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淘汰賽’已經提前開始。預計未來80%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被淘汰,幸存下來的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和更豐富的資源。”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清風近日表示。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黑馬,北汽已經連續六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北汽做出負面預測的依據是什么?北汽正在經歷什么樣的挑戰?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存狀況如何?
(圖片來自北汽新能源官網)1月產銷下滑,北汽今年不容樂觀。北汽新能源一直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中占有率較高的企業。據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統計,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53.11%,連續六年保持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但從2019年正月的產銷數據來看,與大多數車企不同的是,北汽新能源1月的銷量已經接近腰部。僅142輛的產量意味著擁有5家工廠的北汽新能源在1月份幾乎“停產”。
(北汽新能源汽車圖片來源于北汽新能源官網)連清風認為,當前新能源車企將面臨三大挑戰:一是補貼退坡將提前加大力度,但三五年后,新能源汽車仍難以在成本上與燃油車競爭;其次,競爭加劇。自主品牌的三類“玩家”,傳統車企、跨國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實力爭奪,新能源汽車產業由藍海變紅海;第三,在努力“生存”的同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增加研發投入,建立贏得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面臨著巨大的運營壓力。他認為,“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面臨更加艱難的發展形勢。這場斗爭是看誰的血更多,誰的血慢慢流。只有堅持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才能活著迎接未來更多的機遇。”OFweek新能源汽車網分析了北汽新能源的銷售結構,發現北汽新能源的銷售來源過于依賴A00微型電動汽車。長期以來,以北汽為主的EC系列電動汽車占據純電動汽車銷量榜首位,北汽車型銷量占比達到80%。由于這類電動汽車對政府補貼的高度依賴,隨著補貼的減少,北汽新能源也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問題。據我們了解,由于1月份大規模停產,北汽正在考慮重點開發中高端車型。
(北汽新能源銷售火爆多年,圖片來源于北汽新能源官網)中國三大新能源汽車公司面臨哪些挑戰?正如連清風所說,補貼的加速到來讓北汽措手不及。在1月份銷量大幅下滑的背后,面臨挑戰的不僅僅是北汽新能源!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企主要聚焦造車新勢力、傳統主機廠和外資合資車企。這三者之間存在著競爭和威脅的關系。在造車新勢力中,包括蔚來、威馬、途馳、未來、合眾新能源、電咖、新特等在內的第一梯隊車企正在逐步摘掉PPT造車的帽子,開始生產自己的量產產品并交付給用戶。然而,盡管已經開始交付,但2018年的交付情況不容樂觀,用戶體驗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第二梯隊車企紛紛推出自己的概念車,或已接近量產階段,如車和家、愛知、華人運通、拜騰、博郡、長春電動、正道等,正在繪制自己的“偉大藍圖”;在第三梯隊,品牌已經上市很長時間了,或者產品已經上市很短時間了,但目前已經開始展現出一股弱勢狀態下的造車新勢力。正如連清風所說,市場競爭仍在繼續,但淘汰賽確實已經開始了!
目前,在數百家造車新勢力中,有一批無所作為的初創車企,由于不具備有競爭力的生產資質、資金、人才等諸多因素,即將被淘汰,成為變革的炮灰。
(制圖:OFweek新能源汽車網)在中國傳統的代工行業,傳統的自主汽車企業目前正面臨轉型的陣痛期。當汽車行業發生變化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隨著國內排放標準和新能源雙積分壓力的到來,傳統車企面臨著巨大的積分來抵消壓力。2018年,傳統主機廠的銷量大幅下降,整個汽車市場怨聲載道。傳統汽車市場的寒冬已經到來,新能源轉型升級成為自主傳統車企的必經之路。此外,隨著去年4月外資股比放開,特斯拉、寶馬、大眾等外資車企和合資車企紛紛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加劇鯰魚效應的同時,國內新造車企業和傳統主機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正如北汽聯清風所說,未來80%的新能源車企被淘汰并非不可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淘汰賽’已經提前開始。預計未來80%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被淘汰,幸存下來的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和更豐富的資源。”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清風近日表示。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黑馬,北汽已經連續六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北汽做出負面預測的依據是什么?北汽正在經歷什么樣的挑戰?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存狀況如何?
(圖片來自北汽新能源官網)1月產銷下滑,北汽今年不容樂觀。北汽新能源一直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中占有率較高的企業。據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統計,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53.11%,連續六年保持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但從2019年正月的產銷數據來看,與大多數車企不同的是,北汽新能源1月的銷量已經接近腰部。僅142輛的產量意味著擁有5家工廠的北汽新能源在1月份幾乎“停產”。
(北汽新能源汽車圖片來源于北汽新能源官網)連清風認為,當前新能源車企將面臨三大挑戰:一是補貼退坡將提前加大力度,但三五年后,新能源汽車仍難以在成本上與燃油車競爭;其次,競爭加劇。自主品牌的三類“玩家”,傳統車企、跨國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實力爭奪,新能源汽車產業由藍海變紅海;
第三,在努力“生存”的同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增加研發投入,建立贏得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面臨著巨大的運營壓力。他認為,“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面臨更加艱難的發展形勢。這場斗爭是看誰的血更多,誰的血慢慢流。只有堅持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才能活著迎接未來更多的機遇。”OFweek新能源汽車網分析了北汽新能源的銷售結構,發現北汽新能源的銷售來源過于依賴A00微型電動汽車。長期以來,以北汽為主的EC系列電動汽車占據純電動汽車銷量榜首位,北汽車型銷量占比達到80%。由于這類電動汽車對政府補貼的高度依賴,隨著補貼的減少,北汽新能源也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問題。據我們了解,由于1月份大規模停產,北汽正在考慮重點開發中高端車型。
(北汽新能源銷售火爆多年,圖片來源于北汽新能源官網)中國三大新能源汽車公司面臨哪些挑戰?正如連清風所說,補貼的加速到來讓北汽措手不及。在1月份銷量大幅下滑的背后,面臨挑戰的不僅僅是北汽新能源!目前,國內新能源車企主要聚焦造車新勢力、傳統主機廠和外資合資車企。這三者之間存在著競爭和威脅的關系。在造車新勢力中,包括蔚來、威馬、途馳、未來、合眾新能源、電咖、新特等在內的第一梯隊車企正在逐步摘掉PPT造車的帽子,開始生產自己的量產產品并交付給用戶。然而,盡管已經開始交付,但2018年的交付情況不容樂觀,用戶體驗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第二梯隊車企紛紛推出自己的概念車,或已接近量產階段,如車和家、愛知、華人運通、拜騰、博郡、長春電動、正道等,正在繪制自己的“偉大藍圖”;在第三梯隊,品牌已經上市很長時間了,或者產品已經上市很短時間了,但目前已經開始展現出一股弱勢狀態下的造車新勢力。正如連清風所說,市場競爭仍在繼續,但淘汰賽確實已經開始了!目前,在數百家造車新勢力中,有一批無所作為的初創車企,由于不具備有競爭力的生產資質、資金、人才等諸多因素,即將被淘汰,成為變革的炮灰。
(制圖:OFweek新能源汽車網)在中國傳統的代工行業,傳統的自主汽車企業目前正面臨轉型的陣痛期。當汽車行業發生變化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隨著國內排放標準和新能源雙積分壓力的到來,傳統車企面臨著巨大的積分來抵消壓力。2018年,傳統主機廠的銷量大幅下降,整個汽車市場怨聲載道。傳統汽車市場的寒冬已經到來,新能源轉型升級成為自主傳統車企的必經之路。此外,隨著去年4月外資股比放開,特斯拉、寶馬、大眾等外資車企和合資車企紛紛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加劇鯰魚效應的同時,國內新造車企業和傳統主機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正如北汽聯清風所說,未來80%的新能源車企被淘汰并非不可能。
因為上了CBS新聞的《60分鐘》節目,李斌和蔚來刷了一波存在感。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消費者對新能源配套設施超快充電技術的呼聲,越來越高。
1900/1/1 0:00:00國內網約車平臺再次遭遇提現難題。2月21日晚間,易到用車向平臺司機推送了《關于車主延遲提現說明》。易到方面表示,原定于2月22日的提現承諾,將延期兌現。
1900/1/1 0:00:002月25日,西班牙巴塞羅那,聯想集團在2019全球移動大會上宣布與長江汽車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圍繞智能車聯網技術開發、智能座艙、全球業務以及意向投資等開展深入合作,
1900/1/1 0:00:00據《歐洲汽車新聞》網站報道,隨著電動汽車電池預計需求的提升,中國最大的電池單元制造商之一寧德時代(CATL)正在考慮擴大德國工廠規模以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之一。
1900/1/1 0:00:00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下稱“廣汽比亞迪”)于2月28日發布《放假通知》稱,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該公司生產部、品質部、計劃部現場一線員工放假,
1900/1/1 0:00:00