布局比較成熟,所以先開始合作,在中國市場有更多的可能性。事實上,在中國市場,雙方可能都是基于中國旅游市場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政府對新業態的開放態度,這促使巨頭們高度重視這個成熟的市場。除了分一杯羹,雙方都希望有更大的權威和自由來探索。它還將維持現有的業務運營。在張翔看來,智能模式非常適合分時市場。一方面,汽車外觀不錯,另一方面,市場確實缺乏高端分時產品,用戶體驗不佳。兩邊都有布局。去年10月,吉利控股(Geely Holding)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Geely-Technology Group Co.,Ltd.)和戴姆勒旅行社有限公司(Daimler Travel Service Co.,Ltd.)宣布在中國成立一家高端汽車旅行合資企業。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操特種車董事長劉金亮曾告訴《財經》,作為汽車制造商,他在旅行時,考慮如何滿足旅行需求。由于道路網絡有限、駕駛擁堵和體驗不佳,未來消費者對車輛的所有權將轉向使用權。劉金良回憶,早在2013年,吉利電動汽車上市之前,就曾與康迪知豆合作探索分時租賃,但一直在控制規模和商業模式,因為分時租賃的商業模式還存在開環部分。一旦有了專門為共享而設計的汽車,就會有很大的空間進行分時租賃。也許,智能是一種雙方都試圖一起探索和旅行的產品。2019年,當傳統巨頭滴滴陷入虧損風暴,分時租賃公司加速重組,一汽、東風、長安與蘇寧、阿里和騰訊聯手組建“國家隊”,打造出行平臺時,老牌汽車生產巨頭將與他們在中國的新能源產品和合作伙伴攜手,否則,他們將再次在旅游市場上血流成河。
(圖片來源:李斯特官網)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3月27日,
1900/1/1 0:00:00近日蔚來汽車在美國遭遇羅斯律所(RosenLawFirm)發起的集體訴訟。
1900/1/1 0:00:001、劉永東:我國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標準制定工作即將啟動在3月29日晚舉辦的2019須彌山大會開幕式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劉永東透露,我國已經基本具備開展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條件,
1900/1/1 0:00:001、第3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發布,蔚來ES6奧迪Q2Leron等178款車型入選閱讀原文4月8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3批)》,
1900/1/1 0:00:00寒冬去,暖春來,這樣的消息依然讓人直哆嗦。一度如星閃耀的無人車公司,說倒就倒。RoadStarai星行科技,成為了這尷尬紀錄里的第一家。
1900/1/1 0:00:004月8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稱“中汽中心”)在北京發布2019版《EVTEST(電動汽車測評)管理規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